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第三十一戰:征大宛(3)「西征夢」的返場
付費限定

第三十一戰:征大宛(3)「西征夢」的返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此次西征夢的具體情況是這樣的,李廣利率軍一路往前走,沿途的小國由於弄不明白你這是要幹啥,紛紛緊閉城門。

在這樣的情況下,李廣利無法得到沿途給養,人家關城門你也沒有本事說服人家相信你,如此一來,想要獲得補給就只能走到哪打到哪。

而他又沒有本事將沿途的這一座座城都打下來,常常是到了一個地方,打上幾天,一看打不下來就趕緊往下個地方趕。

給養不足,跋涉疲憊,缺醫少藥,在這樣的不斷沿途損耗下,李廣利雖然最終達到了大宛,但在大宛的邊境郁成城時僅僅還剩下幾千人,而且遭到了摧毀性阻擊,死傷狼藉。

李廣利只得撤退,在返程中又遇到了一系列不友好與看笑話的待遇,退至敦煌時,幾萬人僅僅剩了十之一二。

李廣利將這一路的情況匯報給自己的皇帝妹夫,說這一路太遙遠了,還沒吃的,咱們爺們不怕打仗,就怕吃不上飯,咱能不能先不打了,等準備齊了咱再削他去?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3587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中國歷史封建百戰系列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渤海小吏的沙龍
11會員
182內容數
一起了解真實的人性與歷史脈絡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渤海小吏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話說旅行外交家張騫同誌碰上了武帝這麽個主子,他的每句話就成為了天下百姓的大禍頭。 他第二次出使西域歸來後,不僅將印度的方位給推出來了,然後造成了整個大西南的生靈塗炭,而且還對武帝說他在大宛看到了一種馬,這種馬日行千裏,出汗如血,身形極好,堪稱馬中之王。 此馬雖好,但卻是大宛的國寶,我沒能耐跟您帶回來
告別了上一戰比較神奇的公元前109年,時間來到了公元前104年。 這也是個很有意思的年份,發生了兩件大事。 一件事又影響了我們兩千年,另一件,則是一場並不成功的戰爭,但這場戰爭的影響再次難以評價。 先說第一件事,武帝時代,是全體官僚集團的作為時代。 武將首先迎來了千載難逢的功業時代,這在大一統時期是
荀彘與楊仆在實際表現上,他們就沒認為這是去攻打一個地方政權,而是抱著去晚了就沒了的心態前去搶功。 海軍還是要比陸軍快,楊仆率領著七千先頭部隊趕到後,壓根就沒等後續部隊趕來,就急急渴渴的帶著這七千人滅國去了。 楊仆的先頭部隊撲向了朝鮮的王都王險城(聽這缺德名字),開始衛右渠不知漢軍數量,閉門緊守,後來
該介紹一下斯米達這片土地了。 這片土地的記載,最早要追溯到公元前1122年,武王伐紂滅殷商後,紂王的叔叔箕子帶著五千部眾東遷到了朝鮮半島北部,建立了「箕氏侯國」,史稱「箕子朝鮮」。 這是朝鮮半島第一次接觸到中原文明,殷商的禮儀與製度也因此又延續了八百多年。 由於朝鮮半島地處偏遠,土地貧瘠,再加上總是
吞並東南沿海後,武帝又順手掃平了西南夷諸國。 早在十多年前,武帝就著手對西南方面進行滲透,也就是這個時候,接觸到了夜郎等西南諸國。 也由此留下了夜郎王那句千古大笑話:「漢孰與我大」? 後來夜郎在普及地理知識和拿了漢朝好處後,答應歸附漢朝,隨後,武帝在夜郎及其周邊地區設立犍為郡,又命司馬相如出使,陸續
趙佗死後,繼任的王太孫趙胡非常明白自己的國際定位,人家原來不叫這名字的,這名字是由趙眛改成了趙胡的。 直接將自己名字改成「胡」姿態已經不可謂不低了,武帝此時還年少,看到這麽給面子的同誌,自然也就保持了對嶺南的睦鄰友好關系。 一方面德高望重的嶺南老王新死,一方面漢帝國登基的是個半大小子,在這個關鍵的新
話說旅行外交家張騫同誌碰上了武帝這麽個主子,他的每句話就成為了天下百姓的大禍頭。 他第二次出使西域歸來後,不僅將印度的方位給推出來了,然後造成了整個大西南的生靈塗炭,而且還對武帝說他在大宛看到了一種馬,這種馬日行千裏,出汗如血,身形極好,堪稱馬中之王。 此馬雖好,但卻是大宛的國寶,我沒能耐跟您帶回來
告別了上一戰比較神奇的公元前109年,時間來到了公元前104年。 這也是個很有意思的年份,發生了兩件大事。 一件事又影響了我們兩千年,另一件,則是一場並不成功的戰爭,但這場戰爭的影響再次難以評價。 先說第一件事,武帝時代,是全體官僚集團的作為時代。 武將首先迎來了千載難逢的功業時代,這在大一統時期是
荀彘與楊仆在實際表現上,他們就沒認為這是去攻打一個地方政權,而是抱著去晚了就沒了的心態前去搶功。 海軍還是要比陸軍快,楊仆率領著七千先頭部隊趕到後,壓根就沒等後續部隊趕來,就急急渴渴的帶著這七千人滅國去了。 楊仆的先頭部隊撲向了朝鮮的王都王險城(聽這缺德名字),開始衛右渠不知漢軍數量,閉門緊守,後來
該介紹一下斯米達這片土地了。 這片土地的記載,最早要追溯到公元前1122年,武王伐紂滅殷商後,紂王的叔叔箕子帶著五千部眾東遷到了朝鮮半島北部,建立了「箕氏侯國」,史稱「箕子朝鮮」。 這是朝鮮半島第一次接觸到中原文明,殷商的禮儀與製度也因此又延續了八百多年。 由於朝鮮半島地處偏遠,土地貧瘠,再加上總是
吞並東南沿海後,武帝又順手掃平了西南夷諸國。 早在十多年前,武帝就著手對西南方面進行滲透,也就是這個時候,接觸到了夜郎等西南諸國。 也由此留下了夜郎王那句千古大笑話:「漢孰與我大」? 後來夜郎在普及地理知識和拿了漢朝好處後,答應歸附漢朝,隨後,武帝在夜郎及其周邊地區設立犍為郡,又命司馬相如出使,陸續
趙佗死後,繼任的王太孫趙胡非常明白自己的國際定位,人家原來不叫這名字的,這名字是由趙眛改成了趙胡的。 直接將自己名字改成「胡」姿態已經不可謂不低了,武帝此時還年少,看到這麽給面子的同誌,自然也就保持了對嶺南的睦鄰友好關系。 一方面德高望重的嶺南老王新死,一方面漢帝國登基的是個半大小子,在這個關鍵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