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導入AI-醫療"AI"真的有用嗎?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某天我看到一篇新聞,提到透過AI(人工智慧)幫助某項護理工作減少時間,能夠將原先的工作5分鐘時間減少至2分鐘,我不禁莞爾一笑~就我所知,那項護理工作在我熟知的醫院中,一般來說就只要2分鐘,你沒有看錯,就是2分鐘,甚至就是以2分鐘做為指標,來規範該醫院的護理師達到這件事,或許是每間醫院的狀況不一樣,但是AI的神話有時候也讓我在工作上覺得很困擾,寧願相信AI可以解決任何事。
  這裡就要從智慧醫療在台灣如何開始說起,在台灣智慧醫療計畫起源試辦時間約莫2007年與2008年行政院就開始推動了[1],包含RFID應用、電子病歷、與健康資料庫的應用等計畫[2],筆者認為這些項目是非常務實且推行到現今有幫助的計畫,除了遠距醫療因為醫療法規上較難推行外。
  智慧醫療在台灣再次被探討與定位的時間應該是在2016年,有興趣可以搜尋國家發展委員會委託台灣大學研究的「智慧醫療關鍵議題與對策之研究」內容,其內容是比較各國智慧醫療推行的狀況,並且組成大量專家學者,其主軸定位在遠距醫療、智慧照護、智慧醫院與醫療AI[2]。
  新聞上開始報導大量智慧醫療,讓智慧醫療變成顯學,大概是AIphaGO在2017年打敗職業棋士柯潔後,也開啟AI大智慧時代,任何事情套上"AI"或是"智慧"兩字,變成商業上行銷的手段,涉及範圍包含資通訊、自動化、影像辨識、大數據,只要涉及就能加上"智慧"兩字、加上"AI"的條件就是只要電腦幫你做選擇甚至只是自動化都說是"AI",所以這裡的"AI"就是泛指那些說自己是"AI",並且以我看過的內容做為依據,當然可能對於某些人來說並不是,會認為就是現在討論的大數據(其實更原始名字是數據科學),也就是分類器(這裡泛指分群分類的數據處理方法),當然如果能夠幫助他人,甚至是對於醫院有幫助,名字夠炫炮也是好事,因為這是商業化的第一步,取個好名字,但是最怕的就是用途不佳,又開始大力宣傳,浪費許多金錢與時間。
  現今在智慧醫療風潮上,大家都想要搞"AI",如果想要了解有哪些正在執行的大量"AI"題目,可以去看AIGO計畫網站[3],並沒有推薦各位參與,是可以看看審視通過的計畫有哪些,而這裡提供幾個判別醫療"AI"是否有用的方法,可以去網站自己評估看看。

1."AI"需要的資料是否完善?

  醫療"AI"的用途大項目分成幾種,醫療影像辨識、預測、演算法、自然語言與語音辨識,這幾個方向在醫療領域上都是有陸續延伸與研究。
  例如:各種AI影像辨識XX疾病,告訴你多少準確率;專門在比拚預測準確度的比賽像是kaggle[4];演算法則是在醫療數據分群、分類或是最佳化後應用於醫療;自然語言與語音辨識則是在於AI客服機器人,亦或是語音輸入病歷等等,原因還是在資料蒐集的狀況,資料需求格式與資料量是最主要的重點,所以以這幾項AI影像辨識現今要準確度高,只有人工標記的方式,人工標記的影像數量不足就無法應用;大數據顧名思義需要大量的數據,預測則非常需要大數據與專家知識的補足,才能知道今天是哪個關鍵因素影響到這些狀況,導致未來病患增加,或是醫材短缺;演算法如果沒有適當的數據與專家知識的輔助,並且資通訊設備補齊,演算法就會像是玩具一樣好玩而已,像是推薦哪位醫師看診,亦或是找停車場空位,缺乏任一條件皆會導致推薦誤判或是無法使用;自然語言與語音辨識,我認為自然語言的部分需要仰賴語言專家的知識去標記詞性的資料,才能獲得足夠的辨識率並達到應用階段,語音辨識則是聲學方面的研究,這部分難度在於需要大量且重複語句的聲音檔案去進行AI訓練,且會因為不同口音語法而導致辨識錯誤,雖然辨識錯誤能夠建構資料庫去修正,但每個單詞都需要建構一系列相似詞的資料庫去修正是不易的,現今大多數是透過大公司的工具直接應用,並建構資料庫去修正,並且單詞指令式的使用是最沒問題的,若要可以溝通回應,需要是個人使用並建構個人資料庫去修正,或者是訓練人的說話方式配合語音辨識,提升辨識率。

2."AI"辨識率或是預測精準度是否足夠應用?

