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過去幫某教會在讀經之外,幫助信徒能更明白聖經相關背景所寫,
力圖用字精簡,外加少許的信仰反省。
至於未來是否還會繼續更新,尚不得知……
所有相關內容的的標籤,都會加上「讀經簡要」。
《列王紀上》簡介
同樣的,在希伯來經典《列王紀》並不分上下,也是「前先知書」的最後一本書;新教神學家則認為列王紀上下,屬於申命記學派的最後一本著作。申命記派學者同樣收集各自獨立與編撰不同來源的資料,加上他們自身的神學觀點,而成為我們手上所熟悉的經文文本。
在所羅門期間,屬於申命記學派思想的經文如下:
從3:3~8:66,聖經描述一位「好的」所羅門王,但從9:10~11:43卻大多著重在一個「不好的」所羅門王。在第八章聖殿建成之後, 9:1-9 就已經預告未來聖殿的毀滅,是因著以色列人離棄了上主,而其中君王的態度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另外,除了所羅門晚年拜偶像之外,申命記派學者並不是沒有批判所羅門奢華的生活。在10:16-22有描述宮廷的裝潢何等的奢華,而這樣的奢華卻導致北部支派的負擔過重(12:1-7),也埋下未來王國將會分裂的原因之一。
試想,當一個有智慧的人擁有許多財富時,究竟,他應當過怎樣的生活,才能榮神益人呢?
隱藏的角色--聖殿
在整個列王紀裡面,核心並不是王朝的更替,而是聖殿--作為敬拜上帝的場所,見證以色列聯合王國如何離棄他們的上帝。建殿的記載是在王上第八章,可聖殿被毀卻是在王下25:8-15。
在士師記,百姓離棄上主後,遭遇到耶和華的怒氣發作,當他們向上主祈求後,上帝興起士師帶領他們攻克敵人。可當以色列人要求一個君王時,讀著會發現很多時候是君王為著各種政治考量,允許百姓祭拜假神,甚至有些邱壇與神廟就是君王自己建造的。本來以色列人期許君王可以帶領他們更有效率的抵禦外敵,卻沒想到在抵禦外敵的同時,也離上帝更遠了。
各種政治制度,總是無法完美。此外,世上也沒有一個完全人,可以完美的扮演君王的角色。因為一個人的缺點與野心,也會隨著他所掌握的權力放大出來,進而危害他所處與管理的團體。真正認識權力的人,會讓自己遠離權力的核心與試探。而唯有因著神的心意降卑自己的人,上帝會自己來提昇他,而耶穌,就是那唯一的君王。
他本有上帝的形像……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謙卑自己,存心順服,以至於死……所以上帝把他升為至高……(腓2:6-9《和修》)
先知的角色
從撒母耳記到列王紀,大家比較而熟能詳的先知是撒母耳、以利亞與以利沙,除了聖經用了比較多的篇幅來描寫之外,他們的出場也十足有戲劇效果,讓人們不得不把目光聚焦在他們身上。然而,列王紀也有許多其他較不出名的先知,如:13章、20章有未署名的先知、14章的亞希雅、16章的耶戶、22章的米該亞。先知們的登場都極具戲劇性的效果與張力,但這難道是唯一的用意嗎?
過去保守的觀點認為先知是上帝的代言人,代替上帝發出審判的聲音;也有一些現代學者認為,先知比較在乎社會的不平等與不公義,進而提出警語。然而在這些觀點之外,我們能否有其他答案?
赫捨爾(Heschel)認為先知在尖酸刻薄與嚴厲的話語背後,裡面深藏的是極為豐富的情感,包含對上帝的敬畏與對人性的關愛。1 換言之,一位先知必須要先具備極為豐沛的情感,以及對於上帝要有正確的認識;再來,他必須不斷地在乎人們的感受與需要,他才能一次又一次地訴說他所相信的圖畫。神蹟不是認定一位先知是真或是假的標準,具備真誠、悲憫、堅毅等特質才是。
也因為先知獨特的人格特質,他們也會經歷許多苦難,或許,上帝所揀選的人總是要經過洗滌,他們才能反映上帝祂自己的榮光。
以利亞的山洞
在以利亞的事奉達到最戲劇性的巔峰時(18章),卻因為耶洗別的一句話而嚇破了膽,奔走了40晝夜逃到何烈山上的山洞躲了起來,直到上帝親自造訪他;否則,他有可能躲的時間會更長。即使以利亞親自見證了上帝藉由他所行的神蹟,可這並沒有增強以利亞的信心,相反地,這些神蹟反而把以利亞推到了另一個巔峰,直接與政教混和的最高權力產生衝突。以利亞會嚇破膽並不是沒有原因的,而這樣的跡象也暴露出以利亞的軟弱之處。
可上帝並沒有因為以利亞的軟弱就棄他於不顧,這也是基督信仰的寶貴之處。祂認識我們的軟弱,祂也知道我們在看似堅強的時候,會不斷地想要在眾人前面證明自己的價值,所以祂一直等,等到我們真正地躲在自己的山洞的時候,來造訪我們、幫助我們。
當我們太習慣在人群中活動,會很習慣地「扮演」別人所期待的角色,如果別人期待我們是幽默、樂觀、積極正向,我們總是會在不知不覺中在應付別人對我們的期待,長久下去,我們會離我們真正的樣貌越來越遠。因此我們都需要學習與自己來獨處,並讓上帝親自在我們的軟弱處來動工。
當你與你自己在獨處的時候,是否能真正地卸下心防來親近上帝呢?你會願意將你自己真正地軟弱向祂來敞開嗎?
