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05|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規畫這麼多有用嗎?」圖文創作的三種心理誤區

對於「規畫」這回事,也許有些人不以為然,覺得何必規劃這麼多,先做再說就行了,但我想分享個人感想:「先做再說不是不行,端看你的目的是什麼。」
假設只是興趣好玩,真的不需要規畫,但我相信只要按下發佈鍵,心裡或多或少都會有所期待,會有多少人喜歡自己的心血,最好能像有些人一樣無心插柳柳成蔭,從副業發展成正業
如果心中沒有一丁點這樣的期望,這篇不看也沒差,但如果有,會建議在做之前先盤點自己有沒有以下毛病:
  • 假完美主義
  • 錯誤期待
  • 三心二意

假完美主義

有的人走一步算一步,也有的人不規劃不安心,但越規劃越陷入完美主義,沒有做到想像中的完美就不願推出,一想再想、於是一拖再拖,拖著拖著、那股衝動勁或時機點也就過去了,「三分鐘熱度」的症頭有時候就是這麼來的。
我能夠理解,在點按「發佈」或是送出成果之前,心裡總會懷疑這真的夠好嗎?大家真的喜歡嗎?於是停下來再修修改改,深究下去,也許我們只是害怕面對世界的評論,而為自己冠上一個「完美主義」的藉口罷了。

該如何改變呢?
這時候可以參考「最小可行性產品」的概念,以最核心的內容測試市場的回饋,針對回饋進行增減修正,在每一次的分享都可以表明正在測試中,請大家回饋意見,真不好也能給自己一點台階下,說:「啊我就在測試而已咩」。
畢竟當自己拚死拚活,做了自以為一百分的內容、卻獲得負面評價時,總會澆熄心中的熱情甚至玻璃心碎,若打了「測試中」的預防針,便能有效降低自己的戒心,虛心接受大家指教、了解自己的不足,才能往市場希望的方向修改。
但市場在哪裡?這就要看自己的目標客群是誰、要說什麼內容,也因此需要規畫,否則就算想測試,怕也測試錯對象、得到錯誤數據,最終什麼都錯了。

錯誤期待

也許是倖存者偏誤的關係,有些人看到很多當紅的KOL或是已有成績的大神,就以為做了就能成功,而且是很快就能成功,因此鼓動著熱血投入,卻沒發現大神們在崛起之前奮鬥的血淚過程,期待速效、懶得等待醞釀的素人大多死在這個階段。
我以前也是如此,總覺得世界變遷這麼快,一推出若沒反應,大抵就是沒有價值,直到近一年來才藉由學習與人脈了解到,要成就一個個人品牌,少說也要三年為計。
「可是我不知道多久才能有成績,一定會心急嘛。」
這也是為何需要規畫的原因之一,規畫「個人飛輪」&「目標管理」有助於理解現況,飛輪效應可以參考我之前分享的一篇文章,當我們把規畫通通列出、並估算所需時間後,就會明白總體大約需要多久時間,當然這時間不能純粹自己猜,最好有業內前輩分享的經驗去估算。
減去錯誤期待,才能慢下來仔細耕耘、等待成果。

三心二意

這就像是多頭馬車一樣,到處亂竄、不知要去哪,一下子覺得美食好做、就做美食,一下子跟風講3C,感覺自己很多產出,讀者卻不知道我們到底專攻什麼,也許原本因為美食而追蹤看了一陣子,卻一直看到3C文,喜歡美食的讀者就會流失,過陣子又講了感情,追3C文的讀者也逐漸離開,到最後變成每個主題都沾一些,卻都無法讓讀者為你付錢,原因很簡單:「沒有信任感。」
當我們專注於一項主題、寫的既深且廣時,能讓讀者一接觸我們就感到專業,能解決讀者的問題,而持續追蹤的讀者代表有其尚未滿足的需求、以及對我們的信任,此時推出相關產品,就能高機率的讓讀者付費買專業,
除非只是開團購買賣他人的產品,否則在專業不精的情況下,要販售自己的產品、課程、電子書、服務都是困難的。
規畫可以協助我們鎖定領域、累積信任感,最終使品牌變現。
不瞞大家,我曾經將前兩樣毛病發揮到淋漓盡致,以致於總是「想的多卻做的少」,甚至會過度關注自己,以為自己修改了什麼可能會被大家質疑,想著想著,自以為動輒得咎、熱情逐漸喪失,但是事實上根本無人在意,老實說,除了自己以外、誰會真的這麼在意他人的創作做了什麼更改?轉個身大家也就忘了。

所以總結一下,規畫這麼多有什麼用?
  1. 確認市場以進行測試優化
  2. 真實評估所需時間,減去錯誤期待
  3. 鎖定領域、累積信任,進而變現
倘若沒有任何規畫導致事倍功半、甚至短時間內放棄,那投入的這段時間等於是浪費掉了,還不如去好好學習一個技能或閱讀吸收知識。

近期我和專職內容寫作與個人品牌的Vista鄭緯荃老師,合作開了一堂《圖文創作訓練營-讓你吸睛又吸金》,不僅協助學員建立內容策略、了解內容產製的注意事項,我也會帶領大家了解知識拆解與漫畫呈現的方式。
靠著漫畫知識萃取的吸睛力,半年來作品分享數也超過了3500次,粉專也在沒投放廣告的情況下,兩個月破兩千人追蹤,以素人來說是個還不錯的成績,如果你也有興趣,歡迎報名課程,Vista老師和我絕對是知無不言哦。
報名連結:
喜歡這篇的話,歡迎按個愛心讓我知道哦^_^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