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媒泰勒·亨利:死後人生》:亡者不滅

《靈媒泰勒·亨利:死後人生》:亡者不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在Netflix看《靈媒泰勒·亨利:死後人生》(Life After Death With Tyler Henry)之前,其實我從未聽過Tyler Henry這個靈媒,當然也不知道他在荷里活有多紅。

有一次看見有人介紹這影集,因為我一向對靈媒和死後世界十分有興趣,所以很自然的開來看。

之前其實也有看過Netflix有關死後世界的紀錄片《死而不亡》(Surviving Death),當時也有出現過很多靈媒,紀錄片中許多內容都是我早已知曉的,所以沒對我帶來多大震撼,對於那些出現的靈媒,也是半信半疑。

這次看《靈媒泰勒·亨利:死後人生》,看第一集時覺得這個年青的靈媒笑容實在太虛假了(因為笑得太燦爛),對於他的通靈事件也沒有多大感受,可是一集一集看下去之後,漸漸感受到他的通靈不是弄虛作假,而他的笑容背後其實隱藏許多情感,譬如他內心的不安,譬如他想為對方帶來溫暖的安慰,譬如他面對對方的傷感時的不知所措等等。

越往後看,會越感覺到他也有脆弱的一面,尤其是他的身體其實不算好,但他還是很努力的用他的能力幫助別人,於是越來越喜歡這個男孩。

接受通靈的人都是因為有親友過身,許多人對於去世的親友始終念念不忘,又或者耿耿於懷,通靈未必能完全解答到心中的所有疑問,但是當知道過身的人並沒有消失,在另一個世界仍然存在著,而且心中沒有任何怨恨也沒有痛苦,反而過著輕鬆自在,那麼接受通靈的人應該會感到釋懷吧。

觀眾看著一個又一個通靈個案,雖然九成都是死亡個案,但是每一宗死亡也不盡相同,每次帶出的感受也完全不同,有幾宗個案我真是看到差點哭了出來,通常觸發感觸的都很接近自身經歷,像有一次Tyler Henry為一個男人通靈時,聽到對方的戀人是怎樣逝世後,他因為想起自己的戀人而激動得無法接續下去。

當看到他在為別人通靈時所觸發的情緒,便感受到他的真摯。

Tyler Henry十歲開始有通靈感應,其後他不斷嘗試為別人通靈,甚至為了練習舉辦通靈會,同時為多人通靈,後來更於2016年起一連三季參與Hollywood Medium with Tyler Henry,因此聲名大噪。

如此所述,之前我根本沒聽說過他,直至看Netflix的《靈媒泰勒·亨利:死後人生》,此實況紀錄片從請他通靈的預約名單中(預約名單超過30萬人)挑選出參與者,而Tyler Henry在事前並不知道對方是誰,直至他帶到現場為對方通靈。

除了為別人通靈外,此節目還拍攝他追蹤自己身世的過程,他的母親直至數年前才知道自己與家人沒有血緣關係,而且她一直視為母親的人更是殺人犯,雖然他能為別人通靈,但是對於自家的事由於太接近反而無法得到感應。

雖然有人質疑他的通靈術是用了cold reading等技巧,我看第一、二集時還會有點質疑,但再看下去就覺得不可能完全是假,除非那些接受通靈的人全部都是演員吧,否則沒有人會願意拿自己傷感的家事來演出,尤其死亡的是自己的子女。

到尾二那集,他回去故鄉探望舊友,當時他說感應到要避免火光之類的畫面,問對方有沒有類似房子失火的重大事故,當時舊友兩夫婦面面相覷一臉茫然,表示沒有啊,結果當晚舊友的道觀博物館便因為一個短期居留者縱火而失火。Tyler Henry表示他在通靈時偶然會看到未來的影像但他當下沒意識到是指向未來。除非節目誇張到人為縱火,否則這不可能是做假吧。

關於通靈,我相信有些人確有此能力,但亦有很多人弄虛作假。

因為喜歡這男孩,所以後來又找來他的著作來看,對他的生平有更深入的認識。

《靈媒泰勒·亨利:死後人生》有著另類的療癒,雖然是旁觀他人的不幸,但自己也一定遇到過親友過世的情況,於是看到別人的通靈結果,雖然與自己的經歷沒有直接關係,但如果選擇相信死後的世界,選擇相信亡者不滅,那感覺應該會比較好吧。

看完整輯《靈媒泰勒·亨利:死後人生》依然覺得看不夠,如果會繼續拍第二季就好了。

Netflix傳送門:https://www.netflix.com/title/81190041

avatar-img
梁淑淇的沙龍
107會員
806內容數
每次看到好書、精彩電影和劇集都想向別人推介,實在不能只有我看到啊,如果我的文字能讓你對某本書、某齣電影或劇集感興趣,繼而找來看,真是功德無量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梁淑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直到寫出完美小說》的書名有一定的吸引性,到底什麼是完美小說?由開始到寫出完美小說的過程中,又會發生什麼事呢? 書中主角提到他心目中的完美小說,是能夠為一個人的人生帶來決定性轉變的小說。在看過那本小說之前和之後,他所看見的世界將截然不同,而且再也無法逆轉。 所以,這是一本關於寫出符合上述條件的小
《進烤箱的好日子》好看,但好像有點難解釋這本小說怎麼好看法,那不是以情節先行的小說,故事內容不是重點,那是一個女性的成長記,也是關於寫作回憶錄的過程。 主角一開始就表明因為無法寫出小說,於是決定寫回憶錄,而作者表明小說與回憶錄的差別在於「真實」,因此為求真實,主角在寫作回憶錄的過程中,盡可能尋找回
誰不想中獎呢?十個人大概有九個舉手表示希望中獎,第十個沒舉手也必定在心裏默默希望中獎。 有人討厭不勞而獲,從不主動買彩券,但生活中總不乏抽獎機會,像公司派對上的抽獎活動便避無可避。但凡抽獎,必然會有中獎者,以及更多沒中獎的人。大家理所當然認為中獎者是幸運兒,這麼多人沒中獎,偏偏你被抽中啊,怎麼可能
《直到寫出完美小說》的書名有一定的吸引性,到底什麼是完美小說?由開始到寫出完美小說的過程中,又會發生什麼事呢? 書中主角提到他心目中的完美小說,是能夠為一個人的人生帶來決定性轉變的小說。在看過那本小說之前和之後,他所看見的世界將截然不同,而且再也無法逆轉。 所以,這是一本關於寫出符合上述條件的小
《進烤箱的好日子》好看,但好像有點難解釋這本小說怎麼好看法,那不是以情節先行的小說,故事內容不是重點,那是一個女性的成長記,也是關於寫作回憶錄的過程。 主角一開始就表明因為無法寫出小說,於是決定寫回憶錄,而作者表明小說與回憶錄的差別在於「真實」,因此為求真實,主角在寫作回憶錄的過程中,盡可能尋找回
誰不想中獎呢?十個人大概有九個舉手表示希望中獎,第十個沒舉手也必定在心裏默默希望中獎。 有人討厭不勞而獲,從不主動買彩券,但生活中總不乏抽獎機會,像公司派對上的抽獎活動便避無可避。但凡抽獎,必然會有中獎者,以及更多沒中獎的人。大家理所當然認為中獎者是幸運兒,這麼多人沒中獎,偏偏你被抽中啊,怎麼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