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4/15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二月偏食閱讀筆記(上)

開始認真閱讀的第一個月,去了書展、逛了幾次書店、久違再次踏進二手書店,開始一週三日拜訪圖書館的行程。之所以開始認真以讀書取代上網、看影集、滑手機作為消遣,除了是反省過去幾年當中,「閱讀」成為目的性明確的一件事,和研究、工作畫上等號,無法認真享受「隨便讀」的樂趣,更大的原因也則是把讀書當作一種逃避,逃離資訊過多、過為嘈雜喧鬧的世界。讀書不像其他娛樂,即使是電子閱讀器,也幾乎不需要網路、電源、通訊,因此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放鬆與安心。而最關鍵的理由則是今年年初的紐約之行,受友人 C 家中書櫃啟發,以及在他介紹下逛了幾家二手書店,見到到他對於書籍的熱忱(細心研究不同版本、出版年份、封面設計等),因此也希望能體會那份美好。
這個月讀了十八本書,大部分都是三至四百頁左右、排版不一、內容易消化的小說。在重拾娛樂性閱讀的過程中,也意識到自己是個嚴重的偏食者,喜歡文學小說遠大於其他類型,而其中最偏好日本偏大眾娛樂性的作品(直木賞、本屋賞類型),這大概也是跟小時候的閱讀習慣有關,以前瘋狂喜歡石田衣良、有川浩等作者,能夠輕易理解和接受小說編排、敘述方式和思考邏輯。
反之,雖然也希望能多接觸不同的「食物」,像是伴侶 B 最熱愛的反烏托邦類型的歐美小說,但心中依舊有些不自覺的抗拒,讀起來雖然感受得到樂趣,但也需要花費更多精力。B 在二收書店購入超便宜一本 69 元的《羊毛記》和《塵土記》,前者我已經卡在一半的地方兩週了…。不過既然把閱讀作為娛樂,也就決定不勉強,大方擁抱自己的偏食,反正口味終究是會有轉變的一天。
雖然這個月讀了一堆很類似的日本小說,但最喜歡是《波間弦話》,很喜歡裡面對於生活及美學的考究和闡述,是這個月在圖書館借的書中,看完後最想購入的一本。(是說,這個月讀的所有書幾乎都來自台北市立圖書館,圖書館真的是很偉大的存在。)

