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10|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原生家庭03】把自癒的空間還給自己

如上一篇所說,漸漸放下「不能不孝」的執念之後,我開始能夠把照顧自己放在第一位。我告訴自己,保持距離是為了增加改善關係的可能性,當我能夠穩定下來,也就會更有餘力去試著同理父母的角色。

大學時候的我就像異類,幾乎只有真的住得比較遠的同學,才會因為交通費久久回去一次,其他同學大部分都是維持一週一次的頻率,像我這樣一個月才逼自己回去一次的人,已經算是特立獨行了。

我也曾嘗試和別人表達自己和原生家庭的問題,但在當時我沒有找到一個能夠理解的人。總是只會得到這樣的回應和質疑:

「再怎麼樣也還是家人啊,也不用鬧成這樣吧?!」

「家人也是為妳好吧?我覺得沒有那麼嚴重。」

我漸漸在這種環境下選擇噤聲,然後開始覺得是不是不正常的人,其實一直都是我自己呢?不然為什麼只有我既不戀家也不想念家人呢?

我努力想要變得「正常」
我試著在每個節日送我能力範圍能送的禮物,也試著在聽到那些刺痛我的言語時,努力不回嘴或感到生氣,但我始終辦不到,並為此感到痛苦。

.

.

.

這個過程讓我理解到,假如某些關係令自己痛苦,嚴重影響自己的精神狀態,其實保持距離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與其去期待他人改變,不如先安頓好自己,慢慢的把力量累積起來,這樣我們或許就能在自己有能力的時候,嘗試修復已經損壞的關係。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