  辨識率與預測精準度,第一前提是上述資料的完善程度,加上資料前處理與標記的精準度,尤其圖像與聲音會因為資料庫的種類影響很大,例如:不同方向的圖片或是不同國家的口音,都會影響到辨識率與預測精準度,這也是深度學習的痛點。
  舉例來說:目前AOI自動光學檢測設備,一開始需要花費大量時間標記辨識規則與規範光線的狀況等,以達到辨識率99%,但這是仰賴人工的方式調整參數、定義規則與規範使用場域的結果,並且需要定期修正、除錯與調整參數。另一方面AI圖像辨識相較之下沒有上述問題,只需有資料集丟入模型訓練,就無需仰賴人工且適用場域廣泛,但是當模型建立完成後,辨識過程是無法被干涉。因此辨識率非常仰賴資料的狀況,目前正在研發與建構的方式為AOI結合AI的方式,可套用至其他場景以達到真正產品可靠度的提升。
  回到辨識率與預測精準度,這兩項在醫療領域上是非常重視的,現今普遍社會觀點依舊是信任醫師的專業判斷,AI辨識只是輔助的狀況,不管預測精準度達到多少,若沒有解放醫生並完全依據機器判斷,AI辨識就沒有使用的必要性,除非醫生本身看診判斷比AI辨識率低很多,即存在必要性,因此辨識場景很重要,若今天需要辨識的狀況為人眼的極限,可能速度快、容易疲憊與細小不易確認的病徵影像,連醫護人員都難以辨識,此時使用AI進行影像辨識就極其重要,例如:半導體生產狀況,在沒有相應的檢測設備下,透過AI預測進行排程,或是細微之病理資料,人眼不易查找的狀況,但是不容易不代表沒辦法,人眼無法做到交疊狀況數量的清點辨識,舉例來說,橘子交疊一起,只露出部分,是無法猜出後面有沒有,如果不同種類相似的水果,儘管標示出來,但是交疊的狀況將特徵遮蔽,就會造成無法辨識出的狀況,目前還無法有效克服,因此這部分還是取決於資料,像是病理資料是3D圖像資料,病徵細微而不清楚,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尋找,因此若是水果也能3D成像,只要能擷取特徵,辨識就不成問題。
  預測方面,在醫療上,最困擾的還是非預期的狀況,例如疫情的當下,預測因外在因素而改變,回到目前預測的兩種方式,一種是考慮外在因素,另一種僅考慮頻率,像是心電圖適合使用心電頻率評估病患情形,不管是甚麼方式,當涉及到醫學疾病辨識上不管是心電圖資訊或是疾病圖像辨識,若是沒有達到95%以上,並且在有醫師擔保預測是準確的情形下,使用者還是會有疑慮,而時間預測上若沒達到85%~90%準確率,是會被病患或是醫護人員不信任,導致預測資料無法配合改變資源配置或是行動措施。
  自然語言與語音辨識面臨辨識速度慢與辨識率低的問題,若是要解決又需要大量的標記資料,如果不是完成品,則醫護人員在應用上出現上述問題,就會瞬間棄用,尤其是講求效率的急診醫護人員來說,更是沒有足夠的時間測試沒有完備的方案,因此若是速度上無法比起原先醫療作業方式還要快速,並且辨識率沒辦法達成95%以上,就不是一個好的解決方案。
  演算法需要的是提供有感的解決方案,沒有達到改善比率的10%都不是一個好的解決方案,所以更看重的是主題、情境與目標值,這部分可以分享的內容很多,後續文章再跟各位分享。

3."AI"是否真的商品化並且大賣?

