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01|閱讀時間 ‧ 約 29 分鐘

羅馬禮齋戒定規變革(I)

raw-image



一、齋戒的目的

先來聊聊為何要齋戒,基本上在元初自亞當與厄娃的情況來看,天主給予人類的第一條戒律就是不可吃知善惡樹果(參考創世記 2:16-17),也就是因為此,齋戒與革除罪惡及克己有千絲萬縷的關係,這是諸位聖教父所肯定的。

在古經上的傳統也可以發覺這迷人的神修寶藏,例如梅瑟及厄里亞先知在面見天主前齋戒了四十日;聖洗者若翰退避至曠野行克己、祈禱的生活;吾主天主子基利斯督也親自齋戒了四十天(參考聖瑪竇福音 4:1-11),令人驚奇,天主自己不需要齋戒,但為人靈的益處,祂謙卑自下,如他的母親無染原罪卻來到天主前取潔;她的聖子是天主自己卻來到聖殿獻給天主父;聖子無罪卻藉由若翰的洗,表明天主聖三奧秘的性體,終歸為了人靈的益處,祂越謙卑越崇高。

聖教父大巴西略提到:「你心裡生出貪吃的願望,自然影响到全身的官能,各種壞事如雨後春笋,相繼出土。地上冲成一些溝渠,沿溝渠整個地帶,必然雜草叢生。貪饕的惡習也是一樣,只要,把你的靈魂變成野獸的巢穴。我見過許多被其他惡習俘虜的人又恢復自由,可是吃的願望就足以構成貪饕的罪過,而不必真正取用食物。」也說了:「不要在外部尋找邪惡。」是的,因此透過齋戒可以始靈魂純淨,在心神中的荒野直面驕傲及欲望的可怖醜陋,教友也每一天都在驅魔,內心中的邪魔帶來的罪惡枷鎖,靠著天主及古祖先知及諸聖教父的楷模榜樣,煉淨偏情從而恢復天主在人靈中自起初就放置的天主肖像,亞利山大里亞學派的教父稱此為「天主化」。人類原祖因驕傲偏情走上絕路,天主子基督透過謙卑刻苦拯救人靈。

二、四旬齋期源起

禮儀學者Dom Gueranger院長神父寫道:「四十天的齋戒,我們稱之為四旬齋,是教會為復活節所做的準備,是在天主教會誕生之初就制定的。我們可稱頌的主親自批准了這一點,在沙漠中齋戒四十天四十夜。」教父及宗徒教父時期就已記載了復活節前的齋戒傳統例如聖熱羅尼莫、聖良教宗、亞歷山大里亞的聖濟利錄並且聖依肋內也曾寫書信至聖維篤一世教宗如何慶祝復活節及復活節前如何行齋戒,聖奧斯定表明其他時間的齋戒是出於我們的熱心,但在大齋期不克守齋戒我們因而獲罪了,聖亞大納削道言:「大齋期是普世必須遵守的四十天齋戒」。

原初的復活節前的齋戒我們可以看到,聖洗聖事與復活節的傳統密不可分,所以也可以說這齋戒也為了慕道者而設立,《十二宗徒訓誨錄》也要求授洗者及領洗者恪守齋戒,一同參與此聖事禮節者也極力鼓勵盡力一同齋戒。

在一到二世紀的文本中可發現不同教區有不同的方式實行四旬齋期,也些地區40個小時密切齋戒,而有些維持整個聖週,直到教父聖亞大納削開始定規了所有天主的教會必須守這齋期,而三至四世紀大部分地區就逐漸整合。

論教會節日學,歷史學家Heinrich Kellner在其著作《教會節日起源及當今歷史; A History of the Christian Festivals from their Origin to the Present Day 》關於四旬齋期之聖週細節上多加了闡述。聖依玻里多定規;The canon of Hippolytus規定在聖週只使用鹽及麵包,而宗徒憲章中,平日天禁酒肉,在聖週只允許麵包、蔬菜、鹽及水,最後兩天完全不可進食。聖金口若望則告訴我們,在安提約基亞禁肉蛋奶類。

米蘭敕令後,天主教成為國教,基督年325年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制定復活節為春分後第一個月圓的第一個主日天,因而連帶著四十日整的齋戒也訂定下來,根據初期教會,可觀察到舊律法中猶太傳統日落後才吃第一餐,早先教友們也跟從這樣的規則,但在九世紀起,開始發生了一些較為寬鬆的變化。

有趣的是在初期教會中齋戒包含禁酒,在古經上而言,也練習著使人類回復到天主允許諾厄飲食酒肉的吃食習慣,因此東方禮儀的教會在齋期普遍性的戒肉、魚、蛋、奶、酒、油皆有古代教會傳統實踐的影子。



三、中世紀上半葉的四旬齋戒

自基督年四世紀教父聖奧斯定說:「其他時間的齋戒是出於我們的熱心,但在大齋期不克守齋戒我們因而獲罪了。」開始有此齋期的雛型,七世紀初大聖額我略教宗時期,普遍規定由聖灰星期三,雖然在1099年,教宗烏爾巴諾二世才將此日命名為聖灰星期三,不過此日已被看做是四旬齋期的伊始。

692-693年,地區主教會議的西班牙特倫多公會議文獻為我們證明了當時的教有因聖史路加及瑪竇顯示救主的復活發生在夜半,而也應在聖週的瞻禮七(星期六)齋戒至午夜,二這傳統持續了幾個世紀。



