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09|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23-05-09 股神說的話要聽 - 長期價值投資,本多終勝

波克夏股東大會,所在地奧馬哈(Omaha)周遭飯店全被訂光,去不了股東會,看看新聞重點其實也就夠了,巴菲特的成功是用實際的數字展現出來,不是浪得虛名,能成功這麼多年,靠投資掙下天文數字的財富,一定有其獨到之處。
這次給股東的還是兩個老生常談:1) 價值投資,找到好公司低價投入,2) 不要分散投資,將資金放在一個藍子,集中火力。
其實執行這些都不難,難在堅持,沒有堅持,談論 1) 或 2) 都沒有意義,進入網路時代的我們,什麼都要快,作投資就想賺快錢,加上成天媒體名嘴舖天蓋地,要投資人儘可能的短進短出,什麼事都可以成為先跑一趟的理由,投機就取代了投資,被洗腦到以為投機=投資,甚至鄙視長期值投資,覺得完全沒用,我就問你養一個孩子從出生到長大,上大學出社會,不用花個二十年 ? 難道台積電去年才成立 ? 認知錯了,思想被定型在投機的維度上,說再多都沒用。
不過這次巴非特與蒙格對於價值投資作了一些修正,主要在於世界已經改變,必須適時見好就收,這我倒是同意,現在的公司,要找到蘋果、微軟、可口可樂這種持續長期成功,且預期會一直成功下去的,已經非常困難了,就算特斯拉,再過個三年,也不見得能夠維持目前的榮景,所以「見好就收」,是這次股東會巴非特給價值投資人的忠告,但不代表沒事就要在那裏進出。

決定財富自由最終還是投入資本的多寡
以鴻海為例,2025 結束假設來到初步的成功,再過個三、五年 AI與電動車來到高峰,股價也差不多到頂了,殖利率也不可能維持在 5% 這麼高的水平,如果沒有進一步的發展,大概也要準備收割,尋找下一個新的投資標的,而那個時候,無論鴻海是 150、200,甚至 300,只要在 100 元左右開始進場的長期股東,獲利的比例都相當驚人,這是長期價值投資的威力。
另外,就算出脫時鴻海來到500元,如果手上只是一張兩張,我們就算10張好了,在 100元時買入,花個100萬元,出脫時也就是賺個 400 萬元的價差,如果手上有的是 100 張,獲利規模就是 4000萬元的絕對差距,不要有私人灣流那種超現實白日夢的話,人生差不多也就自由了,本多終勝,這是不要分散投資的意義,前提當然是必須先作好第1項,執行長期價值投資,在低價買進好公司。
今天外資買超鴻海 10,619 張,股價又漲了一點來到106.5,法說會快到了,以長期對鴻海的觀察,應該會有不錯的表現,外資會持續買我是不太意外,如果電動車業務進展有了突破,今年要複製幾個月以來工業富聯、緯創的漲幅,也不是沒有機會就是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