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京都二三事|#11-2 小少爺崩潰日記(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7 分鐘

〈昔年京都二三事|#11-2 小少爺崩潰日記(下)〉

。前言的前言

寫了大概三分之一就發現默默過四千字了,所以決定把這篇拆分,這樣我也能夠不用在意篇幅快樂暴衝。

上篇的內容是基本介紹和食衣兩部份,下篇則是住行兩者外加一個小東西。


。前言及聲明

標題的「少爺」是調侃,我家家境並沒有那麼誇張;少爺二字專指我的生活白癡等級,畢竟到京都留學的一年是我人生第一次離家獨居,所以會放大很多看起來其實很瑣碎的小問題。

就是個不算懂日文(去之前剛考過N5),又從來沒有自己生活過的崩潰日記。

接著就進入正式的下篇了,這次一樣很長。


。住

住所的選擇大致上會有幾種:學生宿舍、寮(比較日式那種,通常兩三層)、一般公寓等等,學生宿舍的價格當然是最合理的,但你必須是交換生或是考上日本大學,如果是以類似身分前往日本的話請不要為了自由犧牲,房租跟通勤真的是很可怕的開銷;寮比較少租給外籍人士;最常見的應該還是透過代辦及房仲提供的各種公寓。

和台北相比日本的公寓條件其實不差,雖然可能不大,但基本的生活機能不用太擔心,當然務必在行前確認住所有提供哪些設施及家具,這是慘痛的我的最真誠建議。

剛入住的樣子,那個看起來就很痛苦的床就是兇手。

剛入住的樣子,那個看起來就很痛苦的床就是兇手。

在入住之前對方曾經詢問我有沒有什麼需求,我才想到應該要問問有沒有床鋪——這點非常重要,我幾位日本朋友只要沒有成家的一律使用床墊鋪床,這可能也跟他們常態搬家的習慣有關;雖然在要求之下確實是有張床沒錯,但那張床卻實在是個痛苦的來源。

它是那種行軍床,摺疊起來的,躺下去、翻個身都會嘎吱作響的,一張實在很難入眠的床。

棉被和枕頭也是如此,枕頭沒給,棉被則是一件小小的毛毯。雖然這些都是很好解決的問題,前者我搭著公車到不算太遠的宜得利購入一顆低反發的枕頭,但在入手之前一直掙扎了很久,還在省錢模式的我覺得咬緊牙關撐一下就過去了;而棉被的問題則是自始至終都不算真正處理過,夏天我本來就不開冷氣還好,冬天的話我那時候已經向溫度屈服直接進入暖氣模式,電費雖然大爆炸但真的很有效。

坦白說,這樣的苦情和悲情都是妄自加在身上的,有些錢能省,有些錢則是自己在外租房時絕對不能省的,尤其是那種投資一筆之後可以長期使用的物事

——像是那顆在買下去之前擔心太貴(後來想想也還好,五千日幣左右)而被吐槽說「乾脆帶回台灣睡吧」的枕頭,我在日後回台時真的就清出了一個空間把它帶回來,而很神奇的是到現在我還沒有找過比它更好睡的枕頭,甚至偶爾躺過的朋友也給出了同等級的高評價。

帶顆枕頭回來這件事很好笑,但一顆好枕頭保下十多個月的安穩睡眠才是最棒的一件事。

連同上一張就是房間的所有了,浴室有點小但能夠泡澡就很棒。

連同上一張就是房間的所有了,浴室有點小但能夠泡澡就很棒。

附帶一提,雖然並不是所有人都有這個需求,但如果住處有浴缸會非常非常棒;或是可以查一下附近有沒有錢湯——不要太小看日本的秋冬,四季分明體現在氣溫時是有點驚人的,而「泡澡」這件事我認為拯救了很多次在京都感到徬徨的我。

不只是單純溫度的供給,泡澡那種把自己浸潤在另一個世界的方式儘管或許有些現實逃避,但泡澡時放空的狀態、泡澡後身體的溫度,都能夠讓異地求學的遊子稍微有那麼點繼續堅持下去的能量。


