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開始愛自己—《俗女養成記》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這是一部女性成長史,其實。

縱看是陳嘉玲從小到大跌跌撞撞後經歷過迷惘與回顧,再重新找到自己的過程。橫看則是呈現了祖孫三代的女性在不同世代背景下的差異性,而這差異卻又不約而同的殊途同歸,在某個當下各自找到可以說服自己安身立命的理由,進而與自我和解。

這和解可以是一種遲來的女性自覺,一份甘於平凡的達觀,也可以是一劑沉潛後頓悟出的豁然開朗。
阿嬤曾因為陳嘉玲的二姑姑悔婚而脫口而出:「想越多越難嫁,越晚嫁就嫁越差。」其實台語有這麼一句俚語更能貼近原話­­­──揀啊揀,揀到一個賣龍眼的。意思是適婚女性眼光太高,七挑八揀後就只能「撿剩的」。
在阿嬤那個年代,比起自由戀愛,終生大事更多是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因此當下並無法理解,相對自由的下一代對於婚姻的選擇不再只是託付終身而已。或許在她的認知裡,除了了卻子女終身大事的責任外,嫁得好的大女兒比起選擇獨身的二女兒更能證明自己的價值。
《純情青春夢》
「不是阮不肯等,時代已經不同,查某人嘛有自己的想法。」
當屬於舊時代的阿嬤在舞台上溢於言表地緩緩唱出《純情青春夢》,透露的不僅是對女權意識的萌芽,也是由衷對於傳統女性價值的一絲反骨。雖然朦朧,但也許在小嘉玲的內心中悄悄埋下了一顆種子,所謂的「淑女」從來都不存在於別人的眼中,只活在自己的心中。
阿嬤,承襲舊時代的女人—陳李月英,在走過大半人生後對著陳嘉玲交代自己的身後事,希望死後能把她的骨灰灑向大海,從此自由自在,不再是別人口中的醫生娘、頭家嬷、陳媽媽,也不再是某人的老婆、媽媽、婆婆、阿嬤,而就只是原原本本的自己,那個曾經被喚作「阿月」的李月英。

或許此時的她終能理解當初女兒那寧願被貼上剩女標籤也要做自己的堅持吧,劇終沒有針對母女兩的和解多做琢磨,稍嫌可惜了點。

不得不說阿嬤這條線鋪陳之完整不下於陳嘉玲,由她帶出來的世代交替感大概會讓有相似回憶的六、七年級生都不約而同地憶起自己的阿嬤吧。

而作為兩代夾心餅的陳嘉玲媽媽,處於舊時代與新時代的過渡期,這時代的女人大概被視為最任勞任怨的一代。不管是孝養上一輩,還是教養下一代,儘管使出渾身解數,卻總恨不得自己有三頭六臂能解救自己於無盡的繁忙家務中。