  為什麼大部分的醫療"AI",並沒有在任何一個地方廣泛的應用,如同車牌辨識或是人臉辨識已經是很生活化的產品,最主要還是辨識率不足以達到理想使用情境中的"病患的需求",目前醫療"AI"沒有產品性能能夠達到取代醫師的程度,因為"病患的需求"非常的難達標,台灣"病患的需求"叫做主觀的100%的名醫思維,若是沒有名醫背書,那醫療"AI"就只是實習醫師看診的信任程度甚至更低。當病患看診認知到自己得到絕症,會寧願看好幾個名醫總結出自己的答案,不會相信醫療"AI"準確95%的事實,而是相信多個名醫給你的回饋,因此主軸放在辨識率要達到"病患的需求"是有難度的。
  因此這裡就要談到另外兩個需求,醫護人員的需求醫院院方的需求醫護人員需求是工作作業上變輕鬆或是負擔減低,醫院院方的需求是降低成本與提高利潤,因此如同前述,醫護人員需求如何滿足呢?就是提高流程作業效率與減少不必要的浪費,而醫院院方需求如何滿足呢?就是評估醫療"AI"成本與後續回饋金額,筆者認為上述這兩項需求是醫療"AI"成功商品化與大賣的關鍵,純粹就是找到好的應用場景創造出好的應用場景,這部分如何實現會再後續跟各位分享。
第一次在部落格分享,歡迎訂閱此專欄,並交流不同的想法,不吝給予賜教,謝謝你們。
參考資料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人工智慧(AI)技術在醫療領域的應用正快速推動醫療服務發展,從智能診斷到個性化治療,AI顯著提高了診斷精度、治療效果及病患管理效率。儘管面臨挑戰,AI在提升診斷準確性和優化醫療資源方面的潛力不可忽視,未來將持續改革醫療行業。
Microsoft Azure AI 900 證照,把準備資料整理分享給大家。 AI 是可模仿人類行為與能力的軟體,主要的工作包含: 機器學習:這通常是 AI 系統的基礎,且是「指導」電腦模型進行預測並從資料中得出結論的方式 電腦視覺:透過相機、影片和影像,以視覺方式解譯世界的 AI 功能
Thumbnail
在醫療保健行業中,患者記錄管理是確保高質量護理和服務效率的關鍵環節。然而,傳統的紙質記錄系統面臨著眾多挑戰,包括資料存取不便、信息共享困難和錯誤率較高等問題。隨著技術的進步,電子健康記錄(EHR)系統的引入正逐步改變這一格局,提升了患者服務質量並優化了操作效率。
Thumbnail
Ailisi診所次世代HIS系統透過全面的數位化轉型,提升診所運營效率、改善患者服務質量並降低成本。系統涵蓋了診所運營的各個方面,包括掛號收費、醫囑處理、申報、藥局管理、電子病歷、影像管理、診療活動管理、遠距服務、後勤管理等,為診所提供全面的管理與服務能力。
Thumbnail
醫療保健產業面臨多種挑戰,像流行病、慢性病、心理健康問題和醫療專業人員短缺等,而生成式人工智慧 (Generative AI) 則有機會來解決這些挑戰。 根據摩根士丹利 (Morgan Stanley) 所提供的資訊,認為人工智慧在醫療領域的市場機會,估計高達 6 兆美元,突顯了這項技術的商業價值
Thumbnail
「智慧醫療」不斷躍進為的就是精準治療,現在中醫也有「經脈血壓計」!遠距把脈、病理大數據分析與AI技術;您也誤入「養生陷阱」了嗎?本書除了大家常爭論、疑惑的流行養生話題,案例中還分享很多一般大眾不知道的醫療知識。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人工智慧的定義和發展,以及在醫療、金融、製造、交通、教育等領域的應用。探討了AI的優勢和挑戰,以及AI在未來社會中的角色。作者提出了對AI發展的個人觀點和建議,強調了謹慎發展AI並制定相關法律法規的重要性。
Thumbnail
依照各機構去研究的醫療產業領域 規劃投資者幾乎都是往精準醫療或數位醫療相關 精準醫療、遠距醫療跟醫療檢測是比較可以合作的,因為這些可以運用到科技業的專業領域 達成1+1大於2的產業商機才是現在很多AI結合生技醫療的重點 近期看到很多科技公司進軍生技的原因就是"多角化經營需求是占比最高
Thumbnail
多模態資料與模型目前在人工智慧領域是主流話題之一。多模態對於醫學研究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能夠提供疾病的全面觀點,從來自不同來源和類型的數據(如醫學影像、文字病歷、臨床數據與生理訊號等)結合起來,使得醫學偵測與診斷更加準確和全面。