除此之外,一件稍微有些無奈的事情則是:外國人在日本當地租房一定會被宰,或者說會被收取一筆隱形的「外國人費用」。這裡指的並非是禮金、押金、仲介費等等,而是同樣的七萬日幣,日本人就是能住到地點、空間都比較好的房子。

當然我覺得這也算是一種必要的學費啦,畢竟遇上什麼事情時也得麻煩他們處理。

只是第一次跟日本當地朋友聊到房租的時候他們那個「哇靠你這樣的錢錢到底是租到什麼神仙豪宅」,然後實際上來我家之後完全就是「哇靠這地方雖然方便但價格也虛高太多了」這種反應。

(簡單來說,他們住的地方比我更市區、更便宜、空間更大。)


然後,和衣服的價位相同,日本人對租屋的等級也有種隱形的階級感,雖然這個又比衣服更難看出來——我不確定是不是我遇到的日本朋友比較特殊,對他們而言自己的租屋處是個非常私密的地方,但只要交情到一定程度以上之後「來我家喝酒吧」「來我家逛逛吧」不知道為什麼變成非常容易觸發的事件。

而且我非常肯定這絕對沒有牽涉到任何一絲曖昧要素,就是一個好感度夠高的例行公事。


在這邊得提一下京都的另一個好處:房價和東京大阪相比實在不貴。

同樣是非常市中心的地方,東京和大阪絕對是完全無法想像的價格,但京都這邊距離市中心約莫兩站地鐵遠的房子價位都還在正常人的理解範圍內,再遠一些的話也因為還在市區,交通依舊發達便利。

(但那些地段通常就是地鐵站會比較熱鬧,離站五分鐘後請注意安全。)

至於住所的方便度和機能性,依舊還是以地鐵站為基準,無論是地鐵、電車,通常只要距離最近的站步行十分鐘以內都算是非常方便的地方,即使是純住宅區也會有不少可以挖掘的小店。

在得到住所的情報之後簡單google一下,或是直接對照食べログ的地圖確認自己會不會餓死也是很簡單的選擇。


然後,雖然我曾經專門花一整篇的文章去吐槽這件事,但有件事真的很重要。

——資源回收

雖然這是一件能夠習慣的事,但即使能夠習慣,它依舊相當麻煩。

最最最好的住所回收方式會是那種大樓或是社區型的,通常只要在家處理好回收的步驟,時間就能夠比較自由一點,想丟的時候就能丟這件事真的很重要

至於一般情況就很痛苦,瓶罐和塑膠還好,習慣處理的流程之後你就會知道什麼能丟什麼不能丟;麻煩的是紙類這個超級大Boss。

又得拿《銀魂》出來說了:對阿銀拿著一疊整理好的寶島在半夜偷偷去丟紙類回收這個畫面應該很有印象吧?這原因就在即使每個地區資源回收的方式跟細節各有不同(京都據說是龜毛前幾名),紙類跟大型家具永遠都是最麻煩的

後者你必須聯絡業者處理,而紙類這個魔王則是在特定時間的特定地點進行回收,而不像一般鐵鋁罐、寶特瓶、塑膠等等固定每週二、每週三是回收日那樣簡單明瞭;甚至這一點也不會因為在日本久了之後逐漸習慣,反而是那股強烈的「我到底該把這視為紙類還是視為可燃垃圾」的究極二選一永遠都會困擾著你。

但幸虧除了剛到京都時產生的大量紙箱和還沒有準備自己購物袋時的大量紙袋之外其實其他東西要裝傻視為可燃垃圾應該也算是勉強合乎邏輯的,雖然想起來多少有些慚愧。

其他東西可能清洗上會有點麻煩,像是牛奶紙盒必須拆解曬乾,寶特瓶和鋁罐類也多半如此,雖然不確定大家是不是都有好好遵守這項規定,但即使常態性在鋁罐回收日那天看到成堆的酒罐(這點應該可以算是日本名物之一,成堆的酒罐很仔細地裝在鋁罐回收專用袋這件事我一直覺得很可愛很歡樂)也不太會看到髒污液體濺出來,京都回收專用的袋子是透明的,垃圾有沒有處理好肉眼可見。

——當然,這或許也是通常它們被評為「有禮無體」的一個體現,只是人家如果確實是這樣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實踐,那這樣是否還算是「無體」嗎?

