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友慎之

交友慎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施益民研究大腦科學,他說,「慈悲心就是同情心加上利益他人的動機和行為。」他更在研究中發現,一個人如果慈悲心升起,大腦中有一個區塊的血流量和含氧量會明顯提升產生激素,刺激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讓人感覺到幸福跟快樂。那個區域就是「慈悲利他區」。然而,同一個區域,也會被自私自利、焦慮、沮喪和無明的心理狀態覆蓋,覆蓋得越厚重,人性就越自私,自私到一個程度就是暴力、屠殺、奴役和人類的毀滅。


如果我們每個人天天發善心,做好事,天天刺激大腦中的「慈悲利他區」,佛性就會越來越張顯,老智者說,人人皆具佛性,指的正是這一塊區域的發揚光大。慈可以給人快樂,悲可以為人拔苦,不忍他人受苦,就是同情心的展現,伸出援手就是利他的行為,心中的自性光就會跟佛光重疊,佛性即是如是。


有一個男孩,十七歲那年交友不慎奔入毒海,從此在獄海翻騰,進進出出,讓母親傷透心。有一群志工,進入監獄對學員現身說法,發現有一個男孩神情時而懊悔時而沮喪,垂頭聆聽悄悄抹去淚痕。男孩叫阿彬,因為經不起朋友一再慫恿嚐試毒品而種下毒癮,他也想要脫離毒海,可惜意志不堅,加上每每出獄之後惡緣總來糾纏,讓他無法自拔。


阿彬出獄之後,志工將他拉得很緊,得知他的專長是藝術表演,只要有藝文活動就請他規劃和表演,這群善知識走進阿彬的心靈,將他的表演慾淋漓盡致展現在眾人面前。阿彬成功脫離惡習,也脫離那群不善的因緣,重新變回媽媽眼中,那個乖巧愛表演愛撒驕的大男孩。


看見阿彬的悔恨,也看見阿彬媽媽眼中的哀傷,志工們大腦中的「慈悲利區」啟動,用善感應對方的善,用愛刺激對方的愛,雙方頻率共振,一樁善因緣就會成就,這就是自利利他,自度度人的美妙過程。


毒品本身不會毀人,是人不當使用造成心性毀滅。如果每個人都能管好自己的心,遠離功利主義的荼毒,自然能夠避免貪瞋癡慢疑對我們的控制。每一個人都會長大,離開父母羽翼、離家溫暖的家,若是我們有很正確的價值觀,有很好的父母身教依循,就算遇到惡因緣來勾纏,一樣能夠一心不亂,唯正念正信是從。


希望每個人都能在功利主義橫行的當今,挖掘最清淨的本性和最單純的初心,助人為樂。


#慈悲利他

#慈能予樂

#悲能拔苦

avatar-img
吳柳蓓的沙龍
57會員
1.5K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吳柳蓓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明月十四歲就當美髮學徒,十九歲時與大自己二十歲的先生結婚,為了幫忙家計,明月開設家庭理髮廳,一開始生意普普通通,明月得以在家務和理髮店之間游刃有餘,孩子陸續報到,這個家庭擁有幾年的幸福快樂。 後來,理髮廳的生意越來越好,一個月有十幾萬營業額,客人一個接一個,剃完五個,轉身一看還有七八個在等,明
吳桃阿嬤穿著一條卡通睡褲、袖套,戴著荷葉邊的帽子踩著腳踏車就出門做資源回收了,在一般人眼中,那不是一條適合穿出門的褲子,但是在吳桃阿嬤的心裡,那是一條四季皆宜的二手惜福褲。 早年的吳桃阿嬤因為先生嗜酒天天醉不養家,為了三個孩子的將來,毅然決然將孩子帶出去自食其力。吳桃阿嬤在工廠做事,天天都有班
玉卿每天凌晨三點半騎腳踏車出門,騎出巷口,已經有兩位鄰居在邊上等著,三個人相偕到環保站做事,一直做到早上七點、十點才回家。玉卿負責掃廁所,其他兩位負責掃地,玉卿掃了大半年廁所,越掃越「堵爛」,忍不住心想,為什麼總是有人無法對準,難道他們在自己家上廁所也都這樣「隨性 」嗎。 有一天,玉卿實在掃不
明月十四歲就當美髮學徒,十九歲時與大自己二十歲的先生結婚,為了幫忙家計,明月開設家庭理髮廳,一開始生意普普通通,明月得以在家務和理髮店之間游刃有餘,孩子陸續報到,這個家庭擁有幾年的幸福快樂。 後來,理髮廳的生意越來越好,一個月有十幾萬營業額,客人一個接一個,剃完五個,轉身一看還有七八個在等,明
吳桃阿嬤穿著一條卡通睡褲、袖套,戴著荷葉邊的帽子踩著腳踏車就出門做資源回收了,在一般人眼中,那不是一條適合穿出門的褲子,但是在吳桃阿嬤的心裡,那是一條四季皆宜的二手惜福褲。 早年的吳桃阿嬤因為先生嗜酒天天醉不養家,為了三個孩子的將來,毅然決然將孩子帶出去自食其力。吳桃阿嬤在工廠做事,天天都有班
玉卿每天凌晨三點半騎腳踏車出門,騎出巷口,已經有兩位鄰居在邊上等著,三個人相偕到環保站做事,一直做到早上七點、十點才回家。玉卿負責掃廁所,其他兩位負責掃地,玉卿掃了大半年廁所,越掃越「堵爛」,忍不住心想,為什麼總是有人無法對準,難道他們在自己家上廁所也都這樣「隨性 」嗎。 有一天,玉卿實在掃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