所幸,嘉玲媽有個體貼的婆婆,那個表面迎合偶爾回來挑剔炫耀的女兒,私底下卻能與媳婦同聲共氣跳起「豬油之舞」的婆婆,誰才是自己人自是不言而喻。這大概會讓為人媳婦的委曲求全得到莫大的精神慰藉吧。
「豬油之舞」
有個體貼怕老婆,喔不,是疼老婆的先生,更不由分說是嘉玲媽媽的福氣。那乍看不怎麼靠譜的老公卻往往是家人間最佳的調和劑,不管是對永遠好高騖遠的弟弟的寬容、對明顯偏心的父親雖感到委屈卻能理解的接受、夾縫中求生存的本事使得他在母親與妻子偶爾的碎念下也能游刃有餘,消化於無形;「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大概是樂天知命的陳晉文畢生的座右銘吧。
因此,有著這兩大支柱的支持,我們看不到逆來順受的受氣包、也不見牙尖嘴利的欠腳(精明)媳婦,更不可能發現控制欲超強的媽媽。儘管「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人皆有之,吳秀琴卻也懂得兒女的快樂才是身為人母的最大安慰,比如那台用來滿足一時的優越感卻落得塵封下場的鋼琴;比如那一通通打去〈婦女新知〉想要同理兒子性取向的詢問電話。
「妳一個人自己在台北,要好好照顧自己,其實媽媽也不一定要妳怎麼樣,妳讀書可以讀到這樣,我就已經覺得妳很棒了,只要妳可以平安健康,這樣就夠了。」
「有時我也在想,他活到現在三十歲了,這麼大了還不敢跟別人說,也是很辛苦。我也很想告訴他:『阿明啊,其實媽媽都知道,你不是一個人而已,不用這麼孤單。』」
即使再怎麼跟女兒冷戰,即使對兒子的同性傾向再如何不知所措,想讓他們都知道媽媽永遠是他們最堅強的後盾,這是身為母親的她所能給予的最溫柔的愛。
陳嘉玲,一個永遠不像台北女生的台南女生,台灣十大建設差不多時間出生,和台灣經濟一起長出來的六年級(70後)女孩理應在這樣家庭氛圍的浸淫下與自己從小對未來的殷切期盼中,長成知性與感性兼具的「淑女」,擁有一份穩定的工作、經營著一個美滿幸福的婚姻、就像新時代的都會女性那般幹練而優雅。
然而,實際上的她在台北奮鬥了近二十年後,卻發現自己不上不下地沉浮於世,年近四十,生活過得越來越麻木,心情卻越來越浮躁。當夢想成了疲憊生活裡的奢侈,當婚姻成了逃避世俗眼光的藉口,這才驚覺自己的人生曾幾何時成了光鮮亮麗的相反詞,鏡中的自己成了面目可憎的陌生人。
原來到頭來,沒能長成「理想中的大人」這件事是個多麼痛的領悟。
這樣的設定,不管是任何年代的女人多少會有點感同身受而膽戰心驚,害怕自己的未來成了這副模樣,懷疑這難道是自己現在的寫照,或是彷彿重新看了一遍自己斑斑的血淚史。

往往,我們都是從別人的故事裡望見了自己的影子而有所共鳴。


這是一個與自己和解的過程,其實。

親愛的陳嘉玲,
妳是從幾時開始忘記了?
忘記這輩子其實很長,
長到妳可以跌倒再站起來,
作夢又醒過來;
妳又是從幾時開始忘記了,
這輩子其實很短,
短得妳沒時間再去勉強自己,
沒時間再去討厭妳自己。
劇尾,當螢幕同時呈現大小嘉玲一起漆油漆的那幕,螢幕前的你是否也跟我一樣,內心被震了一下?好像是腦海裡某個卡住了很久的齒輪莫名地開始動了一下,接著發出了陣陣刺耳的輪軸聲,一個齒輪接著齧合過另一個齒輪,吃力卻緩緩地傳動了起來。
啊,是了,原來我內心也住著一個陳嘉玲,死硬派的那種。該是有多久沒能好好與自己對話了呢?是不是丟失了兒時那個曾經無比純真快樂的自己?
也許是該這麼對著自己說的:

對不起,虧待了妳,
謝謝妳,挺了過來,
還有,我會好好愛妳。
從現在開始,從這裡開始。
人生的難題即便軟弱與逃避都不可恥,那些狗屁倒灶的是是非非都會變成日後可以讓自己噗哧一笑的笑料,曾經以為看不透的事、過不了的坎,到頭來都會舉重若輕而能隨喜自在。
有人說:「憂鬱的人,其實就是活在過去的人;而焦慮的人,其實就是活在未來的人。」
未來的不可測,逝去的無法得,那麼,就活在當下吧,處理好當下可以處理好的事,也許是一種心情的轉換,也許是一份工作的取捨,也許是一段感情的去留,也許……不過是眼前急需安撫的飢腸轆轆。
當我開始真正愛自己,
我不再犧牲自己的自由時間,
不再去勾畫什麼宏偉的明天。
今天我只做有趣和快樂的事,
做自己熱愛,讓心歡喜的事,
用我的方式,以我的韻律。 ────卓別林
同為六年級女孩的導演嚴藝文這麼說:「女孩們請記得,不論你幾歲,都請一定要喜歡現在的自己。」
願與所有的「俗女」們共勉之。
(寫於2019/9/12)

