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外賣妹]關於跨區送外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未送外賣前,一直以為送外賣都只是在同區進行,例如我選了在北角區送外賣,便會在北角區送,送了外賣後,發現跨區送外賣的機率也很高,基本上每天也會遇到。

跨區送外賣很視乎當天所選的模式,如果是預約了,則要回到所預約的地方再送下一單外賣,如果是自由上線,不受地區和時間限制,便不用強行回到某個地區也可以接著送。

跨區送外賣所得之金額會比同區送外賣較高,當然也視乎距離,但有時金額高也無福消受,因為距離太遠。作為步兵(即只靠步行送外賣),遇上一些訂單是需要走至半山位置或較遠的位置,是很吃力的,也要用很多體力,走至腳酸也未必能在時限前送達。

因此每次系統派單,我都會仔細思量一番,會想想距離和時間,是否可以來得及送達, 所送之地方是否方便會不會太遙遠(例如跑馬地/黃泥涌道光是走要很久回來時也要很久,就算是坐巴士也未必有車和時間未必配合),送了這外賣後再接單會否很難(因有些地方(如會展)是較少訂單或無訂單可接),有很多因素考慮,亦要在短時間內作出決定(通常幾秒),因接了單便很難轉走訂單,不能說不想便不做。

有次我連續三次徘徊在銅鑼灣和灣仔之間,三個訂單也是於銅鑼灣取餐後送至灣仔,送餐的位置也很接近,只是分別不同時間,不斷來回地走。其實這也沒什麼,當是一種鍛鍊,至少距離還可以,不用到一些偏僻地方(如醫院, 半山),而且是在大街(如軒尼詩道/駱克道),較為安心。

記得第一次在銅鑼灣區送外賣時,是送至跑馬地藍塘道,要在澳門逸園中心(即SOGO附近)取餐,那時以為跑馬地很近,走過去也只是20分鐘,很容易。初出茅廬(剛做外賣員)的我是這樣想的,但是少年真的太天真了。Google 地圖很會騙人,上了它的當,當我取餐後想要走去藍塘道,才發現這不是只有20分鐘能到達,走著走著便覺得越來越不合理,因為距離真的太遠了,而時間真的太短,限時是30分鐘(連取餐),最後被逼截的士(taxi),才勉強在限時前送至,到了客戶地址,才發現那個位置真的十分偏僻,要是真的走去我想我要1個小時才能到達...

那次後我很少再接跑馬地的訂單,因為深知是不可能趕及送,還會花費更多。不過新人撞板(磁釘子)是正常的,這些是要靠著經驗累積,才會知道什麼單可以接什麼單應要考慮。雖然我的送外賣經驗是不多,碰了很多釘子,但這些釘子也是一個寶貴的經驗,讓我明白到有些事不是你想做你願意做便可以,也要量力而為,能力做不到的事,強行去做是沒意思,有時可能會有反效果。

