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
想去阿塱壹古道已經好幾年了,
夏天去怕被「烤焦」,
冬天去怕被「吹飛」了。
從彰化去遙遠的路途,
只走阿塱壹又覺得不划算。
還在上班時就注意到,
那米哥的阿塱壹行程,
獲得體育署優質運動遊程。
但因為沒有假期無法參加。
今年終於如願成行了。
那米哥這個行程吸引我的原因:
在左營高鐵站集合和解散,
省去在高速公路拉車的時間和風險,
可以玩整整的三天。
呼應保留阿塱壹的意義,
深入社區和部落體驗,
兼顧環境保護及社區住民生計。
涼山瀑布
上次參加了藍色部落3日遊,
和領隊淑玲已經熟識了,
接下來三天要繼續同遊。
這一次的團員共有18位,
淑玲說我們是幸運兒,
現在因為疫情無法出國,
阿塱壹變成超熱門的。
本來有24人報名,
但最後只拿到18個名額。
網頁上公告的行程,
阿塱壹健走是排在第二天,
因為配額的原因,
也改到第三天。
我們乘坐一部大遊覽車,
舒服到可以一人兩個座位。
車子直達涼山遊憩區,
先拍完大合照後,
領隊宣布完注意事項和集合時間,
就往涼山瀑布前進。
途中經過彩虹巴士先拍照,
但發現團員都已在遠遠的前方,
雖然可愛的哈比屋就在眼前,
還是先跟上先往瀑布,
回程再放輕鬆拍照。
不到10分鐘路程,
走過涼山2號橋,
很快就看到休息亭和觀瀑橋,
休息亭有販賣部和桌椅,
旁邊有公廁,
在觀瀑橋就能看到第一層瀑布,
從第一層瀑布水量推測,
今天有機會看到第三層瀑布喔!
登山步道入口有告示,
全長約1.5公里,
部分路段陡坡稍考驗體力,
請遊客評估自身健康狀況健走。
我們的團員全數往上攻,
登山步道全程幾乎都是木棧道,
木棧道旁扶手刻有原住民特有的圖騰,
也有標示目前已走了幾公尺。
部份的登山道還是舊有的枕木道,
遇到下山的遊客,
互相問好也得到打氣。
經過第二層瀑布,
因為領隊已先告知是管制區,
所以沒有進入。
要進到第三層瀑布就有點難度了,
需要沿著山壁,
拉著繩索走濕滑的石頭,
雙向遊客交會時,
在狹窄的路徑,
有一方是沒有繩索可拉,
特別要注意要將重心放低。
拿了那米哥特製的手板,
爬上巨石找到好視野,
拍下與涼山瀑布的合照,
循著來時路回到山下。
全員提早完成任務,
大家在裝置藝術區拍照後,
去吃萬巒豬腳大餐了。
左邊下切是第二層瀑布但是路徑危險已經封閉競入遊客進入
熊家萬巒豬腳創始店,
每道菜都是現炒的,
幾年前我們也來過,
當時只有三個人,
礙於食量能點的菜色有限,
今日澎湃的餐點,
讓團員們吃得滿意又滿足。
萬金聖母聖殿
午餐後到萬金聖母教堂,
領隊提示到教堂要看的重點:
神轎、鐘、奉旨。
萬金聖母聖殿為天主教臺灣第一座聖殿,
也是臺灣現存最古老的教堂建築
1863年西班牙道明會士郭德剛神父,
以土塊建立最初教堂,
2年後遭地震摧毀。
1869年良方濟神父在現址購地興建新堂,
是臺灣現存最古老的教堂建築。
教堂屬西班牙古堡式建築風格,
當時建築材料取得不易,
遂以碎石、石灰、黑糖、蜂蜜、木棉
及火磚等物混合代替鋼筋,
厚實白色外牆為其特色。
鐘塔是「道明會」在亞洲所建教堂中慣用的建築元素。
沈葆楨來臺巡視開山工程,
認為教會可協助「撫番」工作,
奏請同治皇帝特賜「奉旨」照准,
自此官兵經過必下馬行禮。
每年聖母遊行時,
聖轎為遶境的主角,
對居民而言更深具意義,
現已成為萬金天主教堂的鎮堂之寶。
附近的停車場、小7和民家,
也把萬金天主堂的元素融入。
聖堂大鐘1892於西班牙打造後,經由菲律賓以海運送抵高雄後,再轉至聖母聖殿。
聖母遊行用的聖母轎則由福建名彫刻家倦鐫刻,美侖美奐,百餘年來均完整無缺
