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人間寫真家》細江英公の寫真史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日本攝影家的未來,細江英公自傳三部曲
書籍原名:人間写真家˙細江英公の自传三部作
攝影,從十九世紀初開始出現的嶄新技術,至今有快接近200年的歷史,而在日本攝影術也透過江戶的「蘭學」傳入,少說也有近150年藉由西方研究學者在日本當地使用,留下紀錄照片。一開始照相是對於寫實和事件的紀錄,在戰後漸漸於日本有藝術表現的分嶺,其一重要的攝影家細江英公可說是享譽日本、歐美等地國際級的攝影家,也是二戰後在日開創新現代攝影先驅者。
《人間寫真家˙細江英公自傳》分成三本,完整講述關於關於細江英公對於自己人生重要記事、攝影對談與核心、創作理念等主題,全面性論敘關於他本身對於攝影作品與日本現代攝影藝術批判和期許,也是一段日本攝影史過去至今的歷史見證。
日本現代與當代的攝影家算是亞洲一項重要的指標,主要也以戰後日本國內對於攝影有著不一樣的著實點,並且有願意去做出改革的藝術圈子。不管從什麼角度來看日本文藝在二戰後都有部小的改變並且相互影響,並且受到美國藉入帶來西方文化的衝擊融合,這也讓日本的傳統有了革新。
不管是從文學、漫畫、攝影新舊時代交替,不只有實驗性的創新嘗試,同時也保留舊一代的理念,而如何取於兩者間的平衡,或是對於新式理念的實踐,依舊是日本文藝圈的重點。
《人間寫真家˙細江英公自傳》算是相當全面性的戰後攝影的一派理念,也是細江英公這群與過去傳統的紀實攝影派系和攝影只是新聞紀錄報導劃出區別,有著自我表現,用攝影照相表達藝術性和關注的議題,而不單單是紀錄與攝影一瞬間。
其中在第二本書籍中,談論關於紀實攝影時,細江英公表達出他自己並非不喜歡紀實性的攝影,而是對於紀實攝影地位高於其他攝影表現形式而有所懷疑,並且對攝影作品只是記錄或雜誌報導附屬品這點,感到不以為然。
這邊會簡單針對這次《人間寫真家˙細江英公自傳》中的:《無邊界:我的寫真史》、《我思我想:我的寫真觀》、《球體寫真二元論:我的寫真哲學》一套三本的書籍分別做出簡述和個人感想:

一、《無邊界:我的寫真史》細江英公的回憶紀事

  • 第一本《無邊界:我的寫真史》算是細江英公,從17歲到72歲透過整理資料挑出自己當年的簡歷,從如何開始接觸攝影到第一次舉辦攝影展、因為舞踏舞者宗師土方巽備受感動、與各樣攝影家共同舉辦和合展與指導學生攝影、關於三島由紀夫之死的突兀等,各式各樣關於他周遭與人生的大小事,可以讓讀者看見這位日本國寶級和享譽國際的攝影家的過去和未來還想繼續發展的主題內容,並且繼續以「攝影家」的頭銜繼續活耀在世界攝影上。
  • 而作為一開始的首部曲以年代紀的方式進行,細江英公的做法是用「回憶」,藉由72歲的方式慢慢回顧到17歲,而非傳統傳記從年輕到老的抒寫方式,章節以每個年齡找出當年對於自己重要與主要之事,篇幅長短不一,但可以看出事件的因果,其中還有一些地方會帶出日後發生了什麼樣的事件或是有了什麼體悟,而慢慢變成今日自己的攝影觀,我覺得作為一開始,這本《無邊界:我的寫真史》是做為最初從無到有了解細江英公,如同導覽簡介的存在。

二、《我思我想:我的寫真觀》論/談攝影哲學

