2020-10-23|閱讀時間 ‧ 約 7 分鐘

台灣傳奇籃球隊:空軍官校隊

前幾天看到P.League+公布第四支球隊「桃園領航猿」那Logo也真是令人會心一笑,也讓人想起台灣曾經也有〝飛行〞有密切相關的球隊-空軍官校隊。跟七虎隊一樣,空軍官校隊也是在中國時期小有名氣,後來因為戰爭關係隨著軍隊撤退來台,成為戰後台灣著名的籃球隊伍之一。本文將介紹空軍官校隊的發跡以及來台的背景。

中國時期:勝七虎、華聯打響名聲

約莫1936年中國正值對日抗戰時期,空軍官校成立了一支籃球隊,以與當時美軍最新式的戰機「黑寡婦」命名。之後,空軍官校遷到杭州,更名為我們今日熟悉的空軍官校隊。
遷移到杭州的官校,在此跟邊行軍邊打表演賽的七虎隊有了交流機會(按:據資料空軍官校校長胡偉克與七虎隊的王士選兩人之前都是軍校代表隊,兩人私交甚好。)。之後,空軍官校出訪南京,與七虎隊在南京進行一場賽事,官校大爆冷門意外獲勝,跌破當時籃球迷的眼鏡。 不久後,空軍官校又再度訪上海,當時主辦當位安排了五支地主隊與官校進行友誼表演賽,官校接連獲勝,並再最後一場以47比41擊敗「華聯」震驚當時整個中國籃壇(按:此分數是根據當時官校球員朱聲漪的回憶錄所記,而他該場次個人得了25分超越全隊一半的分數。)
擊敗「七虎」與「華聯」在當時中國籃壇可說是一件大事,因為在前一年(1949年)中國第七屆全國運動大會中的冠軍隊「上海隊」其成員多來自於「華聯」(按:另一部份成員來「大公隊」)而當時的「聯勤」(按:後來的「七虎」隊」)可是第三名的佳績。所以,言下之意就是空軍官校隊的實力可以與當時中國前三的球隊一較高下。
隨著時局的轉變,國民政府開始遷往台灣,空軍官校也隨之遷移到台灣(今日高雄岡山)復校。有趣的是,空軍官校與七虎隊的恩怨並沒有因此中斷,因為不久後七虎也隨之來台,這兩支隊伍的交手成為當時台灣籃壇的一大看點。

遷台之初:於新公園四連戰

空軍官校在台北新公園賽前報導
空軍官校在台北新公園賽前報導
隨著國共內戰的發展,空軍官校撤遷來台,在學校遷台之初的空窗期間,空軍官校隊受邀赴台北進行友誼賽。 這場友誼賽空軍官校坐專機前往,在台北新公園(今天二二八公園)自7月17日到20日連續四場友誼賽,17日對阿木林隊、18日對曉星隊、19日對黃隊、20日對鐵路隊
當時比賽的官校隊成員有,領隊哈虎文、副領隊邱樹荊、教練吳錫宏、管理陳文軒、幹事呂培元;隊長袁世銑、隊員劉鵬、李復明、廖學文、游健行、孫煥庭、朱聲漪、孫梓華、唐毓秦、唐普慶。
空軍官校隊球員,由左自右分別是廖學文、朱聲漪、袁世銑、游健行、孫煥庭。
鐵路隊是當時台灣的名隊,也是台灣歷屆籃球賽的冠軍(按:當時台灣並沒有單一籃球項目的全省級比賽,此處的冠軍是指台灣省運動會籃球項目的冠軍)。而黃隊則是體育界聯隊。至於阿木林、曉星則是地方上小有名氣的球隊(按:推測兩隊都應該是自中國遷台的地方籃球好手。) 而比賽地點新公園也是一個有趣的比賽場地。新公園興建於日治時期(1899興建、1908年落成)整個公園並沒有任何一座籃球場,也因此當時比賽是以網球場舉行,但畢竟網球場的規格與籃球場不同,因此場地整個延伸到旁邊的草地,然後再用石灰劃出邊線,牽起草繩圍起場內、外界線區隔比賽場地與觀眾區。如此特別的籃球場在當時被戲稱為「鑲邊籃球場」。而比賽設備像籃球架、記分板都是從鄰近的學校借來使用的。如此簡陋的舞台就是空軍官校在台首次嶄露展現出他們實力的地方。

