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16|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化繁為簡,台股下半年主軸展望。2022年6月16日

    其實未來台股的主軸跟應對,早已在5月舊文提示。這段大盤回檔時期,各妖股反向亂噴的狀態,已逐漸驗證我的看法
    其實未來台股的主軸跟應對,早已在5月舊文提示。這段大盤回檔時期,各妖股反向亂噴的狀態,已逐漸驗證我的看法
    錢真的就是從台股流出去了。
    這句話是個人三月升息循環以來一直觀察的最重點跟提醒,在三月升息前就一直提醒的,要觀察升息跟縮表的實際影響狀況才能決定未來操作應對的大方向。
    事實上呢?
    三月的大盤日均量是3266億。
    四月的大盤日均量是2709億。
    五月的大盤日均量是2380億。
    六月目前的日均量是2170億。
    在六月十六日Fed升息三碼之後,六月底縮表動作會正式展開。也就是說七月之後,台股大盤的日均量能會進一步萎縮到2000億之下,對應的指數也會相當令人憂心。
    即便台灣年底有選舉因素,政策做多,官股、四大基金護盤撐住了指數,可以想見的是,權值股只是撐盤,沒有多少表現的空間,因為撐盤反彈之後,護盤的一方絕對會將籌碼丟出,籌措下一波護盤的資金,在這樣的循環之下,大多權值股的空間只會越來越小、逐漸死魚化。
    這是三月以來這段期間,有參與權值股搶反彈的人,會深刻感受到,即便價格搶的漂亮,獲利空間也越來越小的主因。
    要承認這件事實。
    整體量能的關係,除了極少數有自己題材的孤鳥型權值股以外,未來一段時間都會是中小型股票的舞台。
    不敢玩被鎖碼的中小型妖魔鬼怪股(生技、莫名奇妙題材的小型電子妖股群...),那績效可能就是會輸給敢玩的人
    像前兩年那樣,整個權值族群(半導體、航運、金融....)齊揚的資金量能潮時代過去了,未來大概率只會是一般人下不了手的妖股群亂輪動的時期。
    那公開發文一向保守穩健的我,會去玩這些妖股嗎?會,小額資金參與,但應該不會公開分享。
    那一般人怎麼辦?不怕倒的權值股中短時期內只能乖乖領股利,看著在區間裡死魚或因為整體量能撐不了,隨著指數再破底,但又無能去碰妖股。
    很簡單,無法駕馭妖股不玩妖股的一般人有幾個選擇。
    一是所有資金全鎖銀行定存,確認市場已反應並解決了通膨問題,密集升息潮過去了再重新開始投入股票市場積極操作,等待時間要多久?至少得看到這波升息潮可見月份9月之後。(這還有一個簡單觀察點,個人認為俄烏事件沒暫時打住,通膨很難真正開始有解)
    二是看自己資金餘裕程度,真心不介意中短線股價漲跌,就可以分批小量慢慢買一些不怕倒、長線角度持有的權值股套著領股息等待(例如2026年前長多的國泰金)。
    但必須做好心理準備,沒量的前提下,權值股很難有機會立即往上突破,從月K線上看,可能一段時間內只會看到月K線反覆測底、然後收腳、再測底、再收腳....唯有一根沒有收腳且出量的長黑月K,才能開始嘗試一波中長期的權值股波段走勢操作。
    三是不做空為原則的個人要走的路,妖股會小玩(不公開),權值股的區間會加減賺月K收腳的機會(對帳單加減公開)。主要心力會放在另一方面:
    不是只有權值股有孤鳥型股票,中小型股票的孤鳥更多,不太跟大盤連動的中小型股票當中,還是有很多有自己競爭力跟夢想題材的個股,不論是成長股或轉機股,只要能看的清楚前因後果跟有可能成真的未來基本面,這些中小型股票對我來說就不是妖股,而是能安心持續操作的標的,或許走勢不會像那些已被鎖碼的妖股群那麼妖,但是持有操作會相對安心,因為看的懂。
    簡單舉例,三陽去年經營環境逆風的沉潛跟調整,迎來今年大盤量能反轉,中小型股票憑自身題材跟競爭力的股價表現機會,登玉山是一條漫長的路,走這麼久,現在才逐漸接近孟祿亭啊。
    只是三陽個人鼓勵低接的安全價格點已過,就如去年說的,現在才在問能不能買的人,就只能自憑本事了。
    單看今天(16日)從開盤到中午12點的走法,現在的三陽,要短線交易真的只能靠自己的本事,沒人能指引。只能肯定的是,願意相信三陽是成長股,買在26-28元甚至更前波22元以下的存股者,就是看戲讓人幫抬的心態而已。
    之後一段時間,個人的發文主軸,重點會在中小型轉機或有大成長可能性股票的分享,跟三陽一樣,在沒人看好、市場有疑慮之時安全價風險有限,逢低切入等待。
    只是這類標的選擇,外觀在初始看起來都會像是冷門股的分析,所以在發文方面的拿捏會很難,一開始的想法是只分享對帳單,不說太多,後來想想,這樣更像是要讀者不分青紅皂白即參考,外表看起來更像暗示別人參考後抬轎,還是不妥。
    所以這類標的,還是會像之前的三陽這樣,說的巨細靡遺,該講的分析跟持續觀察都會講,參不參考在各人,但是到了價格區間已非絕對安全時,不適合再多講的情況,也會及時住嘴,反正到時讀者再怎樣都是停利,自己決定為好。
    另外還有一點,未來發文沒有限制器了,不會限縮發文跟別人標的重不重疊這件事,因為後來我發現,光看貨櫃航運,我不再講之後,別人講再多,講的好幾番超級大道理,但是持續也停損了好幾番,都已經不知道輸幾次10%了,我實在沒必要因為這麼韭的發言者來限制自己的發言。
    然後,最近要開始提領之前沒領出的稿費,因為我決定稿費的用途了,用途跟下一檔個人的轉機標的有關,暫時應該沒人能猜到我的用法,用途未來應該會公佈。
    然後,我的斜槓寫作目標在兩個月時間的自我檢討後也修正,不以博愛為導向了,未來只要發文初始是鎖住的,就不會再打開,留言區累積的提問若不牽涉重點會直接回覆,但若牽涉重點,會在累積到一定程度時直接寫新文章回覆。
    最後,是未來訂閱價格的決定:
    一是我不想以低價爭取讀者,所以再怎樣都要比人貴,因為價格就沒人看,那就是能力不足,只能自賞。
    二是因為未來主要標的的類型比較偏向中小型股,讀者基礎人數本來就少,再加上因為價格調整而限縮,或許整體來看也不是壞事。
    三是未來主要發言除了大盤的階段看法以外,大都是中小股分析的關係,文章也不會再解鎖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以上。
    2022年6月16日 AM12:00
    寫於Fed 升息三碼後,台灣銀行六月利率決策未決之前。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格式不限、內容不限的隨意文章。純粹個人心得抒發以及自我紀錄檢討,不代表任何推薦。 請以質疑的心態看待任何內容 注意風險。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