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神的國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在這個現代科技高度發達的世界中,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依賴科技,並且相信科技可以解決所有問題,甚至包括生態問題。這些人認為可以透過人工的方式決定生態的循環,並將其視為一個可以被控制和操縱的系統。然而,他們忽略了自然界的循環是一個複雜且互相關聯的系統,人類的控制往往只會造成更多的問題。
這樣的想法源自於一個"沒有神的國度",一個相信人類可以控制和支配一切的世界觀。然而,這種想法忽略了人類本身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也受到自然界的控制和影響。
事實上,植物是最先進的生物之一,它們可以通過光合作用將太陽能轉化為能量,為整個生態系統提供能源。而這種自然的能量轉換過程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保持了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平衡。
在自然界中,生物的滅絕是一個常見的現象。然而,這種滅絕並不一定是壞事。在某些情況下,物種的滅絕可以帶來新的機會和進化的機會。然而,當人類介入這個過程時,往往會帶來無法預料的後果。
例如,當人類大量砍伐森林時,這可能會導致生物的大規模滅絕。即使我們可以通過科技手段種植新的樹木,但這些新的樹木往往無法替代原有的生態系統,因為它們缺乏原始森林中複雜的生態網絡。
因此,人類應該學會與自然和諧共存,而不是嘗試支配和控制自然。我們應該尊重自然的循環,並保持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平衡。這並不是說我們不能使用科技,相反地,科技可以作為一個工具來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保護自然。例如,通過科技手段我們可以監測氣候變化、保護野生動物和植物、研究生態系統等等。
然而,當我們使用科技時,我們也應該考慮到它的限制和局限性。科技只是一個工具,它不能完全取代自然的力量和循環。如果我們過度依賴科技,就可能會導致生態系統的崩潰和人類的災難。
因此,我們需要找到一個平衡點,既能夠利用科技的優勢,同時也要尊重和保護自然的循環。我們應該意識到自然界的力量和價值,並將其納入到我們的決策和行動中。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和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會員
8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肉鴿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草原是廣闊而富饒的自然環境,遍地長滿了綠油油的草。在一般人眼中,草原上的草都是一樣的,沒有什麼區別。然而,對於科研人員來說,草原上的草卻有著非常多樣的品種,這些品種的存在是自然演化下分散風險的一種方式。對於草的品種科學研究的重要性不容小覷。 草原上的草有很多種,它們在外觀、形態、生長習性、生理特性等
在古代,土地經濟是社會生活的核心,而貿易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在當時的社會中,道路建設不完善,交通運輸困難,使得貨物運輸十分困難。這也就開始出現了一些土匪,他們在山林中躲藏,以最原始的買賣——收取過路費來維持生計。 土匪們在古代的中國是一個常見的現象。他們通常在山林中藏匿,襲擊經過的商隊,
地球經歷了億萬年才累積了現今的環境資源,但在人類的不斷破壞下,即使做出彌補,也需要千年時間的計畫。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科技必須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高科技的出現和發展,不僅可以加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也可以為我們提供更多創新和解決問題的手段。 千年起跳,地球環境的資源是我們這個星球上生命鏈的重要基
春蠶到死絲方盡,這句話意味著家蠶短短兩個月的生命,不斷地奮力生產蠶絲,為人類經濟奉獻。讓我們一起來探究家蠶的故事。 家蠶是蠶蛾的一個品種,被人工飼養用來生產絲綢。蠶的生命週期為四個階段:卵、幼蟲、蛹和成蟲。家蠶的卵孵化後,成為幼蟲,這個階段被稱為“蠶”。在這個階段,蠶需要不斷地進食桑葉,並逐漸生長成
