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4/28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中國教育的現狀如何?

    一位單親媽媽,17歲愛上一個非洲窮山溝(肯尼亞)裏的鳳凰男,19歲未婚先孕生出一個兒子,22歲離婚。但她通過自己的努力,爲孩子樹立了良好的榜樣,而她兒子的名字就是:奧巴馬。
    最近,有一篇《焦慮的中國父母,正在廢掉下一代》的文章在朋友圈爆火,多家公衆號轉載,閱讀量遠超10萬+。文章的核心觀點「不要讓中國式焦慮,廢掉了你的孩子」戳痛了無數家長讀者的內心,紛紛在留言欄裏表達對中國現行教育的無奈與焦慮。事實上,不僅在中國,在全球範圍內無論是精英階層,還是中產階級,都在爲孩子擁有光明前途付出大量時間、精力和金錢。
    例如,美國的學生若要進入常春藤名校,學業成績並不是招生的唯一標準,學生的特長和領導能力是增加被錄取砝碼的重要因素。因此,爲了能夠進入心儀的大學,美國學生必須積極參加各種競賽和社會公益活動,接受各種特長訓練和培養,以增強自己在申請大學時的競爭能力。又例如在日本,中小學依然存在「考試地獄」、學歷至上、學生課業負擔過重、家長經濟壓力劇增的現象。一個人能否在日本擁有一份令人羨慕的工作,幾乎取決於他畢業於什麼樣的大學和高中。由於日本一度實施「寬鬆教育」,引來學生家長對公立學校的不滿,認爲公立教育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家長只好花不菲的費用將子女送至補習機構進行「回爐」。
    在中國,父母們的焦慮不僅助推出一個超過1200億美元的課外輔導班市場,還催生出了北京46萬元/平米的天價學區房。有研究指出:中國已經成爲全世界教育花費最貴的地區,而且超過三分之一的家長已經把全部時間都花費在孩子身上。儘管如此,中國父母仍然擔心自己做得不夠。其實,父母焦慮傷害最大的,正是孩子正在成長中的心靈,也爲孩子未來走向社會並獨立生活埋下了隱患。
    焦慮,是人類對未來不確定性和不可控性的恐懼體驗,這種體驗通常伴隨着血壓升高、心跳加速、腎上腺素升高等讓人難以忍受的應激體驗。而採取行動消除焦慮,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天性,是人類生存的本能。在焦慮的驅使下,人類會爲自己的生存而勞作奮鬥,最大限度保全自身的安全,確保自己的基因能傳遞下去。當人與人之間發生比較時,特別是人們彼此間發現差距和不平等時,焦慮的主觀體驗就會進一步加劇。可以說,在焦慮情緒的牽引下,大多數父母會盲目地採取措施來應對焦慮,按照耶魯大學教授威廉·德雷謝維奇在《優秀的綿羊》中的提法,叫「直升機型父母」。
    「直升機型父母」就像總是盤旋在孩子頭頂上的直升機,無論孩子抬頭還是不抬頭,他們永遠在那兒時時刻刻監督着孩子,並不停地提醒孩子該寫作業了、該去學琴了、該去學奧數了、該去背英語了等。由於「直升機型父母」相信,只有嚴格要求,才能培養出完美的孩子。「凡事都要有計劃,做事必須有標準,教育必須有反饋」是「直升機型父母」的教育信條。當對孩子的教育「沒有計劃、沒有標準、沒有反饋」時,「直升機型父母」就會體驗到巨大的焦慮感。因此,「直升機型父母」通常會採取強迫與控制的方式來對待孩子,並以此來緩解內心的焦慮。有些父母會盲目地強迫孩子參加各類輔導班,有些家長則會讓孩子完全按照自己的計劃去發展。表面上看起來聽父母的話,在家長眼裏優秀的孩子,在未來走向社會後,他們或許在他人眼中是「成功人士」,但其實,噩夢纔剛剛開始。
    就在今年年初,一篇《留學生髮萬字長文數落父母,12年不回家拉黑父母6年》的文章引爆了互聯網。文中的主人公王猛是多少父母夢寐以求想培養出來的優秀孩子,從小到大,王猛都是班裏成績數一數二的好學生。高考是四川一地級市的理科狀元,大學被北大最好專業之一的生物系錄取,本科畢業後又成爲了美國排名前50的大學研究生……按理說,這樣的學歷背景無疑是「開掛」的人生,然而出了校門的王猛工作並不順利。用他自己的話說:「在原生家庭裏受的傷害使他性格孤僻,無法開展正常的人際交往,動手能力差,導致公司交給他的很多項目無法如期完成。」34歲的王猛,早在12年前就不再回家過春節了;6年前,他拉黑了父母所有的聯繫方式。
    在王猛看來,這和父母對他的控制不無關係。看似優秀的王猛,其實內心孤僻、自卑,嚴重缺乏社交能力。父母對他的愛和保護已經異化爲了壓力,並且超出了王猛的承受範圍。「我母親一直傾向於把我關在家裏,喜歡按自己的喜好包辦事情。」王猛說:「從小到大幾乎所有事情都是按照父母的意願來辦的,幾乎沒有一次是按照自己的意願來進行選擇的。」每當王猛提出自己的訴求時,父母都是一票否決,一律以標準式的說教來終結問題。不理解、不保護、不支持,導致了王猛消極的人生態度,在他的內心深處,自己是孤獨的,缺愛的。當有人問到王猛父親時,其父也表示非常難過與無奈,兒子選擇決裂,他只能接受。現在,他「只能乞求蒼天還我兒子一個健康的心靈」。
