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4|閱讀時間 ‧ 約 11 分鐘

20211014-盤前日報

    盤勢分析 1. 昨日在航運強漲、電子中大型 PC/NB 股走揚等帶動下,早盤開高後,最高點來到 16543 點,而後震盪走低,低點 16328 點,終場收在 16347 點,成交量 2591 億元。貨櫃三雄長榮(2603)、陽明(2609)、萬海(2615)開高走低,部分金融權值股、電子股、高價 IC 設計走弱,致使大盤持續下探前波低點,下跌家數 1176 家。太陽能在安集(6477)強攻漲停的影響下,元晶(6443)、國碩(2406)、茂迪(6244)、聯合再生(3576)漲逾 3% ;風力發電以世紀鋼(9958)表現最為亮眼,上緯投控(3708)、大亞(1609)小幅收紅;化學工業中,中華化(1727)、元禎(1725)、永純(4711)以漲停作收 2. 台股在日 K 各均線向下發散及尚未站上 15 分 K 的 60MA 前,仍舊偏空看待,留意加權指數站上 15 分 K 60MA 的極短線轉強時間點。在低檔但量能未增加時,顯示多數人承接籌碼的意願低,止跌訊號尚未出現。此時台股對於利多的上漲,將以反彈視之;若能出現利空出盡,爆量且收下引線,對於未來的走勢較有幫助。外資期貨、現貨同步做空,投信買超 10.6 億元,融資餘額為 6/8 以來的新低。在操作上或可保留高水位現金及觀察投信買超的個股,並以均線作為進出場策略,避免追高殺低 3. 太陽能族群:安集(6477),短天期均線糾結且順序排列正確,季線目前向下扣抵,即將走平,須留意前次爆量紅 K 後,隔天開高走低;投信首次買進 72 張,籌碼中有較多隔日沖券商;元晶(6443),短天期均線排列正確且微微向上發散,惟季線尚在上方,將有一定的壓力存在,觀察左方平台整理下緣 31.3(亦是昨日收盤價)是否能夠站穩。聯合再生(3576),站上各均線,惟均線順序尚未排列正確,減資後高點在 22.8,留意是否有過前高造成的獲利了結賣壓;籌碼面上,特定分點持續買進,外資及主力多日買超 參考資訊 1. 明年市場持續看好車用電子相關產業,而台灣晶片設計廠商儘管多著力在消費性電子產品,近年也陸續往車用領域發展,但也因驗證時間長、發酵需要時間,因此目前多數營收佔比相對小,待時間陸續發酵、中長期仍具營運動能。包含車內無線網路傳輸、乙太網路晶片、電源管理晶片、信號鏈、車用主控界面、電池管理系統、微控制器、車用攝影機晶片、行車記錄器、儀表板、中控面板、OLED TDDI、高速傳輸、資訊娛樂系統、ADAS、盲區偵測、車道偏移、移動物偵測等相關晶片、IP 設計廠商紛紛布局 2. 受惠貨運業務價量齊揚帶動,國內航運業者近 2 月業績表現亮眼,第 4 季旺季業績亦持續看好,全年來看,研調機構普遍看好今年航空貨運貨量、營收、收益率均優於疫情前水準;至於明年貨量、營收也看可維持高檔,但明年疫後客運運能將逐步恢復,需注意機腹運能開出後對貨運運價將產生壓力。國際航空協會(IATA)看好,航空貨運的短中長期展望都偏樂觀,製造業仍然蓬勃發展,世界貿易量今年估計將年成長 9.5%、2022 年將年增 5.6%,其中電商貨量成長仍是最主要推升航空貨量的動能,IATA 預期電商貨量將維持雙位數成長幅度,另外,高價特殊貨品如對溫度敏感的醫療產品及疫苗運輸量也將增加 3. 隨著中國生產大量壓陣,電池/模組削價競爭無利可圖,台灣太陽能電池廠商紛紛減產、退出,大多數業者專注發展國內太陽能裝置市場,主因享有相對有保障的 VPC 補貼;然隨著美國再度對中國太陽能一線廠在海外產能做反規避調查,將陸製模組擋在海關,美國太陽能模組供應出現缺口,又引燃了台灣太陽能外銷機會。但也因為美國打反規避,中國的東南亞被調查廠商產品可能大舉轉往包括台灣的第四地,目前已有台灣太陽能下游業者爭取東南亞產品向能源局登錄享有 VPC 的補貼優惠。但即便沒有 VPC 6% 的補貼優惠,台灣的 FiT 採用較低價的東南亞模組也有不錯的報酬率,若陸製的太陽能產品繞道東南亞輸入台灣,對目前仍以內需為主力的台灣太陽能製造商來說,恐怕也會有不小的壓力 4. EVA 報價近月飆漲,部分太陽能級產品甚至來到 3900 美元的歷史新高價位!受到需求回升,而供給端緊縮,且原料之一的醋酸乙烯(VAM)亦短缺等影響,龍頭業者認為,後續 EVA 價格仍有持續上漲的可能,相關廠商亦表示 10 月訂單接滿,報價穩高且有上漲趨勢,下游太陽能、鞋材等廠商亦陸續進行成本轉嫁,若下游轉嫁順利,後續報價到年底仍將有撐。惟行情反映預期,如果後續沒有持續成長動能,市場或將先期反映對應狀況 5. 研調機構集邦日指出,今年全球伺服器仍為台廠天下,合計可拿下全球近 9 成市占,不過受貿易戰、地緣政治、疫情影響,廠商近年持續加速布局中國境外產線,台廠也已將部分產能移回台灣。