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24|閱讀時間 ‧ 約 14 分鐘

大溪老街數度訪

到老街不外是看老屋和吃美食, 我們數次跟團造訪, 每次在一個半小時內找重點, 把幾次的紀錄集結, 方便自己統整, 也讓需要的朋友參考周邊行程。

大溪老街發展
大溪是桃園最早發展的地方, 透過大漢溪小帆船行駛淡水河, 與大陸貿易興盛, 造就了許多商號與商賈。 大溪的發展和林本源家族有很大關聯, 「林本源」並不是人名, 而是板橋林家的「商號」。 林家因頂下郊拚的陰影, 從新莊遷居大溪, 且大溪緊臨泰雅族的居地, 有軍事防禦的需求, 所以興建「通議第」。 基地總長約216公尺,寬144公尺, 四周的圍牆有4公尺高,厚達4.5公尺。 這座大宅建成後, 居民以此為中心, 沿著周圍聚集, 店做生意, 逐漸發展成大溪現今的街區雛形。 日治時期因街區擴展, 提供做為大嵙崁公學校校址。 大嵙崁公學校現變成大溪國小。 『林本源發祥之地』的勒石, 豎立於城門舊址門樓上。 因為經常遭受塗鴉破壞, 目前不開放進入參觀。
林本源通議第介紹
林本源通議第介紹
林本源大溪「通議第」復原圖
門口上書寫著「通議第」還設有守備隊武力
通議第
通議第」遺址
「林本源發祥之地」勒石
中央路上的小公園找到了舊城遺址淹沒在晾曬衣物與雜物之中

大溪橋

橫跨大漢溪的大溪橋, 橋身採用與大溪老街相仿的巴洛克建築風格, 橋的兩端連接了大溪瑞安路一段與大溪老街。 橋的入口處是復古的拱門造型, 加上半圓形式的雕花罩頂, 橋上可遠眺石門水庫與淡水觀音山的秀麗景致。 搭乘遊覽車都會在瑞安路一段這側停靠。 走過大溪橋, 橋的盡頭有「通議第」的介紹, 左轉繼續往前走可往「大慶洞」, 過去曾經是桃園與大溪間往來必經的狹窄隧道, 從大慶洞旁的百年石板古道拾階而上, 也可到達大溪老街, 以前貨物的運送全靠人力運送, 這條石板古道是當時通往街上唯一捷徑, 石階鋪的平緩, 階距不會太高, 就是體貼碼頭的挑夫爬樓梯時也不必費力抬腳, 以減輕負擔。 整條古道以「之」字形化解坡度。 石板古道和大溪老街銜接處, 也就是和平老街盡頭, 有老街渡船頭售票亭舊址, 之前被占用作為咖啡店, 現已停止營業。 爬階梯或搭透明電梯往上, 則會到達大溪中正公園。
大溪橋的入口處是復古的拱門造型, 加上半圓形式的雕花罩頂。
大溪橋
大溪河床芒草
俯瞰大溪橋
大慶洞
大慶洞內的壁畫~老街圖
大慶洞內的壁畫~大溪景點
通往渡船頭
通往老街
號稱最短的古道~大溪石板古道
老街渡船頭售票亭舊址

中正公園
公園建立於 日據時代大正元年(1912年)。 大溪中正公園內公園內共有四大廣場, 帆船廣場、陀螺廣場、銅像廣場和象撲場。
爬上階梯可達中正公園
陀螺廣場與教會
相撲場
帆船廣場
大溪教會

木藝生態博物館群

從中正公園往新南老街方向走, 可以到達木藝生態博物館群。 木博館群共計有十座公有館舍, 其中李騰芳古宅、壹號館、木家具館、 木生活館、四連棟、武德殿暨附屬建築、 藝師館、工藝交流館皆為免費參觀。 另有大溪農會倉庫、 六連棟宿舍群尚在整修當中。 要分成好幾趟才能參觀完。 李騰芳古宅在假日才有導覽, 我們要另外找時間自行開車造訪。 木家具館和木生活館就是大溪公會堂, 大溪公會堂和武德殿暨附屬建築, 最近才整修完恢復開放。

