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過去幫某教會在讀經之外,幫助信徒能更明白聖經相關背景所寫,
力圖用字精簡,外加少許的信仰反省。
至於未來是否還會繼續更新,尚不得知……
所有相關內容的的標籤,都會加上「讀經簡要」。
撒母耳記的中心思想
上主喜歡什麼呢?順從他呢?還是向他獻燒化祭和祭物呢?
順從比祭物更好;聽命勝過獻上最好的羊。
背叛他跟行巫術一樣壞;傲慢跟拜偶像一樣有罪。(15:23-24《現修》)
上述這句藉由撒母耳口中說出來的話,筆者認為,正確地表現出申命記學派的核心思想。而這也是今天的信仰生活需要時常被提醒的部份。
在我們的人際關係裡面,當我們得罪某人而想要跟他復和之時,不外乎是道歉認錯,又或者做出其他彌補關係的舉動,如送禮、服務的行動等等。自然而然地,當人們進入信仰關係之時,一但人們覺得有愧於上帝,嘗試想要彌補與上帝的關係之時,毫無意外地,「奉獻」與「服事」是人們最直覺地反應,但,這卻不是上帝最終的渴望與期待。
然而確實,人們真誠地奉獻與服事消除了人們的罪疚感,讓人們免於自我控告(天主教稱為:補贖),但上帝所期盼地是人們能從錯誤的認知中,擁有真正的自由,而這只有行出祂的話語才能達到。因此,真正的自由是來自於遵行祂的話,人們會感到有所困難,是因為他們的思考模式並沒有被更新,而依然被這世界的價值體系所影響。
掃羅的迷思與盲點
這就是掃羅的迷思,雖然他被膏抹成為王,也確實帶領以色列人擊退仇敵,他符合世界的準則,但卻沒有活出上帝所渴望的期待與生活。在戰爭搜刮戰利品固然是當時的常態,可上帝卻要求滅絕所有亞瑪力人所屬的一切(15:2-3),而這命令與他習以為常的觀念衝突,以至於他按照當時的價值觀與舊有的思維習慣去做(15:9),而不是按照上帝的期待去做。而當撒母耳提出質疑時,他卻又改口說:這是要獻給耶和華的(15:15)。
除此之外,這邊還有兩個關鍵事件:
1. 亞瑪力王亞甲是死於撒母耳的刀下(15:33),而不是掃羅的刀下。
2. 掃羅強求撒母耳與他一同回到吉甲獻祭,為的是在眾人面前滿足他的虛榮(15:27, 30),而不是真心地要敬拜上帝。
而這些事件,逐漸地向讀著們暗示,掃羅不再以聆聽與遵行上帝的心意為首,而是以他自己的虛榮與渴望為中心。
在今天,很多特會的教導告訴我們要尋求恩賜、恩膏與祝福,但尋求這些東西,並不會讓我們更聽從祂的話語。相反地,若我們內在並沒有真正屬於祂的品格,擁有這些恩賜、恩膏與祝福,反而會誤以為自己是天選之人,反倒更容易按照自己的思維做出判斷,進而做出更多不討上帝喜悅的選擇與判斷。
正確地分辨上帝的心意本來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而在知曉後要有智慧與勇氣去行出來,同樣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雖然如此,祂依然有憐憫,只要我們願意悔改,總是有機會。
大衛的逃難
誰能想像,一位打敗歌利亞的牧童因為功高震主,而被逼迫流亡。人們總是渴望人生一生順遂,但這不是人們自己能決定的事。然而,當困境來到時,又該當如何呢?在這邊列舉一些詩篇,是在大衛逃難時所寫成的,若有空時,可以在閱讀經文後再來翻看詩篇來互相參照:
撒上19:11-17 → 詩篇59篇
撒上21:10-12 → 詩篇 34、56篇
撒上22:6-23 → 詩篇52篇
撒上23:14-24 → 詩篇54篇
撒上24:1-22 → 詩篇57、142篇
在這些詩篇中,詩人很誠實地面對自己的情緒,甚至很多字眼是非常不悅耳的。然而這些情緒,不是對著詩人身邊的人在抒發,而是向上帝來抒發。然而最特別的地方是,詩篇的最後,總是充滿感謝、讚美與盼望。
我們的人生是否正在遭遇某種困難呢?我們當下的情緒是選擇用何種方式來抒發呢?我們是否相信在祂裡面依然有喜樂、平安與盼望呢?我們是否真的相信祂依然在守望、等候我們呢?
