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思】信仰的核心不是神,而是人?重點是你要先成為一個人!

【語思】信仰的核心不是神,而是人?重點是你要先成為一個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Bist du überhaupt ein Mensch?

你還是人嗎?

(Maren Ade, "Toni Erdmann")

----

M君每次和別人談到我們夫妻之間有關信仰的問題,總要強調我每次都斬釘截鐵的宣稱,自己是個無神論者。

我當然是個不折不扣的無神論者。

不過,假如有人拿槍抵著我的頭,要我當個有神論者,或者要我信奉某個宗教信仰,我也一定會馬上聽從。

這是因為我認為,做一個無神論者或有神論者,其實沒什麼差別。甚至,根本對我的生活毫無影響。

有神無神,真的不重要。就算我承認神造萬物,一切都是上帝的安排,那也與我無關啊。水照樣是H2O,2+3照樣等於5,台北照樣是台灣的首都,我照樣愛聽巴哈,看美女。

我可以相信有神,但是這個和神存在有關的信念,不僅與我所有其他的信念毫無衝突,同時也毫無關聯性。這個信念,也不會影響我的任何價值和任何決定。

例如,有神論者,也要面對吃飯、吃麵的選擇。

難道相信神的人,就會吃麵嗎?不,這世界上存在著吃麵的有神論者,吃飯的有神論者,當然,也存在著吃潤餅的有神論者。

有神論者,也分為喜歡新垣結衣的有神論者,和喜歡松崗茉優的有神論者。還有十幾歲就長白頭髮的有神論者,喝酒容易臉紅的有神論者。當然,也不乏囤物症的有神論者,和路癡的有神論者。

做一個有神論者,和做一個無神論者,真的有什麼差別嗎?

對我而言是無所謂的。既然如此,要在我有限的小腦袋中多植入一條「我信神」的信念,就恕我用個低俗的比喻——好像䦨尾一樣,可有可無。那麼,捨棄這個信念,當個無神論者,雖然沒有比較輕鬆,但其實也沒有什麼損失。

不過,如果我們談的不只是信不信神的存在,而擴及到「信仰」這個有些模糊但稍具美感的詞彙,那麼我要聲明,就算我是個無神論者,我也絕不是一個把世界去魅化的無神論者。

如果M君有讀我推薦的那本Roger Scruton哲學概論的第一章的話,就會知道,同樣是追尋世界的真理,哲學家和科學家有什麼不同?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我們所討論的真理,是因果的定律呢,還是意義的解釋呢?

任何人都無法逃離意義的解釋。當我們看見心愛的人微笑,沒有人會去探索「微笑是因為腦神經處於a狀態,而帶動b肌肉纖維」。 我們在微笑背後,看見的是一個靈魂。

好吧,說靈魂有點危險,總之我們相信,微笑的那個人,他的內在勢必有著「什麼」。 即便是一個確實以探索「微笑是因為腦神經狀態a導致b肌肉纖維運動」為工作的研究人員,當他看到微笑,他也不得不認定,那裡有著「什麼」。

這個「什麼」總是會在不同層面、不同程度上,帶給人無法避免的感動,你也完全無法用「腦神經狀態a」來解釋這樣的感動,就算可以,那樣的解釋也無法對感動自身造成任何改變,他就是在那裡發生,而且還會持續發生。

如果有人無法理解任何的「什麼」,完全不被任何的「什麼」感動,而只用「腦神經狀態a」、「腦神經狀態b」來解釋世界,回到本文開頭引用自我最喜歡的其中一部電影"Toni Erdmann"的台詞,這樣的人還算是個人嗎?

因此,如果要問我的信仰是什麼,那麼我的回答是:

我相信我活在一個必然包含感動的世界。我相信人性,道德,藝術,愛,正義。我在巴哈的小提琴無伴奏、弗雷勒的受壓迫者教育學、電影Toni Erdmann與和M君的婚姻中,得到無數的感動,而這些感動,儘管沒有給我帶來一毛錢的收入,沒有辦法被因果律解釋,卻對我意義重大。

這些「什麼」的意義,以及我對感動的追尋,才能讓我和世界聯繫在一起,讓我有個安身之處。

也只有在這些意義的片刻,我才覺得自己像個完整的人。

avatar-img
早晨的賦格的沙龍
6會員
11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早晨的賦格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本系列文章的標題取為"Sleepless in Tacoma",自然是參考了電影片名"Sleepless in Seattle"(《西雅圖夜未眠》)。我有很好的理由這樣下標:第一,Tacoma確實屬於大西雅圖地區生活圈;第二,這趟行程的大部分時間,我們還真的都睡不太好。 前文說過,這是工作所需的公
距離我上一次搭飛機,已經是7年以前;而上一次在飛機上看電影,更是超過10年了。 今年七月,我因工作的關係,有機會到美國一趟。但直到出發前一天,我們才搞定小孩的臨托事宜。當天早上兩個小孩都送托後,我和老婆鬆了一大口氣:兩人已經好久沒有單獨相處的時光了。 因此,光是乘坐大眾運輸工具前往機場,在機場報
不時總有同輩問我,對於生育小孩有何心得或建議?我常說,我不會給任何建議,重點是,你要想清楚做出每一個決定後所承擔的權利義務,並為此負責。這樣的心態,無論套用在任何問題上,應該都不太會出錯。 只不過,近來我逐漸感覺到,生育小孩的權利義務,其實沒那麼簡單就能想清楚。 生理保健、安全維護這類基本照顧事
本系列文章的標題取為"Sleepless in Tacoma",自然是參考了電影片名"Sleepless in Seattle"(《西雅圖夜未眠》)。我有很好的理由這樣下標:第一,Tacoma確實屬於大西雅圖地區生活圈;第二,這趟行程的大部分時間,我們還真的都睡不太好。 前文說過,這是工作所需的公
距離我上一次搭飛機,已經是7年以前;而上一次在飛機上看電影,更是超過10年了。 今年七月,我因工作的關係,有機會到美國一趟。但直到出發前一天,我們才搞定小孩的臨托事宜。當天早上兩個小孩都送托後,我和老婆鬆了一大口氣:兩人已經好久沒有單獨相處的時光了。 因此,光是乘坐大眾運輸工具前往機場,在機場報
不時總有同輩問我,對於生育小孩有何心得或建議?我常說,我不會給任何建議,重點是,你要想清楚做出每一個決定後所承擔的權利義務,並為此負責。這樣的心態,無論套用在任何問題上,應該都不太會出錯。 只不過,近來我逐漸感覺到,生育小孩的權利義務,其實沒那麼簡單就能想清楚。 生理保健、安全維護這類基本照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