三之一、拜占庭傳統大齋期概述

值得注意的是在拜占庭傳統的教會發展出預備齋期也就是在齋期的前四週中收斂心神及慢慢進入齋戒及刻苦的祈禱氛圍中,分別是第一週「稅吏及法利塞人主日」這時為了不陷入驕傲的罪惡中平時瞻禮四(星期三)及預備日(星期五)也完全免齋,第二週「浪子主日」恢復週間常規齋戒,而第三週「離肉主日」開始是傳統上最後一週可吃肉類的日子,這時要趕緊把肉類吃完或是冷凍保存,第四週進入「離酪主日」又被稱做「寬恕主日」及「出樂園主日」這天紀念亞當厄娃因犯罪而被逐出樂園,是人類悲痛的開始,也天主降生、受難及復活的原由,那天我們在彌撒及大日課中彼此請求寬恕特別是在睡前,第五週的潔淨瞻禮二(週一)正式進入齋期,基本上遵守「克西洛法吉」齋戒規則,禁食肉、魚、蛋、奶、酒、油,只可使用鹽水烹煮的蔬菜、水果、麵包,貝類、甲殼類及章魚、魷魚類可吃,晚課後可吃一餐,聖週瞻禮二(星期一)至瞻禮四(星期三)開始有些教友或修道人發熱心、守刻苦這三天完全不進食,或只吃麵包及清水,如齋期初一週那樣,瞻禮五(星期四)可食用油酒,瞻禮六即預備日(星期五)起應力求初期教會的榜樣完全不進食,若無法時可在救主墓葬(基督裹屍布遊行)禮儀後用些茶、果汁及麵包。聖週安息日(星期六)舉行聖巴西略禮典,教友應留在聖堂,聆聽唱經職宣讀《宗徒大事錄》可吃些麵包或果乾維持體力,準備開始復活節子夜彌撒直至黎明時。


基本上斯拉夫拜占庭傳統上的謝肉節與西方carne levare也就是肥胖星期二的概念相同,這時拜占庭斯拉夫傳統會做一道傳統食物布林餅(Блины),來消耗蛋奶類食物,與西方煎餅節意義雷同。



但筆者認為不應與狂歡畫上等號,好似要齋戒是害處而貪饕才是益處一樣。以神修而言,心態應是懺悔並感恩的吃完家中剩於的肉類並迎接更大的慶典,也就是救主的踰越奧跡



順帶一提,2至於齋期拜占庭禮的實踐情況若讀者願意可另開專題。

三之二、八世紀至中世紀中葉

數百年來依舊持續著日落後進食的齋戒規則,但第八世紀開始,隱修士們的用餐時間被更動到大日課中的第九時課經,也就是下午三點,Francis Xavier Weiser神父的研究寫道:「直到九世紀,才引入了不那麼嚴格的齋戒定規。817年,當時在田野和農場做大量體力勞動的本篤會修士被允許接齋期間,晚上喝點酒,吃點麵包……。教會也將新規廣傳到了平信徒,到了中世紀末期,這些定規已成普遍;每個人除了晚餐外還吃一點夜宵及中午的小點。」

在多瑪斯阿奎那留下的許多著作中我們也可以知道當時齋戒概況如何,筆者也強烈建議熱心的教友可以以此來做規範,加深神修的生活實踐。

  • 週一到週六是齋日。下午 3 點進食。
  • 四旬期禁止所有肉類或動物製品。
  • 即使在大齋期的主日天,人們仍然要齋戒這些食物。 
  • 如果可能的話,聖灰星期三或耶穌受難日完全不進食。
  • 聖週行更刻苦的齋戒,只食用麵包、鹽、清水。 

四、文藝復興時期齋戒

到了十四世紀,有趣的是修士們經常在日課前來做大日課祈禱,用餐次數漸漸增多,有趣的是,因著用餐時間提前,這也影響齋戒規則,午後用餐,而夜晚處理中午留下的飯菜,也就是我們現在「Noon」這個概念。

在中世紀,四旬齋期及週五齋日是教會法也是「民法」,教友熱心且願意恪守並熱心祈禱,但在1517年至1600年代中期,誓反裂教開始後開始發生變化。

即使是英國皇室,亨利八世非法分裂教會後,皇室仍公開在1563 年、1619 年、1625 年、1627 年和 1631 年表示支持齋戒(眾所周知,誓反教徒反對任何齋戒的刻苦行動),同樣情況也發生在1687年雅各伯二世國王執政時期。在1688年革命瑪利亞二世及威廉三世推翻天主教會後完全取消法規。

但即使是聖教國家,變化仍舊繼續,四世紀末撒辣彌主教聖厄比法尼(St. Epiphanius)記載,在星期三及五我們齋戒,因星期三救主被猶達斯出賣,星期五救主被釘死在十字聖架,自十七世紀初,愛爾蘭仍舊執行這樣的齋戒傳統。

Slater神父在其著作《倫理神學簡史;A Short History of Moral Theology》寫道

大約在十世紀,所有星期三和星期五的齋戒義務幾乎完全消亡,但教會當局確定了齋日,並用羅馬拉丁教會禮儀來代替某些與季節相關的異教儀式。約十世紀,週五齋戒的義務被削弱為禁肉,而週三齋戒在同樣消弱後逐漸完全消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