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9|閱讀時間 ‧ 約 10 分鐘

昔年京都二三事|#9 請不要向夜晚奔去

〈昔年京都二三事 #9 請不要向夜晚奔去〉
前段時間(但這個前段有多前實在說不清楚)有看到朋友在推一本名為《京都其實很可怕》的書,就在敘述這個自古以來便百鬼夜行外加一堆刑場的地方到底有多毛;我操俗辣很怕恐怖的東西,所以我自然是看完封面之後就確信自己不會想要買下來翻閱;而就在我逐漸遺忘這本書的時候,另一位朋友又很剛好地發了篇這本書的限時動態——她說她本來以為這是在聊京都人的個性很可怕的一本書。
但她那段對話倒是讓我想起留學時最後一段寄住在朋友家的時光。
這篇文章其實最一開始只是想聊那段有點毛毛的經驗而已,但如果只敘述恐怖的部分好像篇幅又有點太扁平,所以就先讓我隨口閒聊幾句吧。

。市區的夜
在京都念書的時候我住的地方非常非常市區,就在京都的幾條主要道路上。不管是觀光客入門行程抑或是比較深度的自由旅行,我想所有人應該都對四條河原町的熱鬧不會陌生吧?而說到當時我住的地方到底有多市區這點——簡單來說,從四条河原町搭版急到我當時的住家僅僅需要三站,烏丸→大宮→西院。
以公車來說,是大約十五分鐘左右的車程,畢竟京都公車司機幾乎是最龜毛細緻且安全的。
以台北來舉例的話,大概就是國父紀念館站或是善導寺站之類的地方——而且房子還不是在盤根交錯的社區,而是直接坐落在四条通之上,堪稱海景第一排的地點。
這樣的方便當然是有代價的,這種建在主要幹道的地方其實通常不會是住宿的首選,雖然生活機能超級好,但車輛的往來造成的噪音終究是無法避免的問題——可也因為如此,入夜之後的兩個聲音格外清晰。
一個是曾經在其他篇文章提到的救護車聲音。
——另一個則是暴走族的狂飆引擎聲。
很意外對吧?京都耶?暴走族耶?京都的暴走族耶????
如果不是這幾年因為《東京卍復仇者》的緣故我相信很多人幾乎都已經忘掉這個曾經紅極一時的詞彙了,更不要說《湘南純愛組》和以不良少年為主題的《漂ノ男子漢》(熱血高校)這些當年超人氣作品更是早已步入歷史的塵埃,老到直接成為世代的隔閡。
我先後問過不少在日本留學或是常態性旅遊的朋友,可能因為住宿的地點或是學校 的宿舍通常都是在治安比較好的地方,當我提到這件事的時候通常也是收穫了「哩咧工啥」的反應。
不過最有趣的是,這些飆仔似乎就只是飆車而已。
可能很快可能很吵,但我還真的沒有看過電影或是漫畫日劇裡面那種警車和暴走族成群結隊針鋒相對的狀態,每晚抽菸旁聽的時候也沒有聽到什麼緊急煞車之後救護車和警笛聲同時響起,或是大喊著需要幫忙的情況……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所謂的「很快」,其實對台灣人來說大概會是「喔……這樣啊……」的速度。對我這個台北人都尚且只有如此,如果是台中或是高雄等等真正的二輪車神會不會覺得那些飆仔就跟巷口買菜的小50差不多速度?
或許他們只是有點吵,但依舊守規矩的京都暴走族。
(題外話,日本的暴走族除了傳統型的不良少年之外,同時也存在一些專門改車、改管,以製造出華麗音色和炫泡LED的改裝分支——甚至有些會被冠上音職人的稱呼,可以直接在Youtube查看相關的影片。雖然沒有完全從正面仔細端詳過京都的暴走族,但我想他們應該是這一系的。)

。祇園的夜

祇園和河原町的夜晚又是另一回事。
先說河原町和錦市場一帶吧——作為京都最主要的購物中心區,這裡的喧囂和熱鬧往往到了十點十一點甚至都還不算結束,還有許多方便喝酒的店家營業到深夜;但錦市場的熱鬧卻會很突然地戛然而止,商店街的店家一間一間鐵捲門拉了下來,也幾乎看不到手提著一堆藥妝店袋子的遊客,那是一種很奇幻的景象。
就像是整個京都就在某個時間點過後突然停止呼吸一樣。
當然,巷弄裡頭的店家還要為了二次會甚至三次會而亮著燈,但河原町一帶的熱鬧就停滯於此。
夜生活得到隔壁的木屋町通,這裡有更多的餐廳和酒吧;而過了鴨川之後抵達祇園則又是另一番景象。
日本的酒店文化有自己的一套規矩邏輯,而祇園便是京都深夜的心臟。雖然不像其他大城市一樣那麼露骨,除了酒店之外往往還有多不勝數的風俗店(京都也有,但祇園這帶主要是酒店。不過京都的風俗店的確非常少),那種純粹的酒店文化隨著小姐的妝扮和身上的香氣撲面而來,即使不喝酒不進酒店也能感覺到這裡散發著不同的氣氛。
而另一個有趣又有點危險的畫面則是路倒。
或許是京都相對來說並沒有那麼大的生活壓力和過快的節奏,在這裡的人雖然也喝酒也大量喝酒,但真正會喝到醉倒在路邊的程度卻不多見——不過如果在深夜的木屋町通和祇園出沒的話,還是能夠零星見到幾位的。
但無論如何,深夜的所有混亂和混沌在隔天太陽升起之後一切都會被淨化。
祇園回到觀光客慢慢遊走的樣子,從這邊走到八坂神社、又或是穿梭花見小路。
好像所有的一切就定格在酒店小姐們將客人一個一個送走的那一刻。

