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18|閱讀時間 ‧ 約 7 分鐘

【導讀】鍾穎/愛智者書窩:《拿戈瑪第經集》

所有的歷史都是整理過的歷史,所有的思想也是如此。
並不存在一個確定已知的基督教,也不存在一部確定已知的聖經。你熟悉的所有宗教神話及其人物事蹟往往都是經過千百年數代教徒努力下所刪減精修的公版(包括佛陀與佛經也是如此)。事實上,一個老師往往可以教出想法截然相反的學生。講堂上相同的話語可以被底下的信徒們以自己的觀點作不同解讀,這在心理學上被稱為投射作用。它是人際關係運行的基礎,也是「溝通」之所以萬分困難的原因。
讀者眼前這一本《拿戈瑪第經集》(Nag Hammadi scriptures)就是這樣的產物。它是早期基督教運動中蓬勃發展的思想與神話中的一個版本,但你知道的,所有的學術/宗教/思想運動最後一定會如統一六國的秦始皇那樣試著「書同文,車同軌」,於此同時,原本六國的史書被燒毀廢棄,歷史只留下了勝利者的版本。而這一千五百多年來,基督徒以及世人們所熟悉的四部福音書就是這個被教會權威認可的「教科書」。在基督教終於在羅馬站穩腳步,掃清境內的異教徒後,西元325年,君士坦丁大帝召開了第一次大公會議,開始逐步確立教義的「正確版」。
可想而知,每次開類似的會都會讓部分基督徒突然變成異教徒,因為當教義變得越來越「純粹」時,就會讓某些信徒變得越來越「不正確」。昨天我們還是一家人,今天我們就變成了陌生人。這樣突如其來的轉變總是伴隨著各種「焚書坑儒」的瘋狂舉動,那些被教科書反對的經典因此遭殃。
然而每個時代都有反骨的人,你要我燒,我偏要留。於是那些外經、偽經,就被藏匿起來。它們在19世紀末期陸續地在某些異教徒的墓園裡被發現,最重要的一批文獻在1945年,於拿戈瑪第城(在上埃及地區)附近的峭壁下被發現(藏匿處巧合地跟《西藏度亡經》一樣都選在山壁中),進而開始了一連串搶奪、保存、和解密的過程。
目前這本中譯本已經過了大量有系統的整理,在每篇經文之前都有專業的導讀,文末也都列出豐富的註釋。經文內容基本上就是一篇篇的神話,當中不少講述了世界的創生過程。如果你的時間有限,我建議你先讀讀〈約翰密傳〉和〈論世界的起源〉這兩篇,然後你就會驚訝地發現,同樣是上帝,但祂所說的創世神話將完全跟你認知的不一樣。
故事是這樣的…夏娃是第一個人,她是索菲亞的女兒,她賜給亞當生命,她既沒有誘惑亞當犯罪,也不是亞當的肋骨。但貞潔且高貴的她卻被黑暗的諸神所強暴生出了人類,而後諸神又欺瞞人類,要他們相信夏娃只是男人亞當的附屬物。真正的神叫比斯提斯,而索菲亞則是真神比斯提斯所流洩出來的光,光之外的陰影因為嫉妒而憤怒,並被投擲進了渾沌。在這片渾沌中,比斯提斯與索菲亞從中創造了亞達巴沃,這個亞達巴沃卻對比斯提斯一無所知,他連索菲亞的臉都見不到。
自大的亞達巴沃卻愚蠢地只看見自己的偉大,他以為自己是唯一的存在,因此吹噓自己是上帝,命令所有神祇和天使要讚美他並把功勞歸給他。這就是為什麼這位「上帝」和諸神不准亞當吃下知識之果的原因,目的是避免他知道原來他所尊奉的都是一些假神。
這則神話顛覆了我們熟悉的基督教傳說,屬於古老的諾斯替教派。背骨的故事還不僅這一樁,連出賣耶穌的猶大都有一本自己的福音書,說明了他出賣耶穌的真正經過,搞半天,原來他才是耶穌的真正傳人!經裡說他會凌駕在其他門徒之上,並最終會得到平反。耶穌說,他將在天上為猶大保留了一間聖人的房屋,那裡沒有任何凡人配得上。