近年來,隨著科技進步、全球化趨勢及社交媒體的興起,民意潮流已成為影響政治、經濟及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然而,民意潮流中也存在著弱者不說、強者不做的現象,即一些群體的聲音被忽略或壓制,而另一些群體的利益則得到了關注和保護。 在許多國家,民主制度是實現民意表達和民意潮流的重要途徑。然而,即使在民主國家,弱
碳權交易已經成為一種正式的商品,將二氧化碳排放權利轉化為可買賣的商品,並在市場上進行交易。然而,這樣的商品價值其實與節能減碳的目標背道而馳。 一般來說,市場上的商品是供需關係所決定的,當需求大於供應時,價格會上漲;當供應大於需求時,價格會下跌。但是,在碳權交易中,這種情況似乎不適用。因為這是一個特殊
草原是廣闊而富饒的自然環境,遍地長滿了綠油油的草。在一般人眼中,草原上的草都是一樣的,沒有什麼區別。然而,對於科研人員來說,草原上的草卻有著非常多樣的品種,這些品種的存在是自然演化下分散風險的一種方式。對於草的品種科學研究的重要性不容小覷。 草原上的草有很多種,它們在外觀、形態、生長習性、生理特性等
在古代,土地經濟是社會生活的核心,而貿易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在當時的社會中,道路建設不完善,交通運輸困難,使得貨物運輸十分困難。這也就開始出現了一些土匪,他們在山林中躲藏,以最原始的買賣——收取過路費來維持生計。 土匪們在古代的中國是一個常見的現象。他們通常在山林中藏匿,襲擊經過的商隊,
地球經歷了億萬年才累積了現今的環境資源,但在人類的不斷破壞下,即使做出彌補,也需要千年時間的計畫。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科技必須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高科技的出現和發展,不僅可以加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也可以為我們提供更多創新和解決問題的手段。 千年起跳,地球環境的資源是我們這個星球上生命鏈的重要基
春蠶到死絲方盡,這句話意味著家蠶短短兩個月的生命,不斷地奮力生產蠶絲,為人類經濟奉獻。讓我們一起來探究家蠶的故事。 家蠶是蠶蛾的一個品種,被人工飼養用來生產絲綢。蠶的生命週期為四個階段:卵、幼蟲、蛹和成蟲。家蠶的卵孵化後,成為幼蟲,這個階段被稱為“蠶”。在這個階段,蠶需要不斷地進食桑葉,並逐漸生長成
近年來,隨著科技進步、全球化趨勢及社交媒體的興起,民意潮流已成為影響政治、經濟及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然而,民意潮流中也存在著弱者不說、強者不做的現象,即一些群體的聲音被忽略或壓制,而另一些群體的利益則得到了關注和保護。 在許多國家,民主制度是實現民意表達和民意潮流的重要途徑。然而,即使在民主國家,弱
碳權交易已經成為一種正式的商品,將二氧化碳排放權利轉化為可買賣的商品,並在市場上進行交易。然而,這樣的商品價值其實與節能減碳的目標背道而馳。 一般來說,市場上的商品是供需關係所決定的,當需求大於供應時,價格會上漲;當供應大於需求時,價格會下跌。但是,在碳權交易中,這種情況似乎不適用。因為這是一個特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毫無疑問,科學和技術的應用可以帶領我們自信且確信地走向未來。我們所需要的是改變我們的方向和目的。我們的主要問題是缺乏我們對「人類是什麼」的理解,應該認識到我們並不與自然分離。我們的價值觀、信仰和行為,與其他任何自然過程一樣,都是自然法則的一部分。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生命鏈條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Thumbnail
世界運行於五行生剋之中,然而,當這套古老法則被科技過度利用,自然與科技之間的平衡被徹底打破。金屬資源的無限開採(金),海洋生態的紊亂(水),森林的大規模砍伐(木),氣候的極端變化(火),以及土地的頻繁開發(土),使五行的相剋力量迅速增強,最終形成了一場不分科技與自然的全面衝突。
Thumbnail
在科幻電影虛構的外星球上,原始住民們只要將尾巴末端與動物鬃毛、植物維管束組織相連,纏繞在一起的生命線就會得知彼此的意識,共同連至大地母親的意識之中,無須訴諸言語。在名為地球的這座美麗行星上,人類或許是唯一與地球失去連結的生命物種。
Thumbnail
我突然瞭解為什麼這個世界是現在這個樣子了。 以電力問題為例,我們為什麼還沒辦法有一種完全乾淨的能源來給人類使用。 不是科技的問題,我相信那個技術就在那邊,就在我們垂手可得之處。
Thumbnail
在這個目前感覺起來是由人類主宰的世界 科學發展的原因或許是因爲人想要自然的資源可以更好的爲我們所用 可以回過頭來更貼近生活ㄧ點,討論社會與我們感受到的就好 現實中比較殘酷的ㄧ個規責會是 :每個生命雖然都是獨特的,但不會有特例 或許你可以舉出許多特例,但在仔細想想本質上真的有特例嗎 本質包
