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言語道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許多人在解釋事情時,講著講著就不想說下去了!這不是因為理虧,而是因為事實多面向,而文字有窮,所以就乾脆不說了!

在討論事情時,應該是雙方都有不同的論述,但是有些人卻只說,為什麼?彷彿他高高在上,而我就要文死諫、武死戰一般。憑什麼要我單方面解釋?所以閉嘴而且轉身就走,是最好的抉擇。

真理愈辯愈明,這是一場笑話。因為沒有添加入人性!禪宗為什麼不立文字,因為沒有文字可以解釋那種意境。我對文字很敏感,所以我知道我悟不了!任何公案我一看就知道它在講什麼,所以我的心境沒有受到折磨,沒有折磨怎麼悟?

老子的道德經,三千多年了。現代人還在摸索還在猜老子想說什麼?因為道可道,非常道是魏晉時標的句讀,被大家接受而已,沒有人可以說那是老子的原義!

很多東西用文字傳達以後,往往路就愈走愈歪了。所以道家、佛家都在乎的是人怎麼想?淨土宗更直接了,不用思考什麼,唸佛號就好,因為臨命終時,佛會來接引去他的佛國,而那位佛還在世,有什麼修行的問題,可以直接問!我們一直要悟,是因為我們找不到標準答案,我們會懷疑自己,這樣做,對不對呢?

𠕇人吃枇杷膏潤肺養喉,後來知道藥理是依形的想像,因為枇杷長的像肺,所以他後悔他花的時間還有錢。我只問他,吃了有沒有效果,他說效果不錯,不錯就好了,管它什麼藥理?凡事對自己有用,也不傷害任何人,管他有理無理?