新公園四連戰:一場觀眾比球賽還精采的友誼賽

空軍官校隊與鐵路隊的賽後報導 報導以「新公園內數千球迷爭看籃球賽」下標
空軍官校隊與友誼賽的四支球隊有著實力上的差距,除了鐵路隊之外,空軍官校都以雙位數的比分取得比賽的勝利,對阿木林隊以50比28獲勝、對曉星以42比23勝出、對黃隊43比30勝。而對上鐵路隊時則只有小贏5分,以32比27分勝。不過考量空軍官校三天連打三場比賽的情況下還能取勝,也足以證明其實力堅強。
觀看空軍官校隊與黃隊比賽的八層觀眾
友誼賽的結果並不令人意外,但觀眾的觀賽熱情卻是令人嘆為觀止。第一場與阿木林的比賽,即便實力懸殊,但還是吸引大批民眾前來觀看「球賽在公園舉行,觀眾把園們都賭塞了,許多下了班的人都只好望門興嘆!」。 隔日,第二場與曉星的比賽,觀眾區則是出現「觀眾擠得水洩不通,晚到兩腳就踏著腳踏車坐墊上觀戰,時時看到車倒人墬兩腳的精彩鏡頭。」的情形。 到第三天黃隊比賽時,更出現了層層疊起的圍觀「昨空軍日與黃隊之戰,雖然烈日當空,球迷們仍個個爭先恐後,擠在籃球場兩旁。據記者統計,從坐在地下的觀眾起,到爬在電桿上的觀眾止,高高低低,不下八層。
最後一天,空官軍校隊與鐵路隊的比賽可說是友誼賽中最令人期待的一場賽事,來自中國的勁旅對上台灣本土冠軍,自然吸引大批的觀眾前來。當時為了避免混亂還派有武裝士兵在維持秩序,不過武裝士兵的威嚇力似乎有限,賽後報導如此形容觀賽狀況的混亂:
波浪式的騷動,此起彼伏,相繼不絕。
昨天觀眾較前天更多,石碑、樹上,甚至台大附屬醫院左邊的電線桿,大卡車上,馬背下,人頭攅動,爭看這餉壓軸戲,大過球癮
球場四周,至少有四道重圍,第一道重圍腳踏車、第二道重圍椅子板凳,第三為站,第四為坐。不論哪一路的英雄好漢,都難衝殺進去。
據統計昨天損壞凳子達200餘隻(都是自帶的),腳踏車倒了40架,其中8架損壞,有200人在板凳上被「人浪」衝下又爬上,達3次之多。
如此熱情及混亂的觀賽狀況,不只是空軍官校隊的盛名所導致,另一方面也是當時台灣缺乏一個合適的籃球場地,才會讓觀眾出現爬電線桿、站腳踏車、置板凳等今日難以想像的觀賽狀況。

後語

空軍官校隊在與鐵路隊打完比賽後,隨即於21日搭機返回。空軍官校隊在新公園的友誼賽彷彿一陣旋風,而空軍官校離開後的新公園也恢復往日的寧靜。當時記者如此敘述:「熱鬧三了三天的台北公園,二十一日又是冷落,裡面賣東西的小販,顯然已經減少......只看到十幾個閒散遊客,在椰子樹下揮扇子,兩三個球迷,還徘徊在籃球場邊,若有所思。」然而,這只是空軍官校在台灣小試身手的序曲,之後空軍官校隊與七虎隊的交手更牽動當時台灣人的目光(按:空軍官校與七虎在台首次交手可見延伸閱讀「台灣傳球球隊:七虎隊」)。

延伸閱讀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