  • 這篇章主要是收錄訪談,有細江英公過去到今的各種雜誌與現場攝影訪談紀錄,還有對於專門主題的攝影思辨,除了回顧自己為合開始攝影、何為攝影家,或是對於二戰結束初期紀實攝影至上的日本的批判,還有自己負責的「寫大藝廊」和攝影家的責任、知識分子對於社會的回饋性和藝術的社會價值等,算是有主題式的雜談與評論,還有日本這個國家攝影發展的未來,其中也談論他的友人與被攝體還有恩師與後輩(土方巽、三島由紀夫、森山大道等),算是很全面性的一本。
  • 除了攝影以外,《我思我想:我的寫真觀》當中有敘述許多細江英公個人角度的哲學觀,還有對於社會與論述的看法,有某一段我覺得很有意思的敘述是觀於評論家,細江英公認為好的評論家所做出的評論:是讓創作者從不同角度去看待自己作品的一種方式和建議,評論家並不是要揣摩或完全與創作者所表達一致,而是從這作品裡面感受到什麼做出批判與論述,讓創作者的作品有更全面的觀點和對於創作人的反思與回饋,對於從一個攝影家口中提到這些,我認為這種哲理是很有探討價值的。

三、《球體寫真二元論:我的寫真哲學》作品集選

  • 最後第三部曲的書籍《球體寫真二元論:我的寫真哲學》,主要是回顧細江英公出版的攝影集,除了放入代表性的作品印刷本外,也收入了過去沒有公開的內容還有當代還為出版的攝影作品。除了每一個段落導讀拍攝的年代與時間點外,也敘述這本攝影的標題和要表達的主題,其中也有幫忙雜誌拍攝的人像,還有在最後談論後續的攝影計畫和出版的考量,整本以照片和圖像為主。
  • 而關於此本主題「球體寫真二元論」,是細江英公對於自己走了半世紀的攝影體驗所做出的粗淺的哲學論和哲學思想,他將客觀紀實與自我表達分為南北兩極,如同地球兩段,彼此形成個球體的圓。
  • 攝影哲學與方式如同一顆星球一樣,從南到北之後繞過一圈又回到了原點,同時在這軌道周遭則有著不同派系與分嶺的攝影島嶼,讓人想要看看這些已知和未知的攝影作品和其背後表達的含意,甚至是藝術性與紀實故事,而這個架構並非主導細江英公的攝影,這樣的論述是建築於細江英公本仁的攝影體驗與和各方攝影家和藝術人士的結論與提出的哲理雛形。
這次三本一體的《人間寫真家˙細江英公自傳》可說是對於細江英公本身相當全面的,個人認為最大的精華在於第二本《我思我想:我的寫真觀》對談集中,這本書算是三部曲中相當精華的一本。
除了談論傳統攝影,也談論到隨時代演進後誕生出來的數位攝影與影像修圖等,還有留於電腦數位保留和實體初版的攝影保留之間的差異性,這裡可以看出與一般攝影傳記不同之處。同時也談論觀於攝影教育和佔據美學藝文歷史的短暫性,日本的攝影路上依舊有繼續前進的空間。
談論攝影也談論關於藝術與商業攝影,還有販賣攝影複製照片和館藏與攝影月等藝術市場這點,我也覺得在談論攝影家和攝影師的一生中,是少數在作品以外被談論到的,關於在表達藝術之外的現實面和商業面,甚至在教育結構上,販賣攝影和藝術為何會被稱為市儈表達出不一樣的看法。
關於以一個業餘攝影家或專業攝影師等的職業別和攝影喜好,我覺得這本《我思我想:我的寫真觀》在整體《人間寫真家˙細江英公自傳》中是相當重要的一本,如果時間有限這本其實是三本的精華之處。
這三部曲其實都不免提到三島由紀夫,因為細江英公本身開始被國際攝影和世界藝文圈所知的是他以三島由紀夫為模特或被攝體所推出的攝影作品《薔薇刑》,而這本作品之後在推出新版時也經歷了世界譁然的「三島由紀夫之死」在這裡除了可以看見細江英公如何對應關於攝影作品和被攝體兩者,關於自我攝影觀的堅持。