大衛在非利士
大衛投奔非利士人這一段經文,是非常難以處理並理解的經文。固然大衛為了逃避掃羅的追殺,不得不投奔在敵營那裡,可即使在敵營中,大衛也沒有真正地效忠亞吉王(27:10-11)。而當非利士人與以色列人之間的衝突逐漸加劇時,他也很難真正地選邊站。若不是其他非利士領袖懷疑大衛,是否大衛就不得不沾上自己同胞的血了?如果事態真的這樣發展下去,或許大衛就不會成為以色列王了,而是成為非利士王了吧?
去探討哪種選擇是否正確,總是困難的,因為我們並不是當事人,況且,事後所掌握的資訊也總是比事前所知曉的資訊更為豐富。尤其人們在遇到超出自己的經驗與能力,需要做出重大的決定時,總是很難冷靜下來思索,甚至在急躁中很容易做出錯誤的決策。
大衛在決定投奔非利士之前,已經有一個預設的前提與想法,那就是「總有一天我會死在掃羅手裏」(27:1《和修》),基於這個恐懼,他延伸出「現在我最好逃到非利士人的地去,掃羅就會絕望(同上)」的推論。換言之,大衛在這時刻真正要面對的,不是掃羅,而是他的恐懼。恐懼才是讓他做出錯誤決定的根源,而恐懼也會讓人不再注目在上帝的身上,甚至會失去盼望與信心。
我們的恐懼是什麼,我願意在上帝面前承認它的存在嗎?如果我們所想像的最糟糕的情況發生了,我是否依然相信上帝的愛不離開我呢?並且陪伴我走過這段死蔭幽谷呢?
迎約櫃的插曲
在撒母耳記下6章共描述了兩次迎約櫃的事件,在第一次迎約櫃當中,烏撒被擊殺。看到這邊,應該會有人會他打抱不平吧?約櫃明明就快倒了,去把它扶好,有何不對呢?烏撒有著服事的熱情,可不代表他有服事的職份,因為他不是利未人(申10:8)。其次,約櫃本來就不應該放在牛車上,在禮儀的條例上早已規定是藉由利未人之手來搬運(同上)。可見大衛雖然有著作曲彈琴的本事,可他對於祭司相關的禮儀認識不清。
用牛車來運送約櫃,其實是非利士人來試探他們當中的災禍,是否真的是從耶和華而來的方法(撒上6章),但神的百姓卻用這方法來運送約櫃,豈不讓上帝傷心難過?因此,真正要為烏撒之死負責的,不是上帝,而是身為君王的大衛。雖然如此,大衛在第二次迎約櫃之時總算搞清楚了,並讓利未人來負責運送約櫃一事了。
這邊有一個雙關的暗喻,烏撒的原文意思為:強而有力。因此猶太人在看到這個故事時,他們很清楚神的聖潔會消滅一切從人而來的力量。這裡有一個很明確的提醒,當我們在敬拜、事奉與奉獻時,我們是倚賴自己的聰明才智?還是,我們是倚靠祂的靈來事奉祂?
