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讀書人選書】當美德與利益牽扯 就是變質的開始-《我殺死的男人回來了》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為了守住「全國最安全、零事件、零事故村鎮」的榮耀,每一位村民都謹言慎行。
然而,就在好不容易要創下全國最長時間零犯罪村紀錄的關鍵時刻,一具屍體頓時使小村陷入危機。
為了有利於群體生存,人類將對群體有害的行為定義為犯罪,並將相反的行為視為美德、予以嘉獎,但諷刺的是這些利益與名聲,卻反倒會讓後者逐漸背離原本的初心。以韓國從1978年開始的「零犯罪村運動」為背景,《我殺死的男人回來了》描述了一個連續15年未出現犯罪的小村落,卻在即將創下全國紀錄前夕,發生了離奇的案件。藉由小說的發展,讀者將了解原本應該引以為傲的「美德」,如何成為引人犯罪的枷鎖,而「零犯罪村運動」又為何註定失敗。

小說的開展,從聲名狼籍的刑警崔順石,與地方記者趙恩妃,一同被困在無犯罪村「中村里」開始。因為一場火災,兩個本來就有嫌隙的人,意外兜在一起,而村民們不尋常的反應,更讓他們發現看似平凡的火災,卻有著許多疑點。結合刑警的專業,與記者追求事實的責任感,兩個冤家開始攜手合作,進而一步步戳破村民的謊言,拼出事實的全貌。

以精彩度而言,《我殺死的男人回來了》的故事發展,或許可以用「開低走高」來形容。因為一開始的進度緩慢,加上情節敘述、人物的刻畫都有些鬆散破碎,會讓人感覺稍嫌枯燥。但隨著劇情發展,錯綜複雜複雜的內情加快了整體的節奏,而出乎意料的結局,最終也會讓讀者深刻地理解「我殺死的男人回來了」這個書名,是如此貼切。

然而,雖然本書不論是在描述韓國IMF危機時的社會狀態,或是「零犯罪村運動」下,人心與道德的衝突,都算是可圈可點;但除了書中某些具有刻板印象的描述,作為中文版的讀者,或許也會因為翻譯無法準確傳達文意(如韓文中的半語)的落差,加上有些不符合一般中文文字使用習慣的描述,讓閱讀的過程產生一些異物感。

「零犯罪村運動」起源於1978年,並在1981年推展到韓國全境實施,直到2009年還有199個村落受到表揚,並且獲得1500~5000萬韓幣的獎勵。不過由於無法反映實際當地的犯罪情形(本地人到外地工作並犯罪),加上會造成鄰里間的不安感,以及法令的時效性(原本是作為全斗煥第五共和時期的戰時行政措施),最後在2010年廢止。

