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7|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天使對話法|2024.02

雖然書名為「非暴力溝通」,但內容不是介紹馬歇爾盧森堡的非暴力溝通理論與概念。


作者透過一個寓言故事,來導入溝通與對話的核心。


天神發長勺子給天使與魔鬼們,規定他們只能使用這個長勺子吃飯。然而這個長勺子的長度,遠超過手臂的長度,幾乎無法使用。


一個月後天神來看天使與魔鬼們的狀況。


發現天使們使用長勺子彼此餵食,心滿意足、其樂融融。魔鬼們只在意自己,但勺子太長實在無法餵到自己嘴裡,因此每個魔鬼骨瘦如柴、苦不堪言。


作者藉由這個寓言比喻——對話中重要的是安全感與信任感,透過天使對話,才能推進我們想要達到的效果。


一、大腦被杏仁核劫持

信任感會影響我們對現實的描述和評估,當我們感受到威脅時,則會在對話中採取防衛性行為。


大腦中的杏仁核是我們遭遇情緒刺激的警報器,是一種會瞬間關閉思考和理性過程的原始反應。


當我們感受到不信任、沒有安全感時,皮質醇等神經遞質增加,理智腦功能的前額葉停止工作,消極與負面想法擴散,杏仁核開始接管大腦,啟動戰或逃等防衛模式。


此時,我們容易啟動過度自我保護的魔鬼對話,像是在對話中先入為主、品頭論足、說教、挑毛病、給人貼標籤、事事想講贏對方等,落入非彼即此、爭個輸贏的競爭、控制或自我中心與逃避的狀態。


陷入這些狀態下,自然難以合作與追求雙贏,也會背離預設的溝通目標。


二、原生家庭影響溝通

在原生家庭成長過程中,父母給愛的方式、表達期待的方式、面對壓力狀態下的應對方式、人生態度的影響等⋯我們在無意識中模仿習得這些行為,這些互動方式形塑了我們的溝通。


在職場中處理與應對的權威關係或是同儕關係,也屬於原生家裡的父母或手足關係的重現。


在原生家庭關係中,那些固著的感受與習慣性的溝通方式,讓我們不自覺地帶入職場與生活。若職場上遇到強勢的人,可能觸發過去的感受與經驗,於是重現恐懼、對抗或逃避的模式。


成長時期若曾有創傷事件發生,會嚴重刺激杏仁核,使杏仁核失調,讓我們「閃回」當時的創傷情景,重複體驗創傷感受,也就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


作者認為對原生家庭清晰化的過程,有助理解自己與他人的情緒失控。


三、訓練內心強大穩定

這需要提升兩方面的心智能量,一是維持內在穩定、傳遞信任感;另一個則是轉化非理性信念,處理反覆出現的情緒問題。


以下分享兩個小練習: 

(一)ABCDE 信念轉化練習


A:事件、B:舊信念、C:後果、D:反思、E:新信念。以下虛擬一例來走一回ABCDE:


A:學生對於老師關心的問話,在全班面前直接大喊說要你管啊。


C:老師非常生氣且感到被羞辱(感受)、心跳加快、體溫上升(身體)、嚴厲斥責學生「你這樣不會有人管你」(行動)


B:學生對老師態度應該要有禮貌(態度)面對別人關心要感恩與正向回應、老師在學生面前不可以丟臉(規則)、情緒管控這麼差難怪人際關係差(假設)


D:有證據證明我的假設嗎?有其他方式看這個問題嗎?(可能學生正好陷入困擾中,他不是針對老師)最糟糕的結果可能是師生關係冷淡。這是我想要的結果嗎?如果不是,那我可以怎麼做?


E:我對學生付出的關心被拒絕,讓我受傷,但是反擊後的結果不是我想要的。我要先處理我的憤怒,也會全力找更好的對策。


有了E 這個新的想法與信念後,會發覺需要練習處理憤怒,以便於情緒衝動當下能有更好的回應。


(二)情緒上來的練習:標記自己的訊號,捕捉自己的「情緒衝動」。


例如:我一聽到我爸評論政治人物,就會翻白眼、不耐煩、不說話,迅速離開現場。


如上例一般,回想導致情緒衝動的對話或情節,運用以下問題進行分析與紀錄,讓自己提升覺察的能力,更有機會打破下一次的「自動反應」。


  1. 情境(在什麼情況下)
  2. 對象(和什麼樣的人)
  3. 反應(會發生哪些負面情緒)
  4. 分析(可能的原因為何)


內心強大的人,會將對話焦點,從保證「我」的安全感,轉移到建立「我們」之間的信任感上。


我想,若能透過有意識地刻意練習,梳理自己、認同自己,把自己愛回來、給自己安全感,就有能力拿起那長勺子餵給別人安全感。


書名:非暴力溝通的天使對話法

作者:張心悦

出版社:大樂文化

出版日期:2023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