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0|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23-05-10 鴻海法說重點 - 嘗試從 3 顆獲利引擎增長看股價影響

鴻海星期四就要開法說會,就如過去貼文經常提及的,鴻海重點放在三顆獲利引擎的進展就差不多了,在這之前,先關心EPS是否持平,甚至成長,其它已開財報的,慘況不少
鴻海星期四就要開法說會,過去寫鴻海經常提及的,觀察這支個股,重點放在三顆獲利引擎 - 1) iPhone 營收,2) 高速運算設備相關,3) 電動車 - 的業務狀況就差不多了,在此之前,先關心EPS是否持平,甚至成長,其它已開財報的企業慘況不少,而鴻海第一季營收總結還略微增加,EPS 會不會因為成本下降成長,明天下午揭曉。
1) iPhone 營收:iPhone 的部份,新舊產品轉換期開始,這個時期立訊搶食iPhone訂單的新聞一定要來搶一下版面,無論如何,一來鴻海的基礎太過雄厚,二來iPhone已是穩定產業,就算出了「iPhone Pro-Max-Ultra-Infinity」終極天王機型,賣到破天荒,對鴻海股價也沒有幫助了,所以iPhone 就是幫忙穩定鴻海營收,來得及接上轉型,成功銜接高毛利AI產品與電動車業務的成功。
好消息是,iPhone 新興地區,包含印度,可能成為下一個高成長的市場,這進一步增加了鴻海未來發展其它業務的底氣。
2) 高速運算設備:無論工業富聯或是緯創,珠玉在前翻倍表演了一波,當然來不及跟上的獲利與盈收也差不多開始修正了,(這延伸出另外一個議題,好公司也不能買在高點),不過未來這一塊對鴻海營收利潤的溢注,一定會慢慢在股價反映上來,鴻海是第二大權值股,儘管伺服器吃掉了全球將近一半的市場,也已經超過一兆的規模,但整體來看,粗略估計也不過三成左右的營收佔比,整個鴻海集團要急漲除非超級重大利多,否則很難因為 AI 相關的單項業務利多,拉起整個集團的股價,但是對於長期股東來說,這絕對是未來非常大的獲利來源,早來晚來,反正耐心肯定等到你來。
3 ) 電動車方面:分成兩個部份,一是零組件供應,去年已經作到200億規模,上次法說會提到今年會到 500億 ~ 1000億的區間,抓個最低標第一季也要有個100億出頭的規模才能符合預期,另外一個部份則是整車組裝,這部份就沒那麼順利了,傳統車廠大單不要說人下來了,樓梯板都沒響過一聲,新創車廠代工逆風倒是不斷,合作的零零落落,先是 Lordstown 投資案的互相指責,今天又傳出另外一家主要代工車廠 Fisker 砍產量目標,新車 PEAR 延產至 2025,這些新創車廠目前看來沒一個靠譜的,對鴻海電動車事業要有實質的助益非常有限。
鴻海股價要有真正的起飛,外資是鐵了心,沒有百分百鋼定的傳統車廠大單,證明造車實力,是不可能花力氣拉抬鴻海股價,而今年是鴻海的造車關鍵起飛年,除了零組件供應鍊要穩下來持續成長,整車組裝業務還是得要趕快有初步的成果,這幾年全球傳統車廠因應電動車發展,開始合縱連橫,都不是省油的燈,給鴻海的時間不多了。
明天股東會,今年有一張可以拿5300元,依慣例星巴克點杯最貴的氮氣冷萃,找個安靜的角落,伴著落下窗檯的午後陽光,聽看看鴻海接下來打算怎麼幫我賺錢。;)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