#全劇的演員Bravo
#哪來橫空出世的小嘉玲_吳以涵
#好看的喜劇總能在笑淚中撫慰人心
🎊恭賀《俗女養成記》 榮獲第55屆金鐘獎—
最佳迷你戲劇獎、 戲劇類節目剪輯獎、迷你劇集/電視電影女配角獎
avatar-img
138會員
117內容數
到底是「戲如人生」還是「人生如戲」? 我們透過戲劇去體驗人生,現實的人生卻又往往比戲更戲劇化。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末冰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無能為力】:指使不上勁或沒有能力去做好某件事情、解決某個問題。 人生在世無法盡如人意,總是充斥著太多的事與願違與無可奈何。 比如說,當青春剛悄悄地告訴她,為他心跳的那個moment,卻被迫要當紅娘演起西廂記。
【無能為力】:指使不上勁或沒有能力去做好某件事情、解決某個問題。 人生在世無法盡如人意,總是充斥著太多的事與願違與無可奈何。 比如說,當青春剛悄悄地告訴她,為他心跳的那個moment,卻被迫要當紅娘演起西廂記。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從前有一位老阿嬤,總是勸自己的孫女不要嫁人,孫女心想,阿嬤自己都嫁人,也生了七八個小孩,卻勸她不要嫁人,難道阿嬤要養她嗎?女孩當時三十歲,沒有對象,但是對婚姻很嚮往,希望找到一個優秀的男人共組家庭。 幾年後,孫女結婚了,不久之後老阿嬤也往生了。婚後的孫女經歷柴米油鹽各種生活壓力,以及與婆家人磨
Thumbnail
有一個老阿嬤年輕時看盡親友充滿挑戰的婚姻,心裡總是有一個聲音要她不要結婚,與其婚後要吃苦受罪,不如單身自由自在。可是舊社會女人的婚姻一向受父母兄長主導支配,阿嬤堅持到二十六歲終於不敵父兄壓力而走入婚姻。 婚後的阿嬤很有骨氣,她跟自己說,要嘛不嫁,既然嫁了就要咬緊牙關認真經營。阿嬤的先生很認真工
Thumbnail
此文想法源於Women's Day|我有一個 “女子” 故事想說,一起來分享! 兩位不同年齡的女子想法語錄~曾經的她也是一名自由的女子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許多女性面對結婚以後的角色轉變,以及在家庭中忍耐與付出的境況。同時也提醒男性在家庭中應該更多照顧自己的妻子。
Thumbnail
故事主人是我阿婆,她是廣東客家人,客家人的稱謂阿婆等於嫲嫲。她是大戶人家的千金,兒時有婢女服事,婚姻都是門當戶對,我阿婆是識字的,她有受過教育,在她的時代,女子接受教育不容易,可能是大戶人家的女兒才有這種機會。 後來因為政局動盪,侵華、內戰、政權更替,導致家道中落,亦因丈夫早逝,她本來是千金之驅,
Thumbnail
身為女子,又是單身正值中年期,出生在自由且唱片市場蓬勃發展的高峰年代,和蔡依琳、周杰倫、小S年齡相仿,那時的青春活力充沛,我們能夠在這樣的年代,聆聽多元豐富的資訊和學習跳脫傳統框架的思維,讓我們能不斷創造和開展,這是一個美好而女子綻放的世代。 還大學畢業那年,正好是西元2000年,時光飛逝,如今一
Thumbnail
隨著年歲增長,對於性別傳統思維,我的想法已經不再那樣單一、那樣絕對,不再遇到和自己思想有差異的人就有形無形的封鎖他。我不再認為結婚就是對女性的綑綁、生小孩就是女性生命的犧牲。現在的我覺得,有結婚很好、沒有結婚很好,有小孩很好、沒有小孩很好。
時隔多年,終於將第一季的俗女養成記看完了。 從小嘉玲到大嘉玲的成長,好像看見了每一個女生在成長過程中與社會的拔河拉扯,要乖?要成為賢妻良母?要找個好人家嫁?不能太有自己的想法,不能太有自己的樣貌,所有的一切都不能只是「我覺得」。 但又有誰打從心底問過,那樣的淑女真的快樂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
Thumbnail
也許《大齡女子》不一定是貶抑,她們是一群懂得如何不給別人添麻煩,照顧好父母的好女兒,也試著在傳統與現在觀念交錯複雜的社會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定位,也懂得如何一個人好好的生活。