——當然的當然,你如果再進一步去理解日本的文化,確實會發現很多的荒謬之處;譬如他們整天在過度包裝但又整天在永續發展,這樣的精神分裂感我一直覺得是件挺奇妙的事。

總之,在日本請確實做好垃圾分類資源回收,雖然我自己是沒有遇上那種會檢查垃圾有沒有處理好的奇怪鄰居阿桑,但這種舉手之勞的習慣絕對不是壞事。

但再給我選一次的話,我ㄊㄇ一定會選有垃圾回收場的租屋處就是了。

就是這個可怕的噩夢。

就是這個可怕的噩夢。


。行

交通這件事我必須說句實話:京都市區有夠方便。

由於是棋盤式的整齊道路,所以當你迷路的時候只要東西南北選一個方向走就「一定」會找到大路,而找到大路之後只要再往縱橫相對應的位子走就「一定」會找到地鐵站或是電車。

雖然直接打開google一定會更快,但是我卻非常推薦在京都使用這種穿越小巷走向目標的移動方式,相信我,這絕對會帶來非常新奇的體驗。

也因為這樣棋盤式的道路和站點設計,測量京都移動距離最準確的其實就是直接看各大站點,無論是阪急的橫向還是京都地鐵的走向,基本上站與站之間步行時間都會落在15分鐘左右——請務必記住這個數字,因為在規劃行程時京都總會給人一種很小很密的感覺,可實際走下去才會知道這個地方真的很容易讓人鐵腿。


相比地鐵電車,公車系統又是另一種麻煩

如果你很熟悉京都公車的運行狀況,那恭喜你,公車在京都絕對是最方便的移動方式。除了主要的縱橫幹道之外,很多小路也會莫名其妙有台公車經過可以直達幾個大站,熟練之後轉車時間絕對大幅降低,甚至有時候不一定會比計程車慢。

(棋盤式對汽車來說的確會是一個微妙的困擾點,地圖上看似能夠直接轉彎的地方有時候可能會繞一大段路才又走回幹道上)

那在京都搭公車的問題又在哪呢?

——我認為是找到公車站牌。


雖然並不是所有的公車站都是如此,但河原町、京都車站這兩個地方真的絕對會讓人迷路,這甚至和你會不會日文完全無關,取決於你對地圖地點的方向有沒有一定理解。

先舉京都車站為例,它先以前往的方向粗略分為A、B、C、D四個不同的區域,然後又會以A1、A2、A3、B1……這樣的方式依序排列,最後則是同個地點會有不同的車子依序到來,在人很多必須瞬間判斷自己該搭上哪台公車的時候是非常痛苦的經驗。

再舉河原町為例,由於這個地方是實質的市中心,不同的公車在此交集匯聚也是理所當然之事——但四条河原町實在太窄了。那邊是市區的市區,甚至祇園祭的時候還會封路變成步行者天國,兩線道的寬度如果只有幾個站點非常難消化如此多的公車。

於是,同樣是「四条河原町」站,它這次的編號是從A開始,非常颯爽地直接排到H。

這還只是考慮一般市營巴士,沒有考慮京都本身多種類型公車又再多好幾個頭痛站牌的情況……偏偏你很難不搭到公車。

京都交通所有的美麗與哀愁都繞不開棋盤式的布局,而地鐵電車也是如此:京都地鐵東西一個方向、南北一個方向;阪急則是從大阪自西而來,從四条劃過直抵河原町作為橫向移動的補充;再以叡山電車、京阪電車補足縱向的需求。

(當然這只是簡略地列出來,實際上還有JR跟近鐵之類)


但一個粗暴的問題瞬間就砸了下來:那我該怎麼去金閣寺呢?

