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的假象》片面的認識,並不算是認識,我們需要保持好奇謙卑學習

《知識的假象》片面的認識,並不算是認識,我們需要保持好奇謙卑學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距離閱讀這本書已經有一陣子,正好前幾天聽Podcast提到了這本《為什麼聰明人會做蠢事?》,談論為什麼聰明人會被一些資訊所欺騙,或是盲目的相信不合理的事情,然後透過各種資訊想要佐證自己不是理盲,而是有憑有據的支持自己的認知或觀點,正好想到這一本書 《知識的假象》 的心得還沒寫,趁著假日來補足一下記憶。

作者用一個破題讓人知道自己的無知,或是知的假象,「你沖馬桶時會發生什麼事?先不說別的,你曉得馬桶沖水的基本原理嗎?」這個問題可以談到不少物理原理和材料,但對絕大多數人,並沒辦法清楚說明這其中的奧秘,當我們說我知道,但真正知道的是什麼呢?但也不該用這種方法去完全否定一個人的知識,只是知識的程度差異,但以此破題,確能幫助我們知道自己的無知,對不知道的事物能更加謙卑。

作者提到了現在的知識是群體的知識,關於這一點是無法否認,現在的科技技術都是集合了各領域的知識所累積而成,早在筆者還在讀高職的時候,學習關於引擎製作的困難,當時台灣還沒辦法製作出汽車引擎,主要原因在於汽缸密合度問題,金屬材料的研磨,還有熱膨脹係數的問題,層層相關,材料、鑄造、研磨等等都是累積知識的結果。

不過作者談論到進化論,似乎變成了進化論的信徒,事實上進化論至今仍然沒辦法解答跨物種的進化改變,因此生物的進化的斷層能無法被填滿,只能知道很多族類是一窩蜂展生,但真的是靠進化而來嗎?似乎證據的演變仍還是有限,但我們也不能排除動植物為了適應環境,展生的演化、馴化的過程,不過後來有基因專家推論,這些演變都是在基因中已經呈現的應變措施,生物的變遷,至今還是一個無法全面解答的議題,對此我還是謙卑的學習,暫時不加入任何絕地的論點。

人在怎麼學習,知識仍然是如此浩瀚,一切都是靠相互合作,群體智慧累積而成的知識,過度自大的自信,可能都只是一種知識的假象,最後一章作者為了避免被假象所限制,提出了做明智決定的方式,解決方法一:難度要降低、解決方法二:原則要簡單、解決方法三:教育要及時、解決方法四:認知要檢視。最後還是要回到,人其實知道得很限,因此我們需要保持的好奇和謙卑的態度,實事求是地追求知識的真相。

知識的假象:為什麼我們從未獨立思考?
The Knowledge Illusion: Why We Never Think Alone

raw-image

作者: 史蒂芬‧斯洛曼, 菲力浦‧芬恩巴赫
原文作者: Steven Sloman, Philip Fernbach
譯者: 林步昇
出版社:先覺
出版日期:2018/06/01
ISBN:9789861343228
叢書系列:商戰系列
規格:平裝 / 320頁 / 15 x 21 x 1.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購買資訊:知識的假象

簡介:
世界愈來愈複雜,人類卻未正視自己的無知。
如何才能避免自以為是,
進而提高我們的決策準確率,獲得更好的結果?

  這是一本精準有趣的人類智慧使用手冊,
  將帶你從認知科學的全新角度去了解人的思考和心智,
  為生活、理財和未來,做出最佳選擇!

  其實我們沒有自己想得那麼聰明,但並不表示我們不能生活得更好。
  懂得在知識上謙卑、認清理解的侷限,
  然後將他人的智慧占為己用,我們就能為每件事做出正確的選擇。

  在社交媒體盛行、假新聞層出不窮的時代,人們搞不清楚自己不懂哪些事,對自身的無知渾然不覺,許多評論和錯誤觀念才會難以改變,本書正是要探討這種「知識的假象」。

  人類之所以能主宰地球,是因為無與倫比的群體思考能力,正因為智慧存在於眾人之中,不屬於任何個人,因此我們可以在集思廣益之下修正弱點和錯誤,運用知識共同體打造出異常強大的社會頭腦。當人類真正「知己所不知」,明白自己也是問題的一環,才能在需要時獲得協助,填補知識上的漏洞。無論是投資理財、感情觸礁、購買房產、人際關係等,我們可以擷取知識共同體的資源,克服與生俱來的限制,做出更聰明適切的決定。

avatar-img
布雷克的沙龍
38會員
199內容數
閱讀中感受生活,生活中享受閱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布雷克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在閱讀《一同坐席》之前,正好在思考弟兄姊妹之間的關係。我心裡一直覺得,如果不能一起吃飯,那還能算是朋友嗎?就像我在Facebook上加朋友的條件,只加跟我吃過飯的人;同樣地,我也在想,如果沒有愛宴,那還能算是教會嗎?這個想法可能有些偏頗,但我就是按照這個理念,創立了「愛宴教會」的粉絲專頁,分享我和
愛書成癡會是怎樣呢?《心想事成二手書店》描寫尤安因為船難而失去了他的摯愛黎娜,在這樣的背景中,有著嚴重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導致出現了許多奇幻的經歷,書中的人物一一向他現身,為尤安提出不同的看法,並協助他解決更腫的難題,並預告了許多的事情,或許是一種精神疾病,但這也讓人有些欣羨,畢竟書中的人物從文字變
萬華一個熟悉的地方,有著許多不熟悉的故事,人的經歷本來就是相當有限,但卻又會用這有限,認為知道這世界的一切,反而讓我們錯看了眼前很多事物的面貌,形成了各種的偏見或是歧視,每個人生活本來就不相同,想要為了生活做出的選擇,但很多時候不是自己能決定,只是被大環境所選擇,看著《茶室女人心》不同遭遇的茶室工作
我在閱讀《一同坐席》之前,正好在思考弟兄姊妹之間的關係。我心裡一直覺得,如果不能一起吃飯,那還能算是朋友嗎?就像我在Facebook上加朋友的條件,只加跟我吃過飯的人;同樣地,我也在想,如果沒有愛宴,那還能算是教會嗎?這個想法可能有些偏頗,但我就是按照這個理念,創立了「愛宴教會」的粉絲專頁,分享我和
愛書成癡會是怎樣呢?《心想事成二手書店》描寫尤安因為船難而失去了他的摯愛黎娜,在這樣的背景中,有著嚴重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導致出現了許多奇幻的經歷,書中的人物一一向他現身,為尤安提出不同的看法,並協助他解決更腫的難題,並預告了許多的事情,或許是一種精神疾病,但這也讓人有些欣羨,畢竟書中的人物從文字變
萬華一個熟悉的地方,有著許多不熟悉的故事,人的經歷本來就是相當有限,但卻又會用這有限,認為知道這世界的一切,反而讓我們錯看了眼前很多事物的面貌,形成了各種的偏見或是歧視,每個人生活本來就不相同,想要為了生活做出的選擇,但很多時候不是自己能決定,只是被大環境所選擇,看著《茶室女人心》不同遭遇的茶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