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島由紀夫
含有「三島由紀夫」共 55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那瓜書房|Nakao Eki
2024/08/01
一火焚盡不只金閣寺(看三島由紀夫英法語受訪影片有感)
三島由紀夫就像他筆下的溝口,其貌不揚且瘦弱,因自卑而崇尚絕對的美,對此抱著病態的癡迷。他和溝口的差別在於,溝口放火燒了金閣寺,而他既已在小說裡燒去絕對的美,就像暫時吃了解藥一般,可以振作起來。
#
三島由紀夫
#
金閣寺
#
川端康成
5
留言
湧泉以報SpringPost
2024/06/26
三島由紀夫最後比較像是殉情,而非殉國
對於三島最後的死意,我個人也是解讀為精神與感情上的發洩,因為三島最後在近乎混亂的場面下,高聲吶喊著看似激昂、但實則可能大家聽不太清楚的宣言,接著就馬上自殺。因此將其形容為「殉情」,我覺得十分契合,同時我也認為三島會做下如此決定,可能不僅是對於當時社會的憤慨,而是對於自身累積已久的情緒及壓力。
#
三島由紀夫
#
太宰治
#
人間失格
8
留言
安橙的沙龍
2024/06/22
三島由紀夫的日常隨筆,《小說家的休日時光》
「畢竟,我小時候也曾想像過自己如同英雄一般壯烈死去!」 「典型的青年,亦會成為青春的犧牲品。活得精彩,也代表成為生命的犧牲品。」 「大致說來,我小時候的夢想已經全部實現了。兒時的幻想,在幸與不幸的種種機遇下,一切成真了。唯一還沒達成的是當上英雄的雄心壯志。」
#
書評
#
閱讀
#
日本文學
5
留言
海柔/Halo 的沙龍
2024/06/03
假面的告白
「假面的告白」 - 三島由紀夫 如同書名,戴著面具的告白,讓人不清楚哪些是真實的,哪些是說謊的。 據作者給友人的書信,書中很多都是出自個人的真實生活經歷去創作的,屬於半自傳的長篇小說。 敘述主人翁有同性戀的傾向,喜好跟別人不一樣,想利用演戲來假扮一般人,卻逐漸發現真實的自己,怎樣也隱
#
同性戀
#
告白
#
自傳小說
5
2
海柔/Halo
喜歡
中國文學有自己的特色. 不一定要學日本深入探討人性。這本小說蠻有意思的,推薦給你。我們多少都戴著面具, 連摘下面具後都還是一個面具. 真實的自己到底是何種面貌,是別人眼中的自己,還是自己以為的自己呢。
海柔/Halo 的沙龍
2024/05/31
金閣寺
「金閣寺」 - 三島由紀夫 五月初還在日本打工換宿時,趁著連休空檔去了趟京都2天。想説去朝聖參拜金閣寺,決定在把之前一直沒看完的小說繼續拜讀。 金閣寺又叫作鹿苑寺,70多年前曾被見習僧人燒毀過,三島先生因這真實事件發生而創作成知名小說「金閣寺」。小說中細緻地描寫主角為了擺脫金閣的美,必須
#
金閣寺
#
京都
#
三島由紀夫
5
1
David Tai
喜歡
稍為窺視到日本文學的美。
理化の部屋
2024/05/11
閱讀|三島由紀夫《愛的饑渴》:凌駕疼痛之上,以瘋狂勝過慾望
「慾望是在合理範圍,優雅地歇斯底里!」三郎在悅子眼裡有著一股她難以形容的清澈。她深愛、也同時嫉妒那股清澈。能夠讓一個拋下萬物且孤傲的女人,被動搖、甚至被折磨得一點都不剩的東西,也許只有愛情。只有愛情這種混雜著慾望、肉體、精神般的獨有情感,具有如此強大的救贖與摧毀力。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5/5
愛的饑渴
#
三島由紀夫
#
三島
#
書評
2
留言
yuan的沙龍
2024/03/05
【小說推薦】《性命出售》若存在早已不具意義,你是否會更想讓一切畫下句點?
「性命出售,任憑差遣。現年27歲,男性,保證嚴守秘密,風險自擔。」「Life for sale 山田羽仁男」 《性命出售》是三島由紀夫1968年在《週刊Playboy》開始連載的短篇小說,由於內容在當時太過「前衛」,並未引起讀者的迴響。但卻在半世紀後的今天,其對於「賣命」
4/5
性命出售
#
自殺
#
三島由紀夫
#
日本小說
8
留言
日記與日記之間的沙龍
2024/02/24
小澤征爾的太空音樂會
停更一段時間,因為春節都在重讀紅樓夢、聽全套貝多芬的交響曲和鋼琴奏鳴曲。經典確實是經典,給了自己春花明媚好心情。今日速速瀏覽一周大事,看到紐時介紹剛過世的指揮家小澤征爾的經典錄音,頗為感傷。
#
小澤征爾
#
上野公園
#
以色列
3
留言
煮雪的人 𝐙𝐡𝐮𝐱𝐮𝐞 𝐃𝐞𝐫𝐞𝐧
2024/01/15
我們能否走出詮釋的森林:訪文化評論家宇野常寬,談《進擊的巨人》
《進擊的巨人》中,主要角色一行人經過「終末之夜」的談話後,成功走出仇恨的森林,但是我們能否走出詮釋的森林?關於自由、語言、存在主義與戰爭寓言,關於作品主題與動畫製作。宇野老師,容我引用一句阿爾敏常掛在嘴上的:「讓我們談談吧!」
#
進擊的巨人
#
日本
#
動畫
7
留言
逗點人的沙龍
2023/09/21
一個人一張臉,到底能戴幾張面具?——陳育萱、何孟倫對談《人間失格》
「社群假面。」何孟倫說完,台下發出輕輕的笑聲,「大家不要跟我搖頭(笑),大家社群上應該都是另外一個樣子吧!」何孟倫的生活經驗橫跨了有手機跟沒手機的年代,認為那是最明顯的差異。這也引來陳育萱附和:「我也是這一兩年才知道原來社群的假面還有分很多種。有大的假面、小的假面,因為有ig有……」
#
人間失格
#
太宰治
#
三島由紀夫
2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