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孩的飼養方式一直是大家爭論不休的議題之一,也遲遲沒有討論出共識。
而針對「貓養在室內or室外」 的這個問題,有研究去調查從收容所收養貓咪的飼主,詢問他們預期的飼養方式與後續能否維持此方式的原因。
結果雖然發現大多數飼主都有依照原本的預期方式下去飼養,但仍有少部分採取相反的飼養方式。而造成此結果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讓我們看下去吧~
為何貓要養在室內?
相信有養貓且持續在關注新知的讀者一定多少瞭解貓養在室外的弊端,在先前的文章也有提到「浪貓對生活環境的影響」,參考文獻中也有簡單列出幾個重點,讓各位參考。分別是:
健康福利:避免打架、車禍、被人類與狗傷害、意外懷孕 社區權益:避免鄰居間紛爭與減少滋擾 保存物種:避免當地野生動物滅絕 公共衛生:減少疾病傳播
站在Thema科學咖啡館 的角度,認為貓咪生理及心理健康都需要被照顧到。雖然目前對生理病痛的重視大於心理,但有看過我們其他篇講述心理層面的文章就能明白,心理疾病不僅更難被發現,也非簡單就能治癒的。要達到目的,方法有很多種。飼養方式只是手段之一,瞭解自家毛孩的情形,找到最適當的飼養方式才是需要探索的。
飼主不將貓養在室內的原因 (COM-B 模型):
研究採用的是Capability, Opportunity, Motivation-Behaviour (COM-B) model,當中會舉出飼主不將貓養在室內的可能原因。
1. 能力 (Capability): 分為生理能力 與心理能力 兩種。生理能力是指照顧行為的參與度,例如建造防止貓跑出去的圍欄。心理能力是指具備風險評估、抉擇能力等幫助採取適當行動的能力。
EX:
2. 機會 (Opportunity): 有物理性 與社會性 機會兩種。物理性機會是指具有解決事情需要的器材設備。社會性機會是指具有某種文化或社區價值觀,例如社區內的貓都要養在室內。
EX:
3. 動機 (Motivation): 包含反思動機 與被動動機 兩種。反思動機通常包含風險評估、訂定目標與計劃,像是在決定要讓貓待在室內之前,飼主可能會列出一張清單,計算執行此項措施的成本與利益。被動動機與心理狀態有關,屬於「習慣」或「心理驅動」的行為,像是飼主若見過貓在戶外遭車輛撞擊等意外,會無意識的傾向將貓養在室內。
EX:
不喜歡屋內有尿騷味 覺得並非所有的貓都會殺死野生動物
結果
參與者中,近9成 傾向將貓飼養在屋內,僅有少數飼主將貓飼養在屋外或僅有晚上養在屋內。
而領養後8周再去調查的結果,發現有少數原本說要將貓飼養在屋內的飼主,讓貓出去外面或者晚上才讓牠回家。
針對這個轉變,飼主們的回答如下:
牠們會去抓沙發,而且想要去打獵、遊玩
我覺得養在室內會遏制貓的天性
家裡太小
不喜歡屋子裡有尿騷味
關在屋內會不斷嚎叫
*作者"摩豆龍" 看法 (Thema科學咖啡館負責陳述事實,以下言論僅代表本人立場):
一件事情的看法可以有很多種,沒有絕對的對錯,飼養方式也是如此。
目前台灣的主流聲音是將貓養在室內,因為養在室外會衍生許多問題,"摩豆龍"也同意這個說法,甚至在先前的文章也有提到貓在室外的弊端。
但另一個說法是「貓有自己的天性,不應該剝奪牠們的自由」。"摩豆龍"也認為這句話本身沒有問題,問題是出在把這句話當成遮羞布的不合格飼主身上。
文章中調查飼主把貓養在室外的原因,細看後會發現有蠻多其實是在逃避飼養責任的說詞。真心想讓貓自在生活的飼主自然存在,但當中卻混入許多僅自我滿足,而把隨意餵養後的負面成本丟給他人吸收的「飼主」。
"摩豆龍"對於這個現狀感到憤怒,但影響力有限,也只能規勸身邊的人,知道擔負不起飼養動物的責任,就不要展現自以為的「良知」、「愛心」。
Nous makes life. Thema科學咖啡館 感謝您的光臨!
撰寫/摩豆龍 校正/摩豆龍
圖/摩豆龍
IG製圖/想啡的貓
參考文獻
McLeod, L. J., Evans, D., Jones, B., Paterson, M., & Zito, S. (2020).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ntion and Cat Containment Behaviour: A Case Study of Kitten and Cat Adopters from RSPCA Queensland.
Animals : an open access journal from MDPI ,
10 (7), 1214.
https://doi.org/10.3390/ani1007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