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三)
時序一下子就來到了今年的最後一個月,一天很長、一年很短,就是這種感受吧。
這個禮拜忽然忙了起來,禮拜五的經原考試、週日的歷史報告死線、下週三的會計考試、週四的英文報告。忙到有些看不見自己。微積分落了好多個章節,下午拚命地寫,看到考卷時,發現只考到上上週教的內容(鬆了口氣)。
十一月記了帳,會計課時拿著計算機加加總總。雖然有預料到,金額還是嚇了我一跳,是去年同期的兩倍噢。
九月、十月可能也是類似的狀況,特別是剛開學買書的時候,想都不敢想花了多少錢出去。維持生活水平,是很花錢的對吧?當個體面的人也不容易……。
手機的綁約在上個禮拜到期了,我從吃到飽換成了4G的方案,櫃台的小姐嚴正地恐嚇我:「你上個月用130G,這樣會不夠用。」偏偏我不信邪,為了三百塊而改約了。
這個禮拜用下來,覺得完全多慮了。在宿舍有網路、教室有wifi的情況下,需要查詢的時機都被網路涵蓋了;就算是走在路上,開著行動數據收line的訊息也完全沒問題。
我們也曾經是自由的人不是嗎?過得太安逸,時間便浪費在一閃即逝的訊息海之中。
真正重要的東西往往是不用錢的。
仔細想想,真的是這樣,一段好的關係、圖書館的知識、活動身體的空間,讓人喜悅的都不是花錢本身;需要花錢的都是表面的修飾、物質的需求。
「快時尚」,是下周英文報告的主題。在查資料的時候我想,有些時候可以把它視作一種文化——一種因為貪小錢,而輸了大局的文化。便宜的東西,使我們買更多,卻沒有讓我們過上穩定且更好的生活。
吃飯也是這樣子的,一個便當便宜得不可思議,讓人不禁懷疑他在哪裡動了手腳;在美國,窮人吃麥當勞,有錢人吃草(青菜)。
「一天吃不過兩百塊」,如果單就帳面意義上的節流,是否忽視了更長久以來,慢性的投資對於身體的影響呢?
於是,寫了兩段互相矛盾的說法,因為它們都無法說服我自己。「花錢花在對的地方」的道理我懂,但在經濟不獨立的條件下,花起來沒法心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