動植物、土地和大自然的能量一直都是連結在一起,過去的人類也是如此與萬物相連,然而隨著時代發展,人類發展出更多的物質能力,也逐漸失去了這份連結。   人們無法感受到大自然的狀態,用著自己覺得好的方式不斷開發著土地,當大自然承受不住這樣的侵害與破壞,就會以祂自己的方式去重整土地,達到休生
人類過多的慾望與行為,對地球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的破壞。 許多動物、植物的數量大幅減少,甚至滅絕。 科技為人類帶來強大的文明與便捷。但人類缺少對自身的反思與了解, 因此無法正確的、有效的調整自我的思想,來與自然和諧長久共存。 也無法擺脫彼此的爭奪資源與利益,因此國與國的衝突無法化解。
Thumbnail
生存的基礎 尊重自然,是我們生存的基礎。在這個現代化的世界裡,科技的進步帶給我們許多便利,但也伴隨著對自然環境的忽視和破壞。我們應該重新思考,回歸尊重自然的價值,因為它不僅是我們存在的基石,更是我們生命中最寶貴的資產。 人類與自然相伴 自古以來,人類與自然一直相伴。在這個共生的過程中,我們學會
Thumbnail
如果我們能 找回永續生活的能力 ,積極行動改善身邊的環境創造地球花園,讓自己發揮天賦活出生命的本質與生活的美好,並把這樣的生活模式複製及擴散,讓 每個人都有能力使自己的環境變得更完美,並創造自己的家園,讓地球成為Garden--God's Eden(神的花園、人間天堂),還有什麼比這更好呢?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毫無疑問,科學和技術的應用可以帶領我們自信且確信地走向未來。我們所需要的是改變我們的方向和目的。我們的主要問題是缺乏我們對「人類是什麼」的理解,應該認識到我們並不與自然分離。我們的價值觀、信仰和行為,與其他任何自然過程一樣,都是自然法則的一部分。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生命鏈條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Thumbnail
世界運行於五行生剋之中,然而,當這套古老法則被科技過度利用,自然與科技之間的平衡被徹底打破。金屬資源的無限開採(金),海洋生態的紊亂(水),森林的大規模砍伐(木),氣候的極端變化(火),以及土地的頻繁開發(土),使五行的相剋力量迅速增強,最終形成了一場不分科技與自然的全面衝突。
Thumbnail
在科幻電影虛構的外星球上,原始住民們只要將尾巴末端與動物鬃毛、植物維管束組織相連,纏繞在一起的生命線就會得知彼此的意識,共同連至大地母親的意識之中,無須訴諸言語。在名為地球的這座美麗行星上,人類或許是唯一與地球失去連結的生命物種。
Thumbnail
我突然瞭解為什麼這個世界是現在這個樣子了。 以電力問題為例,我們為什麼還沒辦法有一種完全乾淨的能源來給人類使用。 不是科技的問題,我相信那個技術就在那邊,就在我們垂手可得之處。
Thumbnail
在這個目前感覺起來是由人類主宰的世界 科學發展的原因或許是因爲人想要自然的資源可以更好的爲我們所用 可以回過頭來更貼近生活ㄧ點,討論社會與我們感受到的就好 現實中比較殘酷的ㄧ個規責會是 :每個生命雖然都是獨特的,但不會有特例 或許你可以舉出許多特例,但在仔細想想本質上真的有特例嗎 本質包
動植物、土地和大自然的能量一直都是連結在一起,過去的人類也是如此與萬物相連,然而隨著時代發展,人類發展出更多的物質能力,也逐漸失去了這份連結。   人們無法感受到大自然的狀態,用著自己覺得好的方式不斷開發著土地,當大自然承受不住這樣的侵害與破壞,就會以祂自己的方式去重整土地,達到休生
人類過多的慾望與行為,對地球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的破壞。 許多動物、植物的數量大幅減少,甚至滅絕。 科技為人類帶來強大的文明與便捷。但人類缺少對自身的反思與了解, 因此無法正確的、有效的調整自我的思想,來與自然和諧長久共存。 也無法擺脫彼此的爭奪資源與利益,因此國與國的衝突無法化解。
Thumbnail
生存的基礎 尊重自然,是我們生存的基礎。在這個現代化的世界裡,科技的進步帶給我們許多便利,但也伴隨著對自然環境的忽視和破壞。我們應該重新思考,回歸尊重自然的價值,因為它不僅是我們存在的基石,更是我們生命中最寶貴的資產。 人類與自然相伴 自古以來,人類與自然一直相伴。在這個共生的過程中,我們學會
Thumbnail
如果我們能 找回永續生活的能力 ,積極行動改善身邊的環境創造地球花園,讓自己發揮天賦活出生命的本質與生活的美好,並把這樣的生活模式複製及擴散,讓 每個人都有能力使自己的環境變得更完美,並創造自己的家園,讓地球成為Garden--God's Eden(神的花園、人間天堂),還有什麼比這更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