壹號館
「壹號館」是1920年代興建的日式高架平房建築, 曾作為大溪國小校長的日式宿舍。 就在中正公園角落, 因為是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中第一棟修繕開放的空間, 而被賦予「壹號館」的稱呼。 現作為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的展示資訊平台使用。

武德殿
日治時期的大溪武德殿, 是供警察及青年子弟修練柔道、劍道, 1950年大溪公會堂改為總統行館, 緊鄰的武德殿則充當憲兵隊營使用。 2015年成為桃園市立木藝生態博物館的公有館舍。 正脊兩端的「鴟吻」具唐代建築風格, 與一般武德殿使用之日式鬼瓦頗異。 武德殿的棟札和懸魚複刻展出, 棟札又稱建築物的身分證, 是舉行樑儀式時會放置在屋內高處的牌子, 上面有工程名稱與上樑時間、 業主、 設計者等與建築相關的資訊。 懸魚是建築兩端山牆面的裝飾物, 「懸魚」又稱為「垂魚」, 木造房子最怕的就是火, 而魚生活在水裡, 「如魚得水」可帶水來, 有避火的寓意。
正脊兩端的「鴟吻」具唐代建築風格, 與一般武德殿使用之日式鬼瓦頗異。
終於可以進入伍德殿參觀
懸魚和棟札
武德殿內部

大溪公會堂
大溪公會堂原有和式、洋式兩棟建築, 於民國38年6月改為總統行館, 民國67年元旦改名為「蔣公紀念堂」, 並開放民眾參觀, 2003年配合當時縣府的「城鄉風貌計畫」, 整修規劃為「大溪藝文之家」, 我們還曾裡面喝咖啡呢! 洋館是桃園唯一現存的公會堂建築, 原日本木造平房改建為現今的磚造平房。 現在做為木家具館和木生活館, 以「大溪木藝家具」為策展主題, 提供大溪木藝匠師呈現精湛木藝技術的展示空間。
2015展示壁爐家俱等
2015在裡面喝咖啡
1923大溪公會堂「和洋折衷式樣」/1949成為蔣公行館/1978年改設蔣公紀念堂/2020木博館
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木家具館
明治後期至大正時期的「和洋折衷式樣」
磚造平房

四連棟
桃園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的四連棟, 位於新南老街。 四連棟約於日本時代 昭和12年(1937年)興建完成, 為一排四戶日式木造房舍, 屬於丁種判任官舍, 由於形式為一排四戶, 故稱「四連棟」。 展覽分七大主題詳細介紹可看這一篇。
裡面的導覽志工很熱心也很專業, 當天參訪的人數很少, 幾乎變成專人導覽。 尤其是對大溪木藝產業文化, 不斷詳細介紹與推崇。 大溪的木製傢俱,聞名海內外, 一件木器可以是傳家寶, 需要木工、鑿花 和漆工師傅協力完成。 大溪曾為木藝產業發展重鎮, 材美工巧的大溪木藝良品, 融合了精巧的榫卯、鑲嵌、雕飾、 墨繪與髹漆等技法。 純熟的技藝, 源於頂真的職人精神, 及師徒傳習時建立 的倫理與工序守則。
木藝生態博物館:四連棟
四連棟
鳳飛飛特展
四連棟
專人導覽

藝師館
四連棟對面是藝師館。 將木藝職人:木工、鑿花 和漆工, 匠師的作品和理念呈現給參觀者。 「藝師館」建於昭和16年(西元1941年) , 原為大溪郡役所警察課官舍。 國民政府遷台後, 蔣公於此設置行館後, 改由俞濟昌先生一家居住, 多年前已搬離閒置, 改規劃為「藝師館」。
藝師館

