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21|閱讀時間 ‧ 約 11 分鐘

前世因,來世果,今世圓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這個年過得很不平靜。從28歲出嫁至今,我第一次留在北部過年,只因公婆之間糾纏超過三十年的恩怨情仇,在南部家中上演全武行。更正確地說,是七十五歲的婆婆被七十八歲的公公家暴,限制出外行動,最後是婆婆的老闆報警,警察上門關切,於是先生趕緊請假南下,載婆婆北上暫住家中。
    這已是公公第二次揮拳,將婆婆打傷,而他絲毫不覺得自己有錯,還去跟叔叔說我婆婆偷人,但這一切都是子虛烏有。他說的事是不知道多少年前聽別人說婆婆出外旅遊時一群人喝酒的事,就認定婆婆偷人,根本毫無證據,我小叔和小嬸完全不信,但當年他的外遇,卻是眾所皆知。
    從先生小二開始,公公就外遇不斷,拋家棄子,把家產敗光,欠下一屁股債,讓妻兒因票據法在外跑路。孩子一年換四所學校,而公公所賺的錢,全都跟小三在外逍遙,小三還時不時到家中跟婆婆叫囂,債主也一天到晚上門討債,這麼多年來,我婆婆計算過,至少幫公公還了一百四十萬的債務,這些錢在二、三十年前可不是小數目。
    公公長年和外遇對象在外生活,婆婆家中一貧如洗,一人含辛茹苦將三幼子帶大,她多次想輕生,但當時她的婆婆跟她說:「先生不能靠,就把兒子帶大,以後靠兒子,如果連兒子都不能靠,那就是妳的命。」幸虧婆婆十分孝順,三個孩子長大後也一心向著婆婆,也非常孝順。 婆婆因為一次劫難,車禍開腦,公公以照顧名義住進家中,雖然兩人經常鬥嘴,還算相安無事。可是最近幾年,公公經常趁小酌之後騷擾婆婆,婆婆不堪其擾,最後公公甚至出拳相向,理由是婆婆不知道以夫為天,在家相夫教子,反而整日向外,與人偷腥;但婆婆只是每日早晚外出禮佛、工作,或偶爾參與社區活動、旅遊。公公認為婆婆應該要凡事向他報告,好好在家,不要外出,但婆婆認為自己只是正常過生活,為什麼要聽一個未曾照顧自己的人的話。 婆婆北上之後,一直很想回南部生活,事情總要解決。先生對公公好言相勸,告訴公公已年近八十,再活也不過幾年,為何要打破過去和平相處的模式?可公公一心認定婆婆偷人,對不起他,應該要回來好好地聽他的話,不要隨意外出,還跟叔叔說,如果不是先生把婆婆載走,他就要讓婆婆死之類的話。因為先生和公公多次溝通都沒有共識,公公毫無悔意,先生和小叔認定,應該讓他嘗嘗苦果。 因此,沒有任何人回南部過年,他們都擔心婆婆回去,會被公公傷害致死,也希望用這種方式讓公公理解,如果他不改變,沒人會站在他那邊。無奈這歹戲拖棚太久,他們實在不想再演下去,於是小叔和先生決定要讓婆婆和公公離婚,將公公趕出家門,先生也會停止每月給公公的孝親費。
    在這之前,先生他們想怎麼做,我從來沒有插過嘴,也不想知道。有些事,知道了反而煩心,就讓他們自行處理。可是,在我知道了他們打算怎麼做之後,我跟先生說了以下的話:
    一、勸人離婚,會有因果,將來你的婚姻也會被人說三道四,導致最後離婚,千萬不要去勸婆婆離婚,婆婆想離婚是她自己的決定,絕對不能是你去勸說導致的結果。
    二、千萬不可對公公動手,也要勸小叔不能動手,因為公公犯了再大的錯,畢竟還是你們的爸爸,在倫理上你們不能打他,在法律上你們也不能打,不然他可以告你。就算你不動手,小叔動手,你也是共犯,更別說在因果上,兒子怎可不孝打父親?不要想用動手解決公婆的恩怨,他們兩人相欠債,業力不清,糾纏就不清。
    三、我明白公公的待人處事,但身為子女要善盡扶養的責任,無論再不喜歡公公,都不能讓公公在外流浪。公公再活也沒幾年,你們兄弟生活過得去,不可以讓公公連個棲身之處都沒有,若斷了金援,要他怎麼活?這是不孝,也會造下業力。