台灣的多重宇宙

《新寶島》黃崇凱 「如果古巴和台灣,兩座島嶼的住民一夕之間發生了大交換 」《新寶島》由這個虛構的時空開展。閱讀這本書的時候,一直會有種虛實錯亂之感,明明「大交換」建立在一個荒誕的假設,但一切卻又太過實際、理所當然,好像如果明日一覺起來真的發生台灣和古巴交換的事件,人民的反應、政府的態度、兩國面對的問題,都會完全按照書中的敘述發生。而書中的人物也是虛實並列,亦或者在瘋狂的想像當中加入完全真實的人物、事件和社會討論(例如白色恐怖受難者高一生)。
有人說這本書透過各方辯證,帶人進入了「黃崇凱宇宙」,在閱讀時我也數次想起《媽的多重宇宙》當中時空、地點、人物等的穿插。雖然兩者大不相同,但都探索某種「不可能當中的可能」(讓人聯想到亞里斯多德《詩學》裡提到的 probable impossibility or improbable possibility)
前陣子向過往認識的友人邀稿一篇關於台灣劇場 2022–23 反思與發展的文章,作者提到「沈浸式劇場」這幾年在台灣引起熱潮,有更多新的劇團致力提供結合「劇場」和「密室逃脫」的沈浸式體驗。《新寶島》也可做為一種沈浸式文學體驗。除了透過不同人物的生命經歷和體悟談論大交換的情節,書中還有另外幾個篇章(〈中國夢〉、〈《新大陸》的同床異夢〉、〈讀書會〉),突然打破小說的第四面牆,帶入劇中劇(或劇中劇中劇)的概念,讓讀者更佳穿梭於虛實之間。
不知道在何處看到,某位讀者認為這本小說像是「作者炫耀自己豐富的學識」。確實,書中對很多議題進行「學術性」的探討,就像是用文學的糖衣包裹學術論文的藥。比起炫耀,我認為《新寶島》更像是提供「同溫層」(我的同溫層)一種不同的表達和論述方式,一些書中談到的議題和討論,真的讓我霎時有種在跟朋友閒聊的感覺,像是提到孔子學院和 2014 歐洲漢學雙年會蔣經國基金會專頁被撕事件、殖民歷史、地緣政治、定居殖民主義、原住民身份辯證等。台灣和古巴,兩個分別位於中美兩大國邊的小國,交換之後面臨不僅國家內政的混亂,更改變國際情勢、動搖地緣政治。舉例而言,交換之後,是否能緩解美國及西方世界對古巴的經濟制裁?而中國是否會藉此機會,在共產盟友合作下,一舉拿下台灣?這些都只是書上提出各種假設之一。
除了不同的論述和辯證外,《新寶島》跟這個閱讀的另外兩人台灣小說《波間弦話》、《揚子堂》一樣,都描述台灣人的韌性(這個詞真的今年最夯),像是明明才剛經歷匪夷所思的大交換,古巴街頭卻立刻出現台式古巴料理、古巴式台灣料理,還有佛道教的神明、媽祖遶境等,果真很「台灣」。
最後,最前方提到,我一月時快閃紐約之旅,當時在友人強力推薦下,去了 Edward Hopper 的特展。結果一回到台灣讀《新寶島》,書中竟然也提到 Edward Hopper 的畫作 Nighthawks,瞬間以為自己活在虛擬世界,連以為的真實都被演算法猜到、體現,簡直嚇歪。
《波間弦話》柳丹秋 雖然文字、故事和敘事風格相異,但跟《新寶島》同樣都是建立在「如果」之上:如果台灣再次被日本殖民,成為書中的「南島」,會發生什麼樣的改變?不過,雖然《波間弦話》也觸及許多真實的論述和意識形態,像是左統右統華獨台獨、帝國主義、大和民族、反中反美反日等各種派系,但這本書在根本上與《新寶島》不同,比起辯證和論述,故事著重在立夏(冬玫)、百紅、逸荷三個人,在日本二次殖民之下的生命經歷和體悟。三人的故事都十分揪心、充斥著遺憾與無奈,因此閱讀時很常必須停下來休息、放空、嘆口氣、打起精神,才有辦法再次拾起書讀下去(跟閱讀《墨利斯的情人》時的身體與情緒反應類似)。作品的開頭發展有些緩慢,並且在不熟悉設定之下,令人稍稍一頭霧水,需要花點時間「進入」作者創造的宇宙。不過隨著故事行進,逐漸能夠倒吃甘蔗,同時很快就會有醍醐灌頂之感,瞬間能夠理解開頭的敘述。
《波間弦話》和《揚子堂糕餅舖》都引用許多日本文化當中的意象,包含日本傳統音樂、美學、神話,以及前者同時提到日本「部落民」的問題,不管是藝術、文化、歷史都非常的考究。而兩者也都描繪日本極端細緻到過度拘謹的態度,並與台灣的自在和隨性形成極大對比。以下是喜歡的一個片段:
有這麼一句話:『庭屋一體』。庭院不是房屋的附屬品或周邊裝飾,而是房屋本身的一部分。儘管庭院並非建築物,而是空曠、留白的空間,建築的斷絕,但『空』與『實』並非互為對立的存在,而是表裏一體。在傳統上,我們把這種特殊的『空』稱之為『間』。它可以是空間上的概念,指空曠、沒有實體的地方,就像庭院;也可以是時間上的概念,指的是『停頓』。
書中談到日文的「間」ma 代表著「減法」,強調並非任何事都要填滿、錦上添花,而是欣賞它的留白。讓人想起谷崎潤一郎的《陰翳禮讚》提及日式房屋內陰影覆蓋角落之美,更勝於被日光照亮的部分,以及深色瓷漆的碗更能凸顯食物的美味。稍微延伸,「間」在音樂中不只是暫停或休息,同時意指「聲音」與「無聲/靜默」之間的關聯 — 當一首曲子進入「間」,反倒讓人更期待之後的聲響,而日本劇場大師鈴木忠志運用同樣概念,在表演訓練方法中強調緩慢、收斂但強度極高的肢體動作,演員隨時如同蓄勢待發的猛獸,為之後一股氣釋放所有能量做準備。