如同白色恐怖時期「匪諜就在你身邊」的口號,「零犯罪村運動」最後也形同一種鄰里間的壓力,而其連坐式的獎勵方式,也終將讓人偏離道德、鑄下大錯。雖然是虛構事件,但《我殺死的男人回來了》明確地表現了這種矛盾的狀態,其背後甚至蘊含了對於法律、教育的反思。最後,也感謝高寶書版提供試閱,讓台灣讀者有機會接觸到更多國內外的文學作品。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每週介紹一本書 (國定假日不定期加碼) 主成分:臺灣文化、社會科學、歷史、文學 ⚠️不含投資、雞湯書籍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隨著時代進展,每個城市鄉鎮都在急速變遷,這樣的感覺或許對於異鄉的遊子更加深刻。當新的進步來臨,有的舊事物也將永遠消失,也正是這樣的感觸,讓原名張彥之的西西,決定寫下長篇小說《我城》,將眼前處於1970年代劇烈變遷的香港,以文字記錄下來。
陳澄波——死於美術節的藝術家,曾寫下台灣人首次入選「帝國美術院展覽會」的紀錄,卻因為二二八事件死於國民黨之手,甚至成為威權政治下的禁忌,一度被除名於正統教育之外。縱使如今距解嚴已久,長期的噤聲卻已經讓他的故事只剩下「帝展」與「二二八受難者」兩個名詞,但不論是輝煌的成就,或是諷刺的結局,都不足以代表陳
現今北農總經理是誰?恐怕沒有多少人能回答得出來,但在2018年九合一選舉前後,大概沒有人不都知道北農總經理是吳音寧!雖然北農對於全台蔬果銷售是重要指標,但農民在中華民國政治史上始終是弱勢,區區一位產銷公司的總經理,如何能夠在短時間成為媒體關注焦點,不管在當時、現今或未來,整個過程都值得仔細研究。
《莫斯科紳士》以貴族亞歷山大・羅斯托夫伯爵為主角,雖然因為一首同情革命的詩逃過死刑,但同時被限制只能在首都莫斯科的一家豪華飯店中度過餘生。在這裡,他失去了自由,卻也認識了許多好友,彷彿停滯的時空,甚至讓他得以用近乎旁觀的角度,見證了蘇聯數十年來的轉變。
每年到了母親節,各種感謝、讚賞母親的文案就會紛紛湧現,同時各種社群軟體上,也會出現各種與母親曬恩愛的照片,彷彿全世界的母親都是完美無瑕,並在在強化「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的傳統思維。然而,事實上沒有任何家長是完美的,反而是許多子女會在生長的過程中,為了達到父母期盼中的「完美」,用盡全力卻換來遍體鱗傷與
談論單身女性在經歷產業轉變後,離開居住的小鎮,並開著房車在美國中西部「遊牧」的電影《遊牧人生》,不只贏得2020金獅獎,更在今年奧斯卡獲得最佳影片等大獎。其中除了談論經濟衰退,造成的「下流老人」現象外,持續高漲的居住成本,更引發不少討論。然而,比起點影中的敘述,美國的居住正義議題其實更加複雜。
隨著時代進展,每個城市鄉鎮都在急速變遷,這樣的感覺或許對於異鄉的遊子更加深刻。當新的進步來臨,有的舊事物也將永遠消失,也正是這樣的感觸,讓原名張彥之的西西,決定寫下長篇小說《我城》,將眼前處於1970年代劇烈變遷的香港,以文字記錄下來。
陳澄波——死於美術節的藝術家,曾寫下台灣人首次入選「帝國美術院展覽會」的紀錄,卻因為二二八事件死於國民黨之手,甚至成為威權政治下的禁忌,一度被除名於正統教育之外。縱使如今距解嚴已久,長期的噤聲卻已經讓他的故事只剩下「帝展」與「二二八受難者」兩個名詞,但不論是輝煌的成就,或是諷刺的結局,都不足以代表陳
現今北農總經理是誰?恐怕沒有多少人能回答得出來,但在2018年九合一選舉前後,大概沒有人不都知道北農總經理是吳音寧!雖然北農對於全台蔬果銷售是重要指標,但農民在中華民國政治史上始終是弱勢,區區一位產銷公司的總經理,如何能夠在短時間成為媒體關注焦點,不管在當時、現今或未來,整個過程都值得仔細研究。
《莫斯科紳士》以貴族亞歷山大・羅斯托夫伯爵為主角,雖然因為一首同情革命的詩逃過死刑,但同時被限制只能在首都莫斯科的一家豪華飯店中度過餘生。在這裡,他失去了自由,卻也認識了許多好友,彷彿停滯的時空,甚至讓他得以用近乎旁觀的角度,見證了蘇聯數十年來的轉變。
每年到了母親節,各種感謝、讚賞母親的文案就會紛紛湧現,同時各種社群軟體上,也會出現各種與母親曬恩愛的照片,彷彿全世界的母親都是完美無瑕,並在在強化「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的傳統思維。然而,事實上沒有任何家長是完美的,反而是許多子女會在生長的過程中,為了達到父母期盼中的「完美」,用盡全力卻換來遍體鱗傷與
談論單身女性在經歷產業轉變後,離開居住的小鎮,並開著房車在美國中西部「遊牧」的電影《遊牧人生》,不只贏得2020金獅獎,更在今年奧斯卡獲得最佳影片等大獎。其中除了談論經濟衰退,造成的「下流老人」現象外,持續高漲的居住成本,更引發不少討論。然而,比起點影中的敘述,美國的居住正義議題其實更加複雜。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忤逆時代浪潮,與社會派推理壁壘分明,有劃時代意義的《殺人十角館》影視化了。        角島上的青色館,在一場大火中付之一炬,無人生還園丁也不見蹤跡。弟弟紅次郎有不在場證明、園丁動機有歧異、附近海域也沒有外人介入的跡象,地處偏遠荒蕪的角島就這樣被詛咒著,成為了懸案束之高閣。
Thumbnail