所以,我們要為承受了那不能震動的國度感恩。我們要按照上帝所喜悅的,用虔誠敬畏的心事奉他,因為我們的上帝是毀滅的火。(來12:28-29《現修》)
跟隨會幕移動的上帝
你去對我僕人大衛說:『耶和華如此說:你要建造殿宇給我居住嗎?自從我領以色列人從埃及上來,直到今日,我未曾住過殿宇,卻在會幕和帳幕中行走。凡我同以色列人所走的地方,我何曾向以色列任何一個領袖,就是我吩咐牧養我百姓以色列的,說過這話:你們為何不給我建造香柏木的殿宇呢?』(7:5-7《和修》)
上帝不喜歡輝煌的殿宇。而在後來的以色列歷史也說明,即使聖殿再怎麼輝煌,只要百姓不再敬畏上帝,那麼當仇敵攻破城門之時,也是聖殿毀滅之時。在掃羅當王之前,約櫃也曾經有被擄掠的歷史,約櫃會被擄的原因,是因為他們相信,只要抬出約櫃他們就會自然地受到上帝的保佑(撒上4:3),但上帝卻完全不回應他們的期待。
部份學者猜測,大衛建聖殿的目的,是要提昇耶路撒冷的宗教地位,並鞏固自己政權的正當性。這樣的猜測雖然不是毫無根據,因為以色列人從效忠支派過渡到效忠王國,確實需要更強而有力的象徵,而建聖殿確實是手段之一。
但上帝知道大衛對對於政權的擔憂,所以祂應允:「當你壽數滿足、與你祖先同睡的時候,我必使你身所生的後裔接續你;我也必堅定他的國。(7:12《和修》)」要注意的是,在後面的描述裡面已經隱含彌賽亞的期盼,而不必然是大衛嫡系所建立的地上的王國。
人因為有不安全感,所以期待超自然或是神蹟的介入;可上帝卻不會因為只住在會幕裡面,而有任何被冒犯或是丟失尊嚴的感受。如果你所信仰的上帝,在別人眼中看起來又卑賤又渺小,你還會願意繼續跟隨祂嗎?
大衛的難題
從11章開始,當大衛為了隱瞞他與拔示巴之間的關係而謀害烏利亞之後,他開始無力影響周遭的局勢發展,也無力改變事情的走向。不管是暗嫩與塔瑪(13章)、押沙龍的叛變(15-18章)、或是示巴的反叛(20章),他都是被動的參與選擇,甚至被迫逃亡。而這正是先知拿單轉達上帝的預告:
你這樣違背我,搶了烏利亞的妻子,你的家將永遠逃不了刀劍。我要叫你自己家裡的人起來作亂攻擊你。(12:10-11)
許多讀者想必有一個困惑。沒錯,大衛常常犯罪得罪神,而大衛也在認罪之後得到赦免,那他為什麼離不開刀劍,家裡的人為什麼還要起來作亂攻擊他呢?那大衛的認罪還有意義嗎?首先我們要釐清一個觀念,犯罪不單單破壞了人跟上帝的關係,也破壞了人與人之間、以及人與環境之間的關係。大衛知道他得罪了神,他願意認罪確實是討神喜悅的,可接下來,他並沒有尋求人與人之間的修復。大衛在處理政治的手腕固然是高明的,可當他在處理人際衝突時,卻是相當愚拙的。
每一個聖經人物,都有他們自身的短處與長處,無論從那一個角度來看,對於我們都有不同的提醒、警告或是鼓勵。對你而言,你又從大衛身上學到什麼呢?
約押的軟弱
押沙龍的命是被約押終結的(18:14),因這緣故,大衛另立亞瑪撒代替約押做軍隊的元帥,也因著約押忌妒亞瑪撒的位置突然升得比他高,他後來也出手殺掉亞瑪撒(20:9-10)。而在這之前,當掃羅的元帥押尼珥想要改變陣營時,也是被約押在城門邊用計謀暗殺掉(3:26-27)。
約押最大的敵人,並不是亞瑪撒或是押尼珥,而是他自己的忌妒或是恐懼。或許,他害怕他失去當下的地位而變得一無是處;也或許,他擔心別人瞧不起他、嘲笑他;又或者,他害怕要聽命於別人,進而失去能掌握全局的權力而恐懼。無論是哪一種,他的表現不像是一個信心的勇士,雖然他確實能打勝仗,可他卻沒有能勝過他內在的擔憂。
我們自身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黑暗面,我們很難靠著自身的意志或是膽識去勝過,唯有來自上頭的愛與光,才能消融我們內在的黑暗。大衛與約押最大的不同,不在於誰能上戰場殺敵多少,而在於他們是否能靠著神,來面對內在的恐懼、擔憂或是陰影。
「上帝就是光,在他毫無黑暗。」(約壹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