餘韻綿長

右邊新版真的超美
《墨利斯的情人》E. M. Forster 沒有看過電影,但單從評論來看,電影與小說對人物設定和詮釋似乎不太相同。閱讀此書的過程,只能說從頭揪心到尾,分了兩天多、打開書又合起不下十次才終於完食。裡面對人物的描繪非常深刻,主要角色都非「完人」,都有自己的瑕疵、在用自己的方式了解、面對自身對同性的情感,同時也因對方而痛苦,爾後成長、更認識自己。小說在二十世紀初就完成,但一直到英國同性戀除罪化、甚至作者過世後才出版,原因在於這本書的 happy ending。我在閱讀的當中反感其中一位角色,即使到讀完三週後的現在,依舊無法釋懷。然而,這個角色卻不是「反派」、「壞人」。或許就因為,對讀者而言這個角色太過「真實」,其行為、話語所帶來的衝擊,對讀者而言更加綿長。
這本書扎扎實實被我歸類為「近期無法再刷但想收藏」的小說。今年出了新的版本,不知道翻譯如何,兩版的封面都超美。另,讀完後很想看從來都不敢也不想碰的柏拉圖。
*原本《波間弦話》也被歸類在餘韻綿長、近期無法再刷但想收藏的分類中,但最後還是決定把它跟《新寶島》放一起。

