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10|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23-06-10 現階段的廣達相較鴻海值得買進 ?

廣達今年以來從開春的72元,漲到昨天收盤的131.5元,漲幅超過八成。
來看看這段期間廣達的籌碼,三大法人從 1/3 開盤至今,總共買超 199,870 張,這中間三大法人分別買進 116,487張(外資),66,034張(投信),17,349張(自營商)。
外資:116487 - 58.3%
投信:66034 - 33%
自營:17349 - 8.7%
這中間有超過五成是外資進來買的,投信則貢獻了三成,自營商買的倒是不多。
再進一步觀察,外資在 4/14 之前,基本上還是一路賣廣達,一直到4/14除息日買了7,990 張之後,就開始一路買到今天,總買入張數是 170,877張,廣達的股價在4/14來到81.8之後,就開始一路爬升飆漲直到昨天的131.5元。
反而投信是從 1/3 開始就是一路買,直到 5/16 開始才明顯轉賣,不過 6/6 又開始買回,四天就買回了16,768張。
廣達這一次的漲勢,基本上是投信開春先進來連續買了三個半月後,外資再進來,造就了這一波的漲勢。
目前廣達已經來到將近18倍的本益比了,股價淨值比高達三倍,都是超乎尋常水準,來看看廣達的 EPS ,從 2020 疫情開始至今,表現如下:
年度 - 第一季 / 全年(現金股利)
2020 - 0.67 / 6.57(5.2)
2021 - 1.84 / 8.73(6.6)
2022 - 1.75 / 7.51(6.0)
2023 - 1.68 / ----
數據來看並沒有什麼亮眼的地方,第一季從 2021 至今連年下降,不過股利配發比例不低,賺的錢發出去了大部份,可以推測並沒有額外的擴張需要太大的資本支出,這在未來性又打了折扣,今年因為AI 題材,外資4/14除息後開始大舉買入,用了12天完成填息,至今帳面算是大賺。
題材與未來性,是股價飆漲的主要因素,廣達目前看來,AI相關的題材已經反映了,而真正的未來性並沒有看到,虛漲的波段未來如果沒有對應的業績表現,現在跟進風險並不低。
與廣達相較,鴻海無論業績表現,題材與未來性,剛好是相反的面向,這是目前我個人會持續買進鴻海,而不是廣達的原因,這一部分找機會後續再談。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