。九条鴨川河畔的夜
那麼,接下來雖然是文章的重點,但我其實也有點不確定在欠缺照片的前提下是否能夠寫出一兩分當時的感受。
在這裡需要稍微做一些名詞介紹。
關於「團地」,這是日本的社區型大樓建築,但通常不會有台灣社區那麼細緻的管理,可又因為建築特性必須和左鄰右舍打招呼的緣故,是非常具有日本特色的類型住所。
具體來說,就像《輪到你了》和《今際之國》開場大逃殺時那樣的建築。
常常在各種兒少不宜場合中耳聞的「團地妻」中的團地也是出自於此,這類物件的特色是沒有獨棟公寓那麼冷漠,也不同於一軒家那樣獨立式的洋房;當然也不會是更便宜的那種兩排三排的學生寮宿舍。
而我就在回國之前因為租約到期的緣故,住進了位於九条鴨川附近的一個團地社區當中。
雖然我朋友應該不會看文但還是在這邊偷偷感謝當時他的慷慨嗚嗚嗚。
如果現在你去google九条鴨川的街景應該會有個很強烈的疑問——
「這裡有怎樣嗎?」
「看起來就是很一般的社區啊,而且挺漂亮的。」
——是的,如果只看白天的話,這完全沒錯。
我相信如果有往比較「偏僻」的日本跑過的人應該都會理解我想要說的東西:就是深夜時段、比較偏遠的日本真的就像是兩個世界一樣。路燈的數量不多,路上行人也不多,然後與此同時你會不小心想起日本那堪稱海量的都市傳說,並且從心靈層面感受到日本何以會有這些故事的妄想。
京都雖然沒有那麼多都市怪談,但卻有恐怖的歷史底蘊。
如同開篇所說,從百鬼夜行時代到戰國時代再到幕末時代,京都這個兵家必爭之地實在太過混亂,你根本不知道悠然散步的地方會不會多少年前就是刑場,又或者曾經有多少戰亂在這裡發生——尤其是最多人離開京都後始終懷念的鴨川。
大家熟知的鴨川應該是風景秀麗的、一望無際的,躺在草皮上足以忘卻所有壓力煩惱,躺累了站起來走走又可以繼續往下一個觀光地點前進對吧?
平時的鴨川,或者三条四条一帶的鴨川確實如此。
但當你往北往南繼續前進的時候,但當時間越來越晚的時候——鴨川的靜謐和秀麗,就會很突然地變成一條會吞噬光源的河。
京都本來就因為諸多原因導致高樓大廈在市區徹底絕跡,又因為老宅不能輕易改建還有價位等問題造成入住的人口其實並沒有滿到真正「市中心」的程度,於是在深夜時分散步的時候,只要拐進一個小巷子就會產生身後有人跟著自己的錯覺,於此同時那些怪談秘話在心底浮現,進入自己嚇自己的循環之中。
而距離市區稍微偏遠的地方就更是如此。
一般觀光客的認知或許會停留在京都火車站後方那一帶的旅館,但我想應該很少人會在深夜時段,往更裡面的街區走——我可以保證,只要當你遠離主要幹道,只要當你拐進小巷,你就會立刻被一種難以言述的黑暗包圍。
當時住的社區非常安靜。
安靜到晚上回家之後待在房間幾乎就聽不到外界的任何聲音。
這裡不像我之前的住處那樣有著車聲和醉鬼,甚至連京都招牌的救護車聲音都幾乎聽不太到;而往窗戶外望,鴨川又是那個吸盡一切光源的黑暗模式,入夜之後在那邊真的會下意識地思考起會不會有什麼東西藏在轉角之後、藏在路燈之後、藏於任何陰影之中。
更糟糕的是那邊還有一間廢棄的、被塗上奇怪塗鴉的奇怪建築。
最深的恐懼往往來自於自己。
當時住在那個社區裡,對著那不知道會不會突然有人影冒出來、或是搭乘電梯會不會突然停下來、或是半夜睡著之後睜開眼會不會有人就在天花板上盯著……
些許的胡言亂語和無意義的臆想便到此為止。

。後話
一口氣寫完到這邊感覺好像該說的也差不多了,不過現在想起來真的是挺懷念在京都各個大街小巷甚至比較郊區(但還是京都市內)亂鑽亂晃突然感受到驚喜的奇妙探險感。
譬如為了吃一間泡芙在祇園亂鑽,最後來到一個神祕小院落的感覺。
或是跟著地圖往初營業的茶菓円山尋覓,意外有種桃花源記的感受。
雖然旅遊解禁依舊遙遙無期,但還是要提醒一下如果不熟當地地形和語言的話,這種鑽來鑽去的冒險散步還是盡量沿著大路走會比較好;日本治安雖然不錯,但總是會有幾個死角或是比較陰暗的地方,在人生地不熟甚至語言也不通的情況下真的很容易陷入慌亂之中。
至於京都的晚上還是乖乖去賞櫻或是夜間參拜吧,暗到死模式很可怕。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