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史

含有「宗教史」共 9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付費限定
瓦倫廷派的名稱取自於教派的創始人瓦倫廷(Valentinus),維基百科中文詞條撰寫者將它翻作「華倫提努」,研究諾斯底教派與天啟末世思想的知名學者蔡彥仁翻譯為「瓦倫提尼」。後世對瓦倫廷所知不多,因為瓦倫廷派後來被正統教會宣告為異端,教團活動被打壓,相關文件被禁被銷毀……
付費限定
上篇介紹了塞特派獨樹一幟的宇宙起源論、三位一體之說,與基督救世的故事,接下來,要來談談塞特派文章裡的「耶穌」,究竟是什麼形象?
Thumbnail
付費限定
在談論塞特派經文的耶穌形象之前,筆者必須要澄清一件事,就是:「塞特派」這個名稱不是筆者自創,而是沿用學者的分類名稱。……
Thumbnail
付費限定
多馬教會 《拿戈瑪第經集》收錄的文章當中,〈多馬福音〉與〈多馬書〉被一致認定是代表多馬教會的文章,至於〈與救主的對話〉這篇文章是否屬於多馬教會,還是其他教派,學者目前尚無定論。那麼,耶穌在〈多馬福音〉與〈多馬書〉是什麼樣的形象呢? 那麼,耶穌在〈多馬福音〉與〈多馬書〉是什麼樣的形象呢?
Thumbnail
四福音書以外的福音書在一千多年前就被教會判定為「異端邪說」,不僅不容許人們抄寫、閱讀、翻譯、宣講、販售、收藏,還下令銷毀那些已經流傳於世的福音書抄本及其原稿,以至於四福音書以外的福音書幾乎從世界上消失。幸好當年有一些基督徒悄悄藏匿或是封存這些「異端邪說」,否則我們沒有機會拜讀……
Thumbnail
付費限定
簡介「拿戈瑪第經集」的存在價值,以及第一部中譯本,並小小分享一下我的使用經驗!
Thumbnail
正在讀「羅馬帝國衰亡史」,裏面講到基督教的興起,一開始提到的就是諾斯底主義,基督教發展初期也受到它的影響,後來才分道揚鑣,不過資料也不多就是了
爬格子的雀榕-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8/02
是啊~~這種紛爭可能會持續到世界末日才終結吧? 附帶一提,還是基督教處理異端的方式比較激烈、恐怖!教廷、羅馬皇帝一聲令下,某些教派與經書一下子就失去生存空間。 我昨天寫完一篇文章,叫「被遮蔽的福音書」(預定9月1日發表),是分享文,告訴大家:如果想讀四福音書以外的福音書,市面上有哪些書可以使用。---不過,在寫的時候,我感到可怕!因為台灣的基督教、天主教雖然不像歐美俄過往的教會那樣擁有巨大的權力,權力大到可以禁絕某些東西流通,而且要求教內、教外的人都不要讀,可是那些過往被宣告屬於諾斯底教派的東西,相關資料仍然少的可憐,少到不尋常,已經不是能用「人們不重視」、「出版鐵定賠錢」這些理由可以解釋,不曉得教內人是否被要求不能讀那些東西?或是出版基督教書籍的出版社被強勢要求或是柔性勸導,儘量不要出這類著作? ---當然,我沒有証據,不好在文章冒然提出質疑,可能也存在另一個情況,就是:教會連發佈這樣命令都不用,因為台灣的大部分基督徒不關心自家宗教的歷史,市場需求近乎「沒有」,學者、出版社不想賠錢又自討沒趣,所以完全不想從國外「進口」這些文本,包括文本附近的知識,與學者的研究成果。
就我們現代人的角度看來,古羅馬宗教的某些慶典是有點令人匪夷所思,比方說慶祝春天與豐饒的「牧神節」,會有成群衣不蔽體的男人繞著羅馬城跑,手上拿著鞭子沿路鞭打路上見到的女性。這個慶典在西元五世紀被羅馬教宗哲垃旭廢除,教會將這天改為聖瓦倫坦的節日,最後,演變成今日的西洋情人節。
Thumbnail
使用圖文來講解史賓格勒的歷史哲學,使更多人能夠對相關概念有深入的理解。
Thumbnail
旱溪放送-avatar-img
2021/11/24
請問作者,是什麼力量促使每個文明由初始有活力的樣貌向壯盛再至衰亡推進的?
龜兔-avatar-img
發文者
2021/11/27
簡短的說:自然的力量 複雜一點的說:每一個文化在誕生之後本身就蘊含了有限的可能性(這些可能性包括藝術到科學),發展的過程本身就是在不可逆的消耗這些可能性。例如半導體產業的摩爾定律因為無法切割原子而必定碰壁,但是在碰壁之前對此的研究可以催生出一個巨大的研發產業,但是當前進的步伐不可避免碰壁後,整個研發產業也就不可避免的走向衰弱乃至於滅亡,而創新的碰壁就會造成停滯,文明停滯後就等著被蠻族或是其他還有發展空間的文化所消滅,因為停滯的文明無法做出新發明抵禦仍能製作出新發明的文化。
所有的歷史都是整理過的歷史,所有的思想也是如此。 並不存在一個確定已知的基督教,也不存在一部確定已知的聖經。你熟悉的所有宗教神話及其人物事蹟往往都是經過千百年數代教徒努力下所刪減精修的公版(包括佛陀與佛經也是如此)。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