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以我真正的名字呼喚我〉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謹以此詩紀念一行禪師(1926-2022)圓寂。


別說我明天就要離開

即使今天,我也還在抵達。


深入地看吧,我每秒都在抵達,

抵達為春天枝頭的蓓蕾,

抵達為一隻小小的鳥,翅膀還沒長好,

在我的新巢中學唱,

抵達成一朵花心中的毛毛蟲,

或在石頭中隱藏自己的珍寶。


我還在抵達,為了要歡笑和哭泣,

為了要希望與恐懼。

我的心的節奏,是所有一切活著的事物

的出生與死亡。


我是一隻蜉蝣,正在蛻變形態

在河流的表面之上。

我是那隻鳥,

俯衝而下把蜉蝣一口吞下。


我是青蛙,快樂地游泳

在一池清澈的水中。

我是那草蛇,

無聲地以青蛙為一頓飽餐。


我是烏干達的孩子,皮包著骨

腿細得像竹籤。

我是那軍火商,

把致命的武器賣給烏干達。


我是那個十二歲的小女孩

一艘小船上的難民,

被一名海盜強姦後

把自己投向海洋自盡。


我也是那個海盜,

我的心

還不能看見,還不能愛。


我是政治局的一名委員;

我的手中握有大權。

我也是那個被說

必須償還對我的人民犯下的「血債」的人

正在勞改營中慢慢地死去。


我的喜悅如春天,如此溫暖,

它讓鮮花在整個地球上綻放。

我的痛苦就像一條淚水的河流,

如此浩蕩,注滿了四大海洋。


請以我許許多多真正的名字呼喚我,

讓我可以在同一個瞬間,聽到我所有的哭聲與所有的笑聲,

使我看見,我的喜悅與痛苦是一體。


請以我許多真正的名字呼喚我,

那麼我能覺醒

而我的心的門

可以從此開著,

那慈悲之門。


— — 一行禪師〈請以我真正的名字呼喚我〉,張惠菁譯

Please call me by my true names

By Thich Nhat Hanh


Don’t say that I will depart tomorrow—

even today I am still arriving.


Look deeply: every second I am arriving

to be a bud on a Spring branch,

to be a tiny bird, with still-fragile wings,

learning to sing in my new nest,

to be a caterpillar in the heart of a flower,

to be a jewel hiding itself in a stone.


I still arrive, in order to laugh and to cry,

to fear and to hope.

The rhythm of my heart is the birth and death

of all that is alive.


I am a mayfly metamorphosing

on the surface of the river.

And I am the bird

that swoops down to swallow the mayfly.


I am a frog swimming happily

in the clear water of a pond.

And I am the grass-snake

that silently feeds itself on the frog.


I am the child in Uganda, all skin and bones,

my legs as thin as bamboo sticks.

And I am the arms merchant,

selling deadly weapons to Uganda.


I am the twelve-year-old girl,

refugee on a small boat,

who throws herself into the ocean

after being raped by a sea pirate.


And I am also the pirate,

my heart not yet capable

of seeing and loving.


I am a member of the politburo,

with plenty of power in my hands.

And I am the man who has to pay

his “debt of blood” to my people

dying slowly in a forced-labor camp.


My joy is like Spring, so warm

it makes flowers bloom all over the Earth.

My pain is like a river of tears,

so vast it fills the four oceans.


Please call me by my true names,

so I can hear all my cries and laughter at once,

so I can see that my joy and pain are one.


Please call me by my true names,

so I can wake up

and the door of my heart

could be left open,

the door of compassion.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如是我聞的沙龍
37會員
41內容數
如是我聞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10
瓊瑤辭世了。 瓊瑤一生伴隨無止無休的話題性。她風格強烈的眾多著作,波濤洶湧的一段師生戀與兩段婚姻,乃至於最終自主選擇離世,無不引起巨大爭議。愛之者奉若神靈,惡之者棄如敝屣。印象所及,臺灣文壇似乎沒有哪位作家如她一般,活得轟轟烈烈,死得沸沸揚揚,數十年來動見觀瞻。她對臺灣文化界影響力如此巨大,不可不
Thumbnail
2024/12/10
瓊瑤辭世了。 瓊瑤一生伴隨無止無休的話題性。她風格強烈的眾多著作,波濤洶湧的一段師生戀與兩段婚姻,乃至於最終自主選擇離世,無不引起巨大爭議。愛之者奉若神靈,惡之者棄如敝屣。印象所及,臺灣文壇似乎沒有哪位作家如她一般,活得轟轟烈烈,死得沸沸揚揚,數十年來動見觀瞻。她對臺灣文化界影響力如此巨大,不可不
Thumbnail
2024/12/09
去年看愛爾蘭電影《夏日悄悄話》時,曾開玩笑說臺灣很難有低調壓抑型的電影,結果隔年就立刻被打臉了(不過我很高興)。而且這部電影抑制的力道甚至強過《夏日悄悄話》,片中幾乎沒有一幕場景是足夠讓人宣洩情感的。跟很多台灣電影一樣,《春行》的主題設定在家庭,但並未採取溫情渲染的手法感動觀眾,而是藉由主角的互動,
Thumbnail
2024/12/09
去年看愛爾蘭電影《夏日悄悄話》時,曾開玩笑說臺灣很難有低調壓抑型的電影,結果隔年就立刻被打臉了(不過我很高興)。而且這部電影抑制的力道甚至強過《夏日悄悄話》,片中幾乎沒有一幕場景是足夠讓人宣洩情感的。跟很多台灣電影一樣,《春行》的主題設定在家庭,但並未採取溫情渲染的手法感動觀眾,而是藉由主角的互動,
Thumbnail
2024/08/10
按:本文是舊文重貼,想說留個紀念,希望來年有時間可以再去幾次。 幾年前就聽說國內有這樣的十日內觀課程,但都沒有因緣去(研究所三年實在太忙)。曾想報去年暑假的課程,不過可能太晚報名沒上。去年底看到寒假有適合的梯次,就姑且試試,然而還是備取十幾名。當時想說應該沒機會備上,所以就放鬆地做好寒假耍廢的準備
Thumbnail
2024/08/10
按:本文是舊文重貼,想說留個紀念,希望來年有時間可以再去幾次。 幾年前就聽說國內有這樣的十日內觀課程,但都沒有因緣去(研究所三年實在太忙)。曾想報去年暑假的課程,不過可能太晚報名沒上。去年底看到寒假有適合的梯次,就姑且試試,然而還是備取十幾名。當時想說應該沒機會備上,所以就放鬆地做好寒假耍廢的準備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