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人脈和社交。
(一)
我不喜歡為了特定的目的認識人。保持連絡的多半都是交心的朋友。
商學院講究人脈,曾經在學時聽朋友嘆說經營的人脈在需要謀職時都沒能幫上忙。大概是這一嘆讓我對人脈心生負觀感。一方面是我可能就是那個沒能幫上忙的人,二方面是我要用這態度去擴展人脈嗎?
當然,還因為我的個性會「不好意思」請託人,加上面子問題—麻煩人就是在顯示自己的能力不足,所以多半自己撐住。
然而,必要時的求助其實是健康的人際關係,比方,在人生地不熟,又需要實地看房時,能託在地的「朋友」幫助真是解決燃眉之急。這無關自己的能力,甚至還是給人能助人的一種成就感也說不定。就像我也樂意推薦認識的實力派﹗
近期,聽讀到一些心生共鳴的作法。例如,為了「成長」的出發點地向前輩請益,可說就是天助自助者—money XYZ 在這支影片中說的概念,我很認同。這是不消耗的關係—有時候免費的更貴﹗要知道「師父」最寶貴的就是時間了。偏偏好多人不做好功課就連珠炮地發問。師父反成了工具人。而且因為寶貴的是時間,所以學生自己不問,明師也不會好為人師的。所以,做好自己該做的功課一定是「遇到貴人」101。
跟人脈有關的是「裙帶關係」。跟對的人共事是一種幸運也是幸福,所以有自己的人馬是天經地義的事。但讓人詬病的是下面的人因為受到賞識而自以為是了起來,本應珍惜更加謹言慎行,然而卻因為自己能力不足致生了一連串的「難堪」—一則實例是:修了太多課而交不出作業的研究生,為了做旁聽課的作業而交不出選修課的作業—因為旁聽課的老師位高於選修課者,不知該生是為了作「壓軸」的旁聽作業而來不及做應做的作業?
而選修老師回應在場發聲的學生,「學生願意交作業就不錯了,讓大學生遲交甚至是不願意﹗」不知選修老師是否知道該生是經同僚認證的「優秀」學生?若是,可能有官官相護之虞;若否,也是枉顧其他準時交作業者的權益。再說,拿研究生與大學生相比,實難說服我。不知道給予認證者若知道經自己認證者有此行徑,是如何感想?畢竟,我也體驗過識人不明後的心情,交織背叛、自我懷疑…
(二)networking v connection
一般時候想到人脈就說是networking。前面說到我對這個詞似乎是抱負觀感。然而connection產生連結,就給我正面的感受。
與人產生連結,是Brene Brown的論文主題。澳洲許多新落成的大樓也是明亮的設計,建築的理念是「人與自然的連結」。我們都是生態系、星系中的一份子。
對我來說,優質的人脈實為「君子之交淡如水-stay connected」,能力所及互助共好。而那些見聞,就當「以人為鏡,以明得失」。
#做自己
#實力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