答案是:只能搭公車或計程車。


對的,棋盤式和古老建物的代價就是京都的地鐵電車覆蓋率雖然廣,但規劃的方式卻較為謹慎,高架捷運這種東西在特定區域是絕對不會也絕對不能出現的。

不過除了河原町和京都車站之外的地方等公車的邏輯都很正常,再加上偉大的至善的對人類有極重大貢獻的「乘換案內」這個在日本幾乎可說是必備的APP幫助,在京都搭公車其實是一件挺浪漫挺愜意的事情。

(搜尋了一下Apple Store,有中文版,但我自己習慣切日區帳號用Yahoo那版的。)

可以看看這張京都市交通局提供的全路線圖,雖然會因為站點大小稍微壓縮距離,但多少能夠了解站與站之間的相對距離;如果在熟悉京都交通之後這張圖真的非常好用,我到現在還保存了一份在家裡,朋友有需要排行程的時候隨時可以拿出來讓他們知道要怎麼移動。

點開可以放大看更細喔。_<

點開可以放大看更細喔。_<

京都的部分姑且到此為止,其他大城市的部分嘛……

舉大阪為例好了——

大阪最熱鬧最中心的梅田,總共有五個梅田站

……

然後除了梅田之外,也有在一個地方,命名卻是大阪

……


東京的情況也有些類似,相比之下我認為京都是最能享受大眾運輸的城市;除了一般電車地鐵公車之外還有許多觀光線特設的公車電車,季節恰當的時候那種移動方式真的很具趣味性。


提到其他的交通方式,我認為還有一件事必須提醒:日本的新幹線要怎麼搭。

這部分最關鍵的地方其實很好理解:你要買兩種票。

第一張是從A到B的移動票券

第二張則是因為你買的是特急還需要支付特急券。

這兩張的制度相較台灣稍微比較特別一點,但只要習慣就沒問題;而且實際上日本的各種補票制度也很完善,無論是特急票還是一般的移動票券,如果少買了或是買錯了都可以到站之後再進行補票,或是乘務人員車上驗票的時候也會主動和你提需要補多少的錢錢。

——但這一切的前提都存在於你知道需要支付兩筆費用上

我一直以為自己第一次在留學時搭的新幹線是東京到東北的「隼」,但其實還有更常態性搭乘而莫名被我遺忘的一台新幹線——關西空港直達京都車站的「Haruka」。

每次搭的時候都是直接IC卡逼進去,等乘務人員來了之後再補一筆錢……當我習慣這樣的定律的時候就下意識沒有注意到Haruka其實也是新幹線的一種,所以就沒有把乘務人員補的錢視為「特急票」。

結果就是我在東京車站要領車票的時候超級超級大崩潰,我查詢過知道要兩張票券,但那時候卻因為這樣那樣的理由導致我手上拿的除了移動票之外另一張卻是收據。

……

這件事讓本來就心力交瘁的我在東京車站直接崩潰,甚至興起了直接回去京都的想法.原本搭上車前預留的兩個小時修整時間徹底都貢獻給了這次的愚蠢,再加上當時東京車站又是人來人往的時間點,我完全不敢去麻煩站務人員(事實證明當時應該不要猶豫,發現問題的時候就直接過去才對。),就這樣拖著拖著快要到發車時間我才找到機會上前。

於是問題便清楚明瞭,我手上的是票券和收據,少了一張特急券。

這個問題其實也很好解決,再買就是了;但當天曲折離奇的部分還沒有結束,那張被遺忘在出票口的特急券被後來使用購票機的好心人送到站務人員那邊,最後在一陣慌亂和完全無法溝通的日文之下完結這場鬧劇,最後雖然準時搭上了新幹線,但這種很罕見的出包還是讓我羞愧不已。

以為來回京都和關西多次日文程度也有所提升,最後卻在東京車站被人流和恐懼吞噬的我真的是個智障啊。

討厭、甚至害怕麻煩人的朋友請特別記住,當你使用的不是JR PASS的時候真的很容易發生一些很神祕的事件。


至於比較偏遠地帶的公車和電車又是另一種體驗,像是公車並非像京都市一樣均一價,像是電車必須自己按下按鈕才會開門云云……雖然有時候多坐幾站的確在旅途過程中會是一種被使用太多次的免費浪漫,可是相信我,習慣把時間抓很死的人遇到這種情況真的會很想哭。