送外賣可以令我學會更多,思考更多,亦見識更多。

avatar-img
2會員
9內容數
有任何關於送外賣的事, 分享趣事, 或是純聊天也可以~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在台灣生活那麼多年,作為上班族就是農曆新年時回娘家,除了帶台灣伴手禮回去送給親友外,也會習慣買一些香港伴手禮帶回台灣,給辦公室的同事們聊表心意。不過因為比較好吃的伴手禮都在市區,以前還可以跑遠一點......
Thumbnail
雖然我在台灣已經生活很長一段時間了,不過每次回香港過農曆新年時,還是會習慣買各種伴手禮回去分送會遇見的親朋好友,而且因為差不多一年才回一次,所以初期會買比較知名及旅遊時會買的伴手禮回去,後來倒有點變成每年選購不同店家回去,看看哪一款比較受好評才回購......
Thumbnail
挽肉と米來台灣開店的時候到處都能看到網路上的報導,最早的中山店雖然比較近但大部分要靠排,對社畜不是很友善,現在移到華山之後可以線上預訂,雖然還是要靠手速搶位,我覺得不會非常難訂,比饗饗友善很多~
Thumbnail
這一篇要來講些我在香港的日子裡,住家附近經常打牙祭的餐廳、小店,如果你是荃灣人或是曾在荃灣住過一陣子的人,應該知道我講的是哪些店,只是有些美味隨著時間過去,店家敵不過疫情或是經濟轉手因素,只剩記憶中的美味了...
Thumbnail
外送是現今趨勢,但外送平台高昂費用,可能是造成你收入降低的來源!
Thumbnail
漢來宅美食推出的冷凍宅美食系列滿足了您想吃就吃的任性,提供多款港式點心,如鮮蝦腐皮捲、蜜汁叉燒包、蝦仁蒸燒賣等,無需提前預約,只要花15-25分鐘復熱,就能在家品嚐道地的港式飲茶。
外燴已成為各種場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隨著人們對飲食的需求變得更加多樣化,如何滿足特殊飲食需求成為了外燴界面臨的一大挑戰。從台北到宜蘭,從桃園到新竹,各地的外燴廚房都在努力調整菜單,滿足客戶的各種特殊需求。 在這個外燴王國中,外燴廚房正在積極探索如何將特殊飲食需求融入菜單設計之中。尤其是在台北,
Thumbnail
小哥美食地圖首發,因著外送員的工作日常,每天接觸到不少的商家和顧客,就會發現某些商家總是訂單滿滿,顧客很愛點,去現場取餐時也的確是高朋滿座,久而久之,小哥已累積了不少口袋名單,本身就是個美食大數據了,未來會在美食地圖的系列裡陸續分享給大家!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在台灣生活那麼多年,作為上班族就是農曆新年時回娘家,除了帶台灣伴手禮回去送給親友外,也會習慣買一些香港伴手禮帶回台灣,給辦公室的同事們聊表心意。不過因為比較好吃的伴手禮都在市區,以前還可以跑遠一點......
Thumbnail
雖然我在台灣已經生活很長一段時間了,不過每次回香港過農曆新年時,還是會習慣買各種伴手禮回去分送會遇見的親朋好友,而且因為差不多一年才回一次,所以初期會買比較知名及旅遊時會買的伴手禮回去,後來倒有點變成每年選購不同店家回去,看看哪一款比較受好評才回購......
Thumbnail
挽肉と米來台灣開店的時候到處都能看到網路上的報導,最早的中山店雖然比較近但大部分要靠排,對社畜不是很友善,現在移到華山之後可以線上預訂,雖然還是要靠手速搶位,我覺得不會非常難訂,比饗饗友善很多~
Thumbnail
這一篇要來講些我在香港的日子裡,住家附近經常打牙祭的餐廳、小店,如果你是荃灣人或是曾在荃灣住過一陣子的人,應該知道我講的是哪些店,只是有些美味隨著時間過去,店家敵不過疫情或是經濟轉手因素,只剩記憶中的美味了...
Thumbnail
外送是現今趨勢,但外送平台高昂費用,可能是造成你收入降低的來源!
Thumbnail
漢來宅美食推出的冷凍宅美食系列滿足了您想吃就吃的任性,提供多款港式點心,如鮮蝦腐皮捲、蜜汁叉燒包、蝦仁蒸燒賣等,無需提前預約,只要花15-25分鐘復熱,就能在家品嚐道地的港式飲茶。
外燴已成為各種場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隨著人們對飲食的需求變得更加多樣化,如何滿足特殊飲食需求成為了外燴界面臨的一大挑戰。從台北到宜蘭,從桃園到新竹,各地的外燴廚房都在努力調整菜單,滿足客戶的各種特殊需求。 在這個外燴王國中,外燴廚房正在積極探索如何將特殊飲食需求融入菜單設計之中。尤其是在台北,
Thumbnail
小哥美食地圖首發,因著外送員的工作日常,每天接觸到不少的商家和顧客,就會發現某些商家總是訂單滿滿,顧客很愛點,去現場取餐時也的確是高朋滿座,久而久之,小哥已累積了不少口袋名單,本身就是個美食大數據了,未來會在美食地圖的系列裡陸續分享給大家!