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 is weird that MYJ keeps emphasizing the Chinese culture of an old agricultural society. Confucius teachings have long dominated the language learning in secondary education and now Ma forces our teenagers to recite more ancient Chinese literary classics.
The ancient literary Chinese, developed in post-Neolithic Age or Bronze Age, does not encourage independent and daring ways of thinking. This language education preferred by the Ma Administration will definitely smother the creativity of our younger generations and strangle the local culture of Taiwan.
Meanwhile, the policy will benefit the offspring of senior government officials that are good at the old Chinese diction that will be emphasized in public service examinations and sponsor talents familiar with it.
If our education system tones up Chinese literature, invisible but tenacious discrimination is predictable. An educational shift of language and culture not only creates a new privileged class but establishes culture and work discrimination. In fact, we have experienced a similar culture shift ever since the end of WWII, when local Taiwanese were forced to begin speaking Mandarin, give up Japanese, and discriminate against Taiwanese dialects. (revised on 06/19)
馬政權很詭異的執政特性之一就是:不斷的強調農業時代的中國文化,其中最顯著的就是背誦文言文,以及獨尊儒術。
在二十一世紀,還在推崇新石器晚期、幾乎完全無時態區別的語言表達,老實說,這是以拖垮台灣文化生命力為代價,獨厚少部分有訓詁家學淵源的家族與其子弟。
請想想看,再來就是公務員考試加考文言文。
請想想看,當整個台灣社會都之乎者也起來,以為文章寫漂亮了,政策也就功德圓滿了。
請想想看,戰後從台語或日文環境轉換為北京話,少部分人從中得利的歷史重演~
「邪痞者梟叫狼嗥」,他會用,你會嗎?
「偶語棄市」大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他們隨手拈來,你會嗎?
所以,當這種語言標準被建立後,台灣社會的文化歧視就被建立。
這,是當年「中國文化復興運動」的還魂!
【相關閱讀】一封無法穿越時空,寄給「古人」的信返祖的洗腦,隱性的歧視看清楚!那位「邪痞者梟叫狼嗥」
現在國二生適用 / 四書列高中必選 不及格不能畢業●自由(2011.06.17)
明年八月起,以「論語」、「孟子」、「大學」和「中庸」(即「四書」)為主的「中華文化基本教材」正式納為高中必選課程,兩年至少四學分,每週上一節課,不及格不能畢業,雖不單獨列入大考科目,卻在命題範圍之內,首批適用對象是現在的國二生。
教育部昨天公布修正課綱,課綱委員、政大中文系名譽教授董金裕說明,以前高中有教中國文化基本教材時,學生文化涵養較好,改成選修後,禮儀品格漸淡,最近的捷運「蹺腿姊」飆罵老翁事件,即讓人覺得有必要加強教導學生「溫良恭儉讓」。
課綱委員、佛光大學文學系教授謝大寧則強調,四書教法將不重背誦,強調的是「時代性、在地性、實踐性」,例如提到典範人物時,可舉林懷民或陳樹菊,中研院文哲所前所長戴璉璋已著手編寫輔助教材。
教育部去年九月原已公布高中國文課綱,以「論語」與「孟子」為主的「論孟選讀」為選修;隨即又重組課綱委員會增列了「大學」和「中庸」,除更名為「中華文化基本教材」,並更改為必選,引發前課綱委員林麗雲老師辭職抗議,更有高中職教師發動連署,並到監察院控訴教育部「違法失職」。
教育部中教司長張明文昨指出,課綱變動是為了要進步,昨天公布的是確定版本,不會再變。未來每週一節課的授課時間,將挪自選修的「現代語文科」的授課時數,高一兩學期先讀論語,高二或高三時再讀孟子、大學和中庸的節本。
教育界憂排擠本土文學
林麗雲批評教育部根本是走回頭路,重修課綱的做法不是進步,而是「多數暴力、政權霸凌」,學生多讀幾本書未必就有好品格,文化涵養也不必獨尊古代儒家,官方做法反使孩子的視野更褊窄,且將壓縮高中生學習現代及本土文學的時間。
北一女教學組長陳碧霞承認,四書佔去必選四學分後,要開現代或本土文學等其他語文選修課恐怕很難,尤其自然組學生幾乎只能讀四書。
提升品格?家長:胡說
家有國二生的陳媽媽表示,如果唸四書後能「出口成章」、提高孩子語文能力是不錯,但要說唸四書會提升品格和家庭教養,教育部「牽拖」太大。新北市光復國中王同學則說,被大人逼著唸四書,只有更增痛苦。
全國教師會高中職委員會主委黃文龍批評,這是剝奪學生基本學習權,將導致高中學生毫無選課空間,「正式宣布九九課綱的選修課程死亡」,教育部制訂課綱的反覆態度,也讓人對教育部不再信任。
全教會副理事長林清松認為,九九課綱、科目與學分數表均已公告,教育部事後又強力將選修的四書列為必修,修訂過程明顯違法。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謝國清指出,太多的經典文學可以讀,為何獨尊四書?況且品格教育著重生活教育,唸四書可提升品格的說法簡直是「胡說八道」。
北社:凸顯馬親中政策
台灣北社秘書長李川信認為,此舉凸顯馬英九的親中政策;成大台文系副教授蔣為文痛批,教育部獨尊華語,目前台灣語文課程只有國小每週一節,國中、高中到大學都沒有台灣母語授課時數,根本「雙重標準」。
搶救國文聯盟執行秘書李素真則肯定教育部勇於承擔,她說四書是古人智慧,可與生活結合,且國語文能力是台灣的競爭優勢,搶救國文聯盟成立六年以來,一直主張四書列為「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