如果日文真的沒到那個程度,還是乖乖地使用中文系統吧,衷心建議。

至於在市區很容易看到的便宜票券出售當然是個很實際的省錢方式,但如果不熟悉日文也不熟悉票券的運作方式就還是好好當個死觀光客不要去觸碰太過未知的世界。


說回京都,雖然之前提到公車地鐵電車等等,但其實京都有個更合適的遊覽方式——散步。(騎腳踏車當然也是,不過必須先確定自己能夠面對京都本土暴走族腳踏車媽媽軍團。)

之後會開一個新的京都散步系列,寫給自己重溫當年的美好,也寫給有觀光需求的朋友們——真的,我知道鴨川很棒我知道一二三年坂很棒我知道花見小路很棒我知道錦市場很棒(這個不好說),但京都包含的各種意象絕對遠超過這幾條老路能提供的趣味。

在新系列之中,我會介紹這條散步路徑推薦的餐廳店家或是獨特的景點,路線會比較集中在市區,這樣即使京都的行程沒有排太多天應該也能夠享受這份靜謐。

這系列更新時間有點不能保證,所以就先提供一下目前建立的地圖:

似乎有幾條路線預設沒有顯示,記得打勾。



。剪頭髮

在幾個大項目之後突然來一個很薄弱的小標題,但剪頭髮真的會是個大問題。

無論日文程度如何,讀到這邊的你都可以思考一個問題:除了剪到多短之外,其他術語諸如打薄、羽毛剪、燙捲、修齊……等等,該怎麼用日文說呢?

會崩潰,對吧。

對男生來說這個問題其實挺好解決的,我的作法是去之前剪完頭髮順便拍個照,跟設計師說需要剪短,其他的部分請他自由發揮,照片則是單純提供參考。

女生的話我只能說一句媽媽請你也保重惹。

再加上理髮在全日本都是個不知道為什麼明明不便宜店家卻遍地都是,觀光時還好,留學時幾乎一定要面對這個問題;而且理髮店要遇到略通中文或是英文的設計師難度都相當高,最適合的方式還是拿出參考照片,然後對那些絕對不能動的地方事先提醒設計師。

自己修或是回台灣的時候找時間剪或許也是可行啦……不過我自己覺得在那邊體驗剪頭髮這件事挺有趣的,有時候撞到一些神祕的黑科技會很好玩很刺激(??)


。後話

這篇除了讓人開心看完之外到底有沒有用呢實在是很不確定的一件事。

而且為什麼本來只想要一篇簡單寫寫最後卻變成超過一萬字的超級無敵大長篇呢實在難以費解。

該怎麼說呢,雖然每個人留學都有各自的理由,但我想在一個陌生的國度長住一段時間總是新鮮感和孤獨感並存的,然而從旁人的眼光來看總是各種過太爽——當然,能出國見識不同的風光本身就是件值得艷羨的事情沒錯,不過也不會只有快樂與開心。

