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9/25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湯問影評|《魷魚遊戲》當貧民進入現代羅馬競技場

《魷魚遊戲》/ 2021 / 韓國
《魷魚遊戲》海報
《魷魚遊戲》海報
由於反烏托邦的電影題材已數不勝數,劇情要如何玩出新滋味則成了脫穎而出的關鍵。在《魷魚遊戲》中,我認為它的特別之處即是致力創造角色背景的多樣性,藉以洞察社會底層的不同身分,如何運用自己的人生經驗和處事方法賣命一搏,免於流落街頭或入獄服刑的下場。從喝酒鬧事的地方痞子到首爾大學畢業的犯罪菁英,從顛沛流離的脫北者到單純受騙的外籍移工,當身分複雜的人齊聚一堂,為現實生活所迫加入這場命在旦夕的遊戲,又會有什麼樣的火花和驚人的啟示?

從遊戲看出社會化過程
依照遊戲順序,不難發現六個遊戲中,只有中間的拔河和打彈珠是需要分組的。在最初的123木頭人中,聰明者從領先者被殺掉所產生的暴動中冷靜面對,並察覺到跟在別人後方可以有效避免攻擊,這就是人生邁入社會化的第一步。在椪糖遊戲中,即便遊戲沒有規定要分組,主角成奇勳也先與幾個要好的人結為兄弟,也許就像片末觀賽的貴賓所述: 「躲在群體之中是動物求生的本能。」
《魷魚遊戲》劇照
在主角成奇勳那隊,高學歷的曹尚佑主張分散風險原則,強調團體應該分開行動才是明智的選擇。殊不知,私底下的他早已猜到遊戲,眼睜睜地直視隊友落入困境,這裡暗諷的是人性往往服從權威,但這些建議更有可能是權威為了中飽私囊或自圓其說而塑造的假象。儘管專家也許握有充分的證據足以支持一項假說,但在事情尚未定論前,充其量只能作為參考。如果善於洞察人性的主角更嘗試和詐騙成性的曹尚佑進行交流,而非單純因視為小學玩伴而卸下心防,也許對自己會更有勝算。
《魷魚遊戲》劇照

資源分配不均下的弱肉強食
在進入拔河的環節前,首腦故意藉由資源分配不足來促使人群暴動。為了融入團體生活,人們不得不透過社交技巧進行拉攏與分化,劃分出不同的小團體以鞏固勢力。此時,能言善道、人脈通透的意見領袖往往會被人們趨炎附勢。以張德秀為例,他因為個人魅力吸引了不少追隨者,使得同為參賽者且知道內情的醫生也以情報作為尋求庇護的門票。果不其然,一場非官方的暴動就在人性出於對未來的恐懼下正式展開。與其乖乖遵守遊戲規則等死,不如趁著防備心最為鬆懈的時候剷除落單的弱者。由此可見,這些所謂的「弱者」並不一定是能力不足,更多時候是因為找不到合適的靠山而無法在社會上立足。這些人往往不是遇到伯樂,就是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只是在亂世中比小嘍囉更容易遭到淘汰。
《魷魚遊戲》劇照

一場宗教的辯論
記得主角拔河勝利後有段有趣的對談,那就是天主教徒與被身為牧師的父親家暴的女生智英進行一場殺人的辯論。教徒說道要代替作惡多端的他們感謝敵人的犧牲和上帝的選擇,殊不知,那位牧師在家暴後都會祈禱上帝赦免他的罪,只是在殺害妻子時卻沒有祈禱,也許是害怕自己的罪無法被原諒。由此可見,宗教到底是人類為了贖罪而存在,還是人類打著宗教的旗號殺人而存在。我想本質還是要端看一個人是否迷信且心態是否正確。唯有與人為善的基礎,即便是扶老太太過馬路的撒旦教徒也可以受人尊敬;反之,主張神愛世人的斂財團體也會成為過街老鼠。
《魷魚遊戲》劇照