伺服器 ODM 廠為調節關稅,同時貼近客戶、降低風險,近年加速擴大布局中國境外產線趨勢不變,估今年全球伺服器 ODM 廠在中國境內生產比重將年減 7%,主要轉往台灣、墨西哥、捷克、東南亞等地生產 6. 在缺料狀況暫解之下,台 IPC 多家業者 9 月衝出佳績,包含工業網安、POS 以及龍頭業者等大廠均有亮眼表現。在歷經去年新冠疫情的景氣衝擊行情後,今年 IPC 產業復甦現象明確,各廠商滿手訂單,但今年缺料現象嚴重,IPC 產業受到排擠,搶料不易,上半年不少廠商零件缺口高達 5 成,導致業績無法顯現,即便業者多方設法解決,但目前普遍仍有約 3 成缺口。因此,能掌握料源或能透過產品變更設計解決缺料問題者,業績就能衝出 7. 國內材料通路第 3 季業績持續亮眼,相關業者表示,主係半導體景氣持續走旺,材料拉貨強勁,中國、新加坡等地的材料銷售業績再創新猷。包括半導體相關的光阻劑、研磨液、特殊氣體、高機能工程塑膠等材料需求持續。IC 封裝用載板材料部分,由於載板大廠擴產計畫明確,包括高效運算(HPC)CPU、Mini-LED 用載板等,相關材料估計可望火熱到 2023 年,有望持續貢獻相關業者營收 8. 根據終端組裝業者相關消息,現階段 iPhone 13 系列產品並沒有出現缺料狀況,且以先前供應鏈業者的普遍觀察,iPhone 13 系列可能是下半年全體手機品牌中備料最為充足的產品了,蘋果幾乎是放棄其他產品線的備料狀況,都要保住 iPhone 新機出貨表現,要說因為缺料而下修出貨規模,並不合理。也有部分市場人士認為,缺料可能只是蘋果砍單的藉口,是為了掩蓋 iPhone 13 系列銷售表現不如預期的理由。不過相關供應鏈業者觀察訂單狀況,確實沒有傳來任何訂單下修的指令,無論實際銷售表現為何,砍單這件事可以確定尚未發生,持續觀察後續情況 9. 近期終端電子產品需求雜音頻傳,台系 IC 通路業者普遍繳出亮眼的第 3 季營運表現,惟第 4 季不確定性浮現。熟悉 IC 通路產業高層表示,「非 3C」用晶片包括如車用電子、工控等供需持續吃緊,但包括手機、TV、NB/PC 週邊等,第 4 季能見度確實較為模糊,有待 10 月底做最終確認。從終端應用大致來看,NB/PC週邊 IC 領域,估計高階電競、商用機種用需求仍相對穩健,但中低階、消費用 NB/PC 需求下修;TV 週邊 IC 普遍也需求下滑,台系、韓系面板也出現價格下滑、需求修正壓力。而電源管理晶片、網通晶片等仍相對缺貨,這些短料連帶影響系統廠無法湊成套出貨,導致不少配套晶片、無線通訊射頻前端模組拉貨力道放緩;車用電子晶片仍高度吃緊,特別是電動車相關領域,估計將維持成長動能,5G 相關晶片則站在起飛趨勢,包括伺服器、基礎建設所需晶片需求保持在相對穩定的局面 個股簡評 此處僅提供個股資訊參考,請投資人審慎評估後自行決定交易策略 1. 撼訊(6150) - 簡介 - 主要從事研究開發、生產、銷售高階 3D 影像顯示卡及多媒體產品。是全球第三大繪圖顯示卡供應商 - 受惠加密貨幣帶動挖礦潮效益,推動顯示卡持續供不應求,亦推升整體 PC 裝置之顯卡市場銷售規模在上半年達到 243 億美元新高 - 除了電競基本盤支撐,以及下半年傳統旺季與新品加持效應之外,虛擬貨幣價格大幅回升,顯卡市場需求未如預期疲弱,更增板卡廠動能 - 技術面:點到季線後壓回,KD 與 MACD OSC 續揚 - 籌碼面:千張大戶與內部人持股轉增持,成交量基本持平,外資主力偏買 - 成長狀況:營收連續 2 個月月增,觀察後續新架構與作業系統推出銷售影響狀況 2. 穎崴(6515) - 簡介 - 主要從事半導體測試治具(Test Socket)及探針卡(Probe Card)之設計、開發及生產製造關鍵技術,從晶圓測試(CP)、最終測試(FT)、系統測試(SLT)、老化測試(Burn-In)及溫控系統(Thermal Control System),提供各種高速、高頻、廣溫域的測試介面 - 上半年因大客戶華為海思受到美國禁令而停止下單,營運表現雖明顯低於去年同期,但影響已逐步調整完畢,隨著美國中央處理器(CPU)及繪圖處理器(GPU)、台灣 5G 手機晶片等新產品驗證通過並開始出貨,下半年營運動能回升且看旺到年底,對明年亦維持樂觀展望。 - 穎崴在半導體測試介面、探針卡、精密彈簧針、溫控模組技術研發多年,並積極跨足光通訊及光電技術等領域,提供完整測試介面方案。隨著主要客戶各產品陸續完成驗證並出貨,穎崴下半年業績將優於上半年,全年營收力拼持穩去年 - 技術面:站上半年線,KD 與 MACD OSC 續揚 - 籌碼面:千張大戶與內部人持股不變,成交量超過 5 日均量,法人主力均偏買 - 成長狀況:營收轉月減,觀察新品驗證後出貨貢獻營收狀況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