暖心

《揚子堂糕餅舖》光風 感謝友人的推薦,果真是溫暖到不行的小說,也是本月份唯一讓我認真哭炸的書,適合心靈脆弱需要溫暖的讀者。這個月先後讀了三本台灣文學小說《新寶島》、《揚子堂糕餅舖》和《波間弦話》,雖然說三者的主題和內容相差甚遠,但意外發現許多相互呼應的概念,像是《揚子堂》和《波間弦話》裡面都帶入了許多關於日本美學的體悟,前者關於和菓子的視覺和味覺之美,後者則是以音樂帶入日本的生活哲理,而兩者也都談論台灣和日本之間對於生命、生活態度的同異。此外,包含《新寶島》,這三本書皆描繪到台灣人的韌性。
台灣人很簡單,不會去想太多複雜的道理,好好過日子材是最重要的。如果哪一天,你像我,有老婆女兒要養,明天就要繳房租學費,我根本沒時間去想太陽餅為什麼要叫太陽餅,只會趕快做出更多太陽餅來賣。
是說,在本月唯三的非文學書籍《法律歸法律》當中有解釋,為什麼七七乳加因為可可成分不足不能自稱巧克力,然而太陽餅裡面雖然沒有太陽卻可以叫太陽餅XD
書中描述店員是「看一眼也不會記得的長相」,是想怎樣(打架啊)
《在咖啡冷掉之前》川口俊和 在讀完《揚子堂》之後,久久不能釋懷,開始尋找各種暖心小說之路,意外看到《在咖啡冷掉之前》的英文版介紹,立刻跑去圖書館借書,然後也意外發現竟然是個四部曲。或許是因為很久以前看過電影版(有村架存好正,大推《喜劇開場》),所以雖然多處讀到泛淚,但沒有預想中的爆哭。很喜歡以咖啡作為引子,可以回到過去,但無法改變任何事的設定,同時也欣賞作者完全不花心思去多解釋其中回到過去的機制和設定,一切隨興、沒有原因、理所當然的態度。(為什麼坐在這個位子上喝女店員倒的咖啡就可以回到過去,為什麼在咖啡冷掉之前不喝完就會變成幽靈、為什麼是這家店,這些都不重要!我只想要暖心!)
作者在前言的地方提到,這本小說原本是個劇本,因此在閱讀的時候,或多或少可以感受到它的「戲劇性」,腦中也不自覺幻想在劇場中這幕要如何呈現,也算是職業病造成的小困擾。
《在謊言拆穿之前》川口俊和 如同前作,第二集也是由四個故事組成,而比起《在咖啡冷掉之前》,我其實更喜歡這一本的故事。如果說首集鋪陳了很多未解答的謎題,這集則是慢慢開始解答,稍微讓故事設定的邏輯更清晰,同時也因為脈絡逐漸明朗化,讀起來更佳順暢。「謊言」這個概念貫穿四個故事,不管是善意的、惡意的、不自覺、有無被拆穿的謊言,都在人心裡留下疙瘩,透過「回到過去」,即使謊言造成的影響無法被改變,卻能解開心中的結。
《在回憶消逝之前》川口俊和 第三集當中出現了新的咖啡廳,少了熟悉的常客,原本的店員戲份也逐漸變少,不過新角色如同以往溫暖可愛。有鑒於前兩集的解釋,再理解「喝咖啡、回到過去」的設定之後,未讀即知故事走向,或許也是因為一口氣讀三集,感到有些疲乏。第二、三集的八個故事全部都是關於家人、伴侶、朋友的死別,如此看來,還是首集的某幾個故事,更加有創意的應用「回到過去」跟「去到未來」的設定。
《在說出再見之前》川口俊和 一口氣讀完系列前三集後,隔了一週半才讀第四集(因為這本比較新,圖書館借書需要排隊),因此再次有耳目一新之感。這本其實跟二三集一樣,故事都是關於不同的生離死別,然而讀後卻有新的體悟:回到過去見現實中已逝之人,並非是期望能改變什麼,而是為了減少活著的人的遺憾,呼應系列作中反覆提到,生者認為「不能只有自己獲得幸福」這件事。而這也讓我想到,在佛道教葬禮之中繁複的儀式,其實不止是為了表達對死者的敬意,而是提供生者好好的面對逝者已逝,並懷念他的時間和機會。
第四集的故事以時間序來說,應該是發生在第一集之後。但比起按照 1423 這個故事發生時間序來讀,我更偏好出版序。本集四個故事,意外有種跳脫前面ㄧ貫套路之感。如果說第一集是作者以編劇身份首次寫小說,有很多耳目一新的地方,第二、三集則感受到作者很「努力」、「用力」的適應小說家的身份,而或許因為第四集不在原先三部曲的規劃中,讀起來終於再次感覺到作者的餘裕。(另,狗狗的故事也太感人,動物愛好者勿讀,保證噴淚)
《小鎮食堂》山口惠以子 跟《咖啡》四部曲算是同一類型,同時也是白天版的《深夜食堂》,讀起來十分溫暖輕鬆、清新樸實,沒有任何大起大落,以平穩的語氣觀察並談論生活和身邊的人的喜與悲。主角和配角都如同真實生活中會出現的人物,同時也像《深夜食堂》一樣,邊看邊流口水,說起來就是一集二十五分鐘的深夜劇。
《黑心居酒屋》秋川滝美 又是一個淡雅的日式小品,如同《小鎮食堂》和《深夜食堂》,有美味的食物和可愛的配角群,特別的則是,這本書的老闆個性比前兩者鮮明,時不時出現的內心吐槽也很有趣,讀起來比《小鎮食堂》和《咖啡》四部曲更加輕快。此書更是十分細緻地描述居酒屋的料理和搭配的酒,由於是居酒屋,料理比起其他小多都簡單易複製,而酒類多樣化,不僅限於昂貴的日本酒,讓人好想喝一杯啊。原本想說,這本書應該也很適合二十五分鐘一集的深夜劇,沒想到在 Netflix 上已經有了XD
看到某篇《黑心居酒屋》的劇評,批判劇中女性老闆各種無痕、打著服務至上為名的情緒勞動,內心雖然有些衝擊(畢竟是暖心小品),但也不是不能理解。《黑心居酒屋》和《小鎮食堂》都是女性作為提供服務者(前者為姐妹、後者則是婆媳),雖然說小說並無太多與女性情緒勞動有關的描述,但亦可看出在日本社會當中,顧客期望從女性店主身上獲得比料理更多的「照顧」和「關懷」,像是作為煩惱的聆聽者、下雨天提供顧客熱毛巾、詢問要不要喝溫酒暖身、無時無刻看眼色、在顧客開口前就提供服務等。(不過我重讀了部分片段,認為小說版在此方面的爭議較少,主角的角色設定生動鮮明,並非刻板的「聖母」形象,或許是日劇版的詮釋強化了對女性隱形的情緒勞動和權利不對等。)
Anyways 有貓就推。(篇幅不多,但有五隻小貓)
二月還有下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