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惠銘AMG

李惠銘AMG

59 位追蹤者
75會員
92內容數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迎新、開學、家長日....,學校很多活動都是每年、每學期、甚至每月循環的,如果事後都能小檢討,團隊就一次會有一次的成長。 7-11慣用的「單品管理」,是好用的工具。 先做「1.現況分析」,看看此次的優劣得失。 再針對缺失部分「2.推論假設」,看看下次可以怎麼做,然後就存檔。 下回再做時,檔案
颱風假老是「不符實需」,主要是系統內「組成元件」的「衍化週期」不同。 天氣變化可能是用「秒」為單位;氣象預報則是用「小時」;放假則是用「天」。 颱風假一放就是一天,當然趕不上天氣的瞬息萬變;就像要大象和猴子同步跳舞,本來就是不可能的事。 那如果「時間」的尺度不精準,能不能改用「空間」呢?
戴明博士認為:變異的發生,一定有系統因,除了懲處人,領導者必須更著眼於系統的改善與優化。 加強路口稽查,需要動員更多人力,可能讓路口更忙、人員更疲累。從嚴考核客運司機、公司業務等等;則會改變原來的互動關係,可能衍生更高管理成本。 這些雖然都可暫時平息民怨與媒體,但也可能讓系統更惡化。
全聯的數位轉型,是從即期食品的血淚折扣開始的。 老一輩惜食的謝健南老大,看到白花花的商品當天到期就變八折、1600之後變六折,再賣不掉就只能銷毀,心裡當然直滴血。 全聯就從這裡下手,運用數位發展出一套結合「訂貨、生產、配送」的物流系統,讓商品都是在門市最需要的時候送達。
當AI可以幫校長規劃校外教學、處理偶發事故,甚至寫回覆函,其實也意味著,老師很多事不必再求助校長和行政:因為可以直接問AI,而且她們訓練的GPT也會比較強,因為比校長多了課程教學、班級經營的實務,答案會更精準。 同樣的,師生之間也會有這種變化,學生的AI工具與能力,未來也會強過老師。 這其實有點
好哦,再聯絡,[email protected]
壹、    挑戰與機會   一、敏捷韌性 1990即已開始的VUCA時代,臺灣教育仍未能敏捷因應,包括課綱的迭代,仍然因循十年一次、傳統瀑布式的開發模式,其餘更不足論。   二、數位轉型 針對即將造成權力更為集中與不均的數位時代,必須賦予學校改變營運模式與組織架構的智能與空間,而非僅是以AI
前年我們就開始提倡「數位孿校」,鼓勵每所實體學校都可以再經營一所數位虛擬的「線上學校」,亦即除了location還有connection。 「數位孿生」(Digital twin),或譯作數位對映、數位分身、數位雙生,最早可以追溯到2002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David Gelernter
黃仁勳說:「我們不做電腦,我們做顯卡。」 顯卡是顯示卡(Display Card)的簡稱,也稱圖形卡(Graphics Card),用途是把電腦需要顯示的圖像,經過掃描、分析、計算,轉換成訊號給顯示器。 顯卡其實就是「人機對話」的中介機制,負責把抽象變具體;符碼化成圖像。
avatar
智傑
注重短期可見的具體成果...那不就是跟短期補習班一樣的功能嗎😅
取消評鑑與訪視,那學校的辦學品質怎麼監控? 偏偏品管大師戴明博士就說:品質不是檢驗來的,一開始就做好,我們就不需要那麼多檢查。 而如何讓大家一開始就做好,甚至是不斷創新?那就需要營造一個鼓勵創新與自發向上的環境與文化。 所以戴明博士說:品質是領導來的! 我們辦了幾年教育,就做了幾年的評鑑與訪
目前評鑑與訪視作業大多聚焦於教育末端的資料收集與成果展示,實者僅是各校的軍備展是或向上級報備的完竣報告,對於學校教育品質與學習成效的確保,可能是個問號?因此,上位者有權責去帶領成員在計畫專案開始前中後就規劃設計好需要的評量構面與合適工具,在過程必須不斷檢視與修正,更應該評鑑標的的特性分別採取質性或量化資料分析,方能把資料化為資訊再萃取出智慧,成就學校。
當前的教育問題很多,根源是來自整個教育團隊彼此並不是一個系統。 從教育部、局處、學校到教室,從部長、局處長、校長到師長;之間的連動並不是互相倚賴、和諧互動的系統關連,而是一種上下層屬的官僚關係。 而因為「教育行政機關」變成是「教育機關」的「上級」,所以部局處對學校可以有無止盡的不須協商的任務交派
Thumbnail
教育問題的緩解,應該先從系統的建構與修復開始...團隊彼此信任為首要,而關係的建立必須要慢磨合,急不得;並且採取「改變身分認同」的設定,每天從最容易入手的任務,讓學習創新改進成為大家的共同語言,每天積累,久了想法就改變了,行為也改變了,事情就順多了,自然就都坐在同一系統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