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引導式的教學?

什麼是引導式的教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前幾天跟家長聊到關於如何引導孩子練琴的話題,觀察到大部分家長還是會習慣性地用『結果論』為主軸的方式在詢問孩子 —

例如:

你怎麼彈的哩哩拉拉?

你怎麼考得這麼爛?

你為什麼要____,我不是已經跟你說了嗎?

你再不練琴,我就要…..

以上的情境是不是很熟悉呢?

在鋼琴教學的過程,與其責怪孩子為何沒做到自己的期待,倒不如化挫折為下一個進步的跳板,『引導孩子』願意去看到自己遇到的問題,找出問題並陪伴他找出解決的方案,這個過程往往是更有價值的!

我更鼓勵家長的是與其先下評斷或答案,先問問孩子:

►你覺得你剛剛彈的怎麼樣呢?有沒有發現哪裡怪怪的,或是有哪裡可以更好聽?

►你覺得可以怎麼樣幫助自己彈得更好聽/更順呢?

►這個音找不到,可以有什麼方式找到呢?你要不要試試看?

►你現在是不是感到有點挫折?我可以幫你什麼嗎?我們要不要一起來找找看可以怎麼樣克服這個困難?

這些是我上課時常問學生的問題,我不馬上給予答案或糾正,但我會提供我『觀察到』的現象,並給予孩子思考的空間,讓他自己感受或想一想,他還能怎麼做?

我希望孩子收到的不是『標準答案』或只有一種對錯的方式,我甚至告訴他們,老師也不一定就是對的,但是我希望我們一起來想辦法,而這個協助孩子找到屬於自己的解決方式(雖然有時不一定找得到)這個『思索』的過程,我相信能幫助孩子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與覺察。

常有人說不能輸在起跑點,但我我更相信在跑的路上,能解決問題,走到最後的才是真正的贏家,而重點,其實也不是誰贏誰輸,而是從中我們是否認識了真正的自己?找到了屬於自己的一條路,這絕對是未來的世代非常需要的一個能力,創造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而我認為,學鋼琴正好就是一個很好的媒介,讓孩子透過練琴的過程更提早認識挫折,認識自己,不只是因為『有興趣』才練琴,而是因為願意克服自己的挫折和困難,而開始產生『成就』,進而對於學琴更有興趣,產生正向的循環,這才是我認為學習的真諦!

練琴,絕對不是永遠都快樂的一件事,但真正的快樂,是來自於面對了自己的恐懼或困難,並一步一步靠自己的力量突破往前!

若喜歡我的文章,請別忘了在下方訂閱追蹤、拍拍手或留言給我鼓勵喔😘

臉書FB:洋蔥耳音樂小學堂

avatar-img
洋蔥耳音樂小學堂的沙龍
4會員
20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身為一名鋼琴/器樂老師,想必一定會遇到每年的一大事:舉辦學生音樂發表會! 而舉辦一場學生音樂會,就像是舉辦一場大型活動,其中的眉眉嘎嘎和箇中滋味,真的要親身體驗才會知道有多麽的瑣碎和複雜! 到底舉辦音樂發表會需要什麼樣的規劃與細節呢?在這篇文章我會跟大家分享一些自己的經驗和心得。 6.預算和費用
鋼琴教學當中最常聽到家長們遇到的困難就是:孩子回家都 不想練琴啦!我也不只一次聽到孩子跟我說他們喜歡上課,但回去就是不喜歡練琴。 喜歡,當然能夠增長學習的時間與主動練琴的機率。但是就像戀愛一樣,一開始甜蜜期過後,是否能夠長久的經營一段關係,靠的就是 用心的經營 不是嗎? ✰學生的20首挑戰影片
每當被問起我的鋼琴課到底在教什麽時? 常常會覺得有點難用一個名詞定義,因為我不覺得我教的是鋼琴課,而是一堂培養孩子對音樂有更深度認識的音樂課,而鋼琴只是一個媒介。 每個月我都會花時間籌備主題,雖然很累但是每次看到學生們的回饋與家長的肯定也非常值得 上個月我們從“秋天”主題出發,我們一起探索了
身為一名鋼琴/器樂老師,想必一定會遇到每年的一大事:舉辦學生音樂發表會! 而舉辦一場學生音樂會,就像是舉辦一場大型活動,其中的眉眉嘎嘎和箇中滋味,真的要親身體驗才會知道有多麽的瑣碎和複雜! 到底舉辦音樂發表會需要什麼樣的規劃與細節呢?在這篇文章我會跟大家分享一些自己的經驗和心得。 6.預算和費用
鋼琴教學當中最常聽到家長們遇到的困難就是:孩子回家都 不想練琴啦!我也不只一次聽到孩子跟我說他們喜歡上課,但回去就是不喜歡練琴。 喜歡,當然能夠增長學習的時間與主動練琴的機率。但是就像戀愛一樣,一開始甜蜜期過後,是否能夠長久的經營一段關係,靠的就是 用心的經營 不是嗎? ✰學生的20首挑戰影片
每當被問起我的鋼琴課到底在教什麽時? 常常會覺得有點難用一個名詞定義,因為我不覺得我教的是鋼琴課,而是一堂培養孩子對音樂有更深度認識的音樂課,而鋼琴只是一個媒介。 每個月我都會花時間籌備主題,雖然很累但是每次看到學生們的回饋與家長的肯定也非常值得 上個月我們從“秋天”主題出發,我們一起探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