另外在紀錄片《肚臍與原爆》的創作原由與影響性,與後期關於《死之灰》對於核能與社會的議題,我覺得有著相對的關係,在繼續回到最初細江英公本人在1933年出生經歷過世界二次戰爭,故對於核能與戰爭的感悟感覺上應該是持續性的。
在這之中有發現許多有意思的地方,像是日本創作者對於西班牙建築設計師高第都好似有所迷戀,除了細江英公本人被高第的建築帶來震撼,拍攝了作品《高第的宇宙》外,過去《灌籃高手》、《浪人劍客》的日本漫畫家井上雄彥也出版過《pepita 井上雄彦meetsガウディ》敘述高第對自己的啟發。
日本建築師梵壽綱建築物的裝飾藝術風格更有著日本高第之稱,可以看見日本對於建築物有機體和生命力建築的迷戀,對於這點也不難想像向來以人為被攝體的細江英公,為何想拍攝高第的建築。
整體來說《人間寫真家˙細江英公自傳》比起傳記性質,更多是探討攝影在日本,細江英公的攝影哲學和作品導論,還有日本整體對攝影的教育與創作觀,創作者攝影家與模特兒被攝體之間的關係和默契,還有整體社會制度對於攝影,或攝影會給予社會上的影響與作品的意義。
這點在日本整體上有許多享譽國際的攝影家來說,探討的是自身的影響和攝影教育的重要性。而攝影在台灣過去日治時期有張才、鄧南光、李鳴雕三人等「台灣攝影界三劍客」之稱,並在後期有張照堂等攝影家,但多還是以紀實人文攝影為主。而有「臺灣現代攝影第一人」美稱的攝影家柯錫杰則嘗試將自己攝影提升到表達寫意與繪畫層次,也讓人看見不一樣的台灣攝影觀。
對比日本探討攝影的多樣性,台灣的攝影能以紀實攝影為大眾,但是不管是紀實或是表達自我藝術概念的攝影內容、甚至是商業廣告攝影,攝影就是攝影,技巧的賣弄與自我主觀和事實客觀等,都是攝影家表現形式的一種手段,而手段無分優劣,作品吸睛讓人深刻才是攝影迷人之處,不管是紀實的一瞬之間,或式創作所帶來的衝擊,或是流行的廣告中模特的一靡笑臉,攝影藝術之途還有著很多可能性和未知性,是隨著當前的科技一起前進。
《人間寫真家˙細江英公自傳》比起說細江英公這個人,更是說一個二十世紀時代攝影家所述關於他對於日本攝影圈的觀感和期望,也是自我活得七老八十終身熱愛於攝影的感觸,和曾經老友的緬懷,和對社會與世界想低語的喃喃文綿。什麼是攝影?攝影對自身來說是什麼的存在?細江英公用年代、對談、作品等手段試圖詮釋,因為只有講述攝影才是真正對於他做為攝影家走來的記憶紀錄與人生示意。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88會員
771內容數
設計、文字工作者 待過中國、曾在日本情色產業、韓國遊戲公司、台灣電視台、夜店工作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陸坡 (LUP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動漫改編《碧藍之海》是一部日式大學青春喜劇,故事敘述主角北原伊織在考上鄰近大海的伊豆大學後,寄宿在十年不見的表姊妹奈奈華和千紗同個屋簷下,兩人父親經營了一家名為「GRAND BLUE」的潛水商店,正當以為進入青春羅曼史的伊織,某天醒來卻發現自己全裸躺在大學中央?等等!我的大學生活是不是搞錯了?
