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一件事,跟完成一件事,之間的距離

想做一件事,跟完成一件事,之間的距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想每天寫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這是想做一件事;我每天寫完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這是完成一件事。

如何從想變成實際完成?這中間我們需要做什麼?需要的是行動步驟、還有不拖延的行動力,就是你有明確的行動步驟可以遵循,然後加上每天執行這個步驟的行動力。

1.明確的行動步驟

沒有明確依循的行動步驟,在每次執行的過程中,我們都要重新動腦思考怎麼做,今天用A方法,明天用B方法,剛開始或許有熱情去支撐,但哪天熱情沒有了,行動也很難再持續下去。所以我們必須制定一個明確的行動步驟,初期花些時間去制定,後面就可以每天不需思索的依照明確的行動步驟執行,第一次制定比較花時間,之後就算有稍做修正也不會比第一次費時,這樣對於行動的阻力就會大大減少。

好的習慣可以幫助你的人生更好,而習慣就是要有紀律跟規律去執行,要讓習慣變得輕鬆上手,並且不要讓大腦造成過多不必要的負擔,制定一個SOP,使其模組化,確認內容無誤後,就開始執行,因為已經有明確的行動步驟,你每天就照著SOP去做,也不用想東想西,然後又漏東漏西,接著三天捕魚,兩天曬網,最終導致放棄。

行動步驟寫在紙上或輸入在電腦裡,而不是放在你的腦袋裡,剛開始可能需要翻閱才能執行,但等熟練後,就不太需要了。

重點在執行時就不需要再花時間思考怎麼做,只要照SOP執行即可,減輕大腦雜亂思考這個負擔,也是讓習慣能持續下去的一大原因。

2.不拖延的行動力

行動力來自於你怎麼看待你要去做的事情,例如我學投資理財的行動力來自我想要賺更多的錢。

但是當你認為你要做的事情對你不管是收入、健康、自我成長....等任一方面,都沒有什麼實質幫助的話,那你自然就沒有動力去做那件事,就算做了,也不能長久。

行動力主要還是你要很清楚知道,持續做這件事能為你帶來什麼益處,這樣你才能維持做這件事的行動力。

制定行動準則時,也加上為什麼要做這件事的原因,就是它能帶給你什麼有幫助的結果,越明確的寫出來,你的行動力就越強,行動的阻力就越小,也就不容易有拖延的情況發生。

如果你還是拖延或是沒法持續,那可能就是這件事本身對你的影響或改變沒有太大實際的助益,所以讓你提不起勁,當你不知為誰而戰、為何而戰時,當然就不會有持久的行動力。



avatar-img
字遊舒寫的沙龍
7會員
10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字遊舒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自尋煩惱是指:明明就沒事,或是發生機率很低的事,又或是只是你自己覺得可能會發生的事,你卻硬要那邊瞎擔心,把自己搞得每天心神不寧,無限內耗,時時都在煩惱要是發生了怎麼辦;與人相處,經常擔心別人怎麼看自己,或是一直在糾結為什麼某些人的想法跟自己或普羅大眾的想法不一樣。 當你在做以上這些事的時候,除
投資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賺錢,沒有之一。 在這低利低薪的時代,個人認為,投資理財是現代人必備的技能,它不會幫你一夕致富,嚴格說是不會讓你變得很有錢,錢多到花不完那種。但是它可以讓你的生活變得比較多選擇,在賺錢方面也會比較輕鬆一點,多重收入來源比單一收入來源更能分散失去單一工作的風險,在選擇主動收入
假日好天氣帶堯堯去運動場溜滑梯,有位之前在菜市場看過堯堯的年輕媽媽,在某次堯堯滑下來的時候,開口問堯堯。 「我是不是在哪邊看過你?」年輕媽媽說。 堯堯張大眼睛沒有說話看著這位年輕媽媽,小腦袋應該在思考這突如其來的問題是什麼意思。 「喔,我想起來了,你就是之前常常給阿嬤用揹巾帶在身上去買菜的那個
自尋煩惱是指:明明就沒事,或是發生機率很低的事,又或是只是你自己覺得可能會發生的事,你卻硬要那邊瞎擔心,把自己搞得每天心神不寧,無限內耗,時時都在煩惱要是發生了怎麼辦;與人相處,經常擔心別人怎麼看自己,或是一直在糾結為什麼某些人的想法跟自己或普羅大眾的想法不一樣。 當你在做以上這些事的時候,除
投資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賺錢,沒有之一。 在這低利低薪的時代,個人認為,投資理財是現代人必備的技能,它不會幫你一夕致富,嚴格說是不會讓你變得很有錢,錢多到花不完那種。但是它可以讓你的生活變得比較多選擇,在賺錢方面也會比較輕鬆一點,多重收入來源比單一收入來源更能分散失去單一工作的風險,在選擇主動收入
假日好天氣帶堯堯去運動場溜滑梯,有位之前在菜市場看過堯堯的年輕媽媽,在某次堯堯滑下來的時候,開口問堯堯。 「我是不是在哪邊看過你?」年輕媽媽說。 堯堯張大眼睛沒有說話看著這位年輕媽媽,小腦袋應該在思考這突如其來的問題是什麼意思。 「喔,我想起來了,你就是之前常常給阿嬤用揹巾帶在身上去買菜的那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