avatar-img
4會員
365內容數
生命不是變動的水流,終究只是固定河道的一灣。偶爾飄零的落花,才稍微增添一抹顏色!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楊子江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八風吹不動、一屁打過江,應該是假借蘇東坡的名義,寫的一個自我認知的故事! 蘇東坡是佛門居士,有一天他寫信給道友,說他的修行已經到了八風不動的境界,道友回信,上面只寫了一個屁字!蘇軾很生氣的過江要去理論,結果大門上朋友只貼了一張寫下那段文字的紙,蘇學士心生感觸,然後就回家了!八風指的是佛家的八苦,分
網路視頻愈來愈多,參予製作節目的也很多。也許現代人的靈魂都不知道何去何從吧!所以引導思想的影片也多如牛毛。 看到一些似是而非的言論,總是覺得基本上要把書讀通透吧!別誤導已經在迷茫中的人了。那天聴到有人說,安貧樂道是一定要在窮困中,才能挖掘出道的樂趣? 我的理解是樂道安貧。當我們了解人生運行的道理
人生而平等,是指做牛做馬,可以付出的平等,並不是結果的平等。 廿歲還在讀書的時候,下課後,其他同學去逛街、舞會、看電影、談戀愛。我卻在咖啡店裡為了一日三餐,住宿費、生活費而工作著,我並不覺得有什麼地方奇怪。 入社會以後,為了昇遷比較快,我挑選了最苦最累最髒的部門,我也得償所願。但是有次在賣場碰到
聽話什麼時候變成了貶義詞?從開始教改以後嗎? 如果長輩、老師講的是對的道理,我為什麼不該聽話?只是為了反對而反對,到底可以為自己帶來什麼樣的利益?而這些利益沒有任何後遺症嗎?所以為了同儕讚揚的眼神,吸毒是應該可以接受的?每天找不同的人上床才是解放自我?而我又是有很奇怪潔癖的人,不懂一位女生的心,我
落花若無意,流水莫多情! 人們大部分的痛,都是緣自於付出跟回饋不成比例。當然,這比例可能是自以為的想當然耳,局外人看到的是對方已千百倍地回應了,但當局者依舊覺得不夠,不到自己付出的千萬分之一! 既然事實可能是如此,那不失望的惟一做法,就是不要有妄想、希望! 我做事情是因為事情就在那裡了,從來不
道家老子的觀念,人類因為不知「道」所以講仁義,而仁義不再,所以講禮樂,禮樂也制約不了人心,所以法律就於焉產生! 寄望輿論有用,那是因為有羞恥心,而羞恥心如果存在,就是有道之人,其他根本就不需要了!所以言論根本用處不大,如果沒有選票,從政者會在意民心嗎?惟一可以制衡的,不過是利益而已! 財富、名聲
八風吹不動、一屁打過江,應該是假借蘇東坡的名義,寫的一個自我認知的故事! 蘇東坡是佛門居士,有一天他寫信給道友,說他的修行已經到了八風不動的境界,道友回信,上面只寫了一個屁字!蘇軾很生氣的過江要去理論,結果大門上朋友只貼了一張寫下那段文字的紙,蘇學士心生感觸,然後就回家了!八風指的是佛家的八苦,分
網路視頻愈來愈多,參予製作節目的也很多。也許現代人的靈魂都不知道何去何從吧!所以引導思想的影片也多如牛毛。 看到一些似是而非的言論,總是覺得基本上要把書讀通透吧!別誤導已經在迷茫中的人了。那天聴到有人說,安貧樂道是一定要在窮困中,才能挖掘出道的樂趣? 我的理解是樂道安貧。當我們了解人生運行的道理
人生而平等,是指做牛做馬,可以付出的平等,並不是結果的平等。 廿歲還在讀書的時候,下課後,其他同學去逛街、舞會、看電影、談戀愛。我卻在咖啡店裡為了一日三餐,住宿費、生活費而工作著,我並不覺得有什麼地方奇怪。 入社會以後,為了昇遷比較快,我挑選了最苦最累最髒的部門,我也得償所願。但是有次在賣場碰到
聽話什麼時候變成了貶義詞?從開始教改以後嗎? 如果長輩、老師講的是對的道理,我為什麼不該聽話?只是為了反對而反對,到底可以為自己帶來什麼樣的利益?而這些利益沒有任何後遺症嗎?所以為了同儕讚揚的眼神,吸毒是應該可以接受的?每天找不同的人上床才是解放自我?而我又是有很奇怪潔癖的人,不懂一位女生的心,我
落花若無意,流水莫多情! 人們大部分的痛,都是緣自於付出跟回饋不成比例。當然,這比例可能是自以為的想當然耳,局外人看到的是對方已千百倍地回應了,但當局者依舊覺得不夠,不到自己付出的千萬分之一! 既然事實可能是如此,那不失望的惟一做法,就是不要有妄想、希望! 我做事情是因為事情就在那裡了,從來不
道家老子的觀念,人類因為不知「道」所以講仁義,而仁義不再,所以講禮樂,禮樂也制約不了人心,所以法律就於焉產生! 寄望輿論有用,那是因為有羞恥心,而羞恥心如果存在,就是有道之人,其他根本就不需要了!所以言論根本用處不大,如果沒有選票,從政者會在意民心嗎?惟一可以制衡的,不過是利益而已! 財富、名聲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些人每每面對到紛爭,分明有更好的選擇,就是不選,偏挑那種最糟糕的處理方式。
Thumbnail
你的道理可直達身心靈,而我的道理只能顧及生存,並不表示我的道理不在你的道理之中。
Thumbnail
★幾乎所有的關係衝突都源自誤解。 而誤解,往往是因為沒有表達自己真正的需求。
Thumbnail
工作、生活、感情只要有人的地方,一定會遇到意見分歧時,就會遇到辯論戲碼,因為要一個雙方認同的結論,得先各自表述,再進行對方的論述反攻,最後再將較不易攻破方的論述做總結執行,但,通常是在雙方極為理性,且共識是在雙贏,結果才能趨於圓滿。所以重點不在事本身,其實還是在人心。 以往學佛聽師父講經提
Thumbnail
你不敢想起來的事情這麼多,又如何說明自己看到的都是客觀的事實呢。
Thumbnail
你一定聽過有人說話講了很久,但還是聽不出來對方到底想要表達什麼,也許是真的不知道想表達什麼,所以只好把想說的都說出來,這種沒有明確主張的表達,通常不會有想要的結果。 你的對話內容要先說出結論,對方就會知道你想要的,接著說你的理由根據是什麼,對方就會理解為什麼。 先說結論的表達方式並不只適用於
Thumbnail
對方願意聽你把話說完,覺得你說的有道理也合乎邏輯,但沒有選擇認同,如果是因為立場不同,你就需要尋求新的共同利益再開啟對話,如果是價值觀不同,就尋找共同點並尊重差異。 有時候是對方假裝沒有認同,需要你給個台階下,讓對方好順著你的話結束這對話,要仔細觀察神情。 邏輯、認同與立場的複雜交織 在我
Thumbnail
說不太出大眾喜歡聽的話,算不算是一種「不會說話」。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些人每每面對到紛爭,分明有更好的選擇,就是不選,偏挑那種最糟糕的處理方式。
Thumbnail
你的道理可直達身心靈,而我的道理只能顧及生存,並不表示我的道理不在你的道理之中。
Thumbnail
★幾乎所有的關係衝突都源自誤解。 而誤解,往往是因為沒有表達自己真正的需求。
Thumbnail
工作、生活、感情只要有人的地方,一定會遇到意見分歧時,就會遇到辯論戲碼,因為要一個雙方認同的結論,得先各自表述,再進行對方的論述反攻,最後再將較不易攻破方的論述做總結執行,但,通常是在雙方極為理性,且共識是在雙贏,結果才能趨於圓滿。所以重點不在事本身,其實還是在人心。 以往學佛聽師父講經提
Thumbnail
你不敢想起來的事情這麼多,又如何說明自己看到的都是客觀的事實呢。
Thumbnail
你一定聽過有人說話講了很久,但還是聽不出來對方到底想要表達什麼,也許是真的不知道想表達什麼,所以只好把想說的都說出來,這種沒有明確主張的表達,通常不會有想要的結果。 你的對話內容要先說出結論,對方就會知道你想要的,接著說你的理由根據是什麼,對方就會理解為什麼。 先說結論的表達方式並不只適用於
Thumbnail
對方願意聽你把話說完,覺得你說的有道理也合乎邏輯,但沒有選擇認同,如果是因為立場不同,你就需要尋求新的共同利益再開啟對話,如果是價值觀不同,就尋找共同點並尊重差異。 有時候是對方假裝沒有認同,需要你給個台階下,讓對方好順著你的話結束這對話,要仔細觀察神情。 邏輯、認同與立場的複雜交織 在我
Thumbnail
說不太出大眾喜歡聽的話,算不算是一種「不會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