信任與背叛的最高境界
我想,打彈珠這部分是我看完最有感觸的一段。當人們有了拔河的前車之鑑,開始產生所謂的革命情感,同時也對彼此的價值觀和處事態度有更進一步的認知。同樣地,在劃分為更小單位的兩人一組時,也會優先以同組隊員作為挑選對象,只是沒有人會料到,這場比賽只能兩者擇一存活。根據劇中的描繪,參賽角色有覬覦張德秀老大地位的小弟,拐騙單純移工的詐欺犯曹尚佑,同樣也有日久生情的主角與老人,無話不談的好閨蜜,甚至是一對夫婦。這場遊戲中,小弟無疑地露出真面目,渴望置老大於死地,曹尚佑則是搬出一堆天方夜譚逼移工就範。
值得一提的是,好人擔當的主角成奇勳在非常時期,卻順從老人的裝瘋賣傻招搖撞騙,將人們狗急跳牆的心態發揮到極致。至於好閨蜜,儘管兩人說好要一局定生死,沒想到因為一陣深聊,智英卻毫不猶豫地把機會拱手讓給外面還有家人的姜曉,原因只是因為找不到離開的理由。我想,這項隱喻應是暗諷當今有許多人受盡社會的摧殘,已經失去尋找目標的動力。如果自我放棄,那別人也無能為力。不論如何,智英的犧牲某種程度上也為姜曉的存活帶來了意義。
《魷魚遊戲》劇照
《魷魚遊戲》劇照
這項遊戲,我覺得值得思考的是,到底有誰是屬於自己真正的朋友。如果有天,自己也要被迫與朋友參與這場遊戲,那想像中的他又會是劇中的哪種型態呢?也許理性而言,勢必是要將機會讓給生存理由更多的人。但如果察覺到雙方對彼此不忠,是否會暗中設局,還是向彼此攤牌進行公平的遊戲,甚至是共赴黃泉?我想,這項假議題只有在真正面對時才能獲得解答,畢竟沒有人想為了一個虛假的友誼真心付出。

踩著別人的屍體過河
在墊腳石橋的關卡,有趣的橋段是一人在挑選出場順序時提到自己終生默默無聞而挑選一號,只為一次出人頭地的機會,然而伴隨他的卻是無盡的後悔。這間接意味著社會上並沒有絕對的好壞,但標新立異者卻會承擔比別人還要大的風險。不論如何,參賽者中還有一位是玻璃廠員工,能夠分辨玻璃種類的他,卻在一開始保持沉默,輪到自己時才侃侃而談,藉此犧牲一票人來提高自己存活的機率。
我想,這項角色正完美詮釋普羅大眾的想法。畢竟人怕出名豬怕肥,一旦自己成為眾人推舉的開路先鋒,存活機率豈不是又大幅降低了?儘管如此,當他因為分辨不出材質而被推落,這說明了當自己在社會上沒有利用價值後,自然會遭到淘汰。不過,其實我有想到這關的破解方法。如果抓住另一個人的腳,等到玻璃破掉再把他拉上來,那這樣是否大家都能平安過關呢?
《魷魚遊戲》劇照

老人的陰謀
當主角成奇勳拿著456億韓元回歸社會後,除了挪用一部份做為姜曉弟弟的撫養金,自己的生活費卻連一萬韓元也要跟銀行經理借。因此,遊戲首腦的剛布老頭跟他說道這是自己的運氣和努力換來的成果,自己並沒有強迫任何人參加。這句話乍聽之下頗有道理,但仔細想想,這恰好也是日常生活的縮影。也許法律並沒有強迫每個人上大學、找工作,但大部分的人都照做了,因為不做的話無法遵循社會機制好好生活,作奸犯科又會打破遊戲規則而遭到淘汰。相反地,也有人嘗試打破社會機制來塑造新典範,但綜觀過去能辦到的人又有幾個?
當老人創立這個用生命下注的賭場,他以人性本惡的理念來經營,並且以此向主角下注,流浪漢是否在午夜12點後會被冷死?事實上,象徵正義的警車最終在12點營救流浪漢,主角才得知老人是以生命下注這場人性的考驗。當警車的來臨,也象徵老人的伏法,為自己的罪狀以生命來負責。
《魷魚遊戲》劇照

後記
這部片的難得之處在於將遊戲中的角色和階層都充分發揮,同時也不忘反映多元的社會議題。像是在椪糖遊戲中,有參賽者要脅管理者人質脫下面具,卻發現是個年輕人而下不了手,舉槍自盡。這讓我想到無論是國際型犯罪的藍鯨遊戲,還是國內常見的詐騙車手,多半都以社會經驗不足的年輕人作為招募對象,也許是劇中想要反諷的點。其他容易發現的還有失蹤綁架、器官販賣(管理者)、更生人(智英)、脫北者(姜曉)、外籍移工(阿里)、老人關懷(首腦)、街友......。
最後,不免俗的還是要來幾個有趣的觀察。那就是主角是不是忘記姜曉的媽媽還在北韓出不來?還有讓讓國民老公孔劉來演壞人不會引戰嗎?
《魷魚遊戲》劇照
《魷魚遊戲》劇照
《魷魚遊戲》劇照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