往旭海的路程較遠,
領隊先提醒本次行程重頭戲,
阿塱壹古道行走時的注意事項,
就是避免中暑,
一定要帶足夠的水,
和一瓶運動飲料。
途中在「海大大山小小」休息站,
是最後一個可採買的地點。
搶救阿塱壹
領隊播放「最後的海岸」,
說明「台26線安朔至旭海段新拓建道路工程」,
引起贊成與反對雙方的抗爭行動,
環境團體憂心會破壞阿塱壹海岸生態,
贊成的居民寄望公路帶來商機,
歷經六年的搶救行動,
屏東縣政府二度暫訂劃設保留區。
導覽員帶遊客走阿塱壹古道,
希望讓大家思考道路的開與不開,
卻意外讓這裡成為旅遊勝地。
一日三百個保護區名額,
周末一位難求。
縣政府更規定,
只要進入保護區,
遊客就必須自費聘請導覽員。
一趟路走下來,
遊客更了解古道,
環境受到保護,
導覽員也獲得報酬,
可說是三贏。
鄰近古道的部落,
也順勢推出遊部落的行程,
除了促進部落就業,
也讓遊客在過程中,
更了解部落文化。 。
我們在旭海、東源和安朔部落,
都有安排這樣的活動。
佳德谷
好多個聽起很陌生的歷史名詞,
「琅嶠卑南道」、「大龜文王國」、「斯卡羅族」,
在我們的學校課程中未曾出現。
先介紹「斯卡羅族」,
晚餐在「佳德谷」享用,
領隊說「佳德谷」的vuvu(祖父母),
在公視將上映的「斯卡羅」劇中飾演巫師,
要把握機會跟她合照。
「佳德谷」的vuvu(祖父母),將 在公視將上映的「斯卡羅」劇中飾演巫師
因缺乏文字記錄,
透過田野調查和訪談耆老,
各地區各族群「斯卡羅族」的解讀並不一致。
狹義「斯卡羅族」是指排灣化的卑南族,
而在日治時期「斯卡羅」由四個主要家族組成,
分別統領了恆春半島 南邊的阿美族、
排灣族、平埔族等約十八個番社,
以及其他非番社地區的漢人。
四者共同形成一個跨越部落、
族群以及文化的區域型的治理模式。
現在一般導覽員對「斯卡羅」的理解,
就是指此地的多元族群面貌。
「佳德谷」這個名字源自於排灣族語「Gidaku」,
意指「位於部落的下方」。
隱身在牡丹鄉的深山之中,
被群山環抱,彷彿世外桃源。
當地負責接洽行程的月清小姐,
開著小客車前導。
遊覽車停在牡丹199縣道的20公里處,
我們徒步大約10分鐘到園區。
一入園「看門鵝」不知是歡迎還是示警,
大家覺得好奇也有點驚嚇。
盡職負責的看門鵝~一見陌生人就嘎嘎地叫個不停還作勢咬人
這裡是個經過有機認證的香草植物園區,
今年肺炎疫情影響觀光收入,
原本園區40名員工只留下4人,
香草茶包組宅配收入佔很大宗。
可是今年的氣候異常,
香草園收成不佳,
很怕又要裁員。
下雨的天氣喝杯香草茶舒壓又溫暖。
等待晚餐的空檔,
大家四處逛逛看看,
後方有一片整理得十分良好的樹林,
規劃成露營區。
每年的四、五月這裡是拍台灣藍鵲的好地方。
晚餐的健康養生餐,
天然純淨的食材,
簡單的調理就很美味。
檸檬香茅香煎魚、薄荷香草雞、烤山豬肉、
翼豆、高麗菜、黃金樹薯排骨湯、野刺蔥煎土雞蛋、
吉拿富迎賓粽、薑黃養生飯。
使用的香草和時蔬都是自己栽種。
段木香菇好吃,
但vuvu不喜歡砍伐樹木,
所以無法大量生產。
翼豆又有人稱為楊桃豆,
因為它的外形像楊桃,
但大多數成熟的翼豆是長條狀,
有四個向外突出的邊,
又叫做四角豆。
富含比大豆和黃豆更多的植物性蛋白質,
和18種必需胺基酸。
離開時整條路沒有路燈,
靠月清小姐的車燈照明,
坐上車回旭海部落入住「我家民宿」,
號稱是旭海最高的民宿,
是一棟四層樓建築。
晚上可自費到公營的「旭海溫泉」泡湯,
因為下雨加上風強,
我們一進房間就懶得出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