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音樂,那我的生活就會變得索然無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要說音樂於我而言有多麼重要,不是三言兩語就能概括的。

在黑膠、卡帶、CD到現在的數位發行都用不同的形式陪在我們身邊,雖然沒有歷經黑膠時代的高光,但每當看見唱片行裡頭擺在角落的黑膠盤仍悸動著。

不一樣的歌曲,有不一樣的故事,這大概是音樂的迷人之處。

每一位歌手、音樂人、詞曲創作家...等他們用心創造出來的歌曲,以不一樣的樂器、不同的音符和弦和不同創作者碰撞出不一樣的作品,都會使人產生共鳴,無論多寡。

而我,就是在某一天與它們產生共鳴的人。


如果沒有音樂,我就不會足夠勇敢。

如果沒有音樂,我就不能在夜晚難捱時,獨自走過。

如果沒有音樂,我就不能讓懶惰的自己變的精神。

如果沒有音樂,我就不會遇見很多也愛音樂的人。

如果沒有音樂...

如果沒有音樂,那我的生活就會變得索然無味。


喜歡聽音樂的你是在什麼時候開始發現自己離不開它?

是什麼時候發現它很重要?

又是在什麼時候聽見自己最愛的歌?


我不會說音樂是人生的必需品,我身邊仍然有那些不喜歡音樂的朋友。

而我仍然會成為像現在一樣的大人,活得很有秩序。

但在成長的道路上可能會少了很多發現,不會因為發現自己吃飯的餐廳撥放著喜愛的歌而感到快樂,也不會在自己剛踏入校園覺得孤單時有人陪伴,好多好多,數不清的場景都有它的存在,不論你喜歡哪種語言、哪種曲風。


如果沒有音樂...

