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貿易中付款條件T/T 30天與D/A 30天 何者對賣方較有利?

在國際貿易中付款條件T/T 30天與D/A 30天 何者對賣方較有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國際貿易中,T/T 30天和D/A 30天都是常見的付款方式,但它們對賣方的利益是不同的。

T/T 30天是指買方在收到貨物後30天內進行付款。這種方式對賣方相對較有利,因為買方必須在收到貨物後立即付款。賣方可以更快地收到款項,以維持其資金流動性和營運運營。

D/A 30天是指買方可以在30天內獲得承兌交單後才進行付款。這種方式對買方較有利,因為他們可以在交貨後有更長的時間來籌集資金,但對賣方不利,因為賣方必須等待買方收到貨物和承兌交單後才能收到款項。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買方無法或不願意承兌交單,賣方可能面臨無法收到款項的風險。

因此,T/T 30天對賣方更有利,因為它可以保證賣方在短時間內收到款項,而且風險更低。然而,這也取決於買方的信譽和財務狀況。如果買方的信譽較高,且能夠及時付款,那麼D/A 30天對賣方也可能是一個較好的選擇,因為它可以為買方提供更多的靈活性和便利。因為至少有買方需到他的往來銀行去做30天後道期的"保證付款的承兌匯票",有起碼的履約單證。若到時對方無法付款時:

  • 至少會在他的往來銀行有信用不良紀錄(信用不良紀錄會影響到買方日後對任何銀行貸款都變成拒絕往來客戶)。
  • 因有上述的過程及提供相關的單據證明,在產生貿易糾紛的仲裁或訴諸法律時,才有足夠證據。



































avatar-img
bobwang@Letsgo的沙龍
4會員
51內容數
我是一位專精在中港台海運進出口行業工作的從業人員,見證了行業從紙本文件到電子化的轉變。隨著科技進步和網路化,數位化作業成為必要趨勢,它大幅提升了作業效率並帶來的挑戰。近年來法令法規也不斷驟變,法令遵循也成為日益重要的議題。我會透過寫作分享自己對這些變化的看法,並提供相關經驗與知識,幫助新進人員更好地融入這個行業。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bobwang@Letsg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遇到這種問題不要驚慌,這就要根據當時的情況論定,因為每個國家地區的海關條例有所不同。當出現扣貨,扣關了,海關部分是會給你一份說明的,裡面有扣貨的原因,你必須按照原因去解決。 貨物卡關時,先要去理解卡關的原因: (1) 要解決扣貨問題,首先要瞭解扣貨原因,其實原因不外乎三個; 一個單單不一致: 即「單
解 答: 1. 掛起:電子審單被退回了,未按照HS申報規範的要求來詳細申報。 2. 內轉:是指審單中心審核資料已過,生成正式報關單後,到現場海關遞單時審單關員對成交價格不確定的,將報關單轉現場海關驗估崗位審核,審核通過後重轉現場審單環節。 3. 外轉:是指集中審單關員將報關單電子資料轉至現場海關驗估
根據大陸增值稅暫行條例暫行條例規定,增值稅的納稅人分為兩種類型: 在大陸俗稱的普通納稅人就是法條上的「小規模納稅人」,解說如下: 1. 「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分別適用不同的稅率或徵收根據 《增值稅暫行條例》規定,增值稅納稅人分為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 的標準有兩條: 定量標準:年銷售額
遇到這種問題不要驚慌,這就要根據當時的情況論定,因為每個國家地區的海關條例有所不同。當出現扣貨,扣關了,海關部分是會給你一份說明的,裡面有扣貨的原因,你必須按照原因去解決。 貨物卡關時,先要去理解卡關的原因: (1) 要解決扣貨問題,首先要瞭解扣貨原因,其實原因不外乎三個; 一個單單不一致: 即「單
解 答: 1. 掛起:電子審單被退回了,未按照HS申報規範的要求來詳細申報。 2. 內轉:是指審單中心審核資料已過,生成正式報關單後,到現場海關遞單時審單關員對成交價格不確定的,將報關單轉現場海關驗估崗位審核,審核通過後重轉現場審單環節。 3. 外轉:是指集中審單關員將報關單電子資料轉至現場海關驗估
根據大陸增值稅暫行條例暫行條例規定,增值稅的納稅人分為兩種類型: 在大陸俗稱的普通納稅人就是法條上的「小規模納稅人」,解說如下: 1. 「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分別適用不同的稅率或徵收根據 《增值稅暫行條例》規定,增值稅納稅人分為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 的標準有兩條: 定量標準:年銷售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