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讀五對 是藥師在發放藥物給病人,為避免給藥錯誤,因此訂定的SOP執行程序,是為了減少人為錯誤的人工作業方式,可以透過數次核對機制,避免因發放藥物錯誤而造成的醫療疏失,提高病人用藥安全。
1. 拿藥時 : 由藥櫃取出藥品
2. 給藥時:由藥盒(罐)中取出藥品
3. 歸藥時:將藥盒(罐)放回藥櫃
1. 病患姓名資料對
2. 藥物內容對
3. 藥品劑量對
4. 服藥時間對
5. 服藥途徑對
藥師在調劑時,與一般民眾不同,主要是以辨識英文名稱(學名、商品名)為主。
因為臨床上常常有些藥物功能不同,但英文商品名稱卻十分相近,如對乙醯氨基酚acetaminophen(止痛退燒藥)及乙醯唑胺acetazolamide(降眼壓、高山症),若有失誤,就會有給藥或是調劑錯誤的情形,甚至會對病人產生嚴重的傷害,因此三讀五對是一種提醒藥師應注意的細節,避免給藥錯誤的方式。
不過三讀五對為人工作業,也和藥師人力是否充裕有關,現今很多醫院都講求縮短民眾候藥時間,要求藥師必須越快完成調劑和發藥越好,殊不知其實會影響核對藥品的正確度和細節,並提高藥師工作壓力,更容易忙中出錯。
許多研究皆表示人力不足或職場環境壓力過大更容易造成病安事件,台灣目前醫事人員職場的人力配置其實一直都很不足,不論是藥師、護理師甚至其他職類皆是如此。
舉例來說 : 某醫院只有兩個發藥窗口,院方高層要求提高發藥效率,讓民眾早點拿到藥品,於是限制藥師必須加快速度,縮短發藥和調劑的時間,把壓力全部集中在藥師身上。這種作法在各醫院非常常見。
但這種要求下出錯率往往也會跟著提高。以發藥環節而言,如果必須在1~2分鐘內完成一個病人的發藥,老實說根本沒辦法仔細核對,光核對藥品數量、用法用量和品項是否正確就差不多沒時間了,更不用說還要確認病人適應症、肝腎功能、交互作用、過去用藥紀錄等問題,就連跟民眾解釋藥品注意事項的時間也被壓縮,間接影響到民眾用藥安全和醫療知情的權益。雖然調劑時藥師就會先初步的審閱處方正確性及合理性,但同樣的道理,人力限縮與時間壓力下,很難做到百分之百的把關。
至於特殊劑型或是高警訊藥品衛教又更花時間,少說也要3~5分鐘以上,照上述情況,其實直接加開一個窗口並增加人力更能有效縮短民眾候藥時間,又能確保發要藥師有足夠時間完整核對與解說,並給予個別化的建議和評估。
想要減少醫療錯誤,除了傳統的三讀五對方式之外,尚有許多能夠協助的措施,若能配合資訊系統介面優化整合及條碼檢核功能,更可以協助發藥時的記錄及核對,不論是人力配置、系統設備、動線規劃、流程檢討等等,改善職場環境才有辦法從根本上提升病人用藥的安全。
圖源: <a href="https://www.freepik.com/free-photo/closeup-view-pharmacist-hand-taking-medicine-box-from-shelf-drug-store_11036160.htm#query=%E7%99%BC%E8%97%A5%E6%AB%83%E5%8F%B0&position=21&from_view=search&track=ais">Image by aleksandarlittlewolf</a> on Freep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