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黃冠維物理治療師, 專長在處理動作障礙、疼痛問題方面的治療師,涉獵的層面涵蓋各種中西醫、神經、骨科、疼痛、功能醫學 方面的議題,歡迎進入腦洞大開的專題吧!
骨折通常都是「意外」發生所致,像是不小心發生了車禍造成骨折、或者是運動時不小心受傷,尤其是老人家一跌倒就發生了骨折,雖然骨折是一個大家常聽到的疾病,也因為是常常發生又不會立即危害到生命,且需要較長期康復時間,所以就忽略骨折的照護,因此又不小心造成了許多後遺症,如:感染、癒合不良、關節僵硬、肌肉萎縮的症狀等等。 骨折復健治療的主要目的: 1.維持關節原有的運動範圍,亦即關節活動度。 2.維持或是強化肌肉的強度,以防止肌肉萎縮。 3.減輕浮腫。 4.鼓勵病患早期的活動與載重(但以不痛為原則)。 5.減少臥床所產生之併發症。
骨折術後的復健介入建議越早介入越好。 骨折後復健會依據關節活動度、肌力強化、全身協調與日常生活功能恢復,分為:
■第1階段:維持關節活動度 經由復健科醫師評估後,病患可以做等長收縮的肌力運動,像是靜態的幫浦運動。 ■第2階段:特定部位肌群加強 此時可以針對單一肌群訓練,保護患側安全,維持肌力又不會損傷組織。 許多骨折在打石膏時,經常會連傷處的前、後一個關節一併固定,導致活動度受到影響。所以拆掉石膏後要注意關節的活動度,在肌力訓練的時候,一併活動未受傷的關節。患部逐漸可以負重,可以針對特定部位肌群的加強。 ■第3階段:全身肌群強化與協調性訓練 當患部承重能力逐漸增加後,復健方向會轉為全身肌群強化及協調性訓練,幫助身體可以恢復到原本的機能。全身性的運動能做到肌力訓練與牽拉運動,並且恢復平衡感與動作協調。此外,全身性的運動可以同時動到更多肌群,相較於一個個練特定部位,可以花更少的時間達到一樣的效果。 最簡單的評估動作是,受傷的那隻腳已經可以單腳站立,且恢復原本的平衡感,走路、爬樓梯都沒有問題,就算是完成復健療程。想要快快養好傷,正確的復健觀念可以幫助更快恢復,也能節省因二次傷害所要耗費的醫療資源。 無論是哪種骨折,想要恢復的動機是最關鍵的,若是因為怕痛,反倒會讓復健時間拉長。除了規律做復健,每日在家練習更重要。肌力需要長時間累積,無法一蹴可幾,必須搭配復健科醫師及物理治療師安排的復健計劃,並在適度範圍內勤加活動,才能安全又有效地復原。
工商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