台創祭-Publishing Creatively Fair 是一個全新的創作祭典,由同人誌展售會延伸,從動漫畫為中心,擴散到設計與手作的各類創作要素,讓一般大眾更能看見台灣創作者與軟實力的魅力,我們也許不是大師,但卻都將自己對台灣的熱愛轉化成各式各樣的樣貌,展現台灣多元,這就是台灣本土的創作自由。
《神殿》是第一支台灣探討木林和對於台灣特有種巨木群所探討的紀錄電影,以研究人員實際的測量、林務員和原住民等古老的人林共存和自然哲學等探討,親身走進台灣高海拔山區的巨木林地之中,造訪這千年台灣土地的守護神,也第一次將台灣二十多年林木考察資料公佈出來,讓大家見到台灣之美。
《獅子山上》是一部香港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主要改編2016年香港攀石運動員黎志偉,因車禍雙腳癱瘓必須放棄大好的攀岩運動員人生在度過5年的低潮期時決定做出改變,要坐著輪椅攀上獅子山頂的人生故事。這項紀錄也被拍成紀錄片《結 · Crux》,事隔4年被再度改編成電影故事搬上大螢幕,但效果卻不如預期。
日本漫畫改編動畫作品《籃球少年王》是一部既《灌籃高手》後,讓人耳目一新的籃球運動漫畫,敘述身高只有一百五的主角與弱小的九頭龍籃球隊在球場上努力贏球,想打進全國大賽的熱血故事,但是弱隊與上強校使得這樣的憧憬遭受到殘酷的打擊。
《最後的自由時光》是2015年的美國紀實動畫短片,訪談人比爾敘述自己哥哥曼尼因一件謀殺案判刑入獄,最後處以死刑。讓比爾思考關於從他發現兄長可能犯案後,在警方、法庭、和他與哥哥之間的過往中,在精神疾病和殺人犯之間,各種回顧與探索自己的認知,當家人成了嫌犯或捲入事件之中時,那種矛盾感讓他陷入深深的懺悔中
動漫改編《碧藍之海》是一部日式大學青春喜劇,故事敘述主角北原伊織在考上鄰近大海的伊豆大學後,寄宿在十年不見的表姊妹奈奈華和千紗同個屋簷下,兩人父親經營了一家名為「GRAND BLUE」的潛水商店,正當以為進入青春羅曼史的伊織,某天醒來卻發現自己全裸躺在大學中央?等等!我的大學生活是不是搞錯了?
台創祭-Publishing Creatively Fair 是一個全新的創作祭典,由同人誌展售會延伸,從動漫畫為中心,擴散到設計與手作的各類創作要素,讓一般大眾更能看見台灣創作者與軟實力的魅力,我們也許不是大師,但卻都將自己對台灣的熱愛轉化成各式各樣的樣貌,展現台灣多元,這就是台灣本土的創作自由。
《神殿》是第一支台灣探討木林和對於台灣特有種巨木群所探討的紀錄電影,以研究人員實際的測量、林務員和原住民等古老的人林共存和自然哲學等探討,親身走進台灣高海拔山區的巨木林地之中,造訪這千年台灣土地的守護神,也第一次將台灣二十多年林木考察資料公佈出來,讓大家見到台灣之美。
《獅子山上》是一部香港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主要改編2016年香港攀石運動員黎志偉,因車禍雙腳癱瘓必須放棄大好的攀岩運動員人生在度過5年的低潮期時決定做出改變,要坐著輪椅攀上獅子山頂的人生故事。這項紀錄也被拍成紀錄片《結 · Crux》,事隔4年被再度改編成電影故事搬上大螢幕,但效果卻不如預期。
日本漫畫改編動畫作品《籃球少年王》是一部既《灌籃高手》後,讓人耳目一新的籃球運動漫畫,敘述身高只有一百五的主角與弱小的九頭龍籃球隊在球場上努力贏球,想打進全國大賽的熱血故事,但是弱隊與上強校使得這樣的憧憬遭受到殘酷的打擊。
