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疫情看經濟與環境如何兼容? 在「後疫情時代」重思社會經濟與環境的共生關係
方格精選

從疫情看經濟與環境如何兼容? 在「後疫情時代」重思社會經濟與環境的共生關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過去一年來,全球籠罩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陰影之下,使得經濟也面臨重大衰退。與此同時,世界各地有許多民眾反映人類被迫降低活動量後使得各地的空氣品質有了顯著的改善。然而,環境的永續和經濟只能是反比嗎?維護環境就絕對無法兼顧經濟嗎?

歐盟的綠色政策

其實,就在2018年,歐盟的碳排量比1990年減少了23%,同期的GDP卻增長了61%。由此可見這兩者並非衝突或互斥的關係。隨著疫情後重振經濟的壓力襲來,歐盟還是遵守先前的承諾,推出了「綠色新政」,並將之當成復甦經濟的動力。在綠色新政中,歐盟推出了九大目標,包括乾淨能源、從農場到餐桌、生物多樣性......等。

其中,「歐洲氣候法」草案還將碳中和目標入法,以法律強制性來推動政策,足見歐盟推行綠色新政的決心。當社會大眾與政府逐漸意識到永續發展的重要性,並且願意為共同的未來做出努力,在科技與創意的激盪之下,循環經濟就是其中一種解決安案_有些時候,循環經濟永續的做法反而更能刺激經濟。

關於循環經濟的概念,之前的各種文章中已經介紹過許多次了。簡單的來說就是改變工業革命以來的線性生產模式,將生產模式轉型成資源能夠在被製成產品後再次成為資源的循環鎖鏈。而這個鎖鏈將致力於達到零廢棄的成果。

在疫情中更加活躍的國內循環經濟企業

台灣的綠色企業歐萊德國際股份有限公司便是一個成功的案例。他們的「歐來得枸杞豐盈洗髮精」身為台灣第一家獲得C2C認證的美妝產品,不僅不含傳統洗髮精所添加之致癌物,就連洗髮精竹蓋和瓶罐都是由容易分解處理的孟宗竹以及牛奶瓶再生而成的。歐萊德環保、永續、可再生且天然對人體無害的設計理念不僅替自己樹立了良好的企業形象,同時也吸引了同樣關心環境,並且注重人體健康的客群。

另外一個例子是2019年配客嘉推行的網購循環包裝系統。隨著電子購物營業額已飆升達2078億元,一年至少產生逾一億個物流包裝箱與塑膠包裝袋。而在2020年,COVID-19疫情的衝擊下,導致網購數量激增,這樣的數字恐怕是有增無減,有機會再刷新歷史紀錄。對此,配客嘉提出的方法是讓這些曾經只能是拋棄物的包裝箱與包裝袋再一次一次發揮作用,作為包材來重複利用。配客嘉在建立此商業模式時,與商家和企業溝通的方式也非純粹的環保理念,而是告訴它們循環經濟能夠為它們創造些什麼額外價值。而當配客嘉在群眾募資平台flyingV上僅兩個多月就募資到超過600萬時,我們也可以預見消費者對循環經濟理念的支持。

青年世代的聲音

疫情穩定之後各國政府都致力於重振經濟,發放了許多振興資金。然而在這關鍵時刻,政府所做出的決策對於未來數十年會有巨大的影響,身為學生的我們,也能趁這個機會在充分了解背景知識之後透過不斷討論與關心,累積彼此的影響力,在必要時向社會大眾與政府發聲。大至遊行,小至利用日常消費的選擇,讓政府和企業明白人們願意為了地球做出較明智的選擇。如此一來,政府與企業也會發現自由市場的改變,並進一步調適成符合永續的模樣。

若能藉此機會為未來打下永續發展的良好基礎,則不只我們這一代,說不定下個世代也能看見同樣澄淨的湖泊、同樣翠綠的山坡,以及更加繽紛的未來

本文原為之前受「高中生看世界」邀請,來談後疫情時代永續經濟展望的IG貼文,由於我們覺得這個主題可以花更多篇幅來談,經過修改與補充之後,產出了這篇文章。不論是高中生看世界還是高中生的循環經濟都相信即使「只是」高中生,只要願意對生活周遭的事多一分關心,便也能在相關議題中盡到一己之力。

寫作編輯:王亭勻 核稿編輯:曹立寬

參考資料:

歐萊德枸杞豐盈洗髮精

【投書】病毒來了,環保走了?在疫情中觀望一個更永續的地球

疫情後與自然重生:跨黨派立委綠色振興政策聯合建議

面對疫情衝擊和氣候變遷,韓國力推「綠色新政」,台灣呢?

疫後復甦最大動力,綠色新政來了!歐盟取代美國領導地位?

「歐盟綠色政綱」行動路線圖重點:碳關稅、能源稅改、綠色轉型融資、氣候盟約

減少一次性包材污染 配客嘉打造網購包裝循環經濟



avatar-img
高中生的循環經濟的沙龍
78會員
284內容數
我們是來自台灣不同學校的學生,在聽聞部分學校正在實施「減塑政策」,且在校慶園遊會有相關措施,團隊就打算撰寫一篇關於校園減塑的報導。 也因為有些學校推行減塑政策、有些則無,希望透過比較,藉此讓讀者了解園遊會減塑到底有沒有效果。另外,我們也收集 50 份網路問卷獲得學生對減塑園遊會的想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為使劇場資源達到有效利用及響應淨零目標,英國劇場攜手環保專家制定了「劇院綠皮書」,希望業者在製作新劇作時,至少一半的戲服與配件來自過往舊劇目內使用過的道具,落實循環再利用。
身為一個結合全台學生力量的環保組織,高循的成員們始終堅信高中生能為台灣做點不一樣的;我們發跡於社會,也想回饋於社會,高循持續在網路發布循環及永續議題等相關科普文章,高循相信:「那怕只有一點火星,只要持續累積,星火終究可以燎原。」
你曾造訪過長榮大學嗎?你知道「竹子」也能當作建材嗎?現代建築設計除了要具巧思外,也傳遞著循環經濟的社會責任;它就是長榮大學的長榮堂,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將現代與古典元素融於一體的建築吧!
為使劇場資源達到有效利用及響應淨零目標,英國劇場攜手環保專家制定了「劇院綠皮書」,希望業者在製作新劇作時,至少一半的戲服與配件來自過往舊劇目內使用過的道具,落實循環再利用。
身為一個結合全台學生力量的環保組織,高循的成員們始終堅信高中生能為台灣做點不一樣的;我們發跡於社會,也想回饋於社會,高循持續在網路發布循環及永續議題等相關科普文章,高循相信:「那怕只有一點火星,只要持續累積,星火終究可以燎原。」
你曾造訪過長榮大學嗎?你知道「竹子」也能當作建材嗎?現代建築設計除了要具巧思外,也傳遞著循環經濟的社會責任;它就是長榮大學的長榮堂,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將現代與古典元素融於一體的建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