它永遠會是我很重要的存在。

但願喜歡音樂的你,在看見文章後能夠微微一笑。



avatar-img
1會員
3內容數
一定要聽過的歌曲!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顏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是顏末。 我信仰音樂,音樂即我的信仰。 你也喜歡音樂嗎? 是從什麼時候、什麼原因呢? 如果喜歡音樂,不妨點進來看看我的文章吧 ! 縮圖 : Photo by Mohammad Metri on Unsplash
我是顏末。 我信仰音樂,音樂即我的信仰。 你也喜歡音樂嗎? 是從什麼時候、什麼原因呢? 如果喜歡音樂,不妨點進來看看我的文章吧 ! 縮圖 : Photo by Mohammad Metri on Unsplash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時間過好快,2/14一下就過去了,雖然Bear的生活也不會因此變化就是了😆 在這獻上遲來的祝福,祝格友們,情人節快樂! 節日僅僅是一個形式、一種提醒,提醒我們要時常傳達心中所愛給所愛之人。 這裡Bear列出六首常聽的歌曲。希望我們都能被愛,也能去愛。
望向窗外,火車一直沿著海岸線跑,彷彿一條被點燃的鞭炮引線。如果就這樣衝進海裡,應該會在海中引爆吧,像水鴛鴦那樣。
情歌當然是寫給情人的,恐怕是大家對「情歌」的共識吧?透過歌曲旋律和動人歌詞,將最深刻的情感對深愛的人唱出來,不論思念或愛慕,牽掛或哀憐,經常都是情歌必備的要素。 但若說,為孩子唱首歌,這樣也算是情歌嗎?對孩子的期望與鼓舞,甚至捧在心上呵護的心情,當然也是世間真摯的情感,這樣的歌,誰說不是情歌呢?
這幾年來,我有做一點音樂創作,去年發了專輯後,我可能比從前多了更多機會,要回答我與音樂的淵源。我想過許多可能性,雖然我講述的可能大多是那一兩個版本,但我知道大多數的人會喜歡上一樣東西,應該都不只有單純的因素吧。
從唱片到串流、從主流到分眾,一路走來見證了音樂型態的改變,舊的唱片工業式微,新的音樂場景誕生,不變的是音樂始終陪伴我經歷人生的每個階段。時至今日,聽著曾經滋養我、接住我的音樂,仍然能獲得莫大的溫暖和能量。
鹿洐人要開始去漫遊了。 不知道對大家來說是不是還算新的樂團? 想好好記錄聽鹿洐人的音樂感受,應該是我為數不多的一整張專輯裡面每首都像是主打的喜歡。 先講兩首很有故事性的歌,《鹽酥雞》是關於一個不是媽媽卻像媽媽的伴侶,月底送來算奢侈的鹽酥雞的故事。《爛笑話》是有關在想辦法湊齊房租的日子裡,隔壁住著犯
時間過好快,2/14一下就過去了,雖然Bear的生活也不會因此變化就是了😆 在這獻上遲來的祝福,祝格友們,情人節快樂! 節日僅僅是一個形式、一種提醒,提醒我們要時常傳達心中所愛給所愛之人。 這裡Bear列出六首常聽的歌曲。希望我們都能被愛,也能去愛。
望向窗外,火車一直沿著海岸線跑,彷彿一條被點燃的鞭炮引線。如果就這樣衝進海裡,應該會在海中引爆吧,像水鴛鴦那樣。
情歌當然是寫給情人的,恐怕是大家對「情歌」的共識吧?透過歌曲旋律和動人歌詞,將最深刻的情感對深愛的人唱出來,不論思念或愛慕,牽掛或哀憐,經常都是情歌必備的要素。 但若說,為孩子唱首歌,這樣也算是情歌嗎?對孩子的期望與鼓舞,甚至捧在心上呵護的心情,當然也是世間真摯的情感,這樣的歌,誰說不是情歌呢?
這幾年來,我有做一點音樂創作,去年發了專輯後,我可能比從前多了更多機會,要回答我與音樂的淵源。我想過許多可能性,雖然我講述的可能大多是那一兩個版本,但我知道大多數的人會喜歡上一樣東西,應該都不只有單純的因素吧。
從唱片到串流、從主流到分眾,一路走來見證了音樂型態的改變,舊的唱片工業式微,新的音樂場景誕生,不變的是音樂始終陪伴我經歷人生的每個階段。時至今日,聽著曾經滋養我、接住我的音樂,仍然能獲得莫大的溫暖和能量。
鹿洐人要開始去漫遊了。 不知道對大家來說是不是還算新的樂團? 想好好記錄聽鹿洐人的音樂感受,應該是我為數不多的一整張專輯裡面每首都像是主打的喜歡。 先講兩首很有故事性的歌,《鹽酥雞》是關於一個不是媽媽卻像媽媽的伴侶,月底送來算奢侈的鹽酥雞的故事。《爛笑話》是有關在想辦法湊齊房租的日子裡,隔壁住著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篇文章回顧了作者童年時與父親共度的音樂時光,尤其是黑膠唱片帶來的回憶。儘管小時候對父親的大聲音樂感到困擾,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理解音樂的魅力。此外,作者也描繪了父親在年齡增長中依然堅持收藏音樂,並計劃將這些珍貴的黑膠唱片傳承給下一代的心情。
Thumbnail
當代社會下音樂給予的多巴胺 「音樂」讓我心動始於國小音樂老師的課程。記得當時音樂老師帶著我們欣賞《弄臣》和《茶花女》等音樂劇,或許正是這些經歷開啟了我對「藝文」的熱愛。不過,我真正開始進入國家戲劇院或國家音樂廳,則是在大學期間。我記得當時看了《鐘樓怪人》,甚至後來還到雪梨歌
到了30歲, 你可能會發現自己更喜歡聽沒有歌詞的音樂。 這種轉變能幫助你更專注、 更放鬆, 甚至提高工作效率。 以下是我體驗到的3個主要原因。 ▋理由1 - 音樂幫助我們進入不同的狀態 以前我聽過一位中央研究院數學研究所的研究員說, 他每天早上開始做研
