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6/01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解析B型肝炎病毒傳染途徑,杜絕肝炎找上門,肝膽專科醫師圖文說明

    50歲的坤伯是位B型肝炎帶原者,血液裡面一直都有B型肝炎病毒的存在,肝功能偶爾正常、偶爾不正常。因為沒有明顯症狀,患者就認為不需要治療。
    「定期檢查的過程中,發現他血液中的病毒量還是都偏高,超音波檢查也看到肝臟有纖維化的現象。」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肝膽胰內科莊萬龍教授表示,「經過三、四年持續不斷的鼓勵,患者終於決定接受B型肝炎的治療,結果正準備要開始治療的時候,發現肝臟裡面已經長出一顆肝癌,讓患者非常錯愕。」
    B型肝炎帶原的病人,如果血液裡面的病毒量比較高,肝臟又有發炎,甚至有纖維化的狀況,都是肝癌的高危險群,莊萬龍教授提醒,應該要及早治療B型肝炎,以避免進展為肝硬化,甚至肝癌。
    經由血液、體液傳播的B型肝炎病毒
    B型肝炎病毒是經由病人的血液、體液,經過傷口來傳染,莊萬龍醫師指出,與患者共用針具、牙刷、剃刀、刮鬍刀等,可能遭到感染B型肝炎病毒。在消毒不完全的狀況下,刺青、紋眉、繡唇、刮痧、穿耳洞也會傳染B型肝炎。
    日常生活中,跟B型肝炎帶原者一起吃東西、握手、擁抱,並不會受到傳染。
    呵護寶貝,提防母嬰傳染
    母嬰傳染就是過去所說的垂直傳染,莊萬龍教授說,如果媽媽是B型肝炎帶原者,B型肝炎病毒可能經由胎盤傳給胎兒,或在生產過程中,媽媽的血液接觸到嬰兒,讓嬰兒受到病毒的感染。這種母嬰感染,差不多占B型肝炎傳染的40-45%。
    「嬰兒是否會受到感染,與媽媽血液中的病毒量有關。」莊萬龍教授說,「如果媽媽血液中病毒量達到每毫升100萬以上,傳給嬰兒的機會就很高。」
    為了預防母嬰傳染,台灣從1984年開始,只要媽媽有B型肝炎帶原,生下來的嬰兒都需要施打B型肝炎疫苗;從1986年開始,所有小朋友出生後都一律施打B型肝炎疫苗。
    從2019年開始,若媽媽有B型肝炎帶原,除了施打B型肝炎疫苗之外,還會在出生24小時內替新生兒接種B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以降低感染B型肝炎的機會。
    大規模施打B型肝炎疫苗讓B型肝炎的帶原率從過去的15-20%,大幅下降至0.8%,成效非常卓越!
    水平感染要小心預防
    B型肝炎的另一種傳染模式為「水平傳染」,莊萬龍醫師解釋,水平傳染是在出生之後,經由血液的接觸而遭到感染。在過去消毒設備較不完善的年代,可能經由打針、看牙齒等醫療處置傳染B型肝炎。也有些患者是在接受刺青、穿耳洞、紋眉、針灸、拔罐、刮痧時遭到傳染。只要消毒不完全,病人血液裡的病毒就可能經由傷口侵入體內造成感染。
    在3、40年前,B型肝炎帶原率較高,有時候會遇到患者因為急性肝炎發作,甚至是猛爆性肝炎而住院,莊萬龍教授說,經過詢問才發現是最近剛結婚,因為另一半有B型肝炎帶原,而經由性行為傳染。
    這種結婚以後,因為性行為產生的肝炎,被稱為「蜜月期肝炎」,莊萬龍教授說,蜜月期肝炎在過去偶爾會見到,如今,年輕人的B型肝炎帶原率大幅降低,類似案例就很少見。
    不過還是要提醒大家,B型肝炎病毒可以經由性接觸傳染,如果不清楚自己是否有B型肝炎帶原,或是否有B型肝炎抗體,建議要接受檢查,及早做好預防與治療。
    貼心小提醒
    B型肝炎病毒是透過血液、體液傳染,可能在生產過程傳給嬰兒,若使用消毒不完全的工具,也可能經由針具、刮鬍刀、刺青、刮痧、穿耳洞而造成傳染。另外,性行為也可能傳染B型肝炎病毒。
    日常生活中,與B型肝炎帶原者一同進食、交談、握手、擁抱皆不會傳染B型肝炎,但是請勿共用牙刷、毛巾、指甲剪、刮鬍刀。
    B型肝炎帶原者往往沒有明顯症狀,但會演變成肝硬化、肝癌,莊萬龍醫師提醒,如果不清楚自己是否有B型肝炎帶原,是否有B型肝炎抗體,都可以接受檢查,維護肝臟的健康!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