Thumbnail
人工智慧(AI)作為一種新興技術,近年來在各個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然而,是否能夠完全取代人類,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之一。在探討這個問題之前,讓我們先來看看AI的優缺點及應用前景。 1. 優點: 效率提升: AI可以在短時間內處理大量的數據,從而提高工作效率,節省時間和成本。 精準度提高:
人工智慧(AI)技術在醫療領域的應用正快速推動醫療服務發展,從智能診斷到個性化治療,AI顯著提高了診斷精度、治療效果及病患管理效率。儘管面臨挑戰,AI在提升診斷準確性和優化醫療資源方面的潛力不可忽視,未來將持續改革醫療行業。
Microsoft Azure AI 900 證照,把準備資料整理分享給大家。 AI 是可模仿人類行為與能力的軟體,主要的工作包含: 機器學習:這通常是 AI 系統的基礎,且是「指導」電腦模型進行預測並從資料中得出結論的方式 電腦視覺:透過相機、影片和影像,以視覺方式解譯世界的 AI 功能
Thumbnail
在醫療保健行業中,患者記錄管理是確保高質量護理和服務效率的關鍵環節。然而,傳統的紙質記錄系統面臨著眾多挑戰,包括資料存取不便、信息共享困難和錯誤率較高等問題。隨著技術的進步,電子健康記錄(EHR)系統的引入正逐步改變這一格局,提升了患者服務質量並優化了操作效率。
Thumbnail
Ailisi診所次世代HIS系統透過全面的數位化轉型,提升診所運營效率、改善患者服務質量並降低成本。系統涵蓋了診所運營的各個方面,包括掛號收費、醫囑處理、申報、藥局管理、電子病歷、影像管理、診療活動管理、遠距服務、後勤管理等,為診所提供全面的管理與服務能力。
Thumbnail
醫療保健產業面臨多種挑戰,像流行病、慢性病、心理健康問題和醫療專業人員短缺等,而生成式人工智慧 (Generative AI) 則有機會來解決這些挑戰。 根據摩根士丹利 (Morgan Stanley) 所提供的資訊,認為人工智慧在醫療領域的市場機會,估計高達 6 兆美元,突顯了這項技術的商業價值
Thumbnail
「智慧醫療」不斷躍進為的就是精準治療,現在中醫也有「經脈血壓計」!遠距把脈、病理大數據分析與AI技術;您也誤入「養生陷阱」了嗎?本書除了大家常爭論、疑惑的流行養生話題,案例中還分享很多一般大眾不知道的醫療知識。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人工智慧的定義和發展,以及在醫療、金融、製造、交通、教育等領域的應用。探討了AI的優勢和挑戰,以及AI在未來社會中的角色。作者提出了對AI發展的個人觀點和建議,強調了謹慎發展AI並制定相關法律法規的重要性。
Thumbnail
依照各機構去研究的醫療產業領域 規劃投資者幾乎都是往精準醫療或數位醫療相關 精準醫療、遠距醫療跟醫療檢測是比較可以合作的,因為這些可以運用到科技業的專業領域 達成1+1大於2的產業商機才是現在很多AI結合生技醫療的重點 近期看到很多科技公司進軍生技的原因就是"多角化經營需求是占比最高
Thumbnail
多模態資料與模型目前在人工智慧領域是主流話題之一。多模態對於醫學研究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能夠提供疾病的全面觀點,從來自不同來源和類型的數據(如醫學影像、文字病歷、臨床數據與生理訊號等)結合起來,使得醫學偵測與診斷更加準確和全面。
Thumbnail
人工智慧(AI)作為一種新興技術,近年來在各個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然而,是否能夠完全取代人類,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之一。在探討這個問題之前,讓我們先來看看AI的優缺點及應用前景。 1. 優點: 效率提升: AI可以在短時間內處理大量的數據,從而提高工作效率,節省時間和成本。 精準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