前陣子和學生談到古典音樂的價值,學生表示古典音樂不好懂,提出音樂是為了好聽還是讓人懂?當下突然覺得腦門被敲了一下,不過仔細想想,這是可以探討的。 古典樂中所蘊含的內涵確實比較高,但也比較不好懂,不過你不能否認就是有人愛這一味,而且如果願意靜下心來學習如何聆聽,要欣賞古典音樂並不難,甚至還很好玩
Thumbnail
小時候與唱歌相關的如夢似真記憶永不褪色,回味這些美好時光,讓我輕鬆自如又充滿歡樂。從童年到成年,唱歌的意義也隨之改變。從過去的比賽與演出壓力,到如今的自在隨內心,唱歌的感動也轉移到另一個層次。哼唱時的自由與歡樂,成為了生活中的一道獨特風景。
我基本上都沒有聽什麼流行音樂,工作的時候都是古典音樂或者是鋼琴音樂,最近我很喜歡聽挪威的Ole-Bjørn Talstad,非常舒心。不論是relax的時候或者需要專心工作的時候聽都很好。我很喜歡 管弦樂團,不過其實大提琴我也很喜歡。因為我自己有音樂底,所以聽演奏會特別有感覺。我大概五,六年前就已經
從中學到現在,音樂都是支持我走過讀書壓力的一大要素,所以累積出了一個緊急歌單。不論是存在危機還是動力下滑都總有能夠把我扶起來的歌曲。
Thumbnail
  我們有多久沒有買實體專輯?多久沒有從頭到尾聽完一張專輯?在串流音樂當道的今天,音樂類型與選擇越來越多元,甚至人人都可以當歌手、都能自行上傳影音。但音樂之於生活似乎永遠是次要的,邊開車邊聽、邊上班邊聽、邊打掃邊聽、邊做模型邊聽、邊畫圖邊聽或邊運動邊聽,在生活中什麼時候音樂會成為主要的呢?就
Thumbnail
作者分享了她以前在香港是如何接觸到流行音樂。那時還未有互聯網,廣東歌剛開始發展,電台還是播放不少英文歌曲,作者就介紹了兩位啟蒙她聽英文流行曲和爵士音樂的電台DJ,及後幫助她認識廣東歌的方法,也分享了現在音樂串流平台已經取代了電台,成為她聽音樂的主要渠道。這篇文章就像描畫了聽音樂在昔日香港至今的轉變。
Thumbnail
音樂,是我創作時的良伴,繪畫的時候,感受到樂曲旋律力量的牽引。 此刻好好靜下來,深入認識音樂與詩,我不懂深奧的樂理、調性、和弦,但我相信,音樂或詩歌對每個人的意義,都是獨一無二的,再多的分析、評論與故事背景,都只是輔助,讓自己沉浸在其中是最好的方式,細細地閱、聽作品,產生感觸,是個人獨享的特殊體驗
Thumbnail
這篇文章回顧了作者童年時與父親共度的音樂時光,尤其是黑膠唱片帶來的回憶。儘管小時候對父親的大聲音樂感到困擾,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理解音樂的魅力。此外,作者也描繪了父親在年齡增長中依然堅持收藏音樂,並計劃將這些珍貴的黑膠唱片傳承給下一代的心情。
Thumbnail
當代社會下音樂給予的多巴胺 「音樂」讓我心動始於國小音樂老師的課程。記得當時音樂老師帶著我們欣賞《弄臣》和《茶花女》等音樂劇,或許正是這些經歷開啟了我對「藝文」的熱愛。不過,我真正開始進入國家戲劇院或國家音樂廳,則是在大學期間。我記得當時看了《鐘樓怪人》,甚至後來還到雪梨歌
到了30歲, 你可能會發現自己更喜歡聽沒有歌詞的音樂。 這種轉變能幫助你更專注、 更放鬆, 甚至提高工作效率。 以下是我體驗到的3個主要原因。 ▋理由1 - 音樂幫助我們進入不同的狀態 以前我聽過一位中央研究院數學研究所的研究員說, 他每天早上開始做研
前陣子和學生談到古典音樂的價值,學生表示古典音樂不好懂,提出音樂是為了好聽還是讓人懂?當下突然覺得腦門被敲了一下,不過仔細想想,這是可以探討的。 古典樂中所蘊含的內涵確實比較高,但也比較不好懂,不過你不能否認就是有人愛這一味,而且如果願意靜下心來學習如何聆聽,要欣賞古典音樂並不難,甚至還很好玩
Thumbnail
小時候與唱歌相關的如夢似真記憶永不褪色,回味這些美好時光,讓我輕鬆自如又充滿歡樂。從童年到成年,唱歌的意義也隨之改變。從過去的比賽與演出壓力,到如今的自在隨內心,唱歌的感動也轉移到另一個層次。哼唱時的自由與歡樂,成為了生活中的一道獨特風景。
我基本上都沒有聽什麼流行音樂,工作的時候都是古典音樂或者是鋼琴音樂,最近我很喜歡聽挪威的Ole-Bjørn Talstad,非常舒心。不論是relax的時候或者需要專心工作的時候聽都很好。我很喜歡 管弦樂團,不過其實大提琴我也很喜歡。因為我自己有音樂底,所以聽演奏會特別有感覺。我大概五,六年前就已經
從中學到現在,音樂都是支持我走過讀書壓力的一大要素,所以累積出了一個緊急歌單。不論是存在危機還是動力下滑都總有能夠把我扶起來的歌曲。
Thumbnail
  我們有多久沒有買實體專輯?多久沒有從頭到尾聽完一張專輯?在串流音樂當道的今天,音樂類型與選擇越來越多元,甚至人人都可以當歌手、都能自行上傳影音。但音樂之於生活似乎永遠是次要的,邊開車邊聽、邊上班邊聽、邊打掃邊聽、邊做模型邊聽、邊畫圖邊聽或邊運動邊聽,在生活中什麼時候音樂會成為主要的呢?就
Thumbnail
作者分享了她以前在香港是如何接觸到流行音樂。那時還未有互聯網,廣東歌剛開始發展,電台還是播放不少英文歌曲,作者就介紹了兩位啟蒙她聽英文流行曲和爵士音樂的電台DJ,及後幫助她認識廣東歌的方法,也分享了現在音樂串流平台已經取代了電台,成為她聽音樂的主要渠道。這篇文章就像描畫了聽音樂在昔日香港至今的轉變。
Thumbnail
音樂,是我創作時的良伴,繪畫的時候,感受到樂曲旋律力量的牽引。 此刻好好靜下來,深入認識音樂與詩,我不懂深奧的樂理、調性、和弦,但我相信,音樂或詩歌對每個人的意義,都是獨一無二的,再多的分析、評論與故事背景,都只是輔助,讓自己沉浸在其中是最好的方式,細細地閱、聽作品,產生感觸,是個人獨享的特殊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