《最後的自由時光》是2015年的美國紀實動畫短片,訪談人比爾敘述自己哥哥曼尼因一件謀殺案判刑入獄,最後處以死刑。讓比爾思考關於從他發現兄長可能犯案後,在警方、法庭、和他與哥哥之間的過往中,在精神疾病和殺人犯之間,各種回顧與探索自己的認知,當家人成了嫌犯或捲入事件之中時,那種矛盾感讓他陷入深深的懺悔中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京都攝影師中島光行發起「三度目の京都」計劃,推薦私心收藏的京都景點給曾經造訪京都、想更認識這座古城的旅人。這本旅遊誌是此計畫推出的首期 MOOK,以左京區的「詩仙堂」為主角。詩仙堂擁有景觀優美的日式庭園,是賞花、賞楓的絕佳地點,透過當地人的視角,以氛圍感十足的影像和文字,帶領讀者走入詩仙堂的世界。
Thumbnail
我想拍攝模特卸下社會角色的一面。 被攝者說,他以為自己沒有包袱,但只要面對鏡頭依然不自在,即便對我和環境無太多戒備。 我們異口同聲說出濱口龍介<在鏡頭前表演>中提到的「無窮盡的未來凝視」 拍攝結束。 閒談間,他說被拍時,自己被鏡頭單方面的觀看,直到我說:「把鏡頭當成岩洞中那隻沉穩的青蛙。
Thumbnail
而推薦《松田行正的設計探偵》的原因有二:第一、它深入淺出、涵括全面,可同時提供設計者或一般讀者較全面的「設計」綱目和歷史源流;第二、這本書可以大致窺探出松田行正寫作的動機、模式與目的。
Thumbnail
攝影藝術是一個不斷演變的領域。文章指出,現代攝影更注重相機媒介在藝術中的運作,而非單純的拍照。這種趨勢對於亞洲以外的攝影藝術產生了極大的影響。若想深入瞭解這個趨勢,或者提升攝影技巧,文章作者設計了兩門課程供感興趣的讀者參加。
Thumbnail
「我拍電影從來沒有想過要改變什麼,也沒有能力改變。 我只是希望成為電影這個擁有100多年歷史的悠悠長河中的其中一滴。」 《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空氣人形》、《橫山家之味》、《我的意外爸爸》、《海街日記》、《比海還深》……是枝裕和第一本類自傳作品,構想8年,回顧自身三十年創作歷程最完整紀錄
Thumbnail
坂本龍一的「音樂使人自由」一書裡頭曾經提及七八零年代許多日本知名設計師如三宅一生、高田賢三、川久保玲、山本耀司皆已在國際舞台上大放異彩。當然,還有無數日本享譽國際的藝術家(如草間彌生、村上隆)漫畫家(手塚治蟲、鳥山明)、建築師(丹下健三、坂茂)更讓全世界見識到日本獨特的美學文化。 1978年,細野
Thumbnail
去看了一場攝影展。 二十幾位攝影師的聯展,每個人只有幾幅作品 風格、素材、手法各異其趣,雖然多彩多姿,但也很考驗觀者的審美與耐性。 這場攝影展有位知名的資深攝影家掛頭牌 他的作品風格強烈,但始終秉持攝影藝術的傳統定義,以鏡頭捕捉真實世界的某些迷幻瞬間。迷離之中,仍有著現實世界的存在影跡。 或許
Thumbnail
針對未能被出版社出版的昭和怪奇繪進行單元性的彙整、補充。
Thumbnail
閒志Kenji是一位熱愛日本文化和旅行的愛好者,專長於日本鐵道文化和風景攝影,並提供實用的旅遊資訊和攻略。如果你對日本自助旅行、風景攝影或鐵道文化有興趣,歡迎追蹤他的個人帳號,一起探索日本的每一個角落。
Thumbnail
飯澤耕太郎所著《私寫真論》彙集了日本數個攝影家的「私寫真」觀點,並且深入探討何謂「私寫真」,在書的最後「為了將私我遺忘」提到:當一個人忘記「私我」的時候,便能完全浸透於這個世界」。寫這篇文一部分也是看了該書以及《決鬥寫真論》的小小感想,讓我更加確信,攝影與世界的連結是重要的。 街頭