    我不希望因為公婆的恩怨,導致家族的悲劇。關於他們的事,我無法干預,也不能參與,但我希望先生能將我說的話聽進去,以免一失足造成千古恨,再回頭已百年身。
    這世界上很多事都是其來有自,因果循環,報應不爽。
    原本先生預計上週日要和小叔帶婆婆回南部,但因為我當天要去精舍開會,需要開車,兩件事剛好撞期。我心裡一直希望婆婆可以跟著我到精舍,這樣她就有機會可以解決和公公相欠的業力,讓生活回歸平靜。婆婆每天睡覺都會聽佛號或〈心經〉入眠,夜裡,我常常聽到南無觀世音菩薩的佛號在屋內迴盪,相信慈悲的佛菩薩會幫忙。週六當天聚餐,三兄弟決定讓婆婆再晚一週下去,因此週日婆婆就跟著我們一起去精舍開會。 開完會後,一開始我和阿伯及幾位師兄姐喝茶時,我說因為公公在外面放話,如果我婆婆回去,他要給她好看,所以三兄弟要把他趕出去。阿伯說我公公被煞到了才會這樣,如果因為公公被煞到而有各種異常行為,被趕出去不就太可憐了。後來我又問了婆婆,要不要請示和公公之間的因果,但她拒絕了,幸好阿伯最後用智慧解決了這件事。
    阿伯邀請婆婆進屋內喝茶、聊天,不久,他對著我說出我婆婆和公公之間的因果。前世,婆婆是一名員外,公公是婆婆當時的大老婆,婆婆那世還娶了五個妾,大老婆因人老珠黃,被員外冷落、拳打腳踢,因此瞋恨心極重,這世是來討報的。公公外遇最多年的對象,還是婆婆前世當員外時的第二個妾,這世討報至今,婆婆欠公公的債還沒還完,如果還完,公公也會離開。阿伯跟我婆婆說:「知命、認命要再造命,如果只是認命,不能改變什麼。」
    離開精舍時,一路上我向婆婆勸說,希望她能把這條業力還完,如果不要唸經,可以用捐款家扶中心或台灣世界展望會轉功德的方式,不然這件事再這麼發展下去,只會讓這個家分崩離析,三兄弟都將造下一條不孝父親的業力,從此和公公結怨,在未來世被公公討報。
    但婆婆本世實在因為公公吃了太多苦頭,怎麼可能在佛菩薩一開示完,就願意對公公的靈識懺悔呢!她還是不停地對許多人訴說公公多年來對她所做的事。一段時間後,我跟婆婆說:「您向公公懺悔,他的靈聽得到;您罵他,他的靈也聽得到,如果您想要把這條業力解開,必須要真心懺悔,不然即使有足夠的功德,迴向還是不會過,沒還完,下輩子還要還,您應該不希望下輩子再遇到公公了吧!」之後,就比較少聽見婆婆在講公公的不是了。 很感恩佛菩薩和阿伯,這段珍貴的開示讓許多即將發生的傷害就此止步,若能將功德順利迴向,先生的三兄弟就不會因此犯下拋棄、傷害父親的事,而婆婆也有機會回到原來的住處生活。先生三兄弟都對婆婆十分孝順,可是面對公公對婆婆的傷害,無法有任何退讓,畢竟他們從小就因為缺乏父親的照顧而吃了許多苦,要他們多為公公著想,真的很難。 但,孩子的生命是父母給的,《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做人要時時感恩,對父母要孝順,對兄弟姊妹、同學要友愛,對師長要尊敬。」無論父母再不是,公公與婆婆有多少爭執,都還是要孝順他們,若以父母所做壞事而不盡孝道,那是自己的錯。《六祖壇經》:「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過,但自卻非心,打除煩惱破」、阿伯也常說:「他造他的業,你修你的行」、「圓滿比對錯重要」。學習放下親人的對錯,家庭才能圓滿,心性才能提升。
    人要修行,學習忍辱,去我相。抱著執心,討一個公平正義,從一開始就偏了的心,為討報而不停地造業,傷了許多親友,就算最後走到了目的地,那又如何?若這些被傷害的人心有不甘,心生報復,則業力之網將永無止盡地糾纏下去,又有誰是贏家?公公因為前世被婆婆冷落和傷害,過著悲慘生活,這世帶著嗔恨心向婆婆討報,造下了無數的業力,讓婆婆和孩子寄人籬下,生活顛沛流離,導致自己晚年淒涼,這又何嘗不是對自己的懲罰?