  他只是同情地看待這一切,看著父權與上層社會的暴力,如何將人們染上暴戾之氣,連同他自己也被捲入其中。他承受,但不是原諒,只是沒有花時間再去追究。   於是故事也由此帶出問題:暴力的惡性循環究竟如何終止?如果生命是一種在時間裡的完成,那麼,剝奪時間不也是相當於剝奪生命?
Thumbnail
以在地共生聚落遭受財團入侵尋求商機,為的是給都市人一個暫時逃逸的去處。劇情上經由說明會盼能夠創造雙贏,但礙於預算與政府補助期限,一邊無法接受,一邊只能用偷雞摸狗方式使居民答應,而電影劇情上遭受的矛盾,並非以劇情解決。而是在「劇情道德」之外,電影創作者的道德視角指向何處?
Thumbnail
看著看著,不知為何緣故,總覺得那兩部作品似乎存在著某些共通點,估計這已經是一種定番了(笑) 1.深山野嶺中存在著神秘的村落或是組織。 2.凡是探究該村落不為人知秘密的人都會倒大霉or領便當。 3.男主都是刑警。 4.女主都是正妹。 5.為了某種常人無法理解的理由找孩童充
Thumbnail
近年來,韓劇中探討私刑正義的題材頻繁出現,影集《殺人者的難堪》突破傳統黑白二分的敘事手法,探討各角色在道德灰色地帶的掙扎,辨析私刑行為與正義的關聯。這篇文章將深入分析《殺人者的難堪》影集中的角色發展和道德議題。
Thumbnail
在日本福岡縣的群山裡頭,藏著這麼一座神秘的村莊,村莊的入口處,立一個告示牌,上頭寫著 前方區域不適用日本憲法,非相關人士禁止前往 許多人邀著三五好友前往探索 然而,那些去了犬鳴村的人,一個也沒有回來過..........
Thumbnail
倘若是有追過韓劇《信號Signal》和電影《殺人回憶》的小夥伴,相信對於“華城連續殺人命案”這個驚悚的社會案件肯定不陌生。 嫌犯犯案的期間落於西元1986-1991年。 在那個民風淳樸且保守的年代,發生了如此轟動的案件,就連警方也無法在短時間內抓到歹徒,難免人心惶惶。 由於當時沒有
Thumbnail
比起感慨怎麼會有割喉案、是不是社會道德淪喪 大家都不讀廉恥,我更在意的是如何避免容易成為目標、或是遇到他人惡意攻擊/跟蹤時該怎麼辦。
Thumbnail
《 殺手:無與倫比的自由 》 九把刀:「寫作第九年,當一切駕輕就熟的時候,最怕重複自己習慣的模式去說故事,再好玩的事也會做到無趣。於是,無法理解的突變種誕生!」 不同於其他作品,這部的主角實在是離經叛道,無法像「流離尋岸的花」引起讀者認同和迴響,卻依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證明了作者筆下的Mr. N
Thumbnail
    忤逆時代浪潮,與社會派推理壁壘分明,有劃時代意義的《殺人十角館》影視化了。        角島上的青色館,在一場大火中付之一炬,無人生還園丁也不見蹤跡。弟弟紅次郎有不在場證明、園丁動機有歧異、附近海域也沒有外人介入的跡象,地處偏遠荒蕪的角島就這樣被詛咒著,成為了懸案束之高閣。
Thumbnail
  他只是同情地看待這一切,看著父權與上層社會的暴力,如何將人們染上暴戾之氣,連同他自己也被捲入其中。他承受,但不是原諒,只是沒有花時間再去追究。   於是故事也由此帶出問題:暴力的惡性循環究竟如何終止?如果生命是一種在時間裡的完成,那麼,剝奪時間不也是相當於剝奪生命?
Thumbnail
以在地共生聚落遭受財團入侵尋求商機,為的是給都市人一個暫時逃逸的去處。劇情上經由說明會盼能夠創造雙贏,但礙於預算與政府補助期限,一邊無法接受,一邊只能用偷雞摸狗方式使居民答應,而電影劇情上遭受的矛盾,並非以劇情解決。而是在「劇情道德」之外,電影創作者的道德視角指向何處?
Thumbnail
看著看著,不知為何緣故,總覺得那兩部作品似乎存在著某些共通點,估計這已經是一種定番了(笑) 1.深山野嶺中存在著神秘的村落或是組織。 2.凡是探究該村落不為人知秘密的人都會倒大霉or領便當。 3.男主都是刑警。 4.女主都是正妹。 5.為了某種常人無法理解的理由找孩童充
Thumbnail
近年來,韓劇中探討私刑正義的題材頻繁出現,影集《殺人者的難堪》突破傳統黑白二分的敘事手法,探討各角色在道德灰色地帶的掙扎,辨析私刑行為與正義的關聯。這篇文章將深入分析《殺人者的難堪》影集中的角色發展和道德議題。
Thumbnail
在日本福岡縣的群山裡頭,藏著這麼一座神秘的村莊,村莊的入口處,立一個告示牌,上頭寫著 前方區域不適用日本憲法,非相關人士禁止前往 許多人邀著三五好友前往探索 然而,那些去了犬鳴村的人,一個也沒有回來過..........
Thumbnail
倘若是有追過韓劇《信號Signal》和電影《殺人回憶》的小夥伴,相信對於“華城連續殺人命案”這個驚悚的社會案件肯定不陌生。 嫌犯犯案的期間落於西元1986-1991年。 在那個民風淳樸且保守的年代,發生了如此轟動的案件,就連警方也無法在短時間內抓到歹徒,難免人心惶惶。 由於當時沒有
Thumbnail
比起感慨怎麼會有割喉案、是不是社會道德淪喪 大家都不讀廉恥,我更在意的是如何避免容易成為目標、或是遇到他人惡意攻擊/跟蹤時該怎麼辦。
Thumbnail
《 殺手:無與倫比的自由 》 九把刀:「寫作第九年,當一切駕輕就熟的時候,最怕重複自己習慣的模式去說故事,再好玩的事也會做到無趣。於是,無法理解的突變種誕生!」 不同於其他作品,這部的主角實在是離經叛道,無法像「流離尋岸的花」引起讀者認同和迴響,卻依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證明了作者筆下的Mr.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