可能有人跟你一樣曾經在剛出國的時候頻頻出包。

可能有人跟你一樣在不知所措的時候被當地人伸出援手拯救。

總之,如果看完這篇文章之後,能夠重新梳理「留學」這件事本身的意義和壓力,我想應該就是一件有意義的事了吧。

有機會而且條件也允許的話就還是出國一次吧,這一趟下來真的會莫名更愛台灣。

下篇文章再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好喜歡這一系列~對京都又多了一點認識,在京都生活一年跟去幾天的觀光旅遊真是截然不同的心境。你提到那票券的事真的很頭大,我也差點弄丟票券,還有電扶梯靠左還是靠右?京都和大坂似乎不同……
冷菸-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6/19
艾莉的小日子 畢竟觀光的時候比較輕鬆嘛XD票是真的很麻煩,就算徹底習慣可能在其他地方搭車又是不同的規矩,全國各地很難統一之外各種國營私營的差別也很麻煩。京都靠左靠右都可以,會很自然留出一條路給人走,跟著前面的人站就好(?
avatar-img
冷菸沒有賴打
231會員
350內容數
記錄吃過的,記錄看過的,記錄去過的。 食記遊記雜記閱讀心得之外還有一些奇奇怪怪的異色情慾小說以及輕小說創作,雖然字數很多廢話很多但我想是個不太無聊的地方。
冷菸沒有賴打的其他內容
2022/12/27
之前和朋友聊到對方可能去日本留學之後就默默在心中誕生的題材:想用自己的視角來聊聊當初剛去日本留學時戒慎惶恐之下的幾件蠢事。 應該挺好看的,但實用度不敢保證。
Thumbnail
2022/12/27
之前和朋友聊到對方可能去日本留學之後就默默在心中誕生的題材:想用自己的視角來聊聊當初剛去日本留學時戒慎惶恐之下的幾件蠢事。 應該挺好看的,但實用度不敢保證。
Thumbnail
2022/12/12
逛街逛到腳酸了嗎?行程突然有空餘,但是回去飯店又太遙遠嗎? 如果你是會在洗澡時騎車時趁沒人發現的時候大聲唱歌的人——去卡拉OK吧。
Thumbnail
2022/12/12
逛街逛到腳酸了嗎?行程突然有空餘,但是回去飯店又太遙遠嗎? 如果你是會在洗澡時騎車時趁沒人發現的時候大聲唱歌的人——去卡拉OK吧。
Thumbnail
2022/03/09
與朋友隨意閒談後想起的京都夜景。 有日常的,市區的夜;有歡樂街,喧囂結束後的夜;也有平常根本不會注意到的,猶如將一切光都吸盡的夜……雖然和你所認知的京都應該完全不同,但我想這樣的視角是有趣的。
2022/03/09
與朋友隨意閒談後想起的京都夜景。 有日常的,市區的夜;有歡樂街,喧囂結束後的夜;也有平常根本不會注意到的,猶如將一切光都吸盡的夜……雖然和你所認知的京都應該完全不同,但我想這樣的視角是有趣的。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各位聽眾尤其是在外打拼的浪人,有沒有覺得回家會有些不適應呢? 我記得那時後的暑假回到家後,剛開始會覺得阿家裡的床好舒服, 廁所還是家裡好,晚餐還是媽媽煮的最好, 但是開始幾天後就覺得,想出去放飛呢? 那是後高中的暑假後, 就會到家裡兩個月,雖然不用上課,不用考試,暑輔也沒有幾天,就回家耍廢,
Thumbnail
各位聽眾尤其是在外打拼的浪人,有沒有覺得回家會有些不適應呢? 我記得那時後的暑假回到家後,剛開始會覺得阿家裡的床好舒服, 廁所還是家裡好,晚餐還是媽媽煮的最好, 但是開始幾天後就覺得,想出去放飛呢? 那是後高中的暑假後, 就會到家裡兩個月,雖然不用上課,不用考試,暑輔也沒有幾天,就回家耍廢,
Thumbnail
哈囉!我是稀飯! 一個剛離開校園不久的畢業生 最近又到了新生放榜的時期 趁著校園回憶還沒被我忘記 趕快分享一下第一次住校需要準備什麼 以及有哪些小細節需要注意的!
Thumbnail