    追根溯源,這種家庭悲劇其實根本問題出在父母身上,更確切地說,是由於他們對孩子教育的焦慮而起。由於父母的控制,孩子慢慢變得不會對自己進行客觀評價,失去了獨立意識,孩子自信也是完全來自父母的評價標準。因此,他們普遍缺乏安全感、缺乏創造力、缺乏價值感,甚至缺乏愛的能力,不懂得如何去愛,如何去過有意義的生活,很難活出自己的價值。
    在美國心理學界有位傳奇人物,號稱「新澤西奶奶」的哈里斯寫過一本書叫《教養的迷思》。哈里斯講到,父母的教育對孩子的成長影響不大。爲什麼呢?因爲孩子的成長與發展是先天遺傳因素和後天教育共同作用的結果。由於某些遺傳的力量是無法改變的,因此教育的作用不應被無限誇大。
    腦科學的研究表明,人在3歲時,大腦的發育已經完成了70%-80%;到7歲時,兒童腦重量就和成人時相差無幾。美國心理學家布魯姆曾對近千名兒童做過從出生一直到成年的追蹤研究,結果表明:5歲前是智力發展最爲迅速的時期,如果把17歲的智力水平看作100%,那麼孩子在4歲前就已經獲得了50%的智力,其餘的30%是在4-7歲間獲得的,剩餘的20%則在7-17歲間獲得。
    除了先天的基因,後天的經驗也會對孩子的成長有影響。可是,在後天的經驗中,父母能起到的影響也只是很小一部分。最直接的例證就是移民家庭。美國是個移民國家,就拿中國移民家庭來講裏,父母作爲第一代移民,講的英語帶比較濃重的口語。但是,子女作爲第二代移民,通常能講一口流利的英文。在中國移民家庭的例子中,有父母的因素,也有父母之外的社會因素。如果父母的因素更重要,那孩子講的英語應該更像父母纔對,也應該帶着濃厚的口音,但事實卻並非如此。在這個例子中,家庭之外的社會因素顯然是更重要的。想想看,在孩子上小學後,孩子大部分時間是跟別的孩子在一起的。他們現在是在學校裏跟其他孩子在一起,總有一天,他們必須在社會上跟和他同一代的人在一起。對孩子的成長影響更大的是他們之間的互相學習。
    此外,在發展心理學研究中還有更加嚴格的追蹤對比實驗研究,即同卵雙胞胎實驗範式。在同卵雙胞胎出生之後,有些是一直跟着親生父母長大,也有些同卵雙胞胎被不同的家庭領養。這就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會,可以讓我們去觀察在不同家庭養大的雙胞胎和在同一個家庭養大的雙胞胎,看看他們有什麼不同。
    如果說家庭環境很重要,那麼理論上應該是,在同一個屋檐底下長大的同卵雙胞胎性格與行爲習慣更相似,而被不同家庭領養的雙胞胎性格與行爲習慣會存在顯著差異。但事實並非如此,無論是在同一個屋檐下,還是在不同的領養家庭中長大的同卵雙胞胎,其性格與行爲習慣的差異並不顯著。換言之,決定孩子差異的主要原因是基因,而不是家庭環境。
    那麼作爲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又能做什麼呢?答案其實很簡單,就是「自我成長,活出孩子欽佩的樣子」。
    安·鄧納姆是一位單親媽媽,17歲愛上一個非洲窮山溝(肯尼亞)裏的鳳凰男,19歲未婚先孕生出一個兒子,婚後發現老公不顧家,就會吹牛皮,22歲就離婚了。但是,這位單親媽媽後來拿到了人類學博士,參加過聯合國世界婦女大會,連婦女世界銀行的總裁都親自與她共進午餐。更牛的是培養出了兩個高材生。女兒拿到了夏威夷大學的博士學位,女婿是華裔加拿大籍政治學研究員,兒子就更牛了:奧巴馬,美國建國233年來,歷史上第一位黑人總統!安能把兩個孩子都培養成人才絕不是偶然,因爲她始終在用自己的成長來樹立榜樣。
    在奧巴馬出生後,安還是個大學生,每天白天上學讀書,晚上回家照看奧巴馬。兩三年後,安對人類學產生了興趣,想去印度尼西亞研究深造。雖然奧巴馬當時還小,但是媽媽還是決定把他帶到半個地球之遠的印度尼西亞,無論什麼情況,都把孩子帶在身邊。雖說安在任何地方都帶着孩子,可是安的職業極不穩定,因爲做人類學調查研究,經常會去貧窮的地方採訪,還會經常出差。由於印尼的文化又和美國差異太大,小時候的奧巴馬,生活不能不說有點顛沛流離。而就在這樣的情況下,爲什麼奧巴馬卻總是對未來生活充滿信心?據奧巴馬反映,是媽媽的專注讓他受益匪淺,在這種專注中孩子已經得到了100%的愛,即使面對分離焦慮,孩子也不怎麼痛苦。
    1972年,安第二次離婚,但這並沒有妨礙她追求自己的夢想。婚姻不在,事業還有。她帶着擁有非裔和亞裔背景的一雙兒女重返美國,開始攻讀夏威夷大學的人類學碩士和博士學位。1992年,她終於完成了自己的博士論文,還在聯合國擔任職位。對於婚姻失敗,安表現得很堅強。她總會自我安慰,「很正常,這就是人生嘛!」正是母親的堅定和勇敢,成爲奧巴馬一生中最大的財富。奧馬巴也在公衆演講中說過:「媽媽是我認識的最善良、最慷慨的靈魂,這也是她所賜予我最好的東西。」
    作者潘楷文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