Thumbnail
<說出女性的處境,寫出女人的故事> 50歲以前,過著「一般人」平順的日子,完成了唸書、工作、將孩子養大、老的送終……。然後退休了,改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之前的日子說「平順」那是表面上看起來的,因為「大家」都這樣,我的又很平順,常被說:「女人有XX就很好了。」但是我覺得不對勁,時常問周圍的女人們: 「
Thumbnail
從前有一位老阿嬤,總是勸自己的孫女不要嫁人,孫女心想,阿嬤自己都嫁人,也生了七八個小孩,卻勸她不要嫁人,難道阿嬤要養她嗎?女孩當時三十歲,沒有對象,但是對婚姻很嚮往,希望找到一個優秀的男人共組家庭。 幾年後,孫女結婚了,不久之後老阿嬤也往生了。婚後的孫女經歷柴米油鹽各種生活壓力,以及與婆家人磨
Thumbnail
有一個老阿嬤年輕時看盡親友充滿挑戰的婚姻,心裡總是有一個聲音要她不要結婚,與其婚後要吃苦受罪,不如單身自由自在。可是舊社會女人的婚姻一向受父母兄長主導支配,阿嬤堅持到二十六歲終於不敵父兄壓力而走入婚姻。 婚後的阿嬤很有骨氣,她跟自己說,要嘛不嫁,既然嫁了就要咬緊牙關認真經營。阿嬤的先生很認真工
Thumbnail
此文想法源於Women's Day|我有一個 “女子” 故事想說,一起來分享! 兩位不同年齡的女子想法語錄~曾經的她也是一名自由的女子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許多女性面對結婚以後的角色轉變,以及在家庭中忍耐與付出的境況。同時也提醒男性在家庭中應該更多照顧自己的妻子。
Thumbnail
故事主人是我阿婆,她是廣東客家人,客家人的稱謂阿婆等於嫲嫲。她是大戶人家的千金,兒時有婢女服事,婚姻都是門當戶對,我阿婆是識字的,她有受過教育,在她的時代,女子接受教育不容易,可能是大戶人家的女兒才有這種機會。 後來因為政局動盪,侵華、內戰、政權更替,導致家道中落,亦因丈夫早逝,她本來是千金之驅,
Thumbnail
身為女子,又是單身正值中年期,出生在自由且唱片市場蓬勃發展的高峰年代,和蔡依琳、周杰倫、小S年齡相仿,那時的青春活力充沛,我們能夠在這樣的年代,聆聽多元豐富的資訊和學習跳脫傳統框架的思維,讓我們能不斷創造和開展,這是一個美好而女子綻放的世代。 還大學畢業那年,正好是西元2000年,時光飛逝,如今一
Thumbnail
隨著年歲增長,對於性別傳統思維,我的想法已經不再那樣單一、那樣絕對,不再遇到和自己思想有差異的人就有形無形的封鎖他。我不再認為結婚就是對女性的綑綁、生小孩就是女性生命的犧牲。現在的我覺得,有結婚很好、沒有結婚很好,有小孩很好、沒有小孩很好。
時隔多年,終於將第一季的俗女養成記看完了。 從小嘉玲到大嘉玲的成長,好像看見了每一個女生在成長過程中與社會的拔河拉扯,要乖?要成為賢妻良母?要找個好人家嫁?不能太有自己的想法,不能太有自己的樣貌,所有的一切都不能只是「我覺得」。 但又有誰打從心底問過,那樣的淑女真的快樂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
Thumbnail
也許《大齡女子》不一定是貶抑,她們是一群懂得如何不給別人添麻煩,照顧好父母的好女兒,也試著在傳統與現在觀念交錯複雜的社會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定位,也懂得如何一個人好好的生活。
Thumbnail
<說出女性的處境,寫出女人的故事> 50歲以前,過著「一般人」平順的日子,完成了唸書、工作、將孩子養大、老的送終……。然後退休了,改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之前的日子說「平順」那是表面上看起來的,因為「大家」都這樣,我的又很平順,常被說:「女人有XX就很好了。」但是我覺得不對勁,時常問周圍的女人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