隱藏的真先知
王上22章先知米該亞的故事,是對當今稍微失控的靈恩運動,最大的警惕。一個通用的觀點是:真先知會說假預言、假先知也會說真預言。因此一個真正認識自己的先知,就算他很確定他的感動是從上帝領受的,他也絕不會輕易發言,直到上帝親自成就,而他也只是這一切的見證人。
會不斷懷疑自己的才是好先知,因為他知道他自己依然是有限的,甚至也會經常會失誤。而他自己也清楚,他不需要透過外在的神蹟或預言去證明自己的價值。他總是尊重別人的選擇,而不是濫用神諭操控他人。他總是膽戰心驚,擔心自己會在驕傲中失落神的同在,因此他總是注目神的眼光更勝於人的掌聲。
而真先知也總是隱藏自己,你無法在人群中辨識他,就算把他辨識出來,有些先知也不會承認,因為他們不願意去迎合人的期待。因此,不要試圖去找先知或去尋求先知的話語,因為你發出的渴望只會吸引假先知靠近你。單單把眼光定睛在神,萬有都在祂的手上,祂知道我們真正地需要,單單等候祂。
在外邦中高舉神的名
乃縵說:「你若不肯,請把兩匹騾子能馱的土賜給僕人,僕人必不再把燔祭或祭物獻給別神,只獻給耶和華。惟有一件事,願耶和華饒恕你僕人:我主人進臨門廟在那裏叩拜的時候,他總是扶着我的手,所以我也在臨門廟叩拜。我在臨門廟叩拜的這事,願耶和華饒恕你僕人。」以利沙對他說:「你平安地回去吧!」(王下5:17-19《和修》)
王下5章,這一段乃縵與以利沙的對話,恰巧是在描述當一個敬畏神的人,當他因為長官事奉別神而不得不跪拜屈身時,該怎麼處理信仰的難題。以利沙的處理方式是包容與接納,因為以利沙知道他確實有難言之隱,也沒有鼓勵他衝撞體制。在一個異教文化中,如何堅持信仰並活出見證,確實是非常棘手的難題。
大部分的人要不是選擇衝撞,要不然就是選擇妥協,再不然就是尋找迂迴的方式避免衝突,而這確實都是在實際情況下都會發生的事。而也確實沒有哪個選擇是比較合乎真理,因為只有「好」或「更好」的差異。
只要每一次遇到難題時,我們的選擇能比上一次「更好」,且在禱告中不斷地探尋如何討上帝與眾人的歡欣,那麼不管我們在禱告中如何決定並實行,那都是一個「好」的選擇了。因為在禱告中,我們與上帝一同面對困難、一同思考如何應對、一同面對我們心中的焦慮與困難。
或許這也是上帝更加在意的事,因為祂在乎我們「這個人」,更勝於我們是否把「事情做對」。
約西亞的宗教改革
毫無疑問的,列王紀最後的高峰就是約西亞王的宗教改革,從王下22章發現律法書開始,就開啟一連串的宗教改革。許多學者相信這本律法書就是申命記,就算不是我們現在所熟悉的版本,至少也包含大多數重要的章節。而申命記學派無疑是支持約西亞的宗教改革,甚至在王上13:2就透過不知名的先知預言約西亞的登場。
今天也有學者猜測,當北以色列國亡國後(王下17章),有部份的難民就帶著律法書逃往南猶大,歷經輾轉才被收錄在在聖殿的藏庫裡面。而直到約西亞王翻修聖殿時才發現這本律法書。學者會這樣推斷的原因,主要是因為申命記的寫作用詞與風格,有別於摩西五經的前四卷。如果這卷律法書是約西亞王早已熟悉的內容,那大概不會讓他震驚到「撕裂衣服」(王下22:11)。因此現代學者也推斷,申命記在初次編輯的時間,大概落在主前第七~八世紀,這段時間也非常接近北以色列國亡於亞述之手的年代,也就是靠近主前722年左右。
雖然約西亞做了許多宗教改革,也做得非常徹底,也確實討上帝的喜悅,可當約西亞上戰場的時候,上帝並沒有保守他的性命,以至於他亡於非命。雖然列王紀的編輯者給出的解釋是「上主因瑪拿西王所做的事而對猶大所發的烈怒到現在還沒有止息」(王下23:26《現修》),可這更深刻的提醒是:上帝的恩典並不是透過守誡命而換取的,同樣地,當人們因著自己的魯莽而讓自己暴露在風險中時,不要指望上帝一定會憐憫我們。
想必一定會有人問:如果上帝不會保守我們,而且還不能換取恩典,那為什麼我們還要守誡命呢?因為,與神聯合的道路只有一條,那就是聽命於祂。祂所賜與的生命氣息遠超過這世上的珍寶,只是我們有沒有辦法認識它的珍貴而已。
聖殿的毀壞
在列王紀裡面,有好幾次描述到聖殿內的器物,多次因為戰爭而被奪走,或者有些時候其實是猶大王親自拱手送人的。直到25章聖殿被毀後,所有的東西都被擄到巴比倫去了。
身為新教徒,我們很清楚知道上帝並不真正臨在於聖殿建築裡面,更多時候是一種提醒,提醒以色列民,這是上帝救贖與立約的記號。但對於祭司來說,聖殿的器具之所以重要,是因為那是執行儀式所必需的媒介。而這些器具,是否會因為材質不同而讓儀式的功效有所不同呢?但無論如何,這些器具如果被賦予宗教之外的用途而被誤用的話,難怪經常會成為外交戰場上的戰利品買贖品了。那麼,高貴的器具是否有其存在的必要呢?
最後,申命記學派的編輯,固然將聖殿的存在於否,高度的將「是否遵行上帝的話語」連結在一起。但我們更要意識到,其實我們的身體同樣是聖靈的殿(林前6:19),我們更要留意我們是否與以色列民犯下同樣的錯,願他們的歷史與對信仰的反思,成為我們傳承信仰時最好的警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