Thumbnail
京都攝影師中島光行發起「三度目の京都」計劃,推薦私心收藏的京都景點給曾經造訪京都、想更認識這座古城的旅人。這本旅遊誌是此計畫推出的首期 MOOK,以左京區的「詩仙堂」為主角。詩仙堂擁有景觀優美的日式庭園,是賞花、賞楓的絕佳地點,透過當地人的視角,以氛圍感十足的影像和文字,帶領讀者走入詩仙堂的世界。
Thumbnail
我想拍攝模特卸下社會角色的一面。 被攝者說,他以為自己沒有包袱,但只要面對鏡頭依然不自在,即便對我和環境無太多戒備。 我們異口同聲說出濱口龍介<在鏡頭前表演>中提到的「無窮盡的未來凝視」 拍攝結束。 閒談間,他說被拍時,自己被鏡頭單方面的觀看,直到我說:「把鏡頭當成岩洞中那隻沉穩的青蛙。
Thumbnail
而推薦《松田行正的設計探偵》的原因有二:第一、它深入淺出、涵括全面,可同時提供設計者或一般讀者較全面的「設計」綱目和歷史源流;第二、這本書可以大致窺探出松田行正寫作的動機、模式與目的。
Thumbnail
攝影藝術是一個不斷演變的領域。文章指出,現代攝影更注重相機媒介在藝術中的運作,而非單純的拍照。這種趨勢對於亞洲以外的攝影藝術產生了極大的影響。若想深入瞭解這個趨勢,或者提升攝影技巧,文章作者設計了兩門課程供感興趣的讀者參加。
Thumbnail
「我拍電影從來沒有想過要改變什麼,也沒有能力改變。 我只是希望成為電影這個擁有100多年歷史的悠悠長河中的其中一滴。」 《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空氣人形》、《橫山家之味》、《我的意外爸爸》、《海街日記》、《比海還深》……是枝裕和第一本類自傳作品,構想8年,回顧自身三十年創作歷程最完整紀錄
Thumbnail
坂本龍一的「音樂使人自由」一書裡頭曾經提及七八零年代許多日本知名設計師如三宅一生、高田賢三、川久保玲、山本耀司皆已在國際舞台上大放異彩。當然,還有無數日本享譽國際的藝術家(如草間彌生、村上隆)漫畫家(手塚治蟲、鳥山明)、建築師(丹下健三、坂茂)更讓全世界見識到日本獨特的美學文化。 1978年,細野
Thumbnail
去看了一場攝影展。 二十幾位攝影師的聯展,每個人只有幾幅作品 風格、素材、手法各異其趣,雖然多彩多姿,但也很考驗觀者的審美與耐性。 這場攝影展有位知名的資深攝影家掛頭牌 他的作品風格強烈,但始終秉持攝影藝術的傳統定義,以鏡頭捕捉真實世界的某些迷幻瞬間。迷離之中,仍有著現實世界的存在影跡。 或許
Thumbnail
針對未能被出版社出版的昭和怪奇繪進行單元性的彙整、補充。
Thumbnail
閒志Kenji是一位熱愛日本文化和旅行的愛好者,專長於日本鐵道文化和風景攝影,並提供實用的旅遊資訊和攻略。如果你對日本自助旅行、風景攝影或鐵道文化有興趣,歡迎追蹤他的個人帳號,一起探索日本的每一個角落。
Thumbnail
飯澤耕太郎所著《私寫真論》彙集了日本數個攝影家的「私寫真」觀點,並且深入探討何謂「私寫真」,在書的最後「為了將私我遺忘」提到:當一個人忘記「私我」的時候,便能完全浸透於這個世界」。寫這篇文一部分也是看了該書以及《決鬥寫真論》的小小感想,讓我更加確信,攝影與世界的連結是重要的。 街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