中山路老街(新南老街)
日治大正時代流行巴洛克建築風格, 和平路、中山路等老街, 各商號融合巴洛克式繁飾主義 和閩南傳統裝飾圖案, 包括希臘山頭、羅馬柱子 和中式的魚、蝙蝠等, 祈求吉慶的圖案混合, 形成一種大溪專有的特色。 大溪靠著大漢溪水之利, 和平老街店商雲集, 發展已達飽和, 只有另謀老街南方之地, 漸進建築貨貨棧及營業所, 這條街道就叫做「新南街」。 新南老街也就是中山路老街。 從清末至日治時期便是集政經、 文教於一身的豪宅精華特區, 清代撫墾總署、 日治時期之郡役所、 郵便局、 小學校、公會堂、 武德殿等公家單位匯聚於此。 老街單號側為有錢人宅邸, 雙號側則為工人房、倉庫與民宅, 最具特色的「建成商行」位於中山路35號, 1921年落成, 圓狀屋頂具有獨特造型, 屋主簡阿牛是日治期間的台灣巨富, 興建的建成商行為當年大溪老街最豪華街屋。
中山路老街(新南老街)
中山路老街(新南老街)
中山路老街(新南老街)
中山路老街(新南老街)
中山路老街(新南老街)右側單號左側雙號
前往新南老街途中
建城商行整修僅保留門面,後方蓋大樓。
中山路老街(新南老街)古井

古味小棧
新南老街比較不熱鬧, 餐飲店也不多, 我們第一次造訪時, 聽了領隊的推薦到古味小棧。 是一間騎樓下的路邊攤, 領隊說前一天排了40分鐘, 我們到的時候, 很快就有位子, 以為很幸運。 可是坐下到餐上桌大概快半小時。 當天鹹粥已賣完, 想必是經典。 連當地人也都來排隊, 我覺得米粉湯有特色, 已經煮好一大鍋, 用的是很粗的米粉條, 湯很濃郁, 可看到蝦皮。 盛好後老闆加入小腸和芋頭片。 一碗30元,CP值高。 吃飽快速走回遊覽車, 就在集合時間臨界點。 之後的兩次再經過, 都已經賣完收攤, 最近這次則是放假去環島旅行。
古味小棧
米粉湯
小菜
「古味小棧」,老闆夫妻環島旅行

和平老街
清光緒年間劉銘傳擔任台灣巡撫, 於大溪設立全台撫墾總局, 大溪於是成為樟腦、茶業、木材、 煤碳等貨物之集散地, 此地因佔物產資源豐富之優勢, 乃吸引了英、德、西班牙 及華僑等商人在此設店於街上, 而和平老街因緊臨大嵙崁的河運碼頭, 成為繁榮的商業中心, 洋行、茶館, 各式商店沿街林立。 和平老街在日據時期, 因日本總督府制定「市區改正」計劃, 街屋依沿街之建築線內拆除部份建築物, 居民就以牌樓立面裝飾, 石材、 雕塑各式吉祥圖案, 及歐風之拱門、樑柱, 造就了今日牌樓立面上華麗精彩的裝飾, 此乃和平老街巴洛克式立面牌樓之源起。 因為經過日治時期改建, 老屋的保存狀況比較好, 還可以看到不同時期的建築形式。
老街街景
老街街景
和平老街街景
和平老街街景
老屋瑰麗且各異的山牆
少見的彩色裝飾及花磚
圓柱與方柱
英文商號~還是書寫體ㄉ
古典之美(忽略汽車及樓房)

月眉通路
和平老街中藏著「月眉通路」, 清末李金興家族在大嵙崁街經商, 為了往來「月眉」大宅方便, 在和平路買下一棟街屋並且拆除, 之後修成道路也提供大眾通行。 興建時就設有牌樓面, 好讓亭仔腳連結一線。 原有的牌樓面僅有弧形磚面承接兩側邊柱, 1998年「大溪和平路美化工程」時, 老街居民決議於加上「月眉通路」4字, 並於頂部增建洗石子堆花的雙獅戲綵球。 除了是月眉通路的門面外, 也象徵事事如意的祈福之意。 但看在文史保護者眼中, 卻有「畫蛇添足」之感。
這棟老屋究竟是怎樣的改裝啊?感覺圓頂屋是要對稱於兩邊的
月眉通路和平老街入口
從月眉通路往下走, 分岔處有一棵很大的樟樹, 樟樹對面有間沒有招牌的傳統理髮廳。 緩緩斜坡道向下行, 經過地下道後, 路左側有一石頭公, 據說是大溪市區內最後一座古老的石頭公。 石階路筆直向下走至盡頭, 往左可至李騰芳古宅, 我們礙於時間只能往回走。
跨越台3線的古道妥協變成地下道
石頭公
往左可至李騰芳古宅