哈囉!我是稀飯! 一個剛離開校園不久的畢業生 最近又到了新生放榜的時期 趁著校園回憶還沒被我忘記 趕快分享一下第一次住校需要準備什麼 以及有哪些小細節需要注意的!
Thumbnail
看到MM做一個女生獨居系列,突然想說,大學之後我就一個人住,不如我也來講講? 才怪。其實是上星期我跟旗魚說想買一張桌子、一張椅子,因為跪坐六小時工作實在太辛苦,但不知買貴一點好抑或便宜的好。她回覆如下: 「你已經住高級套房了,不是說沒錢嗎?怎麼還浪費這個錢買傢俱。」 所以這篇文章是我們對話整理出來的
Thumbnail
看到MM做一個女生獨居系列,突然想說,大學之後我就一個人住,不如我也來講講? 才怪。其實是上星期我跟旗魚說想買一張桌子、一張椅子,因為跪坐六小時工作實在太辛苦,但不知買貴一點好抑或便宜的好。她回覆如下: 「你已經住高級套房了,不是說沒錢嗎?怎麼還浪費這個錢買傢俱。」 所以這篇文章是我們對話整理出來的
Thumbnail
剛留學的崩潰小記事下篇,這次主要寫住家和交通那些讓人崩潰的小事把這篇收掉。 字數一樣很多,請慎入。
Thumbnail
剛留學的崩潰小記事下篇,這次主要寫住家和交通那些讓人崩潰的小事把這篇收掉。 字數一樣很多,請慎入。
Thumbnail
之前和朋友聊到對方可能去日本留學之後就默默在心中誕生的題材:想用自己的視角來聊聊當初剛去日本留學時戒慎惶恐之下的幾件蠢事。 應該挺好看的,但實用度不敢保證。
Thumbnail
之前和朋友聊到對方可能去日本留學之後就默默在心中誕生的題材:想用自己的視角來聊聊當初剛去日本留學時戒慎惶恐之下的幾件蠢事。 應該挺好看的,但實用度不敢保證。
Thumbnail
大學宿舍,對沒住過的人來說有一種想像,對正在住的人來說是現在進行式,對曾經住過的人來說是一種回憶,今天來說說關於宿舍的事情,自己在上大學前對宿舍的想法是既興奮又緊張,期待宿舍生活,而很幸運的,我遇到了好室友,也蠻滿意我的宿舍現況。
Thumbnail
大學宿舍,對沒住過的人來說有一種想像,對正在住的人來說是現在進行式,對曾經住過的人來說是一種回憶,今天來說說關於宿舍的事情,自己在上大學前對宿舍的想法是既興奮又緊張,期待宿舍生活,而很幸運的,我遇到了好室友,也蠻滿意我的宿舍現況。
Thumbnail
三點多離開家後,就算已經登機也還無法睡著。 為了能早點到達日本處理租房的事,我們的班機是一早七點起飛。 五點多到了機場check in後就一直沒有辦法鬆下心休息,可能是興奮、可能是緊張擔憂,更多的竟然是離家的不捨。 我望著街景,從繁華的難波穿越馬路,最後來到巷弄間的一棟大樓裡。
Thumbnail
三點多離開家後,就算已經登機也還無法睡著。 為了能早點到達日本處理租房的事,我們的班機是一早七點起飛。 五點多到了機場check in後就一直沒有辦法鬆下心休息,可能是興奮、可能是緊張擔憂,更多的竟然是離家的不捨。 我望著街景,從繁華的難波穿越馬路,最後來到巷弄間的一棟大樓裡。
Thumbnail
台日租房條件的不同,讓我在離家多年之後,真正打造出有歸屬感的「家」
Thumbnail
台日租房條件的不同,讓我在離家多年之後,真正打造出有歸屬感的「家」
Thumbnail
喂,小哥,你老實告訴我,這房間乾淨嗎?不過問你們這種房屋仲介也沒用,不乾淨你也不會說,不然怎賺得到仲介費呢?我告訴你,我租房子那麼多年,八字輕甚麼都遇過,你不信邪?那我跟你說一個故事。 那年我大一,卻沒有大學新鮮人的自由與快活,因為家中經濟無法供我念書,我只靠微薄的獎學金和
Thumbnail
喂,小哥,你老實告訴我,這房間乾淨嗎?不過問你們這種房屋仲介也沒用,不乾淨你也不會說,不然怎賺得到仲介費呢?我告訴你,我租房子那麼多年,八字輕甚麼都遇過,你不信邪?那我跟你說一個故事。 那年我大一,卻沒有大學新鮮人的自由與快活,因為家中經濟無法供我念書,我只靠微薄的獎學金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