    文末,真心希望婆婆能儘早還完與公公相欠之業力,這件因果就能圓滿落幕。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摩訶薩!
    (分享完畢)
    俗話說:「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能結為夫妻需要很深的緣份,這百年、千年深厚的緣分,從因果來說便是糾纏不清的業力討報。文中婆婆一生的遭遇看了讓人心疼,從年輕時的委屈忍耐,年老了還需忍受先生的言語傷害、拳頭相向,婆婆的一生,在業力引爆下,可以說都是由眼淚和心痛堆砌而成。
    然而,世間善惡都有因果,這世界上很多事都是其來有自,婆婆今生備受先生的欺凌傷害,身心承受巨大的折磨,都是源於前世為人丈夫,沒有善盡照顧的責任,對妻子冷落和傷害,只見新人笑,不聞舊人哭,讓妻子過著悲慘生活,最後孤獨、抑鬱而終。
    妻子生前的瞋恨變成死後的執念,此生依循著前世的因果,兩人角色互換,當初傷害人、折磨人的,今生變成被傷害、被折磨之人。可以說,婆婆此生所有的遭遇,皆是過去加諸在別人身上的痛苦,如今因果相循,這痛苦再原原本本地回到自己的身上。
    愛連接著幸福與痛苦兩端,人往往因為愛而幸福,也因為愛而傷痛。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上天安排兩人再度結為夫妻,「道歉」和「原諒」是婆婆此生的課題。即便婆婆最終和先生之間的因果迴向成功,還須從心底真正放下被先生傷害所產生的怨和恨。
    「人要修行,學習忍辱,去我相。抱著執心,討一個公平正義,從一開始就偏了的心,為討報而不停造業,傷了許多親友,就算最後走到了目的地,那又如何?若這些被傷害的人心有不甘,心生報復,則業力之網將永無止盡地糾纏下去,又有誰是贏家?」面對撲天而來的痛苦,沒有誰可以拯救誰,能做的,不外乎自己一步步爬起來。婆婆一生禮佛和唸佛,處處與人為善,和先生往後的餘生歲月,是相敬如賓或相敬如冰,考驗著婆婆的智慧。真正想通,從心底放下了,才是此生功課的圓滿!
    另外,身為子女要有自覺,我們都是陪伴父母修行之人,對於父母之間的「相欠債」,我們看了不捨,留下心痛欲絕的眼淚便是,情緒若再往前跨一步,就越界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課題,父母間的業力追討,做子女的要想方設法,運用種種善巧方便彌補化解,不是走極端,對父母言語侮辱、暴力相向或棄養。孝順父母是做人的根本,要謹記「圓滿比對錯重要」,父母縱然有錯,一切做報恩想,還是要孝順父母,尊敬父母,千萬不要帶入個人的情緒處理,才不會又造新因,再將這一世的仇恨帶往下一世。
    有句話說:「愛不是打造一個完美的人,而是學會用美的眼光,欣賞那個不完美的人。」每段婚姻都免不了磕磕絆絆,婚姻是否幸福,並沒有一個特定的公式,金童玉女不一定美滿,先婚後愛也不一定悲慘,世間情感千萬種,唯有珍惜彼此最可貴。一段婚姻裡,是不能分對錯,不能分虧欠的,如人飲水,冷暖只有自知,努力化解因果,盡力做到圓滿,世俗的看法也好,外人的評價也好,都不如努力過後,一切坦然的心境。
    學會接受現實是釋懷的第一步,感恩惜福此生的每一段相遇,心境轉折後更能體會,比別人經歷更深的悲痛,也會讓自己人生更豐富。有如此的領悟,便會覺得一切都不委屈,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