迷宮巷

從和平老街上的福仁宮旁進入, 是鳳飛飛的老家迷宮巷, 當地人口中的「後尾仔」。 早期大溪繁榮吸引不少外地人來此謀生, 這些被商家僱用的挑夫苦力, 因收入有限, 住不起好房子, 並且為了工作和生活方便, 就在老街附近就地搭蓋簡便的草屋棲身, 隨著時間演進運用不同的建材陸續修補。 這裡的民屋和老街店鋪相比, 明顯比較簡陋、低矮, 已陸續有人改建成樓房。
鳳飛飛老家~草店尾巷~迷宮巷
指標
遊客幾乎不曾踏足
巷子裡的民房較簡陋、低矮
穿瓦衫~可能藉此強化防水以免漏水
斑駁
古井

窮人月餅-月光餅
當地特產月光餅有人戲稱是窮人月餅。 相傳日治時代因為麵粉很貴, 月餅也很難買到, 大溪民眾將自己栽種的地瓜打成泥做餡, 用一點點麵粉做皮, 因為其扁圓造型, 且表面微焦的黃橙色澤, 好像天上的明月, 而有月光餅的美名。
陳媽媽月光餅
扁圓造型微焦的黃橙色澤, 好像天上的明月
陳媽媽月光餅創立於2000年, 因為兒子是喜憨兒, 為了讓他有謀生能力而開店。 曾榮獲桃園縣第一、二、三屆 十大伴手禮入圍肯定。 店面張貼陳媽媽和蔡總統合影。 有地瓜、芋頭和抹茶三種口味, 還每人限購200元 (10元/個,買10送1)。 我們買了最道地的地瓜口味, 軟Q不甜膩。
地瓜、芋頭和抹茶三種口味
當天製作限量的喔

游記百年油飯
和平老街的商家比較多, 市場內有賣油飯的攤位, 有名的油飯店家有兩間。 游記百年油飯以套餐形式組合, 我們點兩份油飯套餐加一份雞捲, 湯品選了藥燉骨髓和百年招牌湯。 時令涼拌菜就由店家搭配。 油飯用料豐富, 以筒仔米糕造型呈現, 中部的油飯都會用大量麻油爆薑片, 這裡的米糕感覺沒有刻意爆香, 雞捲也沒有再油炸過。 兩種湯品都很清爽。 都算好吃也許是因應健康需求的烹調。 這家店在米糕和湯加香菜。
游記百年油飯
能持續百年必有其過人之處
兩份油飯套餐
雞捲或油飯分量十足用料實在
游記百年油飯菜單

老街油飯
另一家「老街油飯」, 傳統米糕也是以筒仔米糕造型, 豆腐乳排骨酥湯是比較少見的搭配。 米糕和湯都加芹菜。
中餐在「老街油飯」享用
推薦傳統米糕和豆腐乳排骨酥湯

里長嬤碗粿
這裡販售的品項只有四種: 甜碗粿、鹹碗粿、素碗粿以及貢丸湯, 均一價都是30元。 我們點了鹹碗粿。 碗粿端上來是冷的, 上面撒上配料, 菜脯和香菇看得比較清楚, 是否還有其他秘方則吃不出來。 碗粿綿密有彈性, 桌上有醬油膏自行添加, 聰嫂覺得配料已經有鹹度, 配著碗粿吃剛剛好。 這應該是屬於客家口味的碗粿, 比較樸實風, 有別於我們彰化碗粿, 餡料豐富有肉有蛋包在碗粿中, 熱呼呼端上桌。
里長嬤碗粿

三角湯圓
金字塔三角湯圓也是名店, 點了糯米腸、三角湯圓和燙青菜。 可能彰化美食太多了, 相較之下沒有驚喜, 三角湯圓還有些驚嚇到。
金字塔三角湯圓
金字塔糯米腸

周媽媽龜苓膏
在三角湯圓隔壁, 一個35元,3個100元。 慶祝新冠肺炎「歸零」, 買來試吃看看, 一試成主顧。
周媽媽龜苓膏
2020武漢肺炎零確診在涼亭品嘗龜苓膏

中央路古厝
在和平老街和新南老街之間, 有中央路連接著。 中央路上有傳統市場, 僅存數家牌樓立面是最原始的樣貌。
中央路古厝(google map)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