他之所以會凌駕在其他門徒之上的原因,經裡並沒有細說。但從我的角度來看,經中的意思是,因為猶大是所有門徒裡唯一敢於背叛老師的人,這才讓他取得了高於眾人的尊榮。易言之,他有成為自己的勇氣。他向來被稱為第十三個門徒,不在十二門徒之列,也就是不在既成的規矩之內。而耶穌真正希望信徒們成為的正是這樣的「人」,而不是凡事以老師為尊的好學生。因此這無疑是一則「個體化」的寓言。個體化是深度心理學的最高追求,意指變得完整。
完整並非善,因為它包含了善的對立面。如果謹遵師意的十二門徒是善,那麼遵照師意出賣老師的猶大就「既惡且善」,這是為何耶穌應允他凌駕眾人之上,又為他在天上保留了一間其他凡人配不上的房屋。這樣具備高度爭議性的觀點決不是普通人可以領會與接受的,這就說明了為何大公會議想刪除這樣的言論。從此角度而言,這批異教神話絕對可算是所有喜歡深度心理學,追求個體化之人的重要寶典。
這些散佚的聖經篇章內容都不長,在國外專業團隊的精心講解與註釋下更是讓這批經典故事增添許多價值,書中的〈多馬福音〉也出現了與傳統四福音書完全不同的嶄新體例,類似於我們都讀過的《論語》,當中記載的不是耶穌的生平,而是系統地集結了他的話語,並不加解釋地保留了它,〈多馬福音〉的型式說明了它的歷史可能比現存的四部福音書還來得更早。此處試摘最前幾段,然後你就會明白為何這些信徒們拼盡了全力想為後代人類留下這些寶貴的紀錄。
1、他說:「凡發現這些隱語意義的人將不會嚐到死亡的滋味。」
2、耶穌說:「讓找尋的人一直找尋,直到尋獲。尋獲時便會感到困擾。困擾時便會驚訝。於是便會統管一切。」
開篇就此兩段,以近乎《金剛經》的敘述方式來表達了「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的觀點,考古學證據指出,當時的亞歷山大城已經有許多佛教徒在當地活動。或許〈多馬福音〉也受到了源自印度的佛教思想的影響,只是以基督教的語言重新表達出來。
3、耶穌說:「如果你們的領袖對你們說,『看!王國就在天上』,那麼天上的鳥會在你們之前。如果他們對你們說,『它在海裡』,那麼魚會在你們之前。其實王國在你們裡面,也在你們外面。當你們認識自己,你們才會被得知,你們才會瞭解你們是永生之父的孩子。如果你們不認識自己,便只能居於貧困之中,你們就是貧困。」
第三段則點出了「自知」的重要。承繼著蘇格拉底「認識你自己」的哲學傳統,這一段記錄讓我們明白古代基督教的濃重人文色彩。跟後來強調「信望愛」的基督教不一樣,此處強調的不是「信」,而是「自知」。所以裡頭才說,如果人盲目地相信領袖的話,相信王國在天上或在海裡,人只會永遠落後於飛鳥或海魚。真正的王國在自身裡面,也在自身外面。只有能自我認識的人,才是永生之父的孩子。樸素簡明的話語就有深刻的力量。
我還需要再舉其他例子顛覆你的三觀嗎?我知道這本書很貴,但它穿越了15個世紀,經歷了許多學者的整理才以中文版的型式來到你的面前,這麼珍貴的神話故事集是作夢也求不到的,趕快把錢存起來,把這本書買回家衝擊自己的腦袋吧!
本文出處:愛智者書窩/作者:鍾穎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