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8|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臺灣教育的系統變革

    壹、    挑戰與機會

      一、敏捷韌性

    1990即已開始的VUCA時代,臺灣教育仍未能敏捷因應,包括課綱的迭代,仍然因循十年一次、傳統瀑布式的開發模式,其餘更不足論。

      二、數位轉型

    針對即將造成權力更為集中與不均的數位時代,必須賦予學校改變營運模式組織架構的智能與空間,而非僅是以AI來加速現有邏輯。

      三、淨零永續

         推動永續,必須與新興之影響力革命連結,從傳統競爭力的思維,進一步引導學校重視對社會、環境的影響,推動影響力取向的學校治理。

    貳、    策略與行動

       一、平等磋商的層屬關係

    目前學校已成為上級機關的「教育派出所」,治理空間被各級各機關的任務計畫無止盡、不經協商地充塞,學校已趨單一與機關化,與在地社區社會越發疏離。

       二、友善互動的團隊創新

    品質來自領導而非檢驗,傳統的評鑑監督模式不合時宜,應以「社會影響力評估」(SROI),以團隊夥伴的思維,給學校更多的信任、支持與陪伴,學校自然會不斷改善與創新。

       三、公私協力的夥伴連結

    從80年代的社區總體營造到目今的地方創生,臺灣社會創新動力十足,學習資源豐厚。然限於學校既有體制,社會新創無法有效分攤教育責任,誠乃臺灣競爭力最大損失。

       四、多元共融的生態系統

    長久以來的目標模式,讓各級機關與學校競逐短期KPI績效,甚而公私較勁、區域互爭;教育資源無法共享、方案行動無法共好。甚且造成社會再製,強者愈強,弱者則瀕臨滅校。應導入合作的新哲學,致力建構多元共融的學習生態系

       五、轉型思維的政策推動

    包括早自習、學生服儀、性平、霸凌等改革政策,事實上均是學校文化轉型,而非技術變革,應以公正轉型理念,給學校轉圜因應的時間、空間與資源。然上級機關每每視為新方案推動,先是增能研習、再則督導訪視,以致許多政策根本無法落實。

       六、開創未來的數據治理

    積極研發以臺灣文化訓練的教育大型語言模型,並逐步實現個別學校化與學生化,校校人人均可客製生成,做為學校治理與學生學習重要輔具。同時研發教育作業系統,學校所有作為均有數位足跡側錄,利於學校之精準分析與有效治理。

     

    參、    期許:碎化教育的積極整合

    目前的教育現場,學生學習仍被各領域各科分割,學校治理則忙於性平、霸凌、校事的調查。學生淪為升學排名工具;校長則身兼教育司法多職。學生考試多於讀書,校長則辦案多於辦學

     

    這樣的現場,如果仍以同一邏輯不斷新增修改政策、計畫、技術,都會加重其碎化與劣化。對應之策應為系統變革:包括上下、內外、校際之間的互動關係調整;加上預測、因應未來變局的教育視野;以及打破成規、超限跨域的革新行動;始能